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故事31:十六、西湖溯源(上)

来源: 龙剑 2020-04-25 07:19:0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026 bytes)

                                                                   西湖溯源(上)   

    科学家研究了西湖是如何形成的。西湖是个潟湖,但又不是一次形成的简单潟湖。从湖滨钻孔岩样微体古生物分析得知,西湖的形成过程可划分为早期潟湖、中期海湾、晚期潟湖三个阶段。“潟”,读xì是一个地质学和地理学的名词,指海边咸水浸渍的咸卤地带的湖泊。因为“潟”这个字少见于现代汉语,较常见于日语(如日本地名新澙),且与写法和读作xiè的“泻”字的繁体“瀉”的字形和读音接近,不少人以为“潟”就是“泻”字的繁体,现在常有人把潟湖误写作泻湖。根据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汉语推荐使用规范名词为潟湖。不过,习惯上对潟湖称谓的混淆由来已久,甚至有些专业背景的人也弄混了。历史上,“潟湖”一词曾一度被写为“泻湖”(如1983年版《现代汉语词典》1276页),现在重新规范为“潟湖”(见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1354页),在该版本《现代汉语词典》1395页仍收有“泻湖”词条,写道:“泻湖,潟湖的旧称。”

    潟湖作为一个地理学名词,是指由离岸沙洲与海岸间部分被沙洲拦阻的海水水域。潟湖内之水最初为纯海水,而内外海水可藉离岸沙州间的潮口互相流通,由于离岸沙洲屏障了波浪涌动,因此潮流所挟带泥沙逐渐沉积于潟湖内。久而久之,潟湖海湾与大海隔开,甚至可能继续演化成淡水湖。

    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晚侏罗纪时,以今湖滨公园一带为中心,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火山爆发,宝石山和西湖湖底的大部分区域堆积下大量火山岩块,由此,曾出现火山口陷落,造成马蹄形核心低洼积水,这就是早期潟湖阶段的西湖雏型。现在西湖南侧的南屏山,北侧的宝石山,西湖中的孤山就是由火山岩块构成,是早期潟湖的孑遗。亿万年的地质变迁,西湖又变成海湾的一部分。钱塘江形成以后,使得西湖再一次由海湾逐渐演变为一个潟湖。

    1921年,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从地形、地质、沉积及水动力学等方面对西湖进行考证后,发表了《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科学》6卷,4期,1921年4月)称:“西湖原是钱塘江左边的一个小小湾儿,后来由于钱塘江泥沙沉淀下来,慢慢地把湾口塞住,变成一个潟湖(晚期潟湖)。”竺可桢还从沉积率推断,西湖开始形成年代距今12000年前。竺氏认为西湖形成之初,面积要比现在大,后由于三面山区中的溪流注入,所挟泥沙逐渐填充西湖,湖面随之逐渐缩小,倘若没有历代的不断疏浚,西湖恐怕早已湮废。后来章鸿钊发表《杭州西湖成因一解》(《科学》9卷,11期,1924年11月),对竺氏的观点进行了补充:西湖形成,开始时是因为潮汐的力量积成湖堤,接着由于海滩变迁而维持湖面,二者为形成西湖之重要条件。陈吉余《杭州湾地形述要》(《浙江学报》1卷,2期,1947年)也论述了西湖的成因。

    写到这里,想到前面说过的白沙堤,白居易说过他那个时候已经不知道是何人何时修造的。虽然隋唐以前杭州还未建城,南朝萧齐时的苏小小却已可以用车马到西陵,即后来的孤山,可见白沙堤那时应该已经存在。写《钱唐记》的刘道真是更早南朝刘宋时做过钱唐县令,尽管他说那时钱唐县治已搬到宝石山东北山脚下,但毕竟还只是一个山间小县,人口不会太多,充其量不过一、二万人而已,当时一个小县人口普遍只有这麽多。即便到了萧梁后期人口继续增加,在这一片地方设郡,附近几个县规模都比较小,以致郡治设在哪里定不下来,前面说过就在这几个县中变来变去。这条白沙堤既和农田水利无关,西泠桥修建之前又是条断头路也和便利交通无关,县太爷决不会征集百姓修这样一条堤坝或道路,那麽白沙堤从何而来?

