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民(632)

来源: 2023-03-17 16:10:13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张颂文,被这句谎言“害”了二十年

Original 叉少  往事叉烧  2023-02-15 22:00
 

张颂文没成名前,三年跑了800多个剧组,副导演奚落他:“长得像一侏儒,特别矮,大脑门又像个猿人一样,这种是做不了演员的。”

张颂文尴尬,转身出门进电梯,连楼层都忘了摁。

去年年底《狂飙》大火,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火爆全网,一跃成了顶流,好演员终于迎来了春天。

《狂飙》里同样因演技走红的,还有“大嫂”高叶,唐小龙的扮演者林家川等。

林家川是张颂文在北影的同学,两人际遇相似,都是苦尽甘来,直到中年才大红。

有一年两人去了大连同一个剧组,张颂文当副导演,林家川是场记。听起来蛮高级的职位,其实就是干杂活的。

有天拍一场海滩的戏,风特别大,两人光着脚帮道具组搬道具。林家川突然扭头问:“颂文哥,你说咱们是不是当不了演员?”

张颂文在大风里弓着腰,装作没听见,林家川也没有再问。

多年后,张颂文回忆起那个下午,他坦言道:“我其实听见了,只是不知道怎么回答。”



 



1976年,张颂文出生在广东韶关一个农村家庭,妈妈是乡下一名中医,父亲在珠海当兵,家人都喊他“文仔”。

妈妈心地善良,帮贫困家庭看病很少收钱,在乡下很受爱戴。张颂文常跟着妈妈回访病人,有的病能治好,有的治不好,但每次妈妈都告诉病人要多晒太阳。

她说很多病的根源是沮丧:“文仔,如果不开心了,就去晒晒太阳,多晒太阳会快乐的。”

小时候的张颂文很淘气,爬树上墙每天都不安生,妈妈的诊所有个简陋的产房,他放学后总是掀开帘子偷偷张望,看妈妈给孕妇接生。

大人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可张颂文啥都知道,有次小孩子们聚在一起讨论自己是哪里来的,有说“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有说“稻田里捡的”,只有张颂文洋洋得意地说:

“你们都是你们妈妈从两条腿中间的地方生的!”

结果招来一顿暴打。

还有一次,怀孕的女老师宣布要回家休几天假,张颂文听后嚷着:“老师要生孩子啦!她会从肚子下面生一个孩子出来!”

女老师哭着喊“流氓”,给他扣上了一个“无可救药坏学生”的帽子,一整个小学都没给他好果子吃。

母亲告诫他:“人和人的标准不一样,分寸不一样。有的事,你知道就好,不要觉得你很聪明,知道吗?”

晚上睡觉前,母亲总给张颂文讲故事,母亲讲的故事跟童话无关,跟现实社会有关。她还给他讲运动期间一些大人物的经历和结局,然后教育他:

“你要学会保护你自己,话不要说过,事不要做绝。”

张颂文懵懵懂懂地消化着那些故事,慢慢地,心里面住进了一个老人。
 


▲张颂文 左一 图源|网络



长大点后,张颂文全家搬到了市区,虽然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却一点儿都没变。

爸妈忙于工作,很多时候,张颂文都是一个人在家,一个人上学,连朋友都没有。

好在张颂文身边的人都很善良,有一位在电影院看门的大爷常常带张颂文看电影,也不收他门票,就这样,张颂文心里种下了艺术的种子。

初一那年,张颂文母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医生说只剩下半年时间。张颂文不信,他四处找偏方、请医生、请气功大师,甚至还去求医生给母亲打杜冷丁止痛。

为了安慰儿子,母亲忍着痛带张颂文去南华寺装泉水。母亲跟他说,喝了神泉的水,妈妈的病就好了,年少的张颂文将信将疑。

可纵使母亲坚强乐观,两年后,母亲还是走了。

开追悼会那天,家里来了一大群人,远远近近的亲人朋友都来了,还有不多被妈妈治过病的人。两个舅舅哭得最凶,大舅舅边哭边喊:“我穿的毛衣都不是我老婆织的,是你织的。”

后来当了导游,张颂文每次带客人去南华寺都介绍寺里的泉水:

