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趣事(25)
真假普京?
所有这些普京都不一样,其实很多俄国人知道他们现在的这个总统是个赝品。

知夫者莫过于妻。如果想了解哪一个是真普京,只要找出跟柳德米拉 在一起的照片对比即可。2000年当选的普京总统的结发妻子已经在2014年官宣离婚,而且现在已经在美国有个比她年轻20岁的现任老公很久了。离婚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妻子知道她身边的不再是她的结发丈夫Vladimir Putin, 而是统治集团强加给她的另一个男人,而且从2010年到2015年前后有几任不同的普京依次出场在前台扮演着普京,真正统治这个国家是一小撮顶级罪犯和强盗。
我在2012年确切知道真普京已经死了,而且确切知道替换普京的是怎样一群人。2010年有一名穿着非常时髦的俄国女钻石商人出没在安特卫普的钻石市场,为了卖掉她自己的雅库特优质毛胚钻石,我有一个荷兰女朋友是这位俄国女钻石商的朋友和线人,她告诉我这位俄国女商人是普京总统的一名情妇。她本以为做普京情妇可以捞到好处,但结果是普京要求她献出60%的资源给普京所在的这个集团。该情妇没有答应于是她在俄罗斯国内出货的渠道完全被封住,不得已只好到安特卫普市场来寻找以色列或是印度的买家。
2011年底安特卫普警察局打电话给我这位荷兰女友,请她到警局说出她知道的事情,因为该俄国女钻石商死于安特卫普的酒店房间内。警方根据手机通话记录找到荷兰女友,荷兰女友说死者在临死前半年已经告知荷兰女有俄国人会到这里来杀她,如果她死了她的全部财产就会被收为"国"有。

这是青年时代的真普京和柳德米拉的老照片。
现在这个普京无论如何跟照片中的这个少年面部骨骼结构是对不上的。

真假沙皇的故事在俄罗斯历史上上演了数次,俄国历史上时不时出个假沙皇。最著名的是沙皇伊凡四世的继承人真假迪米特里事件,直接导致了 1598 年 -1613 年期间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大混乱时期;另外就是叶卡特琳娜大帝统治期间,目不识丁的伏尔加农民普加乔夫冒充彼得三世发动起义叛乱的事件。
在普京 2012 年第三个总统任期期间直到现在有关此普京非彼普京的传闻在国内国外的网络上什嚣尘上,尤其是在 2015 年 3 月普京消失了十天之后又复出,有人说是时任联邦安全局局长的尼古拉.派特鲁舍夫在克里姆林宫发动政变废掉了普京然后用一个替身来冒充普京。
现在这个叫普京的人根本就不是2000年当选总统的普京和柳德米拉的前夫,而且现在的普京不会说德语,也不认得很多当年在克格勃列宁格勒局曾经共事的许多老同事。大家可以翻找2015年后普京同德国莫大妈的会面记录,从前的普京同德国领导人都是直接用德语对话,现在的普京还要翻译。贴下面有一个真普京2001年在德国联邦议院Bundestag用流利无暇疵德语发表的演讲视频。

至于克里姆林宫的墙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无从查证,但是从本人查过的上千条俄罗斯人在网路上写的评论来看,怀疑此普京非彼普京的的俄国人成千上万。而且从 2010 年开始很多人感到普京的施政政策和管理模式也变了,跟真普京第一、二任期以"新千年报告"( 普京在2000年当选之前曾经有一份著名的《新千年门口的俄罗斯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报告》,在西方非常出名而且被欧盟国家广泛支持)为基准的国内国外政策完全不一样,完全不像是同一个人的所为,就像《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一样泾渭分明。
但是有一个人是应该了解所有内幕和阴谋的,如果这真是一个惊天阴谋的话,那就是前任俄罗斯总理和总统梅德维杰夫。但是他也绝对不可能把克里姆林宫墙内发生的秘密公之于众,所以真假普京之谜看上去依然将会是一个谜,谜中之谜!俄罗斯就是这样一个不能用一般的历史哲学规律和逻辑去研究的国家。再麻烦大家比对一下梅德维杰夫与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照片,你会有惊人的发现(简直是活见鬼的穿越,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

