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是空是有?” 当我们开始试着开始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容易的就会落入到概念中。什么是阳光?什么是空?什么是有?

来源: 2022-02-21 18:45:2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每一个这样的问题又会牵扯出好多别的概念和问题。如果被这些概念和问题牵着鼻子走,就会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杂念一样,虽然还是本具空性圆满,毕竟不得解脱。

禅宗的许多公案和这个问题类似,微言大意,很多时候其实都是讲的一个意思,那就是离概念,离分别。为什么在很多公案里,问答的双方好像都是在自说自话,答非所问?其实这并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摆明了立场,让大家明白,话一出口就会落边,而一旦问到某个具体的问题,给出某个具体的答案就会局限于概念。

要想打破这个概念的束缚,有一种方法是当头棒喝。但是,具大根器的人并不多,很多人被一棒子打蒙了,或是打怕了,更是于佛无缘了。还有一种就是缄默,让问问题的人自己去认识概念和分别的局限。当然,打哑谜也要看人,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耐心,有智慧去领悟的。

所以用的最多的办法,就是跳出问题本身,或是说一段开放性的话,挑明相为心生,变化无常;或是直指人心,揭示非空非有,不一不异的道理。虽然如此,但是这样做也有弊端,那就是会产生很多的歧义。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是有局限的,也是有多重涵义的,同一句话,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和示意。

我自己的态度是有些不同的。我觉得如果有了问题就应该问出来,有些问题可能还没有好的解答,不过,在很多的时候,对一个具体的问题,道理是可以直接讲清楚的。比如说现在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很简单,阳光也是相,和所有可以感知,可以探查的相一样,都是空性的自显现,但是也本具空性圆满,和空性从不异离。

当然,能够直接讲出来的道理往往都不是究竟的道理,但是,也好过不懂装懂,胡乱琢磨。讲清楚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强调这种解答的局限性,我想,对提出问题的人来说,帮助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