“泉水可以治病,洗一下眼睛,一生都能看懂人。”



 



母亲去世后,张颂文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年,1992年从高职毕业去了东莞打工。

几年的时间里,他当过售货员、印刷厂工人,还装过空调,搬过饮料,最后考了导游证干起了导游工作。

当导游,张颂文干得挺起劲。他先是在韶关干了三年,之后被调到深圳,陪着客人游览当地景点或者带队出国,五年的时间里干成了“明星导游”,工资也涨到了两万五。

眼看生活越来越好,张颂文却越发感觉迷茫,对导游失去了热情,休息日也不出门逛,宅在家里看电影。

25岁那年,一个小姑娘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张颂文告诉她是“激情”。结果小姑娘反问他还有没有激情,这一问把张颂文问住了。

张颂文低下头想,自己的梦想是做电影,可身边人没一个是接触过电影的。小姑娘告诉他,北京电影学院是专业学电影的地方,还鼓励他去学。

张颂文说:“我都25了,还来得及吗?”小姑娘说:“张艺谋28才上大学,25算什么。”

听完小姑娘的话,张颂文想了不到一钟头就把工作辞了,当天就订机票飞到了北京。

后来回想起当初的决定,他说:“我不是冲动,而是怕第二天醒来,我忘记了自己的梦想,既然有人点燃了我,那么我就爆发一下。”
 


▲ 图源|网络



来到北京,张颂文报考了1999年北电的进修班。

入学考试时,老师递过一张纸让他读,张颂文回来一看,上面的字全认识,他心想瞧不起谁呢,立马开始读了起来,结果他口音太重,几个评委笑得合不拢嘴。

好在最后一题是考表演,要求扮演导游,张颂文乐坏了,幸运录取。

有次上表演课,老师要学生演猫演狗,张颂文很反感,觉得很丢人,“人都没做明白,怎么演动物?”他一气之下萌生退意,可老师说,“你可以选择随时离开,但是为什么来了又要走呢?”

第二天,又有一个师哥挽留他,说他有生活经验,这非常宝贵。

两天内得到两个人的鼓励,张颂文认真了,觉得自己真的还不错,就没走。

第二年,他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考试,成了那一届年龄最大的学生。



 



在电影学院,张颂文处处碰壁,他长相普通,个子不高,普通话还让人听不懂。

表演老师找到他:“给你4个月的时间,如果普通话还是不合格,你就退学吧。”

张颂文很有压力,为了练普通话,他含着石子卷着舌头说话。每天晚上大家都睡了,他跑到球场大声练习:“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嘴上长满了血泡。

师姐海清打趣他,“你每天都练习得相当认真,可是你的普通话没有一点儿变化”,张颂文不理她,坚持练习,终于在一年后练成了,还接过不少配音的活儿。

张颂文在学校成绩优秀,可在表演上却一点儿都不走运。

大学三年,不断有剧组到班里选人,同学周一围、车晓都出去拍戏了,可张颂文一次都没有被挑选过。

毕业后,张颂文留校任职,不上课的时候就出去跑剧组。三年里他跑了大大小小800多个剧组,几乎全被拒绝了,单是2003年一年,张颂文就跑了360个剧组。

有次他跟周一围去宾馆试戏,刚好碰到副导演和几个投资人在聊天。副导演趁机拿他俩比喻:“你看,几个老板,什么样的人做不了演员,我就拿这两个来比喻。”

说着转向张颂文:“第一你看他长得像一侏儒,特别矮;第二个你看他大脑门像个猿人一样,这种是做不了演员的。”

然后再转向周一围:“你别笑,这个大高个也做不了,你看他嘴巴像香肠,这香肠嘴。”

张颂文和周一围就站在原地,被副导演和投资方指指点点。最后几人点评完了,张颂文还礼貌地表示感谢,询问要不要留下简历。

副导演眼都没抬,一句“留下干嘛,做不了演员留什么照片”把两人打发了。

两人尴尬,转身出门进电梯,连楼层都忘了摁。

回忆这些的时候,张颂文一直带着笑容,但他还是说了句“这件事,我有时候深夜想起都会很难受。”
 


