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七章 煮海(七)
武建朔十一年农历三月初,完颜宗辅率领的东路军主力在经过了两个多月低烈度的战争与攻城准备后,集合附近汉军,对江宁发动了总攻。一部分汉军被召回,另有大量汉军陆续过江,至于三月中下旬,集合的进攻总兵力一度达到五十万之众。
而包括本就驻守江宁的武烈营、韩世忠的镇海军,附近的江淮军队在这段时日里亦陆续往江宁集中,一段时间里,使得整个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新一年开始的这个春天里,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在大战之初,还有着小小的插曲爆发在刀枪见红的前一刻。这插曲往上追溯,大概始于这一年的一月。
随着华夏军锄奸檄文的发出,因选择和站队而起的斗争变得激烈起来,社会上对诛杀汉奸的呼声渐高,一些心有动摇者不再多想,但随着激烈的站队局势,女真的游说者们也在私下里加大了活动,甚至于主动布置出一些“惨案”来,敦促早先就在军中的动摇者赶快做出决定。
江宁城中一名负责地听司的侯姓官员便是如此被策反的,大战之时,地听司负责监听地底的动静,防止敌人掘地道入城。这位名叫侯云通的官员本身并非穷凶极恶之辈,但家中父兄早先便与女真一方有往来,靠着女真势力的协助,聚揽大量钱财,屯田蓄奴,已风光数年,这样的形式下,女真人掳走了他的一对儿女,而后以私通女真的证据与儿女的性命相威逼,令其对女真人掘地道之事做出配合。
二月间,韩世忠一方先后两次确认了此事,第一次的消息来自于神秘人物的告密——当然,数年后确认,此时向武朝一方示警的乃是如今分管江宁的负责人濮阳逸,而其副手名叫刘靖,在江宁府担任了数年的师爷——第二次的消息则来自于侯云通二月中旬的自首。
在这样的情况下向上方自首,几乎确定了儿女必死的下场,本身或许也不会得到太好的后果。但在数年的战争中,这样的事情,其实也并非孤例。
这年二月到四月间,武朝与华夏军一方对侯云通的儿女尝试过几次的营救,最终以失败告终,他的儿女死于四月初三,他的家人在这之前便被杀光了,四月初七,在江宁城外找到被剁碎后的儿女尸体后,侯云通于一片野地里自缢而死。在这片死去了着这话,还轻轻地拱了拱手:“不说降金之事,若真的大局不支,何为退路,总想有个数。女真人放了话,若欲和谈,朝堂要割襄樊以西千里之地,以方便粘罕攻西南,这提议未必是假,若事不可为,不失为一条退路。但陛下之心,如今可是取决于贤弟的谏言呐。不瞒会之贤弟,当年小苍河之战,我家二子殁于黑旗匪人之手,若有此事,我是乐见的。”
老人说到这里,满脸都是推心置腹的神情了,秦桧迟疑许久,终于还是说道:“……女真狼子野心,岂可相信呐,梅公。”
这一天直到离开对方府邸时,秦桧也没有说出更多的意图和设想来,他向来是个口风极严的人,许多事情早有定计,但自然不说。事实上自周雍找他问策以来,每天都有许多人想要拜访他,他便在其中静静地看着京城人心的变化。
自武朝南迁以来,秦桧在武朝官场之上逐渐登顶,但也是历经几度沉浮,尤其是前年征西南之事,令他几乎失去圣眷,官场之上,赵鼎等人趁势对他进行攻讦,甚至连龙其飞之类的跳梁小丑也想踩他上位,那是他最为危险的一段时间。但好在到得如今,心思偏激的陛下对自己的信任日深,场子也渐渐找了回来。
但对于这样的扬眉吐气,秦桧心中并无喜意。家国形势至此,为人臣子者,只觉得身下有油锅在煎。
若论为官的志向,秦桧自然也想当一个只手挽天倾的能臣。他一度欣赏秦嗣源,但对于秦嗣源不知进退一味前冲的作风,秦桧当年也曾有过示警——曾经在京城,秦嗣源在位时,他就曾多次旁敲侧击地提醒,许多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徐徐图之,但秦嗣源未曾听得进去。后来他死了,秦桧心中哀叹,但终究证明,这天下事,还是自己看明白了。
若非世事规则如此,自己又何苦杀了罗谨言那样出色的弟子。
但当时秦嗣源倒台时他的置身事外终究还是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康王继位后,他的这对儿女颇为争气,在父亲的支撑下,周佩周君武办了不少大事,他们有当初江宁系的力量支持,又深受当年秦嗣源的影响,负起重担后,虽未曾为当年的秦嗣源平反,但重用的官员,却多是当年的秦系弟子,秦桧当年与秦嗣源虽有说得上话的“本家”关系,但由于后来的置身事外,周佩于君武这对姐弟,反倒未有刻意地靠过来,但即便秦桧想要主动靠过去,对方也并未表现得太过亲近。
如果有可能,秦桧是更希望接近太子君武的,他一往无前的性格令秦桧想起当年的罗谨言,如果自己当年能将罗谨言教得更好些,双方有着更好的沟通,或许后来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果。但君武不喜欢他,将他的谆谆善诱当成了与旁人一般的腐儒之言,而后来的许多时候,这位小太子都呆在江宁,秦桧想要多做接触,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也只能叹息一声。
小太子与罗谨言不同,他的身份地位令他有着一往无前的资本,但终究在某个时候,他会掉下去的。
