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洛神背后的男人,忧郁而终

来源: 2021-06-17 16:34:02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绝美洛神背后的男人,忧郁而终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 2021-06-15

 

前几日,河南卫视又一次惊艳了大家。

 

一支难度极高的水下舞蹈,把“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带到了世人眼前,如梦如幻,不禁让人失神:“我是看到神仙了吗!”

 

 

水下中国风舞蹈《祈》,重现洛神之美。【节目截图】

 

诗赋动人,传说浪漫,现实却落寞不已。

 

 

 
1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一场瘟疫横行中原,“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有的家庭更是“覆族而丧”

 

天灾让战乱频发的年代又平添了几分悲凉色彩。

 

这一年,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徐干、陈琳、应玚与刘桢等五人都染病而死。其中,王粲是曹丕曹植共同的好友。

 

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曹丕与文人们为王粲送葬,想起他生前喜欢听驴叫,就对在场的人们说:“咱们一起学驴叫,为王仲宣送行吧。”随后,驴鸣之声一时响彻天际。幸好王粲不喜欢听猫叫,不然这一群大老爷们就要在人家坟前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
 
同是哀悼友人,曹植大笔一挥,就是一篇《王仲宣诔》,其中写道:“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何道不洽,何艺不阔。阴阳相隔的两位旷世才子,仍以文字唱和。
 
为了同一个好友,兄弟俩用不同的方式寄托哀思。
 
如今提起曹丕与曹植,人们想到的多是煮豆燃萁,是二人的立嗣之争。其实,这对一母同胞的兄弟,也曾亲密无间,平日里“兄弟共行游”(曹丕《于玄武陂作诗》)。
 
年少时的他们,常常一起宴集游玩、切磋诗文。曹植曾在诗中记述与哥哥宴饮的畅快

 

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

寒冰辟炎景,凉风飘我身。

清澧盈金觞,肴馔纵横陈。

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夏日雨后,暑气渐退,兄弟二人以美酒佳肴为伴,在一起观赏歌舞,玩弹棋游戏,一幅怡然自得、欢乐融洽的画面。
 
不幸的是,命运让这一对和睦的兄弟反目成仇,只因,他们是曹孟德的儿子。

 

 

 
2
 

 

 

瘟疫横行的这一年,是曹植一生的转折点。
 
才华横溢的曹子建一向任性而行,嗜酒如命。一日,他借着酒兴,乘车在驰道中间违规驾驶,并擅自经过邺城的司马门
 
据《汉书》记载,“驰道,天子所行道也”,司马门则是皇宫的外门。曹植这一行为是严重的僭越之举,属于违制,就好像自由的美国人民也不能从宾夕法尼亚大道,一路速度七十迈,心情自由自在地开到白宫里去。
 
曹操大怒,将为曹植放行的公车令处死。从此,曹植的地位一落千丈。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曹操作《立太子令》,宣布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太子”
 
曹植在立嗣之争中一败涂地,他的后半生,注定是个悲剧。

 

 

 
3
 

 

 

年少的曹植,也曾得到过曹操的喜爱。
 
曹植10岁时,就已能诵读《诗经》、《论语》等著作,阅读量高达数十万字,还写得一手好文章,面对曹操的提问,出口成章,应答如流。
 
曹操读了他的满分作文,惊喜之余,又不禁疑问,是不是找人代写的。曹植自信地说:“言出为论,下笔成章,父亲当面一试便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
 
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何你如此优秀。

 

▲曹植。【剧照】

 

作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束发之年的曹植便被曹操带在身边,跟随其父南征北战。
 
《白马篇》是曹植年轻时随父征战的真实写照,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这首乐府诗以一个边塞游侠的形象抒发着少年曹植的壮怀激烈,诗中最有名的一句正是那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魏武挥鞭,戎马倥偬三十余年,在汉末群雄并起的乱世中成就霸业。曹植早期的诗赋,书写的正是曹魏崛起之路。
 
当曹操建都于邺,大兴土木,曹植作《登台赋》为他歌颂;曹操颁布禁酒令,曹植作《酒赋》与之呼应;曹操征孙吴,曹植写《东征赋》壮其声威;曹操延揽人才,曹植便作《七启》晓谕隐士。
 
