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打着慈悲的幌子去砸人饭碗
这伪君子,早该翻车了
“大家都是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他的尊严?”
这段时间,一位旅游博主的遭遇引发了全网热议。
起因就是他到重庆某景区游玩,体验了一把当地的特色旅游项目“滑竿”,也就是俗称的“坐轿子”。
然而,他没想到,自己竟因此遭到了网暴,罪名是“践踏他人尊严”。
而这起网暴事件的后续却更加离谱:事件的最终受害者,成了抬轿的师傅们。
因为害怕被人拍视频网暴,很多人来了景区之后,根本不敢坐滑竿。
这直接导致了师傅们收入直线下降。
正值旅游旺季游客众多,生意却大不如前,有师傅表示,再这样下去自己“快要失业了”。
有些人在空调房里敲着键盘大发善心,嘴上喊着维护弱者的尊严,却活生生剥夺了抬轿师傅养家糊口的生计。
如此一厢情愿的“体谅和善良”,不是虚伪是什么?
重庆轿夫:我快要失业了
坐滑竿遭到网暴的案例,确实不在少数。
有人说,人家很累,你坐上去是想累死人吗?

有人质问,就不能给钱让他们帮忙拎东西,自己在后面走吗?

还有人借此联想到了,“在旧社会,抬轿是底层人对老爷们的义务劳动,所以坐轿子也算得上对别人的压迫。”

所以,他们要为弱势的一方讨个公道:
“生而平等,凭什么高高在上地让别人伺候?”
网友如此振振有词地帮轿夫们伸张正义,那轿夫们自己又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而实际上,大多数轿夫都是当地农民,做这份职业只为补贴家用。与大多数体力活一样,这份工作的辛苦自不必说,确实挣的是血汗钱。
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轿夫从村里到景区,要翻越大山,经过悬崖,每天早晨5点就要起床,为的就是能在第一批游客到达时顺利出轿。
早晨还要提前把午饭做好,带到山上吃,因为山上的饭太贵,能省一点是一点。

〓 来源:红星新闻
不过,好在辛苦还是值得的。
抬轿的薪水比种地养猪还高,每年大概能挣五万元,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已经非常可观。
网友们口中“不道德”的生意,恰好就是这里68位轿夫养家糊口的生计。
有记者采访了一位姓倪的师傅。他表示,自己的儿子即将大学毕业,他很想多挣一点钱。“肯定想让大家都来坐,做生意要挣钱的嘛”。
如今人人都害怕坐轿子不道德,被网暴,那今后这68位师傅该何去何从?
他们背后的68个家庭里需要赡养的父母,抚养的小孩,又该怎样维持生活呢?
一位轿夫还说: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乘客让他们累起来,才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尊重。
真正的尊严是什么?
是自食其力。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让一家人都过上平安快乐的好日子。
是肩上扛着重担,手上牵着希望。

〓 图源,纪录片《中国人的一天》
如果真的心疼轿夫们的付出,我们应该做的,是珍视他们的劳动,呼吁提高滑竿的收费金额,而不是光说不做,动动嘴皮子道德绑架坐滑竿的人。
别忘了,自以为是的“善良”,带给别人的往往只有伤害。
看不得穷人受罪,就要剥夺他们的生存机会?
类似“抵制滑竿”这样的事,早就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还有另一个经典的劳动者议题是:下雨下雪刮大风的时候,千万不要点外卖。

实际上,仔细分析网络上诸多“为穷人的尊严”发声的尖酸评论,实际上也映照出了一些人心中关于职业的高低贵贱。
同情,必然带着一种俯视的姿态。
而这种带着距离感的俯视和同情,往往是要闹笑话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具体的人。





发发善心,就把别人的生活搅得一团糟
对道德优越感的追逐,几乎是一种人性的弱点。
获得这种优越感太容易了。网络时代,只需要在空调房里敲敲键盘,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得一种高高在上的“正义感”。
但反过来,未知全貌的恶意揣度、站在道德高地慷他人之慨,往往可以轻易毁掉别人的生活。
几个月前的上海,我们已经亲眼见识过这样的事情了。