    我从竺可桢讲的“西湖原是钱塘江左边的一个小小湾儿”这句话得到启发。因为北、西、南三面群山环绕,都有溪流流入西湖。尽管那时山上森林茂密,水土保持很好,漫长岁月里毕竟会在这个小海湾里积聚了不少从山上流入的泥沙。对着孤山是最大的一股溪流金沙涧,既带来最多的泥沙,又靠近北山流速较慢,容易沉积。而孤山由坚硬的侏罗纪凝灰岩构成,经得起水流冲击。这个特殊地理环境,可以把那时绕孤山而流的溪水,用数学模型简化为一个二维圆柱绕流问题。水流速度很小时,标志水流轨迹的流线可以完全贴着圆柱表面;水流速度稍大一点,流线就会在圆柱后面脱离圆柱体而形成两列漩涡。流体力学上称之卡门涡街,以纪念二十世纪杰出流体力学家、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

    圆柱绕流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基础实验,一般高校的实验室都能显示这个实验。涡街中水流速度显著降低,水流所挟带的泥沙就在圆柱后面沉降下来。长江将水流经崇明岛,也可以简化成是一个圆柱绕流问题,所以处在下游的崇明岛东端,泥沙不断沉积,形成了今天的崇明东滩湿地,它还在继续向东发展。绕流孤山的水流在浙江潮非涨潮时,其情况相似,带来的泥沙日积月累就形成白沙堤。不同的只是崇明岛西端是泥岸,不断受水流冲击坍陷,使崇明建县以来,县治由西向东搬了好几次,直至后来在西端造了石堤为止,而孤山是坚固的火成岩,不怕水流冲击。总之,从水动力学角度看,白沙堤并非人工所造,而是自然力形成,因之其堤面也会高低不平,在断桥这个位置还留有一个水不深的天然小豁口。为了方便行走,有人在不宽的豁口上铺设了青石板,就是唐代张祜所见到的长满苔藓的断桥。

    1983年浙江省交通厅设计院地质在锦带桥钻孔资料表明,钻孔剖面上亚黏土层顶部还有一层厚约四十厘米的褐灰色泥炭层。因为泥炭层只有在沼泽里才能产生,这充分说明,西湖曾经有过沼泽化现象。据推算,这一时期距今约2500年至1400年,相当于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到隋朝。泥炭层之上便是人工填土,厚三、四米。既然人工填土是直接覆盖在泥炭层之上,白堤的形成似应当在西湖形成之后。《浙江学刊》1985年第一期周黔生的《西湖白堤成因辨析》一文,就据此推测白沙堤是人工堆积物,其形成是在唐朝之前,南北朝前后这段时间,很可能是在隋朝。我不敢苟同这种说法,“白堤踏春”故事里说过,北宋陈尧佐重建涵碧桥颓圮后,在南宋时所绘的两幅《西湖图》断桥到孤山已经填土成道路。南宋末年几部写杭州盛况的著作,吴自牧在《梦粱录》卷十二中竟把苏堤北山第一桥叫做涵碧桥(应该是跨虹桥),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都人游赏”一节中讲到西泠桥、断桥,唯独没有提及这座桥,《武林旧事》仅在卷五湖山胜概的孤山路一节写有涵碧桥三个字。这些情况说明吴自牧、周密他们知道此处附近曾有过一座涵碧桥,但具体位置在哪里并不了然,因此证明了此时白堤上已经没有涵碧桥。所以从南宋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孙隆重新建桥前,这一段时间锦带桥附近曾经人工填平过,以便人们通行, 于是1983年钻孔资料中出现了一层厚三、四米的人工填土。在南宋的两幅《西湖图》上也可以看到,过了断桥的路并不低平,而是有一个坡度通向孤山,因此当时填土应该是相当厚的。

    据白堤附近地质钻孔取样的化石分析,孔深8至23米的青灰色粘土层,形成于距今2500至7000年,此时西湖基本上还是一个小海湾;孔深4至8米的青灰色细粉砂和粘土层,富含有机物质和碳化的植物枝干、孢粉,分析结果有黑三棱、眼子菜等陆生浅水植物。这一层形成于距今1500至2500年,当是晚期潟湖已经形成才会有这样的结果。现代科学家经过系统的考察,得出晚期潟湖阶段的西湖,是由宝石山和万松岭之间的海湾,随着钱塘江沙坎的发育,形成为潟湖。开始时并未和杭州湾隔绝,潮水可以涌入西湖。刘道真《钱唐记》所载华信筑塘封闭豁口,正是北侧宝石山沙嘴和南侧万松岭沙嘴已经十分接近,现在杭州市上城区和下城区是一片水漫滩的时候,华信所筑的塘,最终隔开了西湖和杭州湾。再经过武林水这种入湖溪流的水质交换,水体逐渐淡化,终于形成现在的西湖。由于武林水的水量很大,潮水不再进入西湖,西湖本身很快淡化,但塘的东面水漫滩成陆后,还是受到潮水影响,是所谓斥卤地,大部分地方的地下水直到元代开始才可以掘井饮用。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