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不宜多吃的20种食物》看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一)

来源: 2014-01-06 07:06:4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从《儿童不宜多吃的20种食物》看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根据我的搜索,这篇文章在2006年就在网上开始流传,最近文学城也有人转载,上了首页。这是一篇非常典型的文章,反映了从华文媒体到受众的科学素质低下。不久前看到一个说法,说有97%的国人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刚看到这个说法,我觉得很奇怪,因为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相对美国说来更重视数理化的教育,有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仔细想想,真正缺乏的大概是批判性的质疑精神,填鸭式的教育让大家满足于接受知识,人云亦云。本人过去从事编辑工作多年,在我看来现在的中文媒体的编辑科学素质差,缺乏责任心,满足于转抄。在英文网络上,当然也有很多不靠谱的文章,但是一些大的主流媒体一般不会去转抄这些东西,而现在中文主流媒体质量之低劣,内容之粗俗,科学精神的丧失已经可以用沉沦来形容了。所以不得不写几句。我本人并非科学专业出身,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现在转入正题,剖析一下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根本问题有四:
第一,缺乏起码的逻辑。当我们说到儿童不宜多吃的东西的时候,应当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某些食物对大人基本无害但是对儿童特别有害;其二,某些食物有害,但主要是孩子吃,大人一般不吃。而文章的大部分内容都与儿童的特殊性无关。这样的东西,在我做主编的时候会毫不留情地“枪毙”。
第二,膳食营养的基本原则是平衡搭配。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食物都不宜多吃。你找不到任何一种东西吃得越多越好。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单独把这二十种东西特别提出来呢?
第三,把某些食品作为某种营养或有害物质的代表,忽略了广泛存在的其他种类的食品。这种现象,在目前网上的关于食品的文章中广泛存在。
第四,道听途说,对于一些流传的东西搬来就用,并且把一些科学大词拿来唬人,而受众常常是听到一些高深的不易被理解的东西就肃然起敬,以为是专家意见,其实完全是忽悠。

好吧,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斜体字是原文。

 

1、桔子

桔子虽然营养丰富,但含有叶红素,吃得过多,容易产生叶红素皮肤病、腹痛腹泻,甚至引起骨病。故儿童吃桔子一天不宜多于中等大小的4个。

[杜编] 许多人听到叶红素这个高深的词汇就晕了,赶快把孩子手中的橘子抢过来不让继续吃。其实,所谓叶红素就是一种胡萝卜素而已,在许多植物性食物中广泛存在。但是就所有水果论,橘子的排名在20以后,远远低于美国甜瓜(Cantaloupe)、杏、西柚、樱桃、黄桃、西瓜、李子等等。其他的植物性食品,如甘薯、胡萝卜等也都含有更高的胡萝卜素。把一个排名靠后的橘子单提出来,有什么意义?

 


2、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而排出体外。


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和锌,如果体内缺乏钙和锌,不仅可导致骨骼、牙齿发育不良,而且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杜编] 这和上面的问题差不多。在许多中文媒体上菠菜成了草酸的代名词,成了罪魁祸首,殊不知在许多绿叶蔬菜以及茶叶、咖啡、巧克力中草酸都广泛存在。不同资料的统计有差别,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菠菜只是草酸较高的食品之一,绝对不是最高的。中国人常吃的蔬菜中,苋菜是草酸的绝对冠军。美国的食用植物中,草酸最多的是一种做甜酸酱的叶子。它们的草酸都比菠菜高很多。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绿叶菜有草酸就因噎废食。其实,只要用水焯一下,再吃,草酸就不再是令人担忧的问题了。

 


3、鸡蛋

鸡蛋虽然是营养成分比较全面的食品,但若吃的过多,会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还能增加胃肠、肝肾的负担,引起功能失调。故儿童吃鸡蛋每天不宜超过3

