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沧海事下卷 (25)

来源: 2021-05-22 16:25:04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新疆的咽喉要道,巴里坤到底被穆斯林攻下了没有?

罗马主义 灼识新维度 2021-04-13
 
14

群魔乱舞(三)

晚清沧海事 下卷 14

 作者 | 罗马主义

 

 

如果要说在新疆穆斯林发动叛乱的初期,最重要的一战的话,那既不是保卫伊犁,也不是救援塔尔巴哈台,更不是发生在南疆和新疆中部的那些战役,而是能不能守住巴里坤。

 

 

 
为什么说这一仗极端重要呢?因为巴里坤一旦失守,新疆的穆斯林叛军,将会沿着河西走廊进入甘肃,和宁夏的马化龙叛军连成一体,顿时就会声势浩大,力量倍增。
 
相反,只有守住了巴里坤,那么穆斯林新教叛军,才会被互相隔离,每一股的实力相对有限,将来才有机会。
 
清政府虽然这个时候,在西北已经陷入四面楚歌,但只有守住了巴里坤,将来才有翻本的可能。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即使后来等到左宗棠出马,再想要平定西北,所要付出的努力,恐怕也会是最初的几倍。
 
看过我们前面故事的读者都知道,就是为了打垮一个马化龙,左宗棠几次都被逼入了绝境,差点功败垂成。
 
如果再加上新疆的穆斯林叛军,大概率的说,很可能今天的西北数省,早已不属于中国。
 
这个道理,妥得璘自然也是知道的,因此他拿下了乌鲁木齐,又在古城击溃了两万多名,被临时赶鸭子上轿的蒙古人以后,立刻挥师向东,准备驰马关内。
 
为了实现这一点,他做了最精心的安排,首先勾结哈密的穆斯林,发动了叛乱,打跑了忠于清朝政府的锡伯尔王,切断了巴里坤和内外蒙古之间的联系。
 
然后他又派人秘密潜入甘肃,煽动嘉峪关的穆斯林守军,发动了判乱,具体的过程,我们在前一本书中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结果是酒泉一带,也落入了穆斯林叛党之手。
 
与此同时,他又派索焕章进攻吐鲁番一带,切断了南路土尔扈特蒙古人,以及和硕特蒙古人,可能为巴里坤提供的支援,让巴里坤彻底变成一座孤城。
 
做完了这一切以后,他决定作出最后一击,派出久经沙场的前绿营穆斯林将领马升,率领着数万名,刚刚打败了二万多蒙古人,又击败了各路民团的极端穆斯林僵尸大军,一路烧杀劫掠,浩浩荡荡的攻向了巴里坤。
 
那么巴里坤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呢?简单的说,就是乱成一团。
 
首先,这里群龙无首,虽然巴里坤领队大臣讷尔济,名义上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可是刚从奇台溃退下来的哈密帮办大臣文麟,手下的兵比讷尔济还多,到底听谁的指挥,还真不好说。
 
其次,这里的正规军,全是各地溃逃来的残兵败将,士气低落,剩下的都是民团,乌合之众,没有纪律,也缺乏战斗经验。
 
更重要的是,这帮人全加起来,也不到五千人,人数处于绝对劣势。
 
更气人的是,这时候巴里坤还没有总兵,清政府到处找人来干,可是被点到名的人,不是突发疾病,就是家里有急事,总之,这个在平时,绝对能让大家挤破头的职位,现在人人却唯恐避之不及。
 
无奈之下,讷尔济只有临时安排,巴里坤守备何琯,临时代理这个职位。
 
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总兵官呢?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巴里坤有两座城,一座是汉城,一座是满城,从资料上看,好像还不在一起。
 
讷尔济自然要负责守满城,可是汉城也得有人守吧?那时又没有电话,更没有灼识掌中宝,这个出类拔萃的管理软件,自然也无法遥控指挥。
 
可是够资格的人,现在全都躲得远远的,不来上任,这也不怪这些人,毕竟谁都知道,你前脚接了官印,后脚就得准备去买棺材,而且前提是,如果还有买棺材的时间的话。
 
所以讷尔济无奈之下,只有让一个正处级干部的何琯,临时充当地市级领导,这可比火箭提拔还要火箭,但是却没人羡慕,人人都等着看,风口过了,他摔下来的惨样。
 
就这样一个烂摊子,怎么看都是一个不堪一击的局面,那么他们的失败,真的是无可避免了吗?
 