这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老照片。是不是活见鬼的穿越跟梅德韦杰夫是一张脸。

假普京将甩锅习包子,说入侵乌克兰是跟习近平共同谋划的,这场包子出钱普京出兵的agreement 包子皇帝必须付一半责任。经此一事包子连任美梦已成屎汤。

==============================================================
出国留学道底值不值?花了百万,我终究成了"海归废物"
网易数读
“金三银四”的求职季来了。
和秋招比,春招的企业少、岗位少,求职难度更大。但因为毕业的时间差,这也是众多留学生第一次参与校招找工作。
只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会发现,自己的学历,好像贬值得厉害。
名校光环、海外经历,让海归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企业争抢的对象。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出现求职碰壁的情况,长时间待业的人也不少。
是什么,让曾经人人争抢海归变成了如今的“海待”?掏空家底选择去留学,如今还值得吗?
海归身份,真的不稀奇了
“海归求职回复率不及国内大学生”“近3成海归年薪不足10万”……没人能想到,曾被视为最好就业的一群人,如今却常因求职不顺登上热搜。
而这一变化的背后,和近些年来出国留学人数迅猛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每年出国的留学生只有几千人,大多数是公派留学。随着中国在1993年放开自费出国渠道,以及2001年加入世贸,中国逐步迎来了留学热潮 [1]。

在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愿意回来的比例也在不断升高。
据教育部的统计,从改革开放至2007年,中国累计留学出国的121万人中,回国的人数是32万人,回流率仅26.4% [2];但在2019年这一年,该比例已达到了82.5% [3]。
从出国皆精英,到遍地是海归,让留学生在就业市场的光环逐渐黯淡。
早在2016年的时候,上海一家金融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就和媒体提到海归太多了,这位人力资源经理说:“三四年前,收100份简历只有五六个海归,现在大约20份是海归投送的 [2]。”
这个比例如今恐怕要更高。
受新冠的影响,出于就业和健康等方面的考虑,归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从2020年开始,回国求职的留学应届生规模,连续两年都是2018年的两倍左右。

更残酷的是,由于疫情的影响,诸如语言培训、留学辅导这些对海归需求较多的岗位出现了大量缩减。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和2018年相比,2020年开始的海归优先岗位数量减少了四成多。这种“僧多粥少”的情况使海归的就业处境雪上加霜。
豆瓣上,几万名留学生聚集在一个名为「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的小组里(以下简称「海废」小组),吐槽着自己遇到的求职问题,其中不乏美国常春藤、英国 G5这样的世界排名前百的名校毕业生。
而这个2020年5月才成立的小组,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成员数量就涨到了两万。那时正是留学生扎堆回国、海归整体求职倍增的时候。
如今已是2022年,新冠依旧在,海归年年愁,只是问题更加多了。
海归回国找工作,难在哪
除了工作难找,在「海废」小组里,被吐槽最多的问题就是薪资太少。
对曾在工资整体相对较高的国家工作或实习过的海归来说,回国后找到的一些工作,薪酬落差实在太大。
同样令很多人感到烦恼的,还有国内的工作节奏太快以及职场环境与期待不符这样的问题。

相比国内不少公司盛行加班文化,在工作节奏相对偏慢的国外有过体会的人,真的不太习惯这么卷 [4]。
同样令很多留学生自愧弗如的,还有国内很多学生卷实习的劲头。
为了能在求职时更有底气,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采取了打卡式实习的方式,有的人甚至只会在一家公司待上个把月,就迅速换下一家实习。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2020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两次及以上实习经历的比例为33.7% [5]。而在国内硕士生中,这个数字要更高。
在「海废」小组里,不止一位海归惊叹国内同学简历上的丰富实习经历。而自己实践经历太少,也成了不少留学生最担心的事。