[杜编] 在十几年前,美国的一些医生和媒体也曾经强调鸡蛋黄的坏处,导致许多人吃鸡蛋的时候会把蛋黄扔掉,但是近年来的新研究发现,蛋黄中虽然胆固醇很高,但是同时又有很好的有利于心血管的其他营养素。而且对于孩子说来,多吃些胆固醇是必要的,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好处。吃高胆固醇食物和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关系也有争议。突出地宣传鸡蛋的胆固醇的坏处显然没有道理。

 


4、浓茶

浓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在人体内遇铁便生成鞣酸铁,难以被人体吸收,容易造成人体缺铁。


儿童缺铁不仅会发生贫血,而且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杜编] 几年前我转抄了一篇文章,叫作《茶无鞣酸》,后来又有了一些说得更清楚的文章,下面摘抄一小段:

 

茶叶中没有鞣酸,但是至今仍有一些报刊在说茶中含有鞣酸,有的还煞有介事地说:“茶叶中含有鞣酸,茶中的鞣酸含量为3%-13%,红茶约含5%,绿茶约含10%”、“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而鞣酸能够阻止食物的吸收,让你吃什么拉什么,造成营养不良”,甚至有文章危言耸听:“茶叶中的鞣酸,可使人得癌——可怕的食道癌。”很多人为此十分惊恐,害怕饮茶会引癌上身。其实,这是把茶叶中的茶多酚误当成鞣酸以讹传讹所致,“茶叶中含有鞣酸”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茶多酚在最初人们还搞不清楚的情况下,由于它也具有类似于鞣酸的苦涩味和收敛性,是一团不明物质,于是借用鞣酸的别名单宁(丹宁)为名,称它为“茶丹宁”或“茶鞣酸”。后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现“茶丹宁”既没有鞣酸的鞣革作用也没有鞣酸那么重的苦涩味和那么强的收敛性,这团不明物质实际上就是茶叶中的重要成分茶多酚。茶多酚和鞣酸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都属于鞣质,它们之所以不是同一种物质关键就在于它们不是同一种类型的鞣质,茶多酚属于缩合型鞣质,而鞣酸属于水解型鞣质,两者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我不敢说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仍然采用过去的说法显然已经过时,不够严肃。更重要的是对于孩子来说,更有害的不是什么鞣酸而是咖啡因以及草酸。

 


5、果冻

果冻不是用水果汁加糖制成的,而是用增稠剂、香精、酸味剂、着色剂、甜味剂配制而成,这些物质对人体没有什么营养人价值,却有一定毒性,吃多或常吃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健康。

[杜编] 这段话除了文字问题外,没有重大错误,就不细说了。


6、咸鱼

各种咸鱼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胺。


研究表明,在10岁前开始常吃咸鱼,成年后患癌症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30倍。故儿童不宜常吃多吃咸鱼。

 

[杜编] 什么是“二甲基亚硝酸盐”?有这样的东西吗?我相信原文作者一定不知道。二甲基亚硝胺是有的,复旦投毒案用的就是这个。虽然我不赞成吃咸鱼,但是咸鱼毕竟不是毒药。虽然在咸鱼腌肉中的确存在微量的二甲基亚硝胺,但是对人的更大威胁来自饮用水。


7、泡泡糖

泡泡糖中的增塑剂含有微毒,其代谢物苯酚也对人体有害。


再者,儿童吃泡泡糖的方法很不卫生,容易造成胃肠道疾病。

[杜编] 吃泡泡糖的确没有什么好处,但是“苯酚”是从哪儿来的?


8、糖精

目前,儿童食用带甜味的食品和饮料,很多加入了糖精。


据研究表明,大量食用糖精会引起血液、心脏、肺、末梢神经疾病,损害胃、肾、担、膀胱等脏器。


因此我国规定在病人和儿童食品中不得使用糖精。

[杜编] 这是另一个常见问题:过时。不错,现在中国的食品常常用(在我看来是滥用)甜味剂,但是根据我的观察,99%的甜味剂早已经不是糖精了。过于人工甜味剂的评价,我以前写过文章,不再重复。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