▲ 张颂文和周一围 图源|网络



毕业五年,张颂文还是没有走红。无戏可拍,张颂文非常拮据,为了省钱,他搬去北京六环外的平房住,他把行李都放在出租屋里,只有换季的时候才回去拿衣服,平时就睡在剧组。

亲戚说他:“你都转行5年了,也不见你拍戏,是不是走错路了。”

张颂文也怀疑起自己,三十岁生日那天,特意到北京国子监里的孔庙转转,希望自己能顿悟。

可他转悠了半天,也没什么灵感。

从国子监出来,张颂文路过一间咖啡店,他忍痛花25块的“巨资”点了一杯咖啡。喝咖啡的过程中,张颂文被墙上的一幅画吸引了,上面画的是清朝12位皇帝。

“我当时就在想,人家是怎么当的皇帝呢?管理一个国家的压力不是比我跑组的压力大多了么?相比之下,交不起房租算什么?只能买蔫了的菜叶算什么?”

想到这,张颂文再次被激发了斗志,坚定了走演戏这条路。



 



之后十年,张颂文的机会仍旧非常少。

他接到的要么是小角色,要么是冷门片子,一年收入只有三四万,最艰难的时候一天只有5块生活费。

一直接不到角色,张颂文手头越来越拮据,交不起房租,过年没法给父亲发红包,买菜也只能傍晚去买论堆的菜。

时间久了,张颂文跟菜市场的小贩处成了朋友,对方开玩笑说:“送你的那堆烂菜叶,猪都不吃。”

父亲知道后,给他打电话:“回韶关吧,别在北京耗着了,你吃蔫了的菜,容易致癌。”

熬不下去那年,张颂文找老同学周一围借过钱。周一围知道张颂文的脾气,只要张颂文不说,他绝不会主动支援。

那年北京的冬天寒冷刺骨,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张颂文没有钱买煤,在家里缩成一个球。可哪怕没钱取暖,他还拒绝了一部片酬很多但自己不喜欢的剧。

周一围很理解他的坚持:“我们缺的是煤吗,我们缺的是在寒冷里能坐得住的这颗心。”
 


▲ 图源|《春风沉醉的夜晚》



接拍了几部电视剧后,张颂文觉得自己一定要拍电影。

2009年,张颂文认识了娄烨,两人见面只用了一分钟,娄烨问他是不是广东人,然后不断点头,挺好挺好,再见面就是在《春风沉醉的夜晚》。

这之后,两人又合作了三次,张颂文每次都是最先确定的演员。拍《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时,合作方看了娄烨找的演员,说:“所有演员都挺好的,张颂文也挺好,但是他是不是没有市场?”

娄烨没有解释,回了句:“颂文,挺好。”

为了演好《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的“唐主任”,张颂文真的去机关单位上了一个月的班,20天增肥30斤,睡前还要吃方便面,这样第二天演戏时,脸就会是肿的。

演完这个角色,大家都被他的演技震惊了,张颂文的名气大了起来,还在一档表演综艺担任导师。

采访里,他对娄烨的提携非常感恩:

“我小时候很自卑,也没有太多的朋友,如果有一个人对我有点好,我都会很感动。”



 



2009年,张颂文结识了经纪人赵玉德,对方是香港知名经纪人,带过舒淇、张家辉等大牌明星。

赵玉德很看好张颂文,觉得他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为了帮张颂文,他撇下在香港的一切,孤身来北京做了张颂文一个人的经纪人。

赵玉德给张颂文带了很多资源,但这时的张颂文很任性,从不接自己不喜欢的戏,基本都是失业状态。

赵玉德也不说什么,也不强迫他接戏,就这样惯着他,一惯就是八年。这八年里,张颂文只偶尔在大银幕上露了几次面,基本都是打酱油的角色。

2016年,赵玉德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跟张颂文说:“你能不能为我努努力?我现在连房租都交不起了。”

张颂文这才意识到,因为自己太过任性,自己的经纪人八年都没什么收入。他非常愧疚,觉得太对不起赵玉德了,于是那年一口气接了五部戏。

可遗憾的是,没等到这些戏播出,赵玉德就因心肌梗塞倒在了张颂文家里。

赵玉德的葬礼上,来了不少圈内大咖,还有不少经纪公司,说手里有非常好的角色,想把张颂文签下。张颂文很心动,但还是拒绝了:

