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南京本地媒体人士透露,15日夜间,中纪委一位副书记飞赴南京,将季建业带走。在响水县调研的江苏省纪委书记弘强接到临时通知连夜赶回南京。此次中纪委行动并未通知江苏省委。
季建业(资料图)
【香 港商报讯】16日,“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下图)被中纪委‘双规’”在南京市传开,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形成裂变的形式扩散。有趣的是,部分内地官 方媒体记者微博证实此事确实存在,并被不少官方微博转发,不过,相关消息发出后又很快被删除,更有官方媒体网站于16日晚间连续发布有季建业参加活动的新 闻,似在证明传言有假。一时间,季建业是否被“双规”扑朔迷离。
传言:中纪委连夜“带人”
据爆料,现任 南京市委副书记、南京市市长的季建业是于15日夜间到16日凌晨被中纪委相关人士带走的。有南京本地媒体人士透露,15日夜间,中纪委一位副书记飞赴南 京,将季建业带走。在响水县调研的江苏省纪委书记弘强接到临时通知连夜赶回南京。此次中纪委行动并未通知江苏省委,当时,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徐州调研, 省长李学勇刚从泰州调研回宁。昨日下午,江苏省委召开紧急常委会通报了此事。消息人士透露,南京市昨天下午传达时,强调季的问题是“个人问题”。不过,到 今晨本报截稿为止,江苏省及南京市官方尚未发布任何消息。有媒体称向南京市委宣传部寻求核实,但官方既未否认也未肯定此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称,在 前几天,南京官员中就有其要被“双规”的传言,称此次季建业“在劫难逃”。若此事属实,季建业将是中共“十八大”后落马的第十位副省级以上干部,前九位分 别是李春城、衣俊卿、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王永春、蒋洁敏。
网上删稿发稿一片混乱
16 日下午,微博中陆续传出相关消息暗示季“落马”。有网友表示通过政府内部渠道获悉季建业被调查。随后,更有官方媒体记者微博直接发出“南京市长季建业已被 组织调查”的消息,相关消息被不少官方微博转发,但不久该微博和新闻均被删除。昨日18时45分,江苏官方媒体新华报业网刊出题为《南京市委召开民主生活 会季建业查找自身问题》的报道,似乎在以特有的方式表明传言有假。而一小时后新华网发出短消息,指季建业正在接受组织调查。据了解消息发自新华社江苏分 社,但不久消息也被删除。官方人民网22时16分在滚动新闻中以《南京市长季建业被双规曾斥巨资大拆大建》为题发出消息,称“当地政府近日将公布有关情 况”,并透露内因:“有南京本地媒体人士称,季建业涉案金额或超2000万元人民币。有内部人士指出,季建业落马与不久前江苏上市公司金螳螂老板、苏州首 富朱兴良被抓有关。”但到23时30分左右,此消息也被删除。不过在人民网江苏视窗频道当中,此消息以头条形式一直保留著。此外,也有微博网友称,15日 季建业已赴台湾,正在台湾“推销”南京产品,不可能被“双规”。16日下午,南京市水利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10月15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秦淮东 河工程方案。我局张孝科局长就秦淮东河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作了汇报。季建业市长强调,秦淮东河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水利效益明显,工程的建成 将缓解南京主城和仙林副城、东山副城等地的防洪压力,也将成为主城东部地区的清水廊道。”似乎也在说明季建业仍在正常工作。
季建业(资料图)
曾被称为“实干家”
季 建业生于1957年1月,是江苏张家港人,1975年3月参加工作。苏州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歷,法学博士。歷任苏州日报副 总编辑;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县(市)委副书记兼苏州太湖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昆山市委书记;扬州市长、市委书记。
有 媒体报道,在扬州工作之初,扬州市民曾送其“拆迁市长”称号。不过在其即将离开扬州赴南京任职时,许多扬州市民对其工作表示了肯定,并希望其留在扬州工 作。人民网的消息说:“季建业在扬州期间,全城大规模翻新‘修旧’,当时城建规模工程量很大,但很多工程公司都是他引进的苏州工程公司。”
2009 年8月26日,季建业任南京市副市长、代理市长,2010年任南京市市长,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兼管财政、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编制、规划、监察和人民武装 方面工作。初到南京的季建业以“进了中山门,就是南京人”、“建业赴建业,广陵转金陵”给南京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季建业到南京后,他主推的三中路改造、 雨污分流等工程迅速展开。下属官员对媒体称“季市长很少坐办公室,一开始我们常常跟不上。”有负责城市建设官员称与季建业见面最多的是在施工的马路上,最 晚曾经夜里12点被市长电话叫起。由此,季建业曾被南京媒体称为“实干家”。2010年,还有媒体以《季建业:说实话的南京市长》为题刊文,称赞其就百姓 收入和房价等问题实话实说,惦记民生。