建安十九年(214年),23岁的曹植被封为临淄侯,并在曹操征孙权时,驻守邺城。曹操对曹植寄予厚望,写信告诫他:“我在23岁时,担任顿丘令。现在回想起当年的所作所为,不曾后悔。如今你也23岁了,要懂得自勉。”

 

 

 
4
 

 

 

那时的曹植一度踌躇满志,他在《与杨德祖书》中对杨修表明自己的志向,是“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他不满足于吟诗作赋,他也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他知道,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等待他的对手,正是他的哥哥曹丕。
 
丁仪、丁廙兄弟是曹植的死党。
 
丁仪支持曹植,还因为与曹丕的私仇。当年,曹操为女儿(清河公主)择婿,本欲将她许配给有名士之称的丁仪。
 
曹丕知道丁仪有眼疾,就跟他爹建议,女孩子都是“颜控”,丁仪虽然有才,但相貌不佳,我反对这门亲事。
 
于是,曹操把女儿嫁给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丁仪没能娶到曹家女儿,深恨曹丕,才跟曹植越走越近。
 
由于曹操晋爵魏王后,并未按惯例册封太子,丁氏兄弟对拥护曹植上位心存幻想。
 
他们没事儿就在曹操面前进言,将曹植捧上天,说他天性仁孝,文章绝伦,而今天下的人才们“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实天所以钟福于大魏,而永授无穷之祚也”
 
然而,治国需要的是真才实学,曹操为立嗣问题举棋不定时,曾经密访群臣。

 

▲曹操。【剧照】

 

他发现,低调沉稳、不露锋芒的曹丕,已得到曹魏重臣们的支持。
 
崔琰是曹植的姻亲,他丝毫没有袒护侄女婿,反而以春秋大义为依据,认为“立子以长”,而且曹丕仁孝聪明,我崔琰就是他的死忠粉(琰以死守之)。
 
曹操又问贾诩。贾诩玩起冷幽默,闭口不答。曹操说,你装啥高冷啊,为什么不回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父子和刘表父子啊。”曹操大笑。
 
贾诩的态度不言而喻,袁绍、刘表都是因废长立幼,把自己家彻底搞破产了。
 
作为曹魏智囊团的汝颍集团和亲友团的谯沛集团,也不乏曹丕的支持者。
 
荀彧、荀攸是汝颍士人的代表、曹魏的元勋,曹丕与他们向来交往甚密,他曾经师事荀彧,又在荀攸生病时,拜于床下伺候。
 
曹丕与他们结交,让他取得处于政权中心的汝颍士人们支持。在争立太子时,荀彧、荀攸都已去世,但他们举荐的陈群等曹魏重臣都坚定地站在曹丕一边,他们所代表的的门阀世族在曹魏统治集团始终占据着相当大比例。
 
谯沛集团以曹氏宗亲为主,其中掌握实权的曹休、曹真、夏侯尚等都是曹丕的老铁。曹休、曹真是曹操养子,作为中领军,手里掌握兵权,统领曹魏的特种部队虎豹骑
 
曹丕有这样的开局,曹植根本玩不过他。正是因为曹操已决定立曹丕为太子,才借司马门事件打压曹植,为这个立嗣之争画上句号。

 

 

 
5
 

 

 

《立太子令》宣示着,曹丕将会成为曹操的继承者。
 
曹丕开心到飞起,竟一时失态,搂着侍中辛毗的脖子兴奋地说:“辛君知道我有多高兴不?”辛毗回家把曹丕的反应告诉自己女儿辛宪英,辛宪英听了直摇头,表示魏国迟早要完。
 
曹植心情down到谷底,而他老爹为了维稳,还要翦除他的党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决战,一时进退两难。
 
曹操以“鸡肋”为军中口令。丞相主簿杨修一听到“鸡肋”二字就开始收拾行李跑路,他对其他人说:“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可惜,我军这是要撤了。”不久后,魏军果然撤兵。
 
曹操对屡次自作聪明的杨修早已心生不满,“鸡肋”一事正好让他抓住把柄。当年秋天,在回师洛阳的途中,曹操以“漏泄言教,至交诸侯”的罪名将杨修处死。其中“至教诸侯”这一罪名,实际上就是指他为曹植心腹,参与立嗣之争。

 