这一点在选择那些一年制硕士的留学生中,感受尤其强烈。
不少人觉得海外的一年制硕士时间这么短,肯定学不到什么。但要好好读完,并不比国内2年制的专硕简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指出:“‘一年制硕士’在国内遭遇尴尬的处境,首先是国内外对硕士教育的认知有所区别 [6]。”
国外一年制教育虽学制短,但课程密度紧。不仅有读不完的文献,小组项目、课堂展示、论文报告更是无缝衔接。
有留学生吐槽:“就算每天48小时,也不一定肝完所有任务。宝贵的头发算什么,都献给高贵的 GPA。”而能好好实习的时间,并没有多少。
《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的调查也显示,同样是海归,企业更喜欢有过相关工作经历或实习经历丰富的 [7]。
法国企业阿尔斯通的 HR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之所以更青睐有工作过的海归,是觉得他们“拥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没有工作过的海归,就需要花更多时间来考察,甄别的成本也随之升高 [8]。

如今,留学生也越来越意识到,所谓的海归光环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并不奏效。除了自嘲:“海归是贬值了,但相亲市场还是奏效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主动卷起实习。
因为疫情,不少留学生被迫在国内上网课。除了解锁“函授海归”“夜猫学生”这样的标签外,很多人还开启了“白天实习、晚上上课”这样的狠人生活。
当然也有人走起了歪门邪道,花钱购买代课、代考、代写作业这样的灰色服务,就为了腾出时间去实习。
因学致贫,是我没错了
不过,就算留学生再怎么不吃香,瘦死的骆驼还是比马大,应届留学生的整体求职情况,相比国内应届生还是略好一点的。
根据 BOSS 直聘的统计,在2020年的春招中,海归应届生的平均招聘薪资达到了7481元 / 月,而国内应届生仅为5838元 / 月 [9][10]。
但多数海归都不太满意这个薪水。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觉得自己回国后的工资未达预期的人,比例达到了69.6%。
在「海废」小组里,大家最常问的就是“研究生回国,工资千元起步,正常吗?”

为什么这么多海归回国找工作时会对薪资感到失望呢?算一下留学的投入,你就能明白。
根据益普索在2020年做的调查,在热门的留学国家中,英美的学费、生活费都相对较高,基本1年打底就要15万起步,花四五十万的留学生也不是没有。
其他国家的留学成本相对低一些,但一年下来的学费加生活费,大多也要六位数起步。怪不得海归们吐槽,如果算经济账,留学真的好难回本。
有同学就这么类比道:“你点了一份10元的黄焖鸡,觉得味道还不错,可如果你是花了100元买的,同样的味道,你绝对要给差评了嘛。”
况且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留学,回国工作却拿几千元月薪的人,真不少。
有网友就在微博上吐槽过:“一项海外推广工作希望外籍人士或者海归加入,可好家伙,给出的薪资却在1k - 2k 之间。”

学费和生活费是最基本的留学开销,留学之所以被称为无底洞,是因为它还有很多隐性支出。
比如很多人申学校要花的中介费,就是几万元。还有雅思、托福等语言考试的辅导。市面上,一对一的雅思辅导价格已经飙升到六七百一小时。而疫情影响下,回国机票更是一票难求,三四万都不一定抢到一张单程票。
如果父母不差钱,这只是牛身上拔根毛,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都是来自普通家庭。
《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1年,留学生中父母是普通员工的比例,已经从29% 上升到了42% [7]。有些家庭,甚至还得卖房留学。
只是高昂的投入,回报未必会丰厚。2017年,《都市快报》就报道了一个杭州家庭,为了让孩子在澳洲读完本硕,家里卖掉了唯一的房子。但孩子回国后找到的工作月薪,却只有两千块 [11]。
但不只是海归,在这个学历普遍贬值的年代,即使是国内读书的名校生,也给自己打上了“985废物”“小镇做题家”这样的标签,二本生更是吐槽自己连简历关都难过。
毕竟,一个人努力,提高的是分数,一群人努力,提高的只有分数线。
====================================================
为何军装不用拉炼用钮扣?美军一战付出惨痛教训
2022/03/04 网推 李佩妘

