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影魂藏馆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描述上海解放前夕,打入特务组织国民党上海军统保密局的地下党工作人员战胜考查、获得信任,直到搞到敌特潜伏计划并且胜利归来的故事。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是长影剧本编辑郑荃、金德顺在青岛收集素材时,无意间看到吕铮写的长篇小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觉得不错,推荐给长影导演常彦的。
导演常彦
此时,常彦刚刚推掉厂里安排他拍摄的电影《济南战役》。起因是在修改《济南战役》剧本时,常彦让编剧在主要人物中增加一个重要人物——元帅陈毅。剧本改好后报到电影局,电影局研究后批示:在毛主席人物形象没拍出来前,别的国家领导人不能出现在银幕上。对此,常彦不敢苟同,于是推掉担任这部影片导演的任务。后续自然是厂里把拍摄电影《济南战役》交给其他导演,并在拍摄时删掉了原本要增加的陈毅元帅的戏份。
没有拍成《济南战役》的常彦,想搞一部反映地下斗争的电影。当他收到推荐信,找来小说仔细看后,觉得小说故事非常精彩,遂有拍成电影的想法。于是,常彦带着编剧郑荃、金德顺,长影摄影师高洪宝,美术师王桂枝到了上海,见到小说作者吕铮,到上海档案馆查阅大量敌伪档案,釆访一些从事过地下工作的特工人员。在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大家坐在下来研究剧本,由金德顺记录整理,将每一场戏都进行讨论通过后,开始撰写剧本。电影最初定为《战斗在敌人心脏里》,上报给长影厂领导后,被准许开拍。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海报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于1978年9月开拍,那时在中国的银幕上已经是彩色故事片一统天下。黑白故事片虽未绝迹,但已经是极为罕见了。导演常彦为了适应潮流,不仅没有拒绝拍摄彩色片,而且向厂里提出要一些进口彩色胶片。这个要求被厂里以他拍摄的影片不是"重点片"和献礼片"为由拒绝了。厂里只允许他用国产彩色胶片来拍摄。导演常彦知道这是厂里将电影《保密局的枪声》作为"小题材"影片来对待的结果,但他不愿接受厂里对这部电影的歧视,便提出用黑色胶片拍摄。
摄制组成立后,开始选演员,剧中主要人物应具备的条件:
刘啸尘,年龄30岁左右,身高1.75米以上,有军人气质的体魂与仪表,有机智勇敢又有落落大方的潇洒风度。
史秀英年龄在30岁左右,身体健美、匀称,身高1.68米以上,仪表雍容华贵但不失朴素本质,庄重典雅、温柔大方又有大姐的风度。
冷铁新,年龄40岁以上,身高1.73米以上,有着职业特务神经质的暴躁性格,敏捷略显刻板的自大狂。是一个成不了谋士,只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张仲年,年龄大约50,身高1.70米左右,有着略微谢顶、体形微胖的形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职业特务气质。言谈语吐却佯装温文而雅,动作舒缓庄重,是一个笑里藏刀,杀人不眨眼的狠毒家伙。
刘啸尘银幕形象
史秀英银幕形象
冷铁新银幕形象
张仲年银幕形象
经过多次选择,因为故事发生在上海,所以主要演员都在上海寻找。刘啸尘由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员陈少泽担任。史秀英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向梅担任。
陈少泽
向梅
冷铁新由国家一级演员宋景昌担任。张仲年由哈尔滨话剧院演员倪正华担任。
倪正华
主要演员选定后开始拍摄,剧本还叫《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后改为《黎明之前》。拍摄前,根据导演的要求影片中所有的军服和西装都非常讲究,要笔挺、帅气,厂里服装库找不到,就重新做,也绝不用库里旧服装代替。化妆造型方面,人物刻画要真实可信,即使是反面人物,也不要故意釆取"丑化"的方法。道具陈设,也做到了一丝不苟。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剧照
剧组里年轻的演员居多,大多数都演反面人物。此时"文革"刚刚结束,此时的文艺理论还束缚着创作人员的头脑,不论是老演员还是新演员,都不知该怎么表演,把握不好便会丑化正面人物或者美化反面人物。人人都非常担心。
面对演员的顾虑,导演常彦说:"大家放开演,在每个悬念里不要缩手缩脚,演敌人也要放得开。敌人也是人,按照剧本上的描述去演,出了问题就说按导演的要求表演的。"有了导演的这番话,演员们都放下心来,也没有了负担,都认真地投入拍摄。
在“百乐门”的那场戏时,因为演员们都不会跳舞,导演和剧组里的化妆师高为,在电影《铁道卫士》中女特务王曼丽扮演者叶琳琅三个人来教演员们跳舞。经过努力,大家都成功地活跃在舞池里,将这场戏拍摄完成。
高为
叶琳琅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剧照