 

▲杨修。【剧照】

 

然而机智的杨修早已看穿一切,他临死前说:“我固自以死之晚也。”意思是说,自己死得太晚了。他曾在立嗣之争中支持曹植,犯了臣子的大忌,早在两年前曹丕被立为太子,他的结局就已注定。
 
杨修之死,犹如一声惊雷,让曹植心生不安,他借酒消愁,不问世事。
 
当时,据守樊城的曹仁正被关羽大军围困。曹操本打算以曹植为南中郎将,参与支援,没想到曹植竟喝得烂醉如泥,无法领命出征。
 
曹操一怒之下,收回成命。
 
从此,曹植每天都过得很丧,他就算退出权力的中心,也摆脱不了政治的漩涡。

 

 

 
6
 

 

 

曹丕即位称帝后,继续翦除曹植党羽,没过多久就以丁仪兄弟为奸邪,将其投入狱中杀之。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时的曹植在朝中再没有可依靠的人,贵为王侯,实如囚徒。

 

当初,曹植的文章让他名扬天下,如今,文章又成为其自保的工具。曹丕代汉称帝前,曹植曾作《喜霁赋》,引用大禹、商汤等典故,为其受禅作舆论准备:
禹身誓于阳旰,卒锡圭而告成。汤感旱于殷时,造桑林而敷诚。动玉辋而云披,呜銮铃而日阳。指北极以为期,吾将倍道以兼行。

 

曹丕对曹植的顺从很满意,黄初元年(220年),他命曹植即刻离开都城,前往封地临淄。留在身边,终归是个威胁,倒不如让其走得越远越好,眼不见,心不烦。

 

▲曹丕。【剧照】

 

到临淄才一年,曹植就惹上事了。
 
曹魏时,设监国谒者,受命于皇帝,行监察检举之责。一次,曹植因酒醉一时激动,竟对朝廷使者无礼,态度傲慢,爱答不理。
 
监国谒者出色地履行狗仔队的职责,把这个消息告诉曹丕,称曹植“劫胁使者”。
 
曹植遭遇这飞来横祸,稍有不慎,就将丢了性命。幸亏曹丕、曹植的母亲卞太后为其求情。曹丕才没有痛下杀手,只是将其贬为安乡侯,从郡侯贬为乡侯。
 
曹植接到贬诏,知道是母亲从中周旋,于是上表谢罪:“奉诏之日,且惧且悲。惧于不修,始违宪法,悲于不慎,速此贬退。上增陛下垂念,下遗太后见忧。”
 
从此次被贬开始,曹植屡次徙封,如飘蓬断梗,一首《野田黄雀行》道出其备受压迫、无能为力的心情: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7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象征性地大封诸侯,诸弟十一人为王。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食邑二千五百户,二子封乡公。但不久,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等诬告曹植有罪。
 
“身轻于鸿毛,而谤重于泰山”,曹植不得不进京请罪,为自己辩白。曹丕也不好追究,只是把他赶回家。
 
在返回封国途中,曹植路过洛水边,将无限的悲伤惆怅,化为千古名篇《洛神赋》。
 
这篇作品讲述的是一个人神相恋、爱而不得的悲情故事。唐代李善为《文选》作注时,为其编造了一个浪漫传说。
 
据说,曹植自年少时就苦恋其嫂甄氏,为其昼思夜想、废寝忘食,可是终不能如愿。
 
此次入朝请罪,甄氏已受谗言,含冤而死,曹植想起往日情思,心如刀割。一日,甄氏的儿子曹叡陪曹植吃饭,曹植看着已经失去母亲的小侄子,不禁悲从中来,悲痛溢于言表。
 
曹丕得知此事后,将甄氏的遗物玉枕赠与曹植。回鄄城路上,曹植睹物思人,夜宿河畔,梦中犹见甄氏凌波御风而来,与其相会。
 
这个故事深入人心,却逻辑不通,尤其是曹丕将甄氏遗物送给曹植一事,实在荒谬。

 

 

▲曹植与甄氏的爱情悲剧,是后世编织的动人传说。【剧照】

 

 

 
8
 

 

 

人们总是喜欢美丽的故事,只因现实更加残酷。
 
黄初四年(223年),曹植与兄弟们前去京师朝见。
 
在曹操时期屡立战功的任城王曹彰(字子文)于京中染病暴毙(一说被曹丕毒死)。同来朝见的曹植战战兢兢,自认有过,“科头负铁锧,徒跣诣阙下”,头顶着块铁板,赤着脚去见曹丕,伏地大哭。
 
男人哭吧不是罪,卞太后看了忒心累,坚决制止这场手足相残的惨剧,她当面斥责曹丕:“你已经杀了我的子文,不可再害子建!”
 
