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教我做豆瓣酱

来源: 2013-06-15 17:59:4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母亲节记事
 
从中国来到美国,就像来到月亮上似地,啥啥都不一样。
有的东西,看着挺好,挺馋人,吃起来没有中国味儿。
比如,桃子,大大地,艳艳地,一抹桃红,非常诱人,就像有情人的脸蛋儿,桃色,绯红?绯闻可能就打这儿来的。
此类绯红之桃,咬在嘴里咔咔山响,倒挺脆声,吧哒吧嗒嘴儿,味道有点儿像罗卜,没啥桃味儿。
这年代,鱼没鱼味儿,肉没肉味儿,鸡没鸡味儿,有时人没人味儿。
北方人,秉性难改,偏偏爱吃大葱蘸酱。
到美国特想吃我老妈亲手做的豆瓣酱,香醇,味儿特正!
无奈,远隔重洋,再说,海关也不欢迎捎带这东西,而且,从东北老家再往美国背大酱,确实也有些不咋时髦了。
比如,那年我曾顺便背来一本《毛选》读着玩儿,朋友们见了,笑得差悬没趴下,笑我太老土,不是一般的老土。。。
是啊!这都啥年代了,还在读《毛选》,早就不咋性感了!
是老土。
老土咋了?那叫怀旧!
怀旧咋了?怀旧不能忘爹娘!
不忘爹娘咋了?没有爹娘就没有你!
就是想吃老妈做的那种豆瓣酱。
人倔犟,就执着,咋整?自己学做!
给老妈打越洋国际电话,问问她老人家咋做地。
老妈高龄,身体还好,就是爱打麻将牌,连打三次电话,愣没找到妈。端坐麻坛,不在家里,比我还忙。忙着做庄忙上停,忙着杠上把花开。。。
几次越洋电化,终于找到老妈了,一接电话,老人家先报怨,说是那些年轻的麻坛新秀要闹事,想把老人家逐出麻坛——年轻人生气呀!老人家手气太好,常常赢他们。
我就好言相劝。。。人生难免有输赢,小赢适可,不必顺势痛宰。。。最后,请教东北豆瓣酱的制作工艺。
现将老妈口述的真传大致整理成文,愿与网上诸君或有志者分享之。
选上好东北大豆两公斤(2000克),美国盛产大豆,也行。将豆粒洗净,先浸泡半日,再放锅中,加水4升,慢火熬煮,豆由黄转金黄再转深黄变紫,豆香渐出,豆粒渐软烂,再盛出晾凉。
然后,团成20 by10 by 10 cm大小酱块,置洁净,阴凉处,室温,待其自然发孝,有绿色菌丝长出。
待酱块渐干,约月余。
再清除菌丝,用木棒(!)砸碎酱块成樱桃大小,选用陶缸下酱,加盐500克左右,加水5,6升,封缸,置居所后花园或窗前向阳处,宜将酱缸置于土地上,或许接地气?待10日可用木勺(!)反复翻搅之,以后可经常翻搅,则酱香渐浓,月余可食用之。
其酱色澄黄,豆香浓郁,炸鸡蛋酱,肉酱,蘸青葱,罗卜,鲜香青菜生食,春饼卷片皮鸭等绝佳。
另可将熟土豆块,小罗卜头投入酱缸,腌久味道非常。
此柏杨老的酱缸文化,就打这儿来的。
做酱讲究时节,清明时节,天渐转暖,取生发之气,又吸取天地日月之精华,方可得纯厚。
感谢我的妈妈!
感谢分享。
(旧稿翻出,再稿。此为造酱1法,但不拘1格,试与诸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