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是重要的生理现象,也是1种感觉,常常是严重的病象,因此,无论常人,还是病患,还是医师,必
需高度关注此种感觉,不可等闲视之,这是我必须要指出的。
所以,我常说,渴了就要及时喝水。
临床学将口渴做了分级,1口渴微渴,2口渴欲饮,3口干而渴,4消渴。此外,还有大渴引饮,口苦咽干,胃中干,躁屎。。。等描述,则都是口渴之象的延伸。。。更是重病缺水之急重危象。
人们讨论养生与疾病,常常关注病本身,并不会关注生活的常态与最普通的感觉。
但是,所有的感觉,酸麻胀痛。。。对人生理生命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对生命的保护意义重大,正面意义,警示意义,警示信号信息意义重大。。。因为,人类是所谓高级生命物。
而人类的饥渴之感也极为精细与敏感。。。人类的摄食水之必须。
相对而言,人对水的需求更为严格,有资料表明,人绝食只饮水,甚至饮用自己的尿,可生存月余,但是,绝水,只能维生1周。
也因此,人类拥有精细的感觉与饥渴感。渴感更精细敏感,因为,人类生命原与水,所含水量极多,而生命运作要点所依原理,是信息有线无线传布与流体运动,这些离不开水,离不开水的蒸发,渗透,流动。
水是最重要的生命之源,关注水的及时补充及质量,应当是所谓养生救治,讨论疾病的要点。
因而,口渴,无论轻重,已经是极其重要的信号,已经表达身体缺水。。。应当及时关注补充,而很多以口渴为重要病象的疾病,或许就是渴时未能及时喝水而导致。。。
更为难被人所关注的是,人体所有感觉,都可能疲劳,当口渴不被理睬,则大脑也可不再发送信号给你,于是,你就很耐渴,不知渴。
这就是内经所谓:病始生,极微极精。人们可以去确认1下这句话及所含医学之意。
关于饮水,内经还有1句话,叫做,病始成而后治之,避犹渴而穿井,斗而铸椎,不亦晚乎?此话,可资养生家反思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