曹植得免一死,之后被徙封为雍丘王。每次贬谪或改封,都是曹丕对曹植的牵制,可曹植不敢有丝毫怨言,他照例要写谢表,一是称颂曹丕功德,二是自陈其罪。
 
尤其是这次改封雍丘王后,他先是表明认罪之诚,“臣自抱衅归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臣这一路都充满负罪感,回来后一直在反思,过了中午才吃饭,过了半夜才睡觉。
 
又对曹丕歌功颂德,“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
 
本是亲兄弟,如今只剩下君臣大义。
 
逃过此劫,曹植在回封地路上本与白马王曹彪同行,想在一起多聊聊天,以叙久别之情。监国谒者不许,两人被迫分别。
 
曹植写下《赠白马王彪》,诗中丝毫不掩饰愤懑之情: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

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

 

这是曹植屡次被贬后,唯一直抒胸臆的作品,将满腔怒火化为一声无力的呐喊。
 
黄初六年(225年),曹丕南征孙吴归来,路过雍丘,与曹植相见。
 
曹植多次徙封,无暇打理住处,雍丘宫残破不堪。曹丕见了后,赐其千金、车舆、名马,增户五百。二人相谈甚欢,仿佛和睦如初。
 
此次见面,曹植作《黄初六年令》纪念:“今皇帝遥过鄙国,旷然大赦,与孤更始,欣笑和乐以欢孤,陨涕咨嗟以悼孤。
 
所谓“大赦”,就是将之前监国谒者等人告发他的罪名一笔勾销。这是曹丕自即位之后,难得给他作为哥哥的关怀。
 
或许,曹丕已有预感,这是兄弟俩最后一次见面。
 
第二年,魏文帝曹丕病逝。

 

 

 
9
 

 

 

曹植还在继续他的贬谪生涯。
 
魏明帝曹叡延续其父对诸侯政策。即位后,先将曹植封为浚仪王,第二年复还雍丘,之后又徙封为东阿王,再改封陈王。
 
短短几年内,曹植多次改换封国,辗转各地,疲于奔命。
 
曹植依旧没有忘记当年的理想,他以为新君继位,情势有变,于是多次上表请求朝廷起用。
 
《求自试表》,曹植大讲君臣之道,言辞恳切,一心愿为大魏效犬马之劳:“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他怀念过去和其父曹操东征西讨的时光:“臣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行军用兵之势,可谓神妙矣。”
 
他哀叹不受重用之痛:“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韩国之举,是以于悒而窃自痛者也。
 
曹子建的心,始终在朝堂,在疆场。
 
然而,曹叡对其叔父“求用”之心视而不见。

 

 

▲魏明帝曹叡。【剧照】

 

曹植不折不挠,多次上疏,陈述政见,除“君臣合德”、“任贤使能”之外,还劝诫曹叡不要疏公族而亲异姓
 
太和六年(232年),被贬谪长达十余年、郁郁寡欢的曹植去世,谥号为“思”,后世称陈思王。
 
《谥法》曰:“追悔前过为思。”
 
一直到曹植死,皇帝还认为,他有罪。

 

 

 
10
 

 

 

在曹植之前,最著名的贬谪士人当属屈原贾谊
 
屈原正直高洁,悲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贾谊抑郁悲痛,沉吟:“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
 
曹植承前启后,其作品以立嗣之争为界,前期主要述说他的抱负,后期转而书写他的愤懑。
 
在他之后,许多贬谪士人面对曲折的际遇,便如他一般,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在诗文中寻求慰藉,如谢灵运、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杨慎等旷世奇才。
 
