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污的段子,其实是最暗黑的寓言

来源: 2021-07-25 18:12:30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最污的段子,其实是最暗黑的寓言|重口笔记

余少镭 现代聊斋余少镭 2019-11-25
Image

老号已殁,请新老朋友先点蓝字关注

Image

 

今天心情出奇的好,决定把压箱底的故事掏出来跟大家共享。

 

故事来自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冯梦龙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官方认定的“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三言二拍”中的“三言”,以及被某些人当成史书的《东周列国志》。

 

但可能还有一些朋友不知道,冯还是讲段子高手,而且是蔫坏蔫坏那种。他收集或原创的笑话,很多都很经典,随便拎一条出来,都可以成为社交媒体的#今日最佳#

 

比如,今天要讲的这个,估计连污妖王费玉清都不好意思讲。只好把原文先奉上,自证清白:

 

胡少保宗宪素自负嫪毐之具,醉后辄欹坐肩舆中,以手摩之,东西溺舁夫及从官肩。咸掩目而笑,胡故自若。弄自家鸟,强如呵别人脬,但不雅观耳。

 

——《古今谭概·都宪弄鸟》

 

然后,我尽力翻译得清洁一点:

 

说胡宗宪对自己的天赋异禀颇为自负,总觉得其伟岸不在秦始皇的隔壁王叔叔——嫪毐之下。每次喝高了,胡宗宪总是喜欢斜躺在轿子里,擦枪走火,喷得轿夫和属下满肩都是。被他弄污的人都捂住眼睛表示“冇眼睇”,窃笑不已。胡却自得其乐,一点也不尴尬。

 

论史上最大器者,非嫪毐莫属。按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说法,嫪毐器量之大,能“以其阴关桐轮而行”——就是把丁丁插进马车的轮轴里,用它来转动车轮,一会儿表演“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一会儿又表演“开倒车666”。

 

胡宗宪是谁,哪来谜之自信敢“自负嫪毐之具”?

 

不不,综艺之王叫吴宗宪。

 

一句话,胡宗宪是明朝名将,跟俞大猷、戚继光并称“抗倭三杰”,曾因战功被嘉靖帝加封太子少保,官至兵部尚书、右都御史,所以也称为“都宪”。

 

Image

 

厉害吧?可就这么一位战斗英雄,在冯梦龙笔下,居然像电车痴汉般,在轿子上玩鸟。你要是放下轿帘自娱自乐也就算了,居然还弄污轿夫和下属的清肩,“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你说冯梦龙是不是好坏好坏?搁今天,胡的家人或后代完全可以起诉他侮辱先人形象,申请禁止《古今谭概》出版发行。

 

慢着,如果冯梦龙只是讲了这么一个污段子就结束,那他就流于跟费玉清一样的段子手了。《都宪弄鸟》这篇笔记的精彩之处,就在最后一句话:“弄自家鸟,强如呵别人脬,但不雅观耳。”

 

“弄自家鸟”,“不雅观”,这都好理解,“呵别人脬”几个意思?

 

呵呵,这就撞到我们潮汕人的枪口上了,来做个学术性的解释吧:脬,即卵脬,阴囊的俗称,广州话也叫春袋;呵,不是现在通行的嘲笑之意,而是哈气、呵护。

 

啥?弄自家鸟,总胜过呵护别人的春袋?什么乱七八糟的。

 

你看你又急了,别急,还没解释完呢。

 

呵别人脬,其实是拍马屁、阿谀奉承、捧别人臭脚的俚俗说法,粤语叫擦鞋,网络流行语叫跪舔。

 

冯梦龙是苏州人,不知道今天的吴语是否还有这种说法,至少在我老家潮汕,还有闽南、台湾,至今都还在用“呵卵脬”或“扶卵脬”、“捧卵脬”来表示拍马屁。(多年以前一部台湾电影《海角七号》,里面就有“捧人卵脬”的台词,只是字幕组不知道字怎么写,只好打成“捧人LP”,搞得一些非闽南语系的观众一头雾水,以为是“捧人老婆”。

 

如果吴语没有这种说法,那么,就有可能是冯梦龙在福建当几年知县时活学活用的。

 

总之,搞明白“呵别人脬”的意思,整句就好理解了——冯梦龙是说,胡完宪这样当众玩自己的鸟,虽然不雅观,总好过去跪舔别人。

 

用我们潮汕话来说,就是:“捏家己卵,赢过扶人卵脬。”

 

就因为这句话,一个低俗的段子,格调立马提高,成为一篇独特的历史人物评论。

 

因为,胡宗宪既有英勇抗倭,战功赫赫的一面,也有擅长“呵别人脬”的历史污点。

 

呵谁的脬?

