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故事7:四、白堤踏春(上)、

来源: 龙剑 2020-04-01 10:32: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620 bytes)

                                                                        白堤踏春(上)

    从苏小小到南朝的陈代又过去了一百余年。随着钱唐县的发展,三国两晋时叫做明圣湖或金牛湖的西湖,因钱唐县县治搬到宝石山东南麓而改叫钱唐湖,入唐以后叫钱塘湖。其东北岸,靠近县衙所在地,又有钱塘湖可供饮用水,居民增加,市面繁荣起来。离县衙不远,深入西湖的小山丘西陵,在苏小小的时候就已有可通车马的路,这时居民和来此的游客必然会逐渐多起来。

    杜牧有一首题为“江南春”的著名七言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时期,特别是在位长达四十八年的崇佛的梁武帝萧衍当政以后,四百八十寺恐怕还只是江南佛教盛况一个笼统说法,佛寺实际数量之多肯定超过这个数字。可以说当时江南山山水水遍布寺院庙宇,自然风光秀丽的,已升格为临江郡郡治的钱塘县也不例外。

    南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记载: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560),有天竺僧人持辟支佛舍利来到杭州孤山建塔供奉,这就是西湖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古塔----孤山永福寺的辟支佛骨塔。建寺后来礼佛的香客络绎不绝,估计就在这个时候西陵因孤零零悬在钱塘湖中开始被叫做孤山,辟支佛骨塔所在寺院的正式名字是永福寺,但人们大多因它位于孤山而叫它叫孤山寺,遗址在今中山公园。

    辟支佛,辟支迦佛陀(Pratyekabuddha)的简称,又音译作钵罗翳迦佛陀,或简称辟支迦佛、辟支等。他是指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进而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或行头陀,无师友教导,而以智慧独自悟道,通说为观察十二因缘,进而得到证悟而解脱生死、证果之人,亦称为“缘觉”。辟支佛是缘觉乘(乘是载运的意思,载运乃是指修行的人从迷到悟的方法与过程)的最高果位,但还没有完全达到觉行圆满、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的境界,所以次佛陀一等。

    不过,西湖早期的塔,大致上尚未突破作为佛教特有的墓葬形式的范畴,42年后的隋文帝仁寿二年,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上曾建起神尼舍利塔,瘗藏同州般若寺一位名叫智仙的尼姑遗骨。直至五代吴越时,塔才不再专门作为一种墓葬形式而成为西湖景物“构件”。

    自从李泌守杭州开始,因为饮用水得到改善,杭州日益繁荣,孤山一带成为文人雅士和一般杭州居民出游的最方便景点,特别是春天踏青的时候。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期间游钱塘湖时曾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当时孤山东面的里西湖边上还有一座贾亭,是比白居易早二十年任杭州刺史的贾全所建。孤山寺北贾亭西正在孤山的东北麓,里西湖水波不兴,湖平如镜,放眼遥望没有今天的鳞比栉次的楼房,只有天际低低的云层。白居易此番到钱塘湖正值大地春回的时节,各种叫不出名目的野花,星星点点报着春讯,姑称之为乱花,春草刚刚没及马蹄,大约三五厘米,还不是江南莺飞草长的景色。春花始放,春草初长,考虑到近年地球变暖因素,应该大致在农历三月上旬。

    绕过孤山,眼前豁然开朗,那时西湖人迹稀少,早春时节到处莺歌燕舞,一派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现在西湖很难见到鸟了,今春游西湖,一路过来,除了在风雨亭附近见到三两只水鸟外,就是里西湖还有几只半野生的天鹅,本应春天常见的黄莺紫燕,难觅踪影,听说为了使柳浪闻莺名副其实,无奈架起大网,留住鸣禽。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说说容易,在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实在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但愿这不是一个无解的题目。

    那时孤山附近尚未开发,再往前走就是绿杨荫里白沙堤了。当时白沙堤上只有柳树和满地青草,仅是里湖和外湖之间一条绿色隔离带,白居易称它是草绿裙腰一道斜,没有像现在这样刻意人为经营。杨树和柳树是同科不同属的两种植物,它们在外形上,无论树干、树枝、树叶都有很大区别,诗中的绿杨实际上应该是绿柳。柳树性喜湿地,易繁殖,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而杨树虽也要求相当充足的水分,但地下水位不能过高,不然要开沟排水,白沙堤上显然宜柳不宜杨。白居易是知道杨和柳的区别的,也知道堤上长的是柳不是杨,他在《望湖楼》诗写到白堤:“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这里,一是根据近体诗的格律,必须要用一个平声字,二是唐诗习惯杨柳混用,不加区分。据说隋炀帝沿运河下扬州看琼花,让青年妇女为他的坐船拉纤,苦不堪言,幸亏运河两侧广植柳树,为她们减轻些许痛苦。隋炀帝却把柳荫下妇女拉纤看作是一道别有情趣的风景线,赐柳树以国姓,称为杨柳,于是入唐以后,杨柳混说就十分盛行。