这是他们的不幸,却是文学史的大幸。
 
难以想象,中国文学史若无曹子建,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后世文人内心孤独时,不知何为“形影相吊”(“窍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精神振奋时,不知何为“意气风发”(“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称赞他人时,不知何为“才高八斗”(谢灵运:“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遇到出尘绝艳的美人,我们可能不会想到:“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奔赴保家卫国的战场,我们可能不会想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听到同室操戈的悲剧,我们可能不会想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没有曹植的《洛神赋》,《天龙八部》中段誉在危急时刻无法施展凌波微步逃跑,顾恺之的画笔也无法描绘出一幅名传千古的《洛神赋图》。

 

 

▲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清代王士祯评价,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堪称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或许,“仙才”的代价,就是这一世的落寞和失意。

 
仙才叹朱峰;蔡忻如 - 国家宝藏

 

 

全文完。感谢阅读~
 
 
参考文献: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9年版
张作耀:《曹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钟优民:《曹植新探》,黄山书社,1984年版

 

 

================================================================================

 

 

《洛神水赋》舞者何灏浩:我就是池中物

人物作者 人物 2021-06-16

 

 

这是31岁的舞蹈演员何灏浩5年来最忙碌的一天。她出演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在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系列节目中一鸣惊人,登上了几大网络平台的热搜榜,全世界都在问,这个在水下跳舞的女孩是谁?

 

何灏浩是全国花样游泳冠军,也曾是电影《美人鱼》中林允的替身。过去五年,她拍过上百个水下舞蹈视频,但都没有被人关注。声名突然来临,24小时内,《洛神水赋》制作团队接受了超过50家媒体的采访,到了与《人物》约定的时间,何灏浩的电话拨了6次才打通。

 

终于接通时,还没说话,电话那头已经传来了爽朗、清亮的笑声。她说,刚才她的偶像在推特上转发了她舞蹈的视频,她觉得这一刻「人生到达了巅峰」,她直呼:我以后人生怎么办呐,是不是只能走下坡路了?

 

网络之外的世界没有什么不同,她还是匆匆出差到北京给学生们上课,还是要在晚上预订明天的泳池,还是一边接电话,一边下楼取外卖——凌晨1点多,她给自己点了一碗牛腩煲。这个夏日的夜晚,她舍不得睡,一直和《人物》聊到了凌晨3点半。今天是她人生小小的高光时刻,她说,请容许她再飘两天吧。

 

人们都在关注这段舞蹈,对何灏浩感兴趣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她的故事很小,很个体,她知道,自己的舞蹈和名字可能像一阵风,吹过互联网的热搜榜后,很快会被新的故事覆盖。但是,关于水下舞蹈,她还有很多话想说。

 

以下是《洛神水赋》舞蹈演员何灏浩的自述。

 

 

 

 

文|谷幌幌

编辑 | 槐杨

 

 

 

 
1

 

第一次下水跳舞,我就觉得这是一项与众不同的运动。虽然这样形容有点恶心、有点矫情——入水那刻,我觉得自己好像水中精灵,是一个仙女。

 

《洛神水赋》把这项运动的美、迷人与特殊性完全展现出来了。拍摄的时候,我们都在现场说,哇,真好看,真炸啊。说起来不好意思,当时所有人都被自己的作品折服了,我们还开玩笑说,「热搜预定!苟富贵勿相忘!」没想到,真的冲上了热搜榜。

 

这次合作是因为看到我们团队另一个国风水下舞蹈,河南卫视找了过来。到底要让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来进行水下舞蹈呢?在古代,端午节民间都会在河边祭神拜祖,祈福除灾,由此想到了神灵的形象,仙裙飘飘,不似凡人。最能在水中体现神灵的凌空感、飘逸感的,就非敦煌飞天莫属了。我们又翻阅了很多书籍,找到了水下神灵的代表——洛神。

 

方案提交给河南卫视,很快通过了。不过,舞蹈动作设计颇有波折。我是5月23日接到任务的,当天开始思考舞蹈编排,想了许多特别美特别炫的动作。但摄影师告诉我,想要拍摄出最好的效果,必须先在岸上找到运镜方式,而我设计的很多凌空动作没办法事先表现出来。

 

术业有专攻。陆地上的舞蹈老师不知道哪些动作在水下能做,哪些不能做。即便是专业的舞蹈演员学了潜水,也没有那么轻易能在水中舞蹈。像扫堂腿、连续旋转这样的舞蹈动作在水中很难呈现,因为水的阻力太大了。我们既然在水中跳舞,就需要了解水,知道如何用水的优势去展现人体的美,展现女性身体的特点。