……
 
对于挑起喀什叛乱的吉尔吉斯坦部落首领司迪克来说,阿古柏就是他眼中的灰犀牛,虽然对方体量庞大,又不停的在他面前晃来晃去,但他几乎却全然没有注意到他。
 
因为在他的眼里,阿古柏不过就是一个侍卫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保镖头头而已,这样的人,是无法入他的法眼的。
 
所以他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全都集中在了素布鲁克,这个白山派的后裔身上,司迪克一门心思的考虑着,如何来操控他。
 
结果他发现,素布鲁克真好驾驭,只要给他金钱,女人,美酒,外加虚名,基本上让他干什么,他就做什么,完全就是一个提线木偶。
 
既然他都这么好操控,那么根据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个说法,他手下的人,那也就不值得多虑了。
 
所以阿古柏一到了喀什噶尔,就到处去拜访浩罕商人,当地的宗教领袖,部落首领等人,竟然完全没有引起司迪克的注意。
 
但是一个人的悲剧,往往就发生在,过高的估计了自己,过低的估计了对手。
 
有两个成语,他显然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做装猪吃象,一个叫做媚力超群。
 
素布鲁克的确能力有限,可是他并不傻,更何况在他的背后,还有阿古柏替他出谋划策,所以看起来他对司迪克言听计从,实际上也在暗中寻找机会。
 
至于阿古柏,他和司迪克完全就不在一个维度上,前面我们讲过了,阿古柏是“娱乐业”出身,待人接物的水平,那就像卡拉OK里的“妈咪”一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八面玲珑,绝对能把你糊弄得心花怒放。
 
阿古柏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大风大浪、生死攸关的政治斗争,参加了无数次,所以斗斗一直生活在和平环境里,过着太平生活的司迪克,自然是小菜一碟。
 
因此和阿古柏这样的对手相处,司迪克自然就是被别人卖了,还要替别人数钱那种角色。
 
看见素布鲁克非常的好操纵以后,司迪克高高兴兴的宣布,成立哲德沙尔汗国,立素布鲁克为名义上的最高首领,自己总揽所有大权。
 
 
 
当然,这都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虽然阿古柏他们,在1865年元月,才来到了喀什,可是仅仅到了3月,也就是两个月后,司迪克就忽然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已经变成了阿古柏的囊中之物。
 
阿古柏成了发号施令的,人人都对他言听计从,而自己的说话则跟放屁一样,没人理会,莫名其妙的就靠边站了。
 
至于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司迪克完全摸不着头脑,就连他的好基友金相印,现在也是唯阿古柏之命是从。
 
对于这个变故,司迪克感到无比愤怒,他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可是当他振臂一呼的时候才发现,周围的人,就像看一个疯子一样看着他,完全忽视了他的正当要求。
 
不仅仅维吾尔人不听他的指挥,就连他手下的人,很多也站到了阿古柏一边,司迪克这才发现,大事不妙!
 
现在已经不是他能不能夺回权力的问题了,是再留在这里,恐怕连小命都不保了,于是他赶紧带着几个亲信,连夜逃回了老家。
 
不过这一路上,他越想越气,痛恨自己引狼入室,觉得此仇不报非君子,一定要从家乡带领大军,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他心想,阿古柏,咱们走着瞧,别以为你擅长搞阴谋诡计,就能万事大吉,我可是吉尔吉斯族游牧部落的首领,手下还有几千骑兵,咱们真刀真枪的战场上见,不信我就收拾不了,你这个“卖菊花”的家伙。
 
客观的说,他这个想法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在南疆,吉尔吉斯骑兵,绝对是各个部落中,最强悍的军队。
 
而阿古柏现在,手下还真没有几个兵,那么他打得过,即将卷土重来的司迪克吗?
……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穆斯林叛军,文麟决定主动出击,至于讷尔济是怎么想的,何琯有没有出谋划策,史书里都没有记载。
 
总之,文麟率领了2000多清军主力,前去迎战马升率领的数万穆斯林大军,为什么他敢去迎战呢?
 
因为他们人数虽少,但是毕竟装备精良,巴里坤是清朝在新疆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囤积了大量的军事物资。
 
文麟在这里重整了部队,补充了武器弹药,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而且他认为,困守孤城是下之下策,应该抢先占领外围的险要地势,构筑防线,寻机主动击败敌人。
 
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进退有据,肯定会比一味的死守孤城,更有前途。
 
而且他还认为,虽然穆斯林叛军人数众多,可是其中能打的人并不多,主要就是从前绿营里,那些职业的穆斯林士兵,其他的都是乌合之众。
 
只要打败了他们的主力,那些乌合之众,自然也会跟着一哄而散。
 
那么,他的这个想法对吗?
 