    孤山本是西湖前身小海湾中的岛屿,不知何时起从西湖东岸到孤山有条白沙堤把它和陆地连接起来,因为堤面上有许多白色沙粒,故名。唐代这段路就叫白沙堤或沙堤,并非如后人所认为的是白居易所修,因而叫做白堤。第一个对白堤的来历提出质疑的,好像还是白居易本人。白居易有《杭州春望》诗:“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这说明在白居易之前,白堤早已存在,只是来历不明。白居易清楚地用诗句“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说明杭城钱塘门外的地理环境。由于可循此到孤山寺礼佛,白沙堤也叫孤山寺路。至宋理宗时,它成为通向皇家的御花园孤山的必经之路,更名孤山路。后来把原来白沙堤这一段叫白堤,往西叫孤山路,现在的白堤则直到平湖秋月的东面。

    白居易说过他那个时候已经不知道白沙堤是何人何时修造的。虽然隋唐以前杭州还未建城,南朝萧齐时的苏小小却已可以用车马到西陵,即后来的孤山,可见白沙堤那时应该已经存在。写《钱唐记》的刘道真是更早南朝刘宋时做过钱唐县令,尽管他说那时钱唐县治已搬到宝石山东北山脚下,但毕竟还只是一个山间小县,人口不会太多,充其量不过一、二万人而已,当时一个小县人口普遍只有这麽多。作为一个佐证,位于浙江省西南山区小县缙云,在抗战前夕县城人口也只有五千,按当时县城人口普遍占全县的百分之十至二十计算,缙云县不会超过四、五万人,那已经是一千五百年后的事了。这条白沙堤既和农田水利无关,西泠桥修建之前又是条断头路也和便利交通无关,县太爷决不会征集百姓修这样一条堤坝或道路,那麽白沙堤从何而来?

    在《浙江学刊》1984年第四期乐祖谋的《西湖白堤考》一文认为白沙堤是自然堤。当水流分股绕行岛体南北两侧时,因为摩擦力增大,又导致其动能进一步减少,流速相应逐渐变慢。动能和流速降低的最大值,当发生在分流在岛东头重新汇合处,于是泥沙便在这一点上沉积下来。这种沉积又不断地把汇合点向东推进,久而久之,就在两股水流的汇合面上,沿水流方向堆出一条沙堤来,因此,白沙堤生成年代不晚于西湖。我赞同乐祖谋的说法,将在后面以水动力学理论作更完整说明。          

    当年苏小小、白居易们的白沙堤可要清静得多,它只不过是一条通向孤山的便道,上面有着白沙,长着青草,沿堤尽是人们无心插下而成荫的柳树。春天里柳条迎风摇拂,渔翁系舟,樵夫歇担在此小憩,间或有几位骑青骢马,乘油壁车的游人经过,哪像今天熙熙攘攘如过江之鲫。吴越国时期随着西湖的开发,白堤也渐渐热闹起来。到了北宋已经十分吸引人们前来游玩,南宋,孤山建有皇家园林,在修建西泠桥的同时,一定会对白堤也加以装点。对白堤进行整修有史料记载的是明万历十七年的司礼太监孙隆,堤阔二丈,遍植桃柳。堤上春色绚烂,人们称其十锦塘,可见此时的白堤已经相当漂亮了。当然,只有再经过近几年的规划和建设,白堤才会有今天这样美丽。

    现在的白堤,从断桥起到平湖秋月止,全长九百八十七米,宽三十三米,是杭城与西湖风景区连接的纽带。春天在白堤上漫步正是一年之中白堤最美丽的时节。一路熏风,二旁春水,三座小岛遥居西湖在右侧,七层宝塔傲立葛岭于左边。清波涟漪,山峦青翠,三两画舫匆匆回棹残阳里,百千游客阵阵笑声白堤上。只见垂柳婀娜,碧桃娇艳,恋人携手眉目传情情切切,举家合影天伦欢乐乐融融。或同窗相聚,抒壮志豪言震撼于天地,或朋友共游,寄深情厚谊徜徉在山水。或兄弟相约,颂棠棣诗章亲情溢言表,或夫妻比肩,续齐眉故事恩爱显人间,青丝白发,稚幼翁妪,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尽在春天的白堤。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