影片不因循守旧,有意不以主人公刘啸尘最后搞到敌特潜伏计划为全剧的中心事件去构成最高任务,而是以主人公在敌人心脏里隐藏下来,战胜考察,取得信任、保护党组织的安全,直到获取敌特潜伏计划等诸多情节,构成一个奇峰迭起的布局,釆用层层攀登的手法在每一个"悬念和出乎意料"上做文章,达到影片的主题: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
看过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的人,如果你细心就会发现全片总共响了九次《枪声》。
“百乐门”舞厅二楼包房内,刘啸尘击毙冷铁新一枪。
刘啸尘以人民的名义惩处判徒黄显才一枪。
为了能够继续潜伏在敌人心脏里,刘啸尘开枪自戕一枪。
张仲年击毙特务队长杨玉林两枪。
刘啸尘为地下党报警鸣一枪。
四号档案室内,余云?与刘啸尘搏斗时打空一枪。
最后,老三(常亮)在刘啸尘身份暴露并处境最危险的时刻突然亮相,连续两枪把特务头子张仲年当场击毙。
影片中的九声枪响,推动了整个影片的矛盾冲突,每一枪都至关重要,每一枪都最具瞬间悬念性。也正是这九声枪声,使常彦导演灵机一动,将拍完的影片定名为《保密局的枪声》。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工作照
影片将要结束时,导演常彦打破常规,不把影片结束在影片主人公刘啸尘身上,而是把焦点从一个具体事件(获得敌特潜伏计划)移开,也即从主人公刘啸尘身上移开。以奔放的大笔触勾画出老三(常亮)这一人物。老三这个人物在原剧本没有这个人物,是导演常彦根据走访上海地下党工作人员后,编改出老三(常亮)这一人物。
"老三"这个人物,在影片中从开头到最后枪毙张仲年,使观众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时,他在影片中出现过十次,在第十次之前的九次都都非常短,让我们追忆一下影片的片段。
第一次是周甫祥被捕,我们只看见背影的"老三"到史秀英那里通知这个消息。
第二次就是特务拷打周甫祥不招时,在楼梯上"老三"同特务说:共产党嘛!都这样!
第三次张仲年看望刘啸尘出来时,"老三"出现在医院走廊里。
第四次在张仲年审查刘啸尘关键时,"老三"推门进来要张仲年去吃"点心"缓解审查中的尴尬局面。
第五次刘啸尘被张仲年提升为他的帖身少校副官时,"老三"坐在旁边并神秘的一笑。
第六次在校园要被捕进步人士和学生时,"老三"出现在校园楼内正在指挥的张仲年面前。
第七次在张仲年组织开破坏共产党高级组织会议时,"老三"坐在张仲年左侧。
第八次在保密局张仲年办公室里,"老三"和特务余文?接受张仲年派他们护送阿纪所要保管敌特的“二线潜伏计划”。
第九次张仲年知道刘啸尘到档案室,"老三"在张仲年要他备车时,有意拖延时间。
第十次在刘啸尘和阿纪要离开时,张仲年要开枪打死刘啸尘和阿纪时,"老三"的枪在张仲年背后打响了。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剧照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剧照
让我们回顾一下影片结尾处,当刘啸尘拿到敌人的"二线潜伏计划"并带领刚起义的阿纪离开魔窟军统保密局。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剧照
影片放映到此处,电影观众的心理定势是担心刘啸尘、阿纪二人的安危放松一口气,人们想象二人脱离虎口,回到我党队伍中。当他们要下楼梯时,突然传来"站住"张仲年与老三突然出现。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剧照
形势的突变,灾难性的结局不可想象,观众此时的心也跟着紧张起来。如此巨大的变化,情节变得这样跌宕。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剧照
刘啸尘和阿纪二人要么像张仲年命令的那样"把枪放下",束手就擒。很明显刘啸尘、阿纪绝不会从命;要么在处境极端不利的形势下孤注一掷,强行反抗。尽管最终结果很难想象和预测,奈何除此之外刘啸尘、阿纪二人别无选择。眼前的形势如此急转直下,生命安危受到如此威胁而又逃身无术,也就是惊险影片所特有的间不容发、刻不容缓,就在刘啸尘猛然转身的瞬间,老三的枪响了,倒下的不是刘啸尘、也不是阿纪,而是影片中的特务头子——张仲年。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剧照
这时候,故事情节产生了陷死地而后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的魅力。观众在此处获得了观赏惊险影片时应该得到的最大审美享受。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老三(常亮)也是地下党战斗在敌人心脏里。在影片"尾声"中,身份大白的常亮(老三)以沉着和自信展望未来,创造出在一般惊险影片处理中很难一见的开放式结尾。老三的《枪声》展示了戏外之戏;斗争正未有穷期,较量远未结束。
《枪声》还会在敌人心脏里响起,人民期待着似常亮这般的同志,必将胜利归来。
1979年6月,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在全国上映,引起了轰动,掀起了一阵观影热潮,万人空巷说的就是当时的盛况。
此片当时只有几角钱的情况下,竟然获得了一亿八千多万的票房,共有六亿人次观看。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