1865年6月15日,从哈密方向过来的叛军骑兵先锋,和文麟的军队相遇了,双方开始交战。
 
穆斯林叛军首先派出了马队,冲击文麟的防线,由于文麟已经事先占领了有利地形,在10多门火炮的掩护下,他们用密集的弹雨,击溃了穆斯林叛军的骑兵。
 
随后穆斯林叛军的步兵也赶到了战场,开始对文麟的阵地发动了攻击,但是全都被疯狂吐着火舌的火枪和大炮所击退。
 
双方激战了半天以后,穆斯林叛军渐渐不敌,最后开始全线逃跑,文麟一看机会来了,立刻指挥全军出击。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其实是一个陷阱,指挥穆斯林叛军的将领是马升,他也是以前清军中,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一个将领。
 
他一上来就发现,先到的文麟的部队,占据着有利地形,而且炮火凶猛,硬攻很难拿下,于是他就决定耍一个花招,把他们诱出坚固设防的阵地。
 
不过为了避免被对方识破,把戏表演得更真一些,他并没有一上来就假装溃退,而是不断的发动凶猛的进攻,看起来就像真的一样。
 
在丢下了一大堆尸体以后,他觉得戏演的差不多了,于是就命令前面的穆斯林假装撤退。
 
由于对方演技太高,文麟没有识破对方的阴谋,果然中计,于是命令全军出击。
 
可是刚刚追出去了没有多远,文麟突然发现,敌人正在向他的两侧迂回,他发现自己中计了,即将被围歼。
 
于是文麟急忙命令撤退,可是这一下队形大乱,士兵互相推挤,完全失去了控制。
 
虽然他竭尽全力,试图把部队收拢在一起,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情急之下,他只有带着还没有被包围的部队,夺路而逃。
 
最后只有他和一部分骑兵,侥幸逃脱,他们一直跑进了附近的一个沼泽区里,才算摆脱了追兵,不过他也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这场大败,让巴里坤的清军更加雪上加霜,守卫巴里坤汉城的何琯,很快就看见了,铺天盖地而来的穆斯林叛军。
 
这些穆斯林叛军,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整个原野,手里挥舞着刚刚缴获而来的清军大旗,骑兵的长矛上,全都挑着一个人头,数目多得数都数不清。
 
看到这一番情景,守城的士兵,没人不吓得瑟瑟发抖,挤满了难民的街道上,所有的人,甚至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他们在等待着,末日的最后降临,只剩下不到2000守军的巴里坤,已经被黑暗所笼罩,他们还有逃出生天的希望吗?
……
 
进攻喀什噶尔失败以后,想成为世界之主的那个跳梁小丑,热西丁和卓,并没有停止妄想,他决定先进攻叶尔羌,在南疆获得一个据点。
 
为什么他选择叶尔羌呢?因为这个时候,这里早已乱成一团。当地的汉族穆斯林,在一个叫苏莱曼的人率领下,发动了叛乱。
 
附近的维吾尔族穆斯林,在原来叶尔羌的阿奇木柏克,也就是自治区主席阿不都热合曼的率领下,也割据一方。
 
至于原来驻防的清军,由于人数不多,这个时候被迫困守在满城里,也在艰苦求生,期待着奇迹。
 
三方互相交战,形势错综复杂,库车的热西丁和卓,自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他就派自己的兄弟,谢赫纳扎尔丁和卓(不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个加马力丁),还有他的儿子哈木丁,率领7500名士兵,进攻叶尔羌。
 
由于热西丁和卓的手下,之前已经攻克了新疆中部,大部分的清军兵站,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所以这支军队的装备,是非常精良的,和妥得璘的乌鲁木齐叛军不相上下。
 
自然而然的,当他们跨过沙漠,来到叶尔羌的时候,当地的两支叛军武装,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自然只能暂时投降。
 
