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记忆法
12条经络与穴位傻瓜记忆法
美
美容师之家
2019-04-05
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
12经络上面有三百多个穴位,我们没必要都去记住,现在,
一、先熟悉一下12经络的名称: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二、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是与四季的温度有关。夏天阳气最旺盛,
三、什么是按摩的补与泻呢?
一般来说,顺看经络按摩为补,逆著经络按摩为泻。
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泻。
按摩时间短的为补,时间长的为泻。
按摩范围小的为补,范围大的为泻。
四、需要把三百多个穴位都记住吗?
中医在按摩经络时有个说法叫「以痛为俞」,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心脏有病,
先从我们最常用的足太阳膀胱经(下面简称“膀胱经”)开始,
当膀胱经从头走到了脚的至阴穴后,它的流动并没有停止,
肾经是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沿足心及下肢内侧后缘上行,
从膀胱经到肾经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
1、经络是流动的,而且是有方向地流动的,膀胱经是从上往下,
2、膀胱经和肾经是完全相连的一条经,
3、膀胱经是阳经中阳气最足的一条经络,
4、膀胱经走在前,肾经走在后,膀胱经是肾经的源头,
而在肾经上进行推拿、按摩、针灸的时候,
与膀胱经相连的是手太阳小肠经(下面简称“小肠经”)。
这条经络走在手臂的外侧,属于阳经,与膀胱经是相连的,
小肠经又与手少阴心经(下面简称“心经”)相连。心经起于心脏,
这是一条阴经转变为阳经的经络,是阴经在前、
只要颈肩、腰有毛病,
这4条经络一路走过来,形成了表里相连的两组长长的经络,
又是哪条经络在胸中与心经相连呢?
这就是足太阴脾经(下面简称“脾经”)。这时,有人会问,
与膀胱经相连的肾经走到胸中后,就与手厥阴心包经(“下面简称“
通过腹部的还有一条经--足阳明胃经(下面简称“胃经”),
下一轮的四肢大循环,就从肾经传递给心包经开始,
最后一轮运行的4条经络是肝经在胸、肺传递出的手太阴肺经(
人的所有病都能在经络上找到
经过上面的论述,大家就会明白,
在人体内循环的3组大经络就已经很清楚了,
中医学是这样分的:
第1组:走在外侧,是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
第2组:走在内侧,是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
第3组:走在中间,是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另外,用经络冶病要选择好时辰。
第一组:
时辰
时间
经络
寅时
3:00~5:00
肺经
卯时
5:00~7:00
大肠经
辰时
7:00~9:00
胃经
巳时
9:00~11:00
脾经
第二组:
时辰
时间
经络
午时
11:00~13:00
心经
未时
13:00~15:00
小肠经
申时
15:00~17:00
膀胱经
酉时
17:00~19:00
肾经
第三组:
时辰
时间
经络
戌
19:00~21:00
心包经
亥
21:00~23:00
三焦经
子
23:00~1:00
胆经
丑
1:00~3:00
肝经
12时辰与12条经络相对应意义是什么?
「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时乘其盛,
我们已将这12条经络分成了3个大组,这样,
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出现不适,
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出现不适,
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出现不适,最好在晚上按摩与治疗。
就拿一个胃不好的人为例。可以在早晨醒来后,或是上午的时候,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些,对疼痛、
弄懂了这些,你就可以在补气血、去寒湿的前提下,
最后要补充一下,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丹田」,
当气流在任督二脉运行一周后称为「小周天」,
任、督二脉的功能就是中医学所说的「肾」的功能。中医认为,
自古有很多修炼内功的心法,都能生气、养气,
如果你能去修炼内功或每晚坚持打坐,直接让你的丹田之气充盈,
经络的触诊
指腹的感觉察知经络和经穴的异常反应。此法简便易行,准确实用(
方法:循经触摸,体表见热、肿,弹性强,压痛显著,皮下硬结等,
触摸时,见有硬结、压痛、敏感、快感的反应点,此点即为病穴。
触诊的顺序:背俞穴、募穴、部穴、原穴、络穴、特诊点、
十二经病的触诊要点
肺经:肺俞、中府、孔最、膏盲、尺泽。
肺经实热时,胸椎1-3旁开0.5寸处有压痛,
大肠经:大肠俞、天抠、温溜、曲池、合谷。
经气实热或排泄障碍时,曲池、肺俞、天枢、骑竹马有压痛。
胃经:胃俞、中院、梁丘、足三里、丰隆。
胃经有实热:中院、梁丘有压痛。胃酸过多:巨阙、不容呈压痛。
胃经虚寒:按压中脘、足三里有舒服感。胃溃疡:胃俞、
胃痛剧烈:天宗有明显压痛,按之可止痛。
脾经:脾俞、章门、地机、大包、脾俞。
消化不良或运化失常时,脾俞、章门、大包均有压痛。血行失和:
心经:心俞、巨阙、阴郄、少海。
心经火旺:心俞内侧有压痛。心脏瓣膜疾患:巨阙发胀,
小肠经:小肠俞、关元、养老、小海、下巨虚。
小肠经病:关元、养老有反应。被风寒所侵时,天宗、风门、
膀胱经:膀胱俞、中极、金门、委中、昆仑、天拄、八髎。
经气实热:委中穴皮温高,络脉充盈。湿热下注,经气受阻,中极、
肾经:肾俞、京门、水泉、水分、肓俞。
肾经为病:水泉、水分、肓俞均见压痛。肾脏为病:肾俞、