军装设计背后有各种巧思,关键时候甚至可以救命。(示意图/达志影像)
乌俄战争一举一动都让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相关的军事话题也受到民眾热议,其中包括为何军装不使用更方便的拉炼,而是採用钮扣?事实上,过去美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曾因此付出惨痛教训。
眾所皆知,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分秒必争,照理说有拉炼的军装,比起扣子,穿脱上更加方便,但为何各国的军装却几乎都是钮扣设计,很少採用拉炼?其实最早时军装是有拉炼的,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军方听闻法国飞行员曾经因为扣子卡入飞机引擎,酿成悲惨事故,于是设计了拉链式军装,此举果然大幅提升士兵的装备速度,带动美军整体的作战效率。
不过随着一战的深入,拉炼式军装的致命缺陷就开始一一显露出来,除了容易卡到泥土石块、子弹碎片而损坏之外;更重要的是,士兵受伤后因为拉炼损坏,导致衣服无法穿脱,或是因为重伤失血,送医时血液凝固,拉炼根本拉不开,进而耽误治疗,而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这样的惨剧让美军高层伤心又气愤,很快就下令禁穿拉炼式军装,改换回钮扣军装。除此之外,扣子因为替换方便,能随便找到替代品,但拉炼一旦坏掉就坏了,修復的技术层面比较高,加上缝扣子也比缝拉炼简单,所以现代军装也几乎都是採用钮扣居多。
==========================================================
少分车夫一碗羊肉羹!大将军战败被俘 下场惨兮兮
022/03/05 网推 李佩妘

春秋时期,宋国大将因为一碗羊肉羹,被车夫直接送到敌军阵营,成为后世笑柄。(示意图/达志影像)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古人只有在重要的日子才会烹羊宰牛,做成羹汤享用,不过谁也没想到,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竟然会因为一碗羊肉羹,导致宋国主帅华元被俘虏,成为战败的催命符,甚至诞生了一个成语。
根据《搜狐网》报导,公元前607年,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文公派华元和乐吕两名大将率军前往抵御。华元在出征之前,为了鼓舞士气,便杀羊犒赏三军,要知道,平民百姓想要吃上一块羊肉根本天方夜谭,虽然每个士兵只能分到一小块羊肉,但是大家也吃得津津有味。
不过羊肉羹分到华元的车夫羊斟时,刚好分完了,但华元却表示「没了就没了,难不成我还要把自己的给你?」这让羊斟非常愤怒,认为自己身为华元的车夫多年,可说是他的亲信,如今却连一碗羊肉羹都吃不到,但他的满腔怒火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将此事默默记在心里。
上了战场后,华元率领的宋军和郑国军队在大棘(今河南柘城西北)相遇,车夫羊斟告诉统帅华元,「畴昔之羊羹,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意思是说,羊肉羹的事情,是华元做主;但今天驾车打仗的事情,是我说了算。接着羊斟在华元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直接驾车衝进郑国的军阵中。
羊斟的疯狂之举,吓坏了两军将士,等到宋军反应过来后,华元已经被郑军团团包围,只好投降成了俘虏;而宋国则因为失去主帅,防线彻底崩溃,华元的副将乐吕也死于乱军之中,郑军在此役大获全胜。
而仅仅因为一碗羊肉羹,羊斟留下了「各自为政」的成语。后来《左传》把羊斟看作是因私害公的罪人,评价他为「以其私憾,败国殄民」。
============================================================
男友早泄4年突「功力倍增」 原因让正妹崩溃:
想着爸爸做
2022/03/05 中时新闻网 宋原彰