不过这帮人口服心不服,暗中谋划着,推翻热西丁和卓的统治。
 
就在这个时候,叶尔羌的原自治区副主席,一个叫做加牙尼兹的家伙,决定来一次政治投机。
 
他写信给在喀什噶尔的阿古柏,请他出兵来占领叶尔羌。
 
他在信里给阿古柏说,只要阿古柏肯来,白山派的信徒,肯定会因为他是白山派和卓后裔,素布鲁克的总司令,必然会揭竿而起,团结在他的周围,打跑黑山派的热西丁和卓。
 
阿古柏一听,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于是就率领了500多名骑兵,主要是住在喀什噶尔的浩罕人组成的,赶往叶尔羌。
 
不过出乎阿古柏意料的是,由于在前面几次的和卓叛乱中,浩罕人四处烧杀抢掠,在南疆人的心目中,基本上是和恶魔划等号的。
 
所以他们虽然出于宗教感情,支持白山派和卓素布鲁克,但是并不喜欢浩罕人,结果只有很少的人,站在了阿古柏一边。
 
他们在夜里悄悄打开了城门,让阿古柏进城发动了突袭。
 
不过让阿古柏没有想到的是,这其实是一个陷阱,热西丁和卓的儿子哈木丁,事先已经得知了消息,所以当阿古柏他们入城以后,哈木丁立刻下令,锁上城门,准备来一个关门打狗。
 
这要是换成一般人,大概就只能束手待毙了,不过阿古柏可是有丰富战斗经验的,他一看形势不妙,立刻就骑马冲上了城墙。
 
他为什么要冲上城墙呢?因为根据之前的战斗经验,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街道上乱跑的话,很容易会中了埋伏,被路两边的暗枪所伤。
 
相反,如果冲上城墙的话,四周的情况,一眼就看得清楚,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沿着城墙跑的话,他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找一个还没有关上的城门,或者设法攻下一个城门。
 
古代的城墙,都有专门的坡道,供马匹上下,阿古柏的这一招,哈木丁完全没有想到,他把军队都埋伏在街道上了,一时之间,只能看着阿古柏他们在城墙上乱转。
 
不过阿古柏手下的很多人,这时早已吓破了胆,他们跟着阿古柏冲上城墙以后,直接就纵马往城下跳,后果可想而知,自然摔得粉身碎骨。
 
说来阿古柏的运气非常不错,他在城墙上转了不到半圈,就发现了一个还没有关上的城门,于是他立刻又从城墙上冲了下来,杀散正在关门的士兵,指挥手下的人,先往外冲。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他没有想到的意外发生了,原来这个地方之所以关门关的晚,是因为士兵先把城墙外的浮桥给收了起来,因此耽误了时间。
 
所以阿古柏和他手下的人,刚一冲出城门,才发现前面已经没有了桥,可是因为速度太快,一下子勒不住马,纷纷连人带马的栽到了壕沟里,全部都叠成了一堆,人和马紧紧的压在了一起。
 
而就在这个时候,急忙爬上了城中最高点,清真寺宣礼塔上的哈木丁,已经在城内火烛的照明下,看清楚了阿古柏的去向,命令手下的人,立刻向这个方向追来。
 
跟在逃跑队伍中的阿古柏,正挥鞭纵马,急匆匆的冲向城外,他也因为看不清楚情况,跌进了护城的壕沟,摔了一个狗啃屎,跌落在深深的土沟里。
 

就在这个时候,库车穆斯林叛军的追兵已经接近,摔得鼻青脸肿的阿古柏,正奋力挣扎着,试图摆脱压在身上的其他的人和马,爬出壕沟,他能逃得过这一劫吗?

 

清军真的靠吹牛皮,打败了穆斯林叛军吗?

罗马主义 灼识新维度 2021-04-16
 
14

群魔乱舞(四)

晚清沧海事 下卷 14

 作者 | 罗马主义

 

被临时赶鸭子上轿的巴里坤代理总兵何琯,看着从哈密方向赶来的穆斯林叛军,密密麻麻的越过了城外的南山坡,多的数不胜数。 

 

巴里坤城

 

这个景象,就像一股巨大的黑色浊流,迅速的铺满了整个巴里坤城周围,让小小的巴里坤城,看起来就像一叶孤舟,挣扎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可能。

 

更让人心惊胆战的是,穆斯林叛军的长矛上,挑着上千个人头,而这些人在几天之前,还和守城的人一起生活,现在他们全成了刀下之鬼。

 

城上的人甚至还能认得出来,这个是步营的老李,那个是炮营的老张,还有那个是骑兵队的把总老王……

 

几天前他们和文麟一起出发的时候,大家还一起同饮了壮行酒,互祝了平安,没想到几天以后,他们全变成了穆斯林叛军,用来恐吓众人的骷髅。

 