“经纪人刚去世,我就签约别的公司,会觉得很对不起他。那八年,最苦的时候,他都和我在一起。”

赵玉德走后,张颂文保留了他一件橘黄色大衣,每次重要场合他都穿着那件大衣出场。他还在院子里平日赵玉德坐的地方挂上了一串风铃:

“风吹过的时候,叽叽喳喳的,就像他在跟我说话一样。”
 


▲ 图源|《隐秘的角落》



2020年,网剧《隐秘的角落》爆红,张颂文饰演的朱永平获得圈内圈外的一致好评。

有一场戏,朱永平在女儿意外坠楼逝世后,一个人坐在路边摊吃馄饨。他眼里含着泪,双手颤抖连勺子都拿不稳,只能把馄饨一口一个吞下去。

这段表演把大家都看哭了,#张颂文演技#在微博上挂了三天热搜。

那次的粉丝见面会上,张颂文又穿了那件橘黄色外套,他回去后给赵玉德上了香,说:“你要是还在该多好。”

之后,张颂文又出演了《心居》《扫黑·决战》《革命者》等戏,每个角色都收获赞赏无数。演完《革命者》里的李大钊,当过兵的父亲还特意发了朋友圈,张颂文很自豪。



 



去年年底,电视剧《狂飙》火了起来,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成了最亮眼的角色,张颂文的风头也一度超过了张译。

拍那场电鱼的戏时,张颂文先是惊恐逃跑,然后再折回用手背蘸水,测有没有电;拍鱼摊戏,张颂文跟人握手前先在鱼缸里洗洗手指。

这些生活的细节被张颂文演得出神入化,成功呈现了一个黑道大哥的成长,网友评论说:

“建议查查张颂文,不像是演的。”

爆红之后,张颂文片酬涨到千万,下飞机也有粉丝接机,一张签名照都卖到了8000块。但张颂文还是很低调,拍完戏就回到自己在京郊的小屋,喝喝茶撸撸猫,侍弄自己的花花草草,冬天穿着军大衣在集市里转悠。

看到有农民大叔卖擦菜板,他饶有兴趣地停下来听,“年轻的你,买了送父母,养育之恩可以补一补。十块八块,你坐不了飞机买不了轮船,饭馆里你解不了馋。”

他和周围的人一起哄堂大笑,鼻头冻得通红,完全融入到大家的生活。
 


▲ 图源|《狂飙》



《狂飙》里同样因演技走红的,还有“大嫂”高叶,唐小龙的扮演者林家川等。

林家川是张颂文在北影的同学,两人际遇相似,都是苦尽甘来,直到中年才大红。

有一年两人去了大连同一个剧组,张颂文当副导演,林家川是场记。听起来蛮高级的职位,其实就是干杂活的。

有天拍一场海滩的戏,风特别大,两人光着脚帮道具组搬道具。林家川突然扭头问:“颂文哥,你说咱们是不是当不了演员?”

张颂文在大风里弓着腰,装作没听见,林家川也没有再问。

多年后,张颂文回忆起那个下午,他坦言道:“我其实听见了,只是不知道怎么回答。”



 



早年张颂文拍了《乘龙怪婿》,虽然没名气,但还是在贴吧上积累了过万的粉丝。

一个叫“娃娃”的是他的后援会会长,替他维系贴吧的粉丝,张颂文跟她保持了好几年的联系。

后来有一天,娃娃突然给他发信息,说以后当不了会长了。张颂文心想人家一定是要结婚了,没想到几个月后得知她患了白血病。

张颂文发动自己的影迷,联系到台湾花莲的莲花骨髓库,救了她的命。

之后两年多,娃娃不停地出现排斥反应,她家变卖家产,欠债两百多万,但还是在2008年走了。

得知娃娃走了,张颂文哭得像狗一样。他想起小时候跟妈妈一起回访过的一位老奶奶,不明白为什么好人都那么命短。

老奶奶一个人住在阴暗的小屋,张颂文和妈妈去探望她时,她正躺在床上,努力地想爬起来。

屋里很暗,几乎看不清人的脸,但妈妈还是安慰老人,“但你脸色看起来好多啦!”还教给她晒太阳的方法。

又过了一个星期,张颂文和妈妈又去看她,远远地看见老太太倚在门口的藤椅上睡着了。妈妈唤醒了她,老太太说:“哎,冯医生,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晒太阳这个方法太好了,晒完以后我真的不疼了。”

回家的路上,张颂文察觉出妈妈有点不开心,他问:“妈妈,那个奶奶的病是不是好了?”