 

这次我们在一个4.5米深,5米宽的水下影棚拍摄,影棚一面玻璃墙,三面石壁,岸上人员可以通过玻璃墙看到内部环境。石壁上挂满了黑色幕布,灯光照下来,显得非常深邃,非常立体。

 

洛神衣裙色彩斑斓,是因为端午有着拴五色丝线祈福的习俗,手腕上的佩饰也是团队翻阅书籍,仔细研究过的。开拍前,我的头发全部打了鱼胶,冷却后发型动都动不了。为了防水,化妆师还给我做了一个三明治底妆:先喷一层定妆喷雾,再上粉底,再喷一层定妆,再上腮红和眼影,最后还要再上一层定妆。口红真的是完全不掉,粉饼也不脱妆——妙巴黎的唇釉、毛戈平的粉饼,拍摄完我立刻下单了。

 

水下舞蹈是一件挺磨人的事情。它和自由潜水不同,靠生憋气,一口气下去能撑多久就是多久。所以,每次我要在1分钟内做完规定动作,上来喘口气,再下去。

 

拍《洛神水赋》,我上上下下200多趟。可能只为找到一根纱飘得最美的角度,都要重拍五六次。有位摄影助理泡水太久,毛细血管破裂导致流鼻血。水底世界是无声的,好似闷了一个大罩子,不戴面罩我看不清东西,这也让我和导演的沟通变得困难,只能重复上来下去。

 

水下拍摄的十几个小时我是不能够吃饭的。吃了东西反复下水会很难受,影响表演状态。我必须让自己保持饥饿。水下泡久了,皮肤会起褶皱,整个人还会处于一种极度缺水的状态。池子水温27度左右,十几个小时都在水里,人是会渐渐失温的,感觉越来越冷,控制不住地发抖。冷的时候,我会打嗝,不停地打嗝,导致没有办法调整呼吸,只能每次上岸嗝上一阵子,再憋口气下去拍。

 

身上是一堆线。项链需要用鱼线固定,平移动作也需要鱼线辅助。舞蹈动作开始后,又细又硬的鱼线会绕成四五股,缠在腰上,游走过程中鱼线会越勒越紧,上岸后腰间都是一道道红色勒痕。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个粽子,被死死捆住,还挺应景的。

 

在水中最难的不是某个具体的动作,而是你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美的状态。当你鼻子呛水、眼睛红肿的时候,面部很容易失控,变成表情包。手型也是,扒拉扒拉变成了爪子。力量控制不好,会出现很多「碎」动作,不干净,不利落。要保持美,需要长时间练习,平时要不停地拍摄自己,不停看自己什么表情最美,这样才能确保正式拍摄的时候每个节奏打出去都很准,很有力量感,又要显得特别轻盈。尤其这次扮演的水中洛神,更是需要一个淡然、优雅的神情。

 

 

我一共拍了200多条、2个小时左右的素材,最后用了不到30条,不到2分钟。拍摄两天后,河南卫视又让我们补拍了一些镜头,都是比较磅礴大气的场景,比如那段360度环绕旋转的画面,当时,摄影助理把所有飘带拉到比较高的位置,让它慢慢沉下来,我需要在水中稳稳当当地悬停住,不能动,摄影师再进行环绕式运镜。

 

我其实不太喜欢水中配重,它需要把包胶铅块装进专业配重带,像腰带一样系在胯上,藏在裙子里,让舞蹈演员稳在水底。我喜欢自由地在水中游来游去,也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稳在水底不动。不戴配重可以自己游上来,如果戴配重还需要安全员去捞,我表演的时候,身边一定会有两个安全员随时等候。

 

《洛神水赋》一些片段我还是使用了配重,那样呈现效果会更好,也是为了节目效果做的小小取舍吧。不过,我相信每个看过节目的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飞天动作,那些后空翻、漂在水中的样子,而不是稳稳踩在地上的。

 