没有人不胆战心惊,没有人不腿脚发软,新任巴里坤总兵何琯,虽然强作镇定,努力的四处给大家打气,但是其实他内心也在打鼓。

 

尽管他努力的在众人面前发出豪言壮语,把胸口拍得通红,表示要与巴里坤共存亡,但是却没有什么成效。

 

因为光凭苍白的语言,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挥走,那片沉沉的压在巴里坤城上,末日将至的阴云。

 

何琯努力的控制自己的面部肌肉,让自己看起来似乎始终在微笑,可是他从旁人的眼神里却读出,自己很可能,只是挂着一脸苦笑,甚至有可能看起来,笑的像是在哭。

 

就在他沮丧的在城上,漫无目的的巡视,内心益发的感到惶恐不安的时候,他突然看到,有几个守城的军官,居然在这个时候,竟敢在偷偷的喝酒,而且还旁若无人的聊得眉飞色舞。

 

何琯见状大怒,立刻快步的冲了过去,就在他正要发火的时候,一个军官恰好抬头看见了他,居然招呼他说:“来,何大人也来喝一口!”

 

……

 

阿古柏在慌乱中,纵马冲出了城门,忽然发现,自己人和马,似乎都已经离开了地面,悬在了半空中,心中暗叫:“不好!”

 

接着他就掉进了城外的护城壕沟里,摔得鼻青脸肿,眼冒金星,还没缓过神来,又被后面掉下来的人砸在身上。

 

就在这个时候,从城里传来的杀声越来越响,马蹄声越来越密,阿古柏知道追兵已经靠近,努力的挣扎着想爬出壕沟。

 

可是黑暗中,周围掉下来的人,也在努力的向上爬,大家你拉我扯,缠在了一起,结果反而谁都动不了。

 

阿古柏急忙大喊:“让我先上!让我先出去!”可是这个时候,大家全都慌了神,逃命要紧,谁还管得着你是不是司令官,根本没人理他。

 

阿古柏一看,这么挤成一堆,等他能爬的出去的时候,恐怕追兵早就赶到了,到时候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于是他一发狠,从鞋筒里抽出匕首,对着周围就是一阵乱挥,把身旁碍事的人纷纷刺倒,也不管这些人是不是自己的亲信,或者是自己的死党,总之逃命要紧。

 

就这样,在周围的一片惨叫声中,他硬生生的杀出了一条血路,终于爬出了壕沟。

 

可是刚刚站起身,就看见后面库车穆斯林的骑兵,举着明晃晃的火炬,已经冲到了城门旁,于是他撒腿就跑。

 

接着周围响起了一阵阵的火枪声,子弹嗖嗖的从他四周掠过,然后他又听见有人在喊,把浮桥推出去,一个都不要让他们跑了。

 

于是他更加吓得魂飞魄散,没命的在旷野里狂奔,很快在他的背后,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无数的火把,在地平线上晃动。

 

阿古柏一边跑,一边脱,把自己的佩剑,盔甲,头盔全都扔了,可是即使是这样,靠双脚他也仅仅只跑出去了几百米,就看见荒野上,一队骑兵正在向他逼近,阿古柏心想:“完了……”

 

……

 

 叶尔羌城 

 

何琯走近一看,喝酒的居然是协领伊勒屯,骁骑校金连福,防御阿里屯,心中不由得大为光火,大敌当前,这些人居然带头违反军令,实在可恶。

 

更让人生气的是,这些人竟没有对他行礼,虽然不久之前,他和这些人的官职相差不大,可是现在他是总兵,尽管只是一个临时的,但是也有尊卑之分。

 

就在他一脸怒气,准备大发雷霆的时候,金连福却对他说:“来来来,何大人,咱们今天一醉方休,明天一起去赴死!”

 

这话一说,何琯竟一下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猛然想到,明天横竖都是一个死,再去计较这些,似乎也没什么意义了,于是一肚子怒气,忽然一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竟然下意识的接过了酒碗,跟着呼噜噜的全干了下去。

 

“谁说咱们一定会死?”听了金连福的话以后,已经有点醉眼迷离的老将伊勒屯这时却说话了:“我当年跟着伊犁将军奕山王爷,南下去打这帮家伙的时候,一个人就干掉了他们1000多人,明天就是要死,也得拉2000个人垫背。”

 

这时金连福也喝的有点多的,听完了伊勒屯吹的牛皮以后,不服的说道:“那老子明天要拉3000个人垫背,就是要死,也得挣够本。”

 

阿里屯也喝了不少,听罢他俩的大话,做了一个鬼脸,半带讥讽,半带不服气的说道:“你俩一个干掉2000人,一个干掉3000人,那我去干掉4000人算了,明天咱们也不用麻烦其他人,就凭我们三个,就把城下的这些穆斯林叛军,全都宰了算了,你们看怎么样?”