心包经:厥阴俞、膻中、郄门、大陵。
情志不遂、哭笑不定:膻中、郄门均有明显压痛。妇女月经失常、
三焦经:三焦俞、石门、委阳、会宗。
经气受阻,会宗、委阳、石门均呈压痛。经气实热,
胆经:胆俞、日月、天宗、京、阳陵泉、外丘。
胆囊炎时,日月、京门、天宗有压痛。胆经实热:外丘皮温高。
肝经:肝俞、期门、中都、曲泉。
经气郁滞(失眠、易怒、高血压):肝俞多见高肿、压痛,
按上法找出病经病穴,结合四诊八纲,决定病因、病位、病性,
不用死记硬背也能记住经络的分布规律:
经脉的流注次序:
手太阴 肺 经——手阳明大肠经 太阴(阴气最盛)——阳明(阳气最盛)
足阳明 胃 经——足太阴 脾 经 阳明(阳气最盛)——太阴(阴气最盛)
手少阴 心 经——手太阳小肠经 少阴(阴气次之)——太阳(阳气次之)
足太阳 膀胱经——足少阴 肾 经 太阳(阳气次之)——少阴(阴气次之)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厥阴(阴气最衰)——少阳(阳气最衰)
足少阳 胆 经——足厥阴 肝 经 少阳(阳气最衰)——厥阴(阴气最衰)
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
从盛到衰分别是:
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
太阴——阳明
少阴——太阳
厥阴——少阳
阳经与阳经:阳经与同名阳经(在头面部)相连,阳明——阳明,
阴经与阴经:阴经与下一阴经(在胸腹部)相连,太阴——少阴,
阴经与阳经:阴经与同盛阳经(表理经)相连,太阴——阳明,
阳经与阴经:阳经与同盛阴经(表理经)相连,阳明——太阴,
手阴经从胸(腹)走手——手阳经从手走头——足阳经从头走足——
阳经走于身体外侧,阴经走于身体内侧(外以阳,内为阴)——
阳经走于身体背部,阴经走于身体腹部(背为阳,腹为阴)——
太阴,阳明(最盛)在前;少阴,太阳(次之)在后;厥阴,少阳(
注:
至内踝上8寸,处足厥阴经与足太阴经交叉,
如此推下去就是: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
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
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最后记住:
口决: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 膀光 肾 心包 三焦 胆 肝)
对应:
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
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
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
穴位记忆法
1、晕厥——水沟 中冲 涌泉 足三里。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 水沟 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
3、抽搐——百会 印堂 人中 合谷 太冲。
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
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 水沟 太冲 丰隆。
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
5、中风脱证——关元 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
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 关元 足三里 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 厥阴俞 内关 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 肝俞 日月 期门 阳陵泉 胆囊穴。
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 鸠尾透日月 胆囊穴 中脘 阳陵泉。
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
(4)肾绞痛——肾俞 三焦俞 关元 阴陵泉 三阴交。
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8、牙痛——合谷 下关 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9、高热——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
(1)外感头痛——百会 太阳 风池 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
(2)内伤头痛
A、肝阳头痛——百会 风池 太冲 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
B、肾虚头痛——百会 肾俞 脾俞 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C 、血虚头痛——百会 心俞 脾俞 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D、痰浊头痛——头维 太阳 丰隆 阴陵泉。
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
E、淤血头痛——阿是穴 合谷 血海 三阴交。
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
11、急性腰扭伤——肾俞 腰眼 委中。
腰扭伤自己在肾部腰眼处揉揉,再放首娓娓中听的曲子。
12、呕吐——中脘 内关 足三里。
在关内走三里地中脘不舒服,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