最重要的是水的力量。我很喜欢《洛神水赋》的一个瞬间:落地后,双手往后延展,右腿打直点地,左腿弯曲搭在右腿的膝盖上,整个人向后微微仰过去。在陆地上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动作,水能够让它变得丰富,变得非常有张力,水是真正能够把人体力量感极致化的东西。 

 

 

 

 
2

 

2016年我拍摄了电影《美人鱼》,又一次回到水下。那年我正好接触了自由潜和美人鱼运动,这些契机凑在一起,我逐渐了解到花样游泳之外的水下世界。我考取了美人鱼教练证,开始了水下舞蹈。

 

我喜欢在水里。过去,我觉得世界就是一方泳池,接触了大海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思维有多局限。第一次潜水在马尔代夫,天哪,海底的世界太美了,那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看到就心生欢喜的世界。海水不会说话,我希望成为它的声音。2017年开始,我做一些海洋保护的事情,开着摩托艇去捡垃圾,从海里打捞出渔网、铁片、胶圈、塑料袋,很多很多想象不到的东西。

 

这和水下舞蹈是一样的,看起来很随意,却有很多门道,比如如何憋气,如何控制力量,如何与水共舞。2017年,我才正式拿到美人鱼教练证。「美人鱼」运动和花样游泳不同,需要在花样游泳基础上增加很多自由潜、蹼泳、瑜伽和艺术造型的项目。一说「美人鱼」,更多人想到的是观赏表演,其实它本身是一项运动,你必须掌握它,才能在水下真正舞动起来。

 

从「会游」到「游得好」,还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和打磨,有时候我会录一些小视频,模仿扑水的鸭子、汤姆猫游泳,甚至面无表情对着镜头一分钟。这些都是在锻炼你的肢体、表情和情绪管理。看起来很无厘头对吧,可过去五年我的时间很多都花在了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

 

这些年我拍了很多视频和水下广告,最喜欢的一个作品就是2018年拍摄的《自由之海》,我穿着中国的水墨古典舞服在水中跳舞,动作中融入了中国武术元素,而且非常好地利用了水,脚基本没有着地,那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水下舞蹈。它大概算得上全球首个在海底实拍的水下舞蹈吧,在印度尼西亚的达拉湾拍摄的,海浪很大,能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波涛汹涌,拍着拍着,我整个人就会不自觉地被海水冲走,需要安全员来解救。半夜回去,海水还会从鼻子里流出来,流到半夜三四点钟。

 

《自由之海》

 

这条片子我们带到任何一个大型展会上,都会有很出名的国际摄影师走过来说,「Well done! Good job.」那一刻,它能够代表中国水下舞蹈,代表中国文化传扬到世界去。

 

很多文化和历史都是从中国传出去的,可是,人们都渐渐忘记了,忽视了。

 

 

几年前我去日本旅行,住在一个很古老的温泉酒店。离开酒店的时候,温泉酒店职位最高和最年长的两位工作人员站在门口送我们,那个酒店临山而建,在高处,车行驶在山间,绕了很多个弯,我回头看他们,发现直到最后完全看不到酒店了,他们还站在那里。

 

当时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其实,这种送客文化来源于中国,《弟子规》里面说,「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可是,我们现在送客都是「拜拜」就完了,转头就不见人了。

 

大家这么关注《洛神水赋》,关注这段舞蹈,还是觉得它足够新鲜。过去提到水下舞蹈都是现代舞,都是国外的舞蹈家,很少会想到中国自己的舞蹈演员。也许从这个节目开始,大家说起水下舞蹈,就能想到洛神,想到中国元素。

 

 

 

 
3

 

我觉得自己是一条鱼,这一生和水分不开了。

 

6岁时,我被父母送去学游泳;8岁,被广州市花样游泳队选中,从那年开始,我当了十年的业余花样游泳运动员。被选进过省队,也收到过国家队的邀请,连续四年获得全国花样游泳冠军,但最终我没有走职业运动员这条路。爸妈是早年大学生,认为读书才有出路,我刚进省队一周,就被妈妈拎出来了。

 

我以为自己从此就上岸了。

 

高中时,我想过当记者,大学考上了广州大学新闻系,想去更开阔的地方看看,结果大四那年,我参加了广东省大学生职场挑战赛,居然得了一个冠军。谁敢相信啊,我一直拿的都是水下冠军,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在陆地上拿个冠军。

 