 

这话一说完,周围的人全都哄堂大笑,这一笑不要紧,城墙上的愁眉苦脸的士兵们,全都往这边看,众人全都好奇这边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还有人在这个时候,能笑的出来。

 

何琯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不由得心中一下有了主意,他立刻把军需官叫来,让他把好酒好菜,全都给士兵送上来。

 

接着他又命令,把以前南下打过仗的老兵全找来,然后让他们每人去主持一个酒局,重点是让他们去吹自己当年的战功,杀过一个人的,就说杀过10个人,杀过10个人的,就说杀过100个人。

 

谁吹得最悬乎,谁组织的酒局笑声最大,他就立刻赏谁银子,而且给他们的酒局加酒加肉。

 

众人一听,这事容易,吹牛谁不会呀?而且吹牛还有银子领,那大家就使劲的吹吧。

 

于是何琯命令,在城墙上点起篝火,大家分头边吃边喝,重点是要吹牛皮,讲笑话,一定要声音够大,让周围的人,听的见笑声。

 

既有酒喝,又鼓励吹牛,要点笑声还不容易?这样一来,城墙上的守军全都嗨了,笑声此起彼伏,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这一来城里的居民全都纳闷了,本来人人都在暗中哭泣,绝望之极,可是现在,听见城墙上的守军不停的放声大笑,于是都纷纷出门来看,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自然也就交头接耳,互相打听,然后就各种谣言满天飞。

 

当然,这些谣言也是何琯安排的,说是朝廷的大军已经出关了,最多几天后,就会赶到巴里坤,所以大家现在都不用担心了,于是众人就互相奔走相告,整个城里的气氛,顿时就放松了,大家忽然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

 

而城外的穆斯林叛军,这时也被城上守军的举动给搞懵了,看着这群走投无路的清军,居然大半夜的都不睡觉,竟然敢聚在一起喝酒,而且还笑得出来,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

 

于是就有人推测,是不是有援军要到了?所以这帮家伙这么高兴?慢慢的,各种奇怪的传闻,也开始在城外的穆斯林叛军中流传,搞得他们也人心慌慌。

 

甚至就连穆斯林叛军的总指挥马升,也绕着巴里坤城转了几圈,实在想不明白怎么整个城上的守军,到处都欢声笑语,为什么这么高兴,心里不由的也开始暗暗打鼓。

 

第二天一早,折腾了一晚上的守军还在呼呼大睡,而提心吊胆了一夜的穆斯林叛军,这时也无精打采。

 

整整一个上午,穆斯林主将马升都不敢发动进攻,反而派出了大量的骑兵,四处侦察,仔仔细细的查看了巴里坤周围,方圆十几里的地方,到底有没有暗中埋伏的援兵。

 

一直过了中午,侦察的骑兵陆陆续续回来以后,马升才终于确定,周围肯定没有任何援兵以后,于是他才敢下令,发动了攻城,不过虽然如此,他手下的士兵,却依然疑神疑鬼。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马升决定不搞什么花样,直接霸王硬上弓,先用炮火轰击,然后在火枪的掩护下,准备用最笨的办法,直接架云梯攻城,希望能尽快结束战斗,免得大家胡思乱想。

 

而且,他对这样做是有把握的,因为他之前已经从俘虏那里,得知了巴里坤城里,守军不足的消息,他现在的兵力数量,有压倒优势,所以在这种场景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

 

那么,吹了一夜牛皮的清军,现在终于要硬碰硬的开战了,他们能守得住巴里坤吗?