“她还有一个月。”

“你不是说晒太阳能好吗?”

“没有多大帮助,只是让她觉得有一些希望。一个人最怕没有盼头,你只要给她希望,就好。”

那天张颂文哭了很久,一路走一路掉眼泪。




[1].《火柴天堂》,张颂文
[2].《张颂文:一个人的时运没到,他永远都是走“背”字》,GQ报道
[3].《文学青年张颂文,他的文字有些江湖气》,澎湃新闻
[4].《张颂文 都是无法停止的事》南方人物周刊
[5].《张颂文 一个名为表演的残酷游戏》,人物


*图片来源:《狂飙》《春风沉醉的夜晚》《隐秘的角落》剧照及网络
-END-
本文作者 | Zack

 

========================================================

 

一位出租车司机去世,上海租界司机抬棺游行,背后故事令人感动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3-03-10 17:30 Posted on 山东

 

1939年3月20日下午2点,在上海昌平路的大众殡仪馆,一支60多辆由各个车行汽车组成的出丧车队,浩浩荡荡地沿胶州路、新闸路向虹口区驶去,他们在为一个叫诸林根的司机送行,队伍中有人高举遗像,有人满脸肃穆,还有人高喊口号,沿途围满了群众,与其说这是一场送别倒不如说更像是游行。诸林根是谁?为什么他的去世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

 

一、虹口区罪恶的夜:被谋杀的司机

 
 

 

20世纪30年代,位于上海市区东北方的虹口区是国际公共租界。虽为公共租界,但经过20年代日本对虹口的大规模移民,这里早已“东洋化”。1937 年年底,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撤退,上海一大部分租界都被日军控制,虹口区就是其中的一个。日军以虹口区有大量日本人为由,在虹口区设置了一个全由日本人担任警察的警区,虹口区至此彻底纳入日本人的势力范围内。为了保障虹口区的交通,日方与云飞、泰来两家公司合作,允许他们在这里经营民间交通的生意。

 

日军攻占上海

 

1939年3月5日,夜晚的上海灯火通明。九点三十分,两个日本男子和一汉奸翻译在南京路新亚酒楼吃完饭后,打电话给云飞公司叫其派遣出租车载他们去虹口。云飞公司让司机戎定善接这单活。可戎定善一去不复返,两天后,警察在虹口吉林路的一间房子内发现了戎定善的尸体。尸体脖子上满是勒痕,身上银钱也都被搜刮干净,人们猜测或许是劫匪所为。戎定善被害案尚未侦破,七天后的3月12日早晨6点,警察在沪东定海路又发现一具出租车司机的尸体,头上带有枪伤。根据其驾照上的名字,人们才得知此人叫秦公成。没想到四天之后再起凶案。3月16日晚,泰来汽车公司接到单子,说一工程师要乘车去上班,泰来便派诸林根开车前去。中途诸林根接了个虹口区的单子,结果次日人们就发现诸林根的尸体被丢弃在新记浜路旁,死因是割喉外加刺刀穿透脑膜。这些遇害司机的共同特点在于他们的顾客都直接或间接与日本人有联系,司机身上都是致命伤,凶手使用的武器多为日军装备。

 

日军

 

此时的日军正在虹口大肆暗杀、逮捕抗日志士,于是人们断定,是日本行动队在雇佣完出租车司机后,为掩盖机密,便将他们杀了灭口。对此云飞、泰来两公司的司机义愤填膺,在《译报》上发表《全体出差司机拒驶被占区宣言》:“敌人有计划的残害我同胞……最近十日以来,汽车司机戎定善、诸林根等三人遭残害,惨不忍言。吾全体司机一律拒绝驶往敌区。……望各界同胞予以同情援助!”