这个比赛的冠军可以去中国联通当管培生,三年后还可以送去读MBA。就这样,一个水娃娃,大学毕业后进了联通工作。到第三年,我辞职了,可能在水里泡久了,办公室有点坐不住,就想游来游去。

 

正好那年《美人鱼》剧组找水下群演,朋友推荐我去,试镜时有人认出我是全国花样游泳冠军,又推荐到副导演那儿。导演组觉得我体型和林允挺像的,水下技能又不错,就让我当她的替身,也算小火了一把。后来别人说你能不能有点新的作品,永远拿《美人鱼》来说事儿,这不就是因为没有别的作品可以说了嘛。

 

那次回归水中,我发现,还是喜欢水,喜欢水中的自己。很多人说我「灏浩并非池中物」,可我觉得,我就是池中物,我该属于水。你看,我的名字里都是水,怎么能不回到水里去呢?

 

图源何灏浩微博

 

辞职这事被我爸骂了很久。他说我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怎么能丢了联通的铁饭碗,去当什么水下舞蹈演员。估计现在他都不是很理解我为什么要做这一行,吃了上顿没下顿。

 

我看得很开,有广州人那种「佛了佛了」的性格,有口饭吃有点事干就行了,每天醒来,溜达到早茶店,一盅两件,看个报纸,一天就过去了。相比那种「喜欢」,成就什么的真的不重要。

 

我还记得12岁那年第一次拿全国冠军的场景。广东孩子出去比赛跟春游似的,满袋子都是零食,抱着薯片坐在泳池旁边凳子上吃,咔哧咔哧,嘻嘻哈哈看别人比赛。估计别的队都有了压力,几乎所有队都出现了重大失误,本来争三保四的我们最后得了冠军。特别有意思,我们都说完全是靠性格取胜。

 

另一方面,这样「佛了佛了」的性格也是我爸打磨出来的。

 

他从来不会表扬我。12岁,我第一次拿全国冠军,屁颠屁颠回家跟他说,爸爸,我拿了全国冠军。他没理我,说我这都是运气;23岁那年做过一场手术,只觉得手术室的门好厚啊,可以永远阻隔你和最爱的人,结果做完手术清醒过来,我爸看了一眼,留下8个字,「你看你年纪轻轻的」,就走了;28岁,我拍《自由之海》获得圈内赞誉,他说,你游泳还不错呢。当时我已经游了22年了。

 

《洛神水赋》出来后,他难得说了一句:「感恩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感恩导演编剧,感恩自己的多年奋斗。」这大概是他作为父亲的极限,是他能够说出最好的赞美了。

 

很多年,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做不被认可、没有意义的事情。我拍过上百个水下舞蹈视频,都没有火。可以说,过去五年我几乎都在做同一件事情,但都没有人关注到。抖音上偶尔有一条火了,可是它消失得太快了,不用两天,人家就把你忘了。《洛神水赋》播出后,有网友留言,「这旁人看起来无意义的事,在今夜惊艳无数人」,看到这个评论,我当时就哭了。

 

当你火了之后,你会发现全世界都是你的朋友。很多人来找你,恭喜你,祝贺你,和你聊天。最实际的变化就是,之前犹豫不决要不要跟我上课的学生通通都找过来了,立刻要预订课程。微博一天涨了3万多粉。时尚杂志联系我,说要给我拍一组水下大片。还有,华春莹在推特上转发我的视频,这事我睡觉都能笑着醒过来。我觉得,哇,自己是不是人生到达了巅峰,有点不知道下半辈子该怎么过了(笑),突然间这么高光,难道以后都要走下坡路吗?

 

现在除了做水中舞蹈演员,我也是一名「人鱼教练」,教人系统学习水下舞蹈。学生年龄范围特别广,最小6岁,最大66岁,在水中,只要你想要跳舞,就可以继续跳舞。每次上课,我都觉得自己能够看到女性一生的美,她们的自由,她们的宽阔。

 

接下来,我不会做时刻闪耀的梦,我还是会继续做我的美人鱼教练,该上课上课,该和小姐妹喝下午茶喝下午茶,该吃夜宵的时候还是得吃夜宵。踏踏实实地跳舞,踏踏实实地教课。

 

不过,此时此刻,让我多快乐两天,再飘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