回临池学书:在印度医生群中工作麻烦大吗?

来源: 2014-07-13 05:55:1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原帖链接: 在印度医生群中工作麻烦大吗? - 临池学书 -

1. 在美国行医的医生中,印度医生大概占5%的比例,在美国行医的外国医生中,印度医生是比例最高的,占到20%。如果再算上AB印,那这个比例就更高了。
在内科,儿科等这些“非热门”专科中,印度医生的比例会更高。而这些科室也是中国医生比例较高的科室,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有“在印度医生群中”工作的感觉。

2. Stereotype虽然有其根据,但一般来说,有夸大其辞的感觉。
我现在周围的同事中,印裔的不少,但真正印度本土来的并不多。在以往接触过的印度医生中,感觉和其他族裔是一样的,有好有孬,有非常nice,乐于助人的;也有龌龊,故意使坏的;但大部分都是大面上和气往来,工作上公事公办的。

3. 不知道这位小中是米国长大的,还是中国长大的。
如果在米国念的医学院,对美国的医疗系统,风土人情的理解接受会比俺们这些半路出家的要强很多。
如果是中国念的医学院,这几年住院医做下来,也已经历练了风风雨雨,对如何与病人/同事打交道也会学到不少。

4. 不同族裔在文化传承上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在工作中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减少矛盾的产生。
比如说,老中讲究“谦让”,同时也希望自己投桃,对方能够报李。
实际上,很多族裔很难接受“把好处主动让给他人”的理念,而更倾向于“双赢”。

5. 个人性格,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6. 与老中的一些传统观念不同,如果一位同事出现错误,即使平常是很好的朋友,米国同事也很难做到为了他,而包庇纵容(这里有一个例外,就是如果把他供出去,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大部分人都会“公事公办”,而貌似“不近人情”,“六亲不认”。

7. 那么会有被陷害的可能吗?
当然有,但是真有这种事情发生,恐怕老印,小白都有可能。

8. 如何保护自己?
做医生是一个“高风险”职业。
一个重要的保护措施是documentation。
有很多事情光说了做了还不够,还需要记录下来。如果真出了事情,在法庭中,如果没有记录,就等于没说没做。
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会在最后写一句:patient understood, all questions answered。。。
另外,与病人/同事搞好关系,也是自我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以前也写过类似的文章。
再有,人无完人。一旦发生错误,及时承认,及时解释,及时补救也有利于把damage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