 

二、汹涌的暗流:上海地下党的谋划

 
 

 

不到两周,就有3位司机接连遇害,这激起了上海市民的怒火,也得到了中共的关注。中共江苏省委经过讨论后决定,让上海地下党组织起出租车行业的工人们,在诸林根的出丧仪式上发动一场爱国游行,打击日本人的嚣张气焰。

 

熙熙攘攘的上海

 

中共在上海工人群体中早就做好了安排。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就派刘宁一到上海出租汽车行业开展工作。刘宁一到上海后,进行了一系列调查,他发现出租车司机在与公司的劳资关系中常常因不熟悉相关条款制度而处于弱势地位。上海地下党就派人在诸如云飞这类大型租车公司内部开设夜校,帮助司机们提高文化素养和培养爱国信念。共产主义观点和抗日救亡的理念很快受到司机群体的欢迎,他们当中不少人都加入了共产党。1938年,刘宁一召集银色、云飞、泰来、祥生四家出租车公司的工人代表,组建起四行联盟。四行联盟除了平时替司机讨薪维权,还秘密组织司机们参与为前线捐款等活动。

 

日军轰炸上海

 

惨案发生后,上海党组织迅速作出指示,让四行联盟中的出租车司机拒驶日本占领区,成员们纷纷响应号召并表示:“不是为了今后多得些金钱,而是为了国家、民族、自身的人格,再也不肯昧着良心去当侵略者的帮凶,再也不肯为侵略者做牺牲品了。”上海党组织同时正式决定3月20号借着出殡活动组织游行,以此唤醒上海市民的爱国精神。

 

三、三月二十日:在敌占区的爱国游行

 
 

 

在中共上海党组织的筹备下,1939年3月20日上午8点,在昌平路大众殡仪馆,遇害司机诸林根的追悼大会如期举行。平时与诸林根关系要好的工友们纷纷送上鲜花吊唁,各个出租车公司的司机、党员、爱心市民共计8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在会上,云飞公司和泰来公司管理人员也对诸林根的遇害表示惋惜,并发放了抚恤金。

 

下午2点追悼会结束,由诸林根的灵车和60 辆来自出租车公司的汽车组成的送葬队伍从殡仪馆缓缓出发。车队后面跟着长长的送葬队伍,人们手上举着用白布红字制成的标语,如:“诸林根死在谁手里?”“遗恨必雪、杀身成仁、忠义不屈、民族共愤、勿忘复仇”“我们的人是怎么死的?”“我们要复仇”,等等。围观市民也很快被这股悲怆、激愤的情绪所感染,送行队伍越来越大,越拉越长。经过英美租界时,英国巡捕紧张地架起机枪,拉起防线,试图阻止人群,但很快就都在人们的指责声中灰溜溜地逃走了。在出丧途中,凡是路过的出租车站门前都设路祭以表哀悼。围观的市民感叹道:“如果大家都像出租汽车司机那样热心、爱国,那中国就不会亡国了。”

 

上海租界的老洋房

 

这场游行没有将“反抗日本”“抗日到底”这类爱国口号挂在嘴边,因此并未受到日寇攻击。但游行仍然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为饱受日寇欺辱的上海人狠狠地出了口气。正如事后刘宁一在《每日译报》上所点评的那样:“汽车司机们的这一行动,表达了他们自己的志气,表明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文史君说:

 
 

 

上海市民之所以敢在日寇控制下的上海参加游行,一是同情诸林根等遇害司机的悲惨遭遇,二是痛恨日本人自控制上海以来的诸多暴行。1937年8月,日军占领虹口、闸北等地后,就对上海平民实施了无差别屠杀。从保定路到华徳路,近200人被日军杀害,遇难者遗骸四处散落在街道上。在全面接管上海后,日方又指使特务和汉奸暗杀、绑架爱国人士。因此此次大游行,不仅是上海人民长久压抑在残暴统治下的发泄,更是带着爱国之情、仇日之意的高声呐喊。

 

参考文献

 

1、董慧:《抗日救亡史上的悲壮一幕——1939年上海出租汽车工人“抬棺大游行”运动研究》,东华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

 

2、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室编:《回忆“四行联盟”和汽车司机大出丧斗争》,《上海工运史研究资料》1982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天上白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