男友原本早泄却突然功力大增、超持久,她询问原因后,男友说「想着自己讨厌的人事物就能够比较持久,我刚在想我爸」。(示意图/Shutterstock提供)
男友床上功力大增,原因让她哭笑不得!1名女网友原先抱怨男友每次做爱不超过5分钟,男友总是称「妳太性感了,忍不住」,但日前男友却突然功力大增、超持久,她询问原因后,男友说「想着自己讨厌的人事物就能够比较持久,我刚在想我爸」,她顿时崩溃「跟我做的时候想着他把拔(爸爸)」。
该名女网友在Dcard上发文表示,她的男友第1次与她发生关系时,仅1分钟就结束了,男友当时的理由是「妳太紧」,而如今2人已交往快4年,虽然已经不像原本的1分钟,但不包含前戏也才3至5分钟,男友说法是「妳太性感了,真的忍不住」,不过日前男友床上时间却大大增加。
该女网友说,男友后来上网查办法,果然某次男友「战力」十足,不包含前戏足足长达15至20分钟,她事后开心地询问男友原因,没想到男友竟然说「网路上说想着自己讨厌的人事物就能够比较持久,我刚在想我爸」让她瞬间傻眼,发文笑说「跟我做的时候想着他把拔(爸爸)」。
其他网友则留言「我衝刺的时候会背周期表,有背会弄到半小时左右,没背大概十分钟」、「无法正视面对他爸了」、「看医生,不要相信什么偏方」、「心里要念99乘法表」、「至少他觉得妳很性感,这是好事」、「有想射的感觉就换姿势,分散一点注意力,精神太集中很容易射出来」。
========================================================
吃蛤蜊咬到硬物 以为牙齿掉了 他吐出价值上万珍宝
022/03/03 网推 郑玉如

