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来源: 白云蓝天 2017-11-02 22:27: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64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白云蓝天 ] 在 2017-11-02 22:28:1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出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安徽省桐城市西南有条六尺巷,现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巷长一百米,宽两米,巷道两端立有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两字。据传,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向来作过往通道,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两家争执不下,张英家人便寄书京城,告知此事。张英在回信中就写下了这首诗。家人看到来信,就向吴家表示愿意让出三尺空地。吴家得知详情后,深受感动,建房时不仅不占三尺空地,还主动让出三尺,于是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以上传说的出处最早见于清末“桐城派”末代大师之一姚永概(1866-1923)的《旧闻随笔》(1925):“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吴闻之感服,亦让三尺。其地至今名为六尺巷。”

       但更早的类似记载见于清末金武祥(1841-1924)的《粟香三笔》(1881):“有显官在京致书邻翁,欲其让墙址以成方圆,翁书一诗于纸尾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所以上述姚永概的记载很可能抄改自金武祥的《粟香三笔》,并有意无意地把张英当作故事的主角。

       金武祥(1841-1924)的《粟香三笔》也不是这个故事的最早出处。据明末叶廷秀(1599-1651)《诗谭》卷九《东野让一步》记载:“大学士郭东野为翰林时,其封翁家与邻人争一墙界,寄书于东野,东野漫上以诗云:‘千里封书只为墙,让他几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原来,叶廷秀的《诗谭》才是这个故事最早的出处,金武祥的记载也不是原创。由此可知,张英不是这首诗的原作者是可以肯定的。但六尺巷的故事是否也曾发生在张英身上?这也是可能的。若是,那么姚永概的记载除了可能抄改自金武祥的《粟香三笔》或者直接抄改自叶廷秀的《诗谭》之外,也有可能直录其事,只不过张英在回家信时只是借用了郭东野的《让墙诗》而已——凭记忆或者稍改几字把《让墙诗》抄录在家书上。

       至于这首诗的意义是不难理解的。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如果为点小事而斗得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实在是得不偿失。人与人相处,要多一分谦让,多一分宽容!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宽容了别人也就等于宽容了自己。

 

【作者介绍】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倦圃翁,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人,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1667)进士,曾任庶吉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等职。去世后,谥号为文端。雍正年间,追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乾隆年间,加赠太傅。

 

所有跟帖: 

安徽省委和桐城市委工作不得力,给首长家属造成这么大麻烦。让城管处理吧。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3/2017 postreply 08:20:5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