主政南京争议不断
季建业主政南京四年中,南京工程不断,施工路段 众多,以致多条公交线路改道。其力推的雨污分流工程因投入183亿巨资却让南京大雨天还能“看海”而争议不断。施工带来的灰尘、噪音、拥堵等问题也令季建 业遭到南京市民质疑“市长爱挖地”。此外,南京市政府因修建地铁砍伐南京民国时代种下的梧桐树、拆除仅建设了16年的南京城西干道高架、南京为迎接亚青 会、青奥会的道路施工等问题亦产生不少争议。
2011年3月,因地铁施工,南京市政府决定砍掉或移植市区内大行宫附近许多民国时 期种植的法国梧桐树,引发南京市民抗议并组织“护绿”行动。消息传到台湾后,引起国民党立委邱毅关切。3月15日,邱毅通过微博及Facebook呼吁国 民党尽速通过国共平台或两会协调此事。3月17日,南京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季建业表示,今后涉及重大工程的规划、 建设“不得乱砍树,不得乱移树”,“今后不容许再发生大行宫这样的事情。”
季建业(资料图)
南京出现短暂鞭抱声
早 前,南京市民就对季建业主政期间大推工程表示不满。“家门口到处都在挖路,晴天到处是灰,下雨天全是泥浆。”有南京市民曾对记者表示,南京到处修路、挖 地,整个城市好像一个大工地,虽然是江苏省会,但形象欠佳。“就好比说,你家里在装修,谁愿意到一个工地上做客呢。”该市民说。南京坊间还流传一则段子: 一位民工在南京打工,第一年给家人写信“我在南京北京东路(南京市政府所在路段)修路……”;第二年写信“我还在北京东路……”;第三年乾脆写:“反正我 就住在北京东路,一切都好。”对于季“落马”的传言,有南京网友称“愿望终于实现了”,还有网友翻出了两年多前近代史学者章立凡就南京梧桐树被砍所写诗句 “伐木丁丁此废都,新朝斧锯旧朝株。金陵夜雨梧桐泪,王气从来只自枯”,称“砍树是有报应的”。
16日傍晚时分,南京新街口、大行宫、瑞金路等多个地区都传出鞭抱和烟花声,不过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今年5 月曾被“ 双规”
2013 年5月,有本港媒体爆料,指担任南京市市长近4年的季建业,自上任后几乎不去市政府的办公室,而是长期在宾馆豪华套房内办公。其力主的城市雨污分流工程, 市政府相关部门已经调研证实工程没有效果,已投入的40亿元人民币“打了水漂”,可季建业却指示将此报告锁进保密室,执意继续推进。随后,南京市有关政府 部门发表声明对该报道予以否认。5月28日,微博热传季建业被“双规”。5月29日上午,南京澄清了其被“双规”的消息。南京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 称,当天上午,季建业出席了南京全市城市设计和项目前期工作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季建业简历:
季建业,男,汉族,1957年1月生,江苏张家港人。
1974年9月入党,1975年3月参加工作。
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1974年11月起,苏州地委党校中青年干部班学员;
1975年3月起,沙洲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
1976年12月起,苏州地委宣传部工作人员;
1981年7月起,苏州地(市)委宣传部宣教科副科长(其间:1983年9月—1985年7月苏州大学政治系干部专修科脱产学习);
1986年1月起,苏州日报社副总编、党组成员;
1990年10月起,吴县县委副书记;
1992年10月起,吴县县(市)委副书记兼苏州太湖度假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1996年1月起,昆山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其间:1997年3月—1997年12月省第二期高级管理人才经济研究班赴美国培训);
1997年12月起,昆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
2000年8月起,昆山市委书记;
2001年7月起,扬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
2004年7月起,扬州市委书记;
2005年1月起,扬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9年8月起,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10年1月起,市委副书记、市长。
十七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十次、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十届、十一届省委委员,省九届、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