他明白这件事情,一如从一开始,他便看懂了秦嗣源的结局。武朝的问题盘根错节,积弊已深,犹如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小太子心性火热,只是一味让他出力、激发潜力,正常人能这样,病人却是会死的。若非这样的原因,自己当年又何至于要杀了罗谨言。
时也命也,终究是自己当年错过了机会,明明能够成为贤君的太子,此时反倒不如更有自知之明的陛下。
至于梅公、至于公主府、至于在城内拼命放出各种消息鼓舞人心的黑旗之人……虽然厮杀激烈,但众生搏命,却也只能看见眼前的方寸地方,若是西南的那位宁人屠在,或许更能明白自己心中所想吧,至少在北面不远,那位在暗地里操纵一切的女真谷神,就是能明明白白看懂这一切的。
他也只能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该到来的事情发生,到那个时候,自己将权威抓在手里,或许还能为武朝谋取一线生机。
即便事不可为……
许多天来,这句私下里最常见的话语闪过他的脑子。即便事不可为,至少自己,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他的脑海里闪过这样的答案,但随后将这不适宜的答案从脑海中挥去了。
轻轻地叹一口气,秦桧掀开车帘,看着马车驶过了万物生发的城池,临安的春色如画。只是近黄昏了。
四月有雨,马队上的骑士披着黑色的蓑衣,奔驰过起伏的低矮山岭,远远的能够看到未耕的田野,荒芜的村落,人的尸体倒伏在路边,羽毛凌乱的乌鸦从尸体上抬起头来,不祥地朝人看。
若在往年,江南的大地,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了。
马队驶过这片山脊,往前头去,逐渐的军营的轮廓映入眼帘,又有巡逻的队伍过来,双方以女真话报了名号,巡逻的队伍便站住,看着这一行三,这到底是聪明了呢?还是软弱不堪了呢……”
“……当是软弱了。”完颜青珏回答道,“不过,亦如老师先前所说,金国要壮大,原本便不能以武力弹压一切,我大金二十年,若从当年到现在都始终以武治国,恐怕将来有一日,也只会垮得更快。”
搜山检海过后数年,金国在无忧无虑的享乐气氛中下落,到得小苍河之战,娄室、辞不失的陨落如当头棒喝一般惊醒了女真上层,如希尹、宗翰等人讨论这些话题,早已经不是第一次。希尹的感慨并非提问,完颜青珏的回答也似乎没有进到他的耳中。低矮的山坡上有雨后的风吹来,江南的山不高,从这里望过去,却也能够将满山满谷的营帐收入眼中了,沾了雨水的军旗在山地间蔓延。希尹目光严肃地望着这一切。
过了许久,他才开口:“云中的局势,你听说了没有?”
完颜青珏微微犹豫:“……听说,有人在私下里造谣,东西两边……要打起来?”
“去年云中府的事情,有人杀了时立爱的孙子,嫁祸给宗辅,这是说不通的事情。到得今年,私下里有人到处造谣,武朝事将毕,东西必有一战,提醒下头的人早作准备,若不警觉,对面已在磨刀了,去年年底还只是下头的几起小小摩擦,今年开始,上头的一些人陆续被拉下水去。”
“大苑熹手底下几个生意被截,乃是完颜洪信手下时东敢动了手,言道此后人口生意,东西要划界,如今讲好,免得以后再生事端,这是被人挑拨,做好两头打仗的准备了。此事还在谈,两人手下的奚人与汉人便出了几次火拼,一次在云中闹起来,时立爱动了真怒……但这些事情,只要有人真的相信了,他也只是疲于奔命,弹压不下。”
老人蹙着眉头,言语沉静,却已有杀气在蔓延而出。完颜青珏能够明白这其中的危险:“有人在私下里挑拨……”
希尹的目光转向西面:“黑旗的人动手了,他们去到北地的负责人,不简单。这些人借着宗辅敲打时立爱的流言,从最下层入手……对于这类事情,上层是不敢也不会乱动的,时立爱就算死了个孙子,也绝不会大张旗鼓地闹起来,但下面的人弄不清楚真相,看见别人做准备了,都想先下手为强,下头的动起手来,中间的、上面的也都被拉下水,如大苑熹、时东敢已经打起来了,谁还想后退?时立爱若插手,事情反而会越闹越大。这些手段,青珏你可以揣摩一二……”
“……是。”
希尹朝着前方走去,他吸着雨后清爽的风,随后又吐出来,脑中思考着事情,眼中的严肃未有丝毫减弱。
“……江宁大战,已经调走许多兵力。”他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着话,“宗辅应我所求,已经将剩余的所有‘天女散花’与剩余的投石器械交由阿鲁保运来,我在这里几次大战,辎重消耗严重,武朝人以为我欲攻常州,破此城补充粮草辎重以南下临安。这自然也是一条好路,因此武朝以十三万大军驻守常州,而小太子以十万军队守镇江……”
希尹顿了顿,看着自己已经老迈的手掌:“我军五万人,对方一面十万一面十三万……若在十年前,我定然不会如此犹豫,更何况……这五万人中,还有三万屠山卫。”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后方的完颜青珏已然明白过来对方在说的事情,也明白了老人口中的叹息从何而来。凉风轻柔地吹过来,希尹的话语漫不经心地落在了风里。
“半月之后,我与银术可、阿鲁保将军不惜一切代价攻取镇江。”
老人缓缓前行,低声叹息:“此战之后,武朝天下……该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