……

 

阿古柏看着渐渐追近的骑兵,确定他们是奔他而来的以后,他决定不跑了,因为人是绝对跑不过马的,再加上他也跑不动了,于是干脆就一屁股坐在了荒原上。

 

看着正在逼近的骑兵,他脑子里闪过了无数个念头,心想自己是会被长矛穿心?还是会被马刀斩首?反正都无所谓了,最好别把他抓去折磨半天,不如死个痛快。

 

就在他一边喘着气,一边绝望的胡思乱想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最前面的那个骑兵,他有点面熟,再仔细一看,居然是他留下来,守辎重的十夫长穆罕默德.巴巴,于是他赶紧站起来向他挥手……

 

就这样,阿古柏侥幸逃过了一劫,他在南疆的第一次战役,就这样以惨败告终。

 

而且,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就在阿古柏赔光了他仅有的一点本钱的时候,对他恨之入骨的司迪克,又募集了几千名吉尔吉斯坦骑兵,正准备前往喀什噶尔,找他报仇,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这要是换成了一般人,早就崩溃了,不过阿古柏这个家伙,还真不是一般人,他居然在逃跑回去的路上,尽管只带着寥寥无几的几个残兵败将,却敢打着和卓后裔素布鲁克的名义,见人就忽悠,凭着曾经在娱乐业练就的过硬本领,这家伙巧舌如簧,居然在逃回喀什噶尔的路上,又拉起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

 

阿古柏考虑到直接回去的话,在经历了叶尔羌这场惨败以后,自己很可能会被人看不起,甚至有可能失去原来的盟友,于是阿古柏决定冒一个险,去攻打清军将领何步云把守的喀什汉城。

 

汉城遗址

 

有人觉得他这样是不是疯了?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去攻打还有2000多名守军的,清军坚固设防的堡垒,这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还真不是,因为他在路上恰好打听到,清军已经断粮很久了,所以他决定去碰碰运气,搞一个虚张声势,看看能不能把清军吓住。

 

这个时候,喀什汉城的守军,士气已经跌落到了极点,大家都已经听说了,乌鲁木齐沦陷,新疆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发生叛乱的消息,所以人心慌慌。

 

这还不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清军已经断粮了,城已经没法守了,而突围又没有地方去,因为新疆中部,大部分城市,都落入了库车叛军的手中,所以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奎英,现在完全束手无策,城里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

 

如果要是其他的穆斯林叛军来攻的话,清军一定会死战到底,因为横竖都是一个死,可是阿古柏是来碰运气的,他根本就没能力来攻下汉城,所以他反而有了机会。

 

他把城围住以后,知道自己没能力攻城,于是干脆先给城内的守军开出了一个条件,看看有没有意外惊喜。

 

条件是这样的,让城里的清军改信伊斯兰教,加入他的队伍,他以他的神的名义起誓,不仅仅确保清军的人身和家属安全,而且还会让他们得到重用。

 

这个消息传到城里以后,已经走投无路的清军士兵,立刻觉得,这是生存的唯一希望,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于是集体要求守将何步云,接受阿古柏的条件,同时劝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奎英,也一起投降。

 

虽然对大部分人来说,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可是对于有些人来说,大义才是更重要的,面对众叛亲离的局面,奎英知道自己没有办法,为手下的士兵找到其他生路,更无力劝阻他们为了求生而投降,于是他决定,独自为国尽忠。

 

他拒绝了何步云和其他人的再三劝说,坚决不同意投降邪教,只是让何步云给他送来了一桶炸药,然后带着全家,朝着内地的方向三磕九拜之后,点燃了炸药……

 

奎英是在这场战争中,众多为国尽忠的英雄之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可惜的是,历史已经将他们遗忘……

 

阿古柏的这次冒险,撞了大运,不仅仅获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而且由于这批清军的加盟,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更重要的是,他现在终于可以摆出“英雄”的姿态,趾高气扬的回到喀什噶尔,一时间声名大振。

 

但是,阿古柏也知道,光靠这点人,要想征服南疆,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决定从喀什噶尔选出了9名美女,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送往浩罕,向当地人炫耀他的成功,鼓励他们来参加他的圣战。

 

而就在这个时候,司迪克带着7000多名吉尔吉斯坦骑兵,也已经赶到了喀什噶尔,他要亲手割下阿古柏的人头,为自己出口气。

 

那么,阿古柏能逃得过这一劫吗?

 

……

 

何琯组织的吹牛大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吹到最后,大家开始随意发挥,有人说自己用一根牙签,捅死了一串穆斯林士兵,有人吹自己尿了一泡尿,淹死了一堆穆斯林士兵。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吹牛,但是大家真的是开心啊,一个个都笑得你死我活,更神奇的是,到了第二天,大家看着漫山遍野的穆斯林叛军,居然都不害怕了。

 

于是何琯决定,将吹牛进行到底!第二天,当穆斯林叛军在下午开始攻城的时候,双方开始了激烈的炮战。

 

 

 

何琯特意选了一些嗓门大的士兵,沿着城墙奔跑,传送假捷报,他命令去北门的士兵,沿着北边的城墙大声高呼:“南门大捷了,摧毁了敌人十几门大炮!”