美国一名男子吃蛤蜊时,意外咬到一颗珍珠,价值恐达数千美元。 (示意图/达志影像)
美国新泽西州一对夫妻日前至当地海鲜餐厅用餐,庆祝他们结婚34周年纪念日,期间丈夫在吃蛤蜊时,意外咬到一块硬物,起初以为是自己的牙齿掉下来,赶紧吐出来查看,才发现竟是一颗珍珠,价值可能达数千美元,让夫妻俩又惊又喜。
根据《独立报》报导,麦克尔(Michael Spressler)先前与妻子玛丽亚(Maria Spressler)到海鲜餐厅「Lobster House」用餐,在吃蛤蜊时竟咬到一块硬物,当时他以为是自己的牙齿掉了,麦克尔回忆说「我当时吃了12颗蛤蜊,直到把这1颗拿起来时,发现它似乎比其他颗还要重,吃进嘴里时,就感觉到嘴里有东西」。
麦克尔吐出来查看后,发现他竟吃到一颗珍珠,长约0.88公分,报导指出,在蛤蜊、贻贝和牡蛎等发现珍珠极为罕见,机率仅1万分之一,因此这一颗珍珠可能价值数千美元,但夫妻俩并不打算卖掉,玛丽亚表示,「我想将它镶嵌在饰品上,纪念我与丈夫这美好的一天,珍珠带给我们回忆,对我们意义非凡」。
自1987年以来,夫妻俩就经常造访该间海鲜餐厅,麦克尔通常喜欢点生鲜蛤蜊当开胃菜,沾柠檬、鸡尾酒酱或辣酱一起食用,他提到「我这辈子吃过无数蛤蜊,第一次吃到珍珠」,餐厅店员莎拉(Sarah Stadnicar)对此表示,「我在这里工作近10年,也是头一次看到有人吃蛤蜊吃到珍珠」。
========================================================
“我在珠峰上被侵犯了2次……”引2.3亿网友围观:评论不堪入目
嗨,大家好,我是小临。
如果有女性被侵犯了,你看到新闻后,第一反应是什么?
心疼还是觉得她活该?
认为她肯定是自己不检点,日常行为作风有问题?
但现实更多的是她们是受害者,却往往被人们看成了“施暴者”。
01
“我在珠峰上,被人侵犯了2次。”
前段时间,一位女生发布了侵犯举报帖,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也为该女生招惹来很多非议。
发帖的女生是一位旅行爱好者,自己被侵犯的事件就发生在上一次的旅行中。
根据该女生的描述,她打算去西藏旅行,途中认识了一位男生A。
男生A在某平台上又找到了两个同去珠峰的网友,于是打算4人一起拼车。
这一路上,3个驴友经常当着女生的面, 开一些不合时宜的黄色玩笑。
此时女生已经感觉到有些不适了,但是因为已经上了车,所以决定暂时忍耐。
不曾想,到了珠峰大本营后,A更变本加厉。
当天凌晨3点多,看完星星的他们回到了住处。
此时,女生因为高原反应和连续几天的劳累,整个人都有些迷迷糊糊的。
A便趁此机会,疯狂地摸女生的胸和下体,并在女生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强行侵犯了她!
女生在感受到自己的下体被侵犯后,立马清醒了,一把推开男生,接着穿上衣服就开门跑了出去。
由于女生在案发时并没有进行激烈的反抗,所以女生觉得,事后去找男生A理论,自己不一定占理。
于是乎,女生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她没有选择立马报警,只是想着赶紧结束这段旅程。
而这个决定,也给了男生A再次侵犯她的机会。
02
因为当时他们到达这里的时候,几个人的身份证都交给了A去办理入住。
没办法,只想快点回家的女孩只好在微信上和A沟通好去拿身份证。
可当他到A的房间时,发现A居然全身只围了一条浴巾。
接下来的事情估计大家也能猜得到。
当女孩拿到身份证转身离开的时候,A一把抱住女孩扔到了床上,进行了二次侵犯。
而女生也试图推开男生A,但由于男女体力悬殊,根本推不动。
后来,男生A一把拉开女生的裤子,对其实施了侵犯。
整个过程中,女生一直处于“出声求饶”的状态。
得逞后,或许是“良心发现”,男生A不再束缚着女生。
女生得此机会后推开男生A,迅速逃回自己的房间。
之后,男生A在微信上给女生发消息,对自己刚才的行为所道歉。
不得不说,部分控制力低下的男人,精虫上脑后是真的毫无底线。
这种情况下,竟然还想着买安全套再来一次?真把这位女生当自己女朋友了?
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夸他“理智”,还是骂他无耻。
03
到了第二天,女生终于鼓起勇气选择了报警。
可惜,时间已经太迟了。
由于没有第一时间报警,很多现场证据已经无法取得,调查结果和证据链都不完整,无法立案。
而随后,案件中的A也发布了一条个人声明。
A强调两人发生关系建立在互相有好感的基础上的,不存在侵犯一说。
双方各执一词,整个事件似乎变得扑朔迷离了。
而舆论风向,也从最初的替女生抱不平,渐渐变成质疑女生言论真实性。
“就很诡异,被侵犯了第一时间没有去报警”
“如果我是当事人,肯定第一时间揍他一顿,然后去报警”
“自己被侵犯都不报警,那被侵犯不是活该的嘛”
太阳底下无新事,看多了受害者遭侵犯后反倒因为自己不是“完美受害人”所以被网友指指点点,抬不起头,反倒是施害者正大光明地成了舆论中的透明人。
无论是发生什么恶性事件,总会有人在评论中说出这种受害者有罪论的言辞。
确实,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当一个人受到侵犯时,要么会反抗,要么会逃跑,否则她就是默许了一切的发生。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04
曾看到一项研究指出,在被侵犯的经历中,至多有88%的受害者会出现短暂麻痹,即身体动弹不得。
况且珠峰上的女生还因为高原反应身体不适,她第一次遭受侵犯的时候,没有及时反抗,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就成了有些人认为她默认伤害发生的证据?
就好像很多时候,发生了侵犯案,旁观者都习惯在受害者身上找问题:“你穿的那么少,不强*****强奸谁?”
在比利时,有人曾用展览的方式反对这种说法。主题叫“What were you wearing”,也就是“被侵犯那一刻,你穿着什么?”
展品是受害者们被侵犯时穿的衣服,左看右看,这都是一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穿着,她们可能穿着T恤,可能穿着保守的短裤,就遇到了毕生的阴影。
那些说着“还不是因为穿得太少”、“还不是行为举止有问题让人家误会”等言辞,从受害者身上找问题去合理化犯罪动机的人,潜台词无非就是“我可不会这样”。
可是事实摆在面前,即使一个人穿的再保守依旧可能遇到伤害,别再对着他们鸡蛋里挑骨头了。
一个女孩子,冒着“社死”的风险,曝光自己不幸的遭遇。
虽说警方因为证据不足的原因没有立案,最起码这位女生也算是受害者吧。
还有男生A的聊天记录,虽然不能证明什么,但从他频繁道歉的话语中,至少可以看出他的行为肯定算不上高尚。
但愿,往后舆论能对这类被伤害的女生多一些宽容。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