1. 红星新闻.“小伙坐滑竿心疼轿夫给666元”感动网友 对话轿夫:坐滑竿打赏的是女游客,凭力气挣钱赢尊重.2022-08-03
作者丨 王动 小卡 编辑丨米利暗
==================================================================================
读宋史的赵大胖|不要打着慈悲的幌子去砸人饭碗
01
我今天写稿子的间隙,看到一条很让人百感交集的新闻。
重庆武隆有一个景区,叫天生三桥,就是张艺谋拍《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那个地方。这里的路很陡峭,腿脚不便或者不愿意爬坡的人,可以有偿选择一个交通工具,我们川渝地区叫滑竿,其实就是一个竹子做的简易轿子。
大概就是这里,我十年前去过
滑竿需要两个人抬,稍微对农村有点了解的朋友就能知道,现在还愿意留下来抬滑竿的人,岁数都不小了。
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守在景区的固定位置,排着队等着游客坐滑竿,挣一点辛苦钱。
但是他们的生意越来越不好了,除了疫情旅游业不景气之外,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原因:很多游客不愿意坐滑竿了,因为要被人骂,说他们不尊重人,把人当牛马使唤,而且,抬滑竿的都是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这更是罪过。
要是有人把游客坐滑竿的视频发到网上,还能听到更多难听的声音,后果可能谁都控制不了。
02
这件事让我想起不久以前看到的另一条关于天气的新闻。
某个城市的某一天天气很恶劣,我忘记是出大太阳还是下暴雨了,反正很少有人敢上街。然后就有一些非常慈悲的网友在新闻下面满含热泪地呼吁,让这个城市的人不要点外卖,因为外卖员在这个天气下出门太辛苦了。
呼吁激烈到什么程度呢?连当地的外卖员都亲自出来恳求他们不要这样了。
外卖员说:“如果条件不允许送外卖,平台不会派单;如果外卖员不愿意出门,就不会开终端接单。我们在这个天气里愿意接单,就说明我们想挣钱啊,你们这样是断我财路啊。”
我觉得也就是这位外卖员的素质高,能够忍住不骂人。
要是有人跑去给我的甲方说:“你看老赵每天那么辛苦,又要写宋史,又要写公众号,还要跑步,你们今后就不要给他安排业务了,让他好好休息一下。”
我要是查出来你是谁,我能冲到你单位门口拉着横幅骂你,你信吗?
03
我有时候觉得,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培养出来了一批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他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坐在互联网的云端上,悲天悯人地指点一切,觉得体力劳动日晒雨淋的辛苦,觉得脑力劳动996的辛苦。
觉得他们辛苦,这一点毛病都没有,不觉得他们辛苦才是有毛病,但是他们接下来的处理方法就让人受不了。
正常人看到这种情况都是呼吁,不降低强度就提高收入,不提高收入就降低强度,反正不能让人两头吃亏。
他们倒好,一上来就砸人饭碗,不让人干活儿了。我觉得也就是他们英语不好,英语好他们能跟川普一样,上牙齿咬着下嘴唇蹦出仨单词:“You Are Fired!”
至于把人饭碗砸烂以后,人家哪里来的收入,靠什么生活,他们不管的。
他们反正已经把自己的慈悲之心表达出去了,剩下的事情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他们在云端不负责善后的。
04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向反对歌颂苦难。但是反对歌颂苦难,不等于禁止任何苦难存在。
抬滑竿的力工,他们两个人抬一百多斤人的辛苦吗?但凡干过农活(哪怕一天)的人都知道,这个重量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无法承受,况且他们抬滑竿挣的钱还比干农活要多,工作环境也比田间地头好一些。
你要真的心疼他们,你就号召大家都去照顾他们的生意,他们要是一天能够抬上四五趟、挣个几百块,一个月就把农村干一年的收入挣回来了,不比每天在景区绝望地干等一天好的多吗?
送外卖的小哥,送一单就有一单的钱,没有单子上门就只能干耗着,你要真心疼他们,你点了外卖之后给他们额外打赏,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关心和慈悲。
你们每天坐在云端不缺钱,要用钱就去父母的账户里下载,连流量费都不给,自然不知道挣辛苦钱的人,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多挣点钱,苦点累点也愿意。
但凡对钱没有那么强烈需求的人,谁还会去挣这种辛苦钱。
你们一慈悲,就让这些挣辛苦钱的人跟你们一样躺云端,但是他们没地方下载钱啊。
05
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有一个很有时代特色的名词,叫“温室里的花朵”,意思就是没有经过自然的风吹雨打考验过的人。
我反对将所有的人都拉过去进行苦难教育,但是我觉得,正常的、基本的常识教育还是应该有的。
因为穷人挣钱的方式太辛苦了,就把他们的饭碗砸了,这不是慈悲,这是残忍。
他们之所以叫“穷人”,就是因为他们最缺的一样东西是“钱”,只要让他们挣到了他们期望中的钱,他们自己都会主动降低自己的劳动强度,不需要其他人去提醒,也不需要其他人去强迫。
你这么做,无非就是蒙上眼睛不愿意看到他们吃苦而已,他们没有收入的苦更难,而你那时候就假装看不见了。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个甘肃流调中那个每天都去街心花园等活儿的大哥,有人说,他去了隔离点以后,终于可以不用吃馒头了,能吃上有肉的盒饭了。
我想回复,但是忍住了。
大哥,他要的不是每天吃一份有肉的盒饭,他要的是每天能够接到活儿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