 

中国历史奸臣排行榜Top.10的严嵩、严世蕃父子。

 

据《明史·卷二百零五·列传第九十三》载:

 

宗宪多权术,喜功名,因文华结严嵩父子,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文华死,宗宪结嵩益厚,威权震东南。

 

这段话明明白白写着,胡虽是抗倭名将,但因为“多权术,喜功名”,所以走严嵩的女婿赵文华这条线,得以巴结严嵩父子,每年都送大量金银美女给严家。赵文华死后,胡宗宪跟严嵩关系更密切,得严嵩提拔,威震东南。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皇权时代,除非你牛逼到取而代之,否则,再怎么权倾一时,都会有被人撸下的可能。嘉靖四十一年,严嵩终于被政敌扳倒,严世蕃身首异处。身为严党,胡宗宪也难逃被弹劾的命运。不过,嘉靖还是念他有战功,对他网开一面,只让他赋闲了事。

 

过了一段时间,胡宗宪不甘寂寞,趁着嘉靖寿诞,又“献秘术十四”。

 

啥“秘术”?就是投嘉靖之所好,献上十四招房中术,结果,“帝大悦,将复用矣”。嘉靖爽歪歪之后就想重新提拔他。可这时候,政敌又搜出他跟严嵩父子勾结的实锤,胡宗宪终于被下狱。嘉靖舍不得杀他,就一直关着,也不审,直到嘉靖四十四年,即公元1565年的11月25日,病死狱中,颇为凄凉。

 

对,今天恰好是胡宗宪逝世454周年

 

 

 

胡宗宪死后九年,冯梦龙才出生,这时候胡宗宪已被万历皇帝平反了,并在名义上官复原职。但是,作为证据确凿的严党,在张居正当政的万历年间,胡肯定也不会有啥好名声,所以冯梦龙记载的胡宗宪逸事,不管真假,应该都是墙倒众人推的产物。

 

政治上倒台了,也要从道德上批臭,中国历史从来如此。

 

但是,冯梦龙最后那句评论才狠,一针见血:轿里弄鸟虽不雅,毕竟是个人私德问题,巴结严嵩父子弄权,才是一代名将最大的污点。

 

胡宗宪的影视形象,印象最深的就是《大明王朝1566》,老戏骨王庆祥扮演。该剧对胡宗宪有一定程度的美化,并给了他一个“归隐”的美好结局。但在台词方面,倒也有几句还原了历史真实,比如胡的自白:“朝野都知道,我是严阁老提携的人。千秋万代以后,史书上我胡宗宪还会是严阁老的人。”

 

Image

【大明王朝1566台词】外国友人:那个披着丝绸的女人,你们这儿有多少他们全买了。胡宗宪:我们天朝有的是丝绸、瓷器、茶叶,但是不卖人。

 

说起来,历史上像胡这样的武将,不管有没有权欲,在王权时代大都会成为政治牺牲品。先不要说大名鼎鼎的岳飞,就说跟胡宗宪同为抗倭名将的俞大猷,还有晚一点的戚继光,倒是没有巴结谁的污点,但也常被弹劾、罢官,最后郁郁而终。

 

明末的袁崇焕就更不用说了,他同样也跟胡宗宪一样喜欢爆粗——当然只是口头上的,比如他的故乡东莞石碣有一尊塑像,上面就刻着他最有名的一句粤语粗口:“丢那妈,顶硬上!”这是有血性的武夫语录,没人会觉得不雅。可袁的结局比岳飞还惨:被以谋反的罪名实施凌迟,而被煽动起仇恨的“不明真相的群众”,还分吃他的肉。

 

历史上很多的悲剧英雄,看起来是性格决定命运,实际上,权力才是那只无形的巨手,越想干实事,越会被扼杀,不管你亲近它,还是远离它。

 

所以,《都宪弄鸟》这段子,其实是一则政治寓言:所有的弄权者,再怎么红极一时,也不过是在自嗨。只是,被侮辱与被伤害的,永远都是那些“抬轿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