 

然后又命令去南门的士兵,沿着南边城墙大喊:“北门大捷了,歼灭了3000名敌军。”

 

他让士兵们,不停的从一边城门,跑向另一边的城门,去虚构另一面的胜利,沿途听到的士兵,无不士气大振,而城下的穆斯林叛军,也听得清清楚楚,个个顿时胆战心惊。

 

打仗这种事,有时候就是讲一个气势,这来来回回的不断传送假捷报,让城内的居民听见后,也是欢呼声连连,民心大振。

 

越来越多的市民,都主动要求加入战斗,冒着枪林弹雨,为士兵送水送饭,救助伤员,甚至直接参加战斗。

 

而城下的穆斯林,不断的听到城内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心里也是越来越胆怯,攻势也变得越来越弱,好多人甚至开始悄悄思考退路。

 

由于巴里坤城,毕竟是军事重镇,城高墙厚,虽然现在兵力不足,但是火炮数量众多,渐渐的在炮战中占了优势,打哑了穆斯林叛军的火炮。

 

而且穆斯林叛军,由于搞不清楚清军来回大喊的捷报,到底是真是假,渐渐的都以为,其他方向已经失利,所以迟迟不敢架云梯攻城,害怕出了意外,丧失了最佳的进攻时机。

 

穆斯林叛军主将马升,也被何琯这一招,搞得也是满腹狐疑,不断的派人四处核实,到底情况如何,最后渐渐的发现,清军是在瞎胡喊。

 

虽然他终于搞清楚了情况,但是要在兵荒马乱的战场上,让他手下的那么多士兵,也知道真相,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他派出了传令兵,去到各个方向,通知指挥官,清军在玩心理战,可是没有想到清军的戏演的太好,让各个方向的穆斯林将领,反而怀疑马升是在骗他们,企图让他们当炮灰。

 

何琯观察着敌情,知道这招已经生效了。但是他也知道,如果晚上敌人收队回去,一见面就会全体发现真相,明天再玩这一套就不行了,所以必须趁热打铁,现在就给敌人致命的一击。

 

于是他决定冒一个险,集中了1000名骑兵,突然打开了北门,冲了出去,绕着城墙,主动对敌人发动进攻。

 

穆斯林叛军到了这个时候,心里的承受能力已经逼近了极限,看见清军竟敢出城进攻,更觉得前面那些捷报都是真的,肯定是其他方向都已经全线崩溃了,于是掉头就跑。

 

而城上的清军,也不知道这些捷报的真假,看见穆斯林一跑,也相信这些捷报肯定都是真的,生怕放走了这些穆斯林叛军,直接就从城上抛下绳索,滑下城墙就开始追击穆斯林叛军。

 

这个举动,更是把穆斯林叛军给吓疯了,于是本来黑压压聚在巴里坤城周围的穆斯林叛军,现在忽然像潮水一样的向四面散去。

 

然后战场上出现了诡异的一幕,稀稀拉拉的清军,追着密密麻麻的穆斯林叛军猛打,战场上丢下了无数具穆斯林叛军的尸体。

 

马升完全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虽然他和他手下的亲兵竭尽全力的大喊,清军是在骗人的,可是现在已经没人听他们的,然后他们也被潮水般的人群裹挟着,只能一起逃跑了

 

甚至就连何琯,也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所有的城门,都被守军自作主张的打开,民众也全都冲了出来,去追杀叛军,一直把叛军追出了十几里地,何琯才好不容易收拢了部队。

 

这一仗清军大获全胜,斩杀无数,整个从巴里坤到哈密的路上,堆满了穆斯林叛军丢下的死尸和辎重,清军成功的守住了巴里坤城。

 

清军以不足二千人,击败了数万名敌军,杀敌近万,全靠吹牛皮给自己带来的信心,也靠吹牛皮把敌人吓破了胆,看来人生有些时候,喝喝小酒,吹吹牛皮,未必是什么坏事,说不定还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成功!

 

但是这次大败,并没有让妥得璘放弃他的计划,不久之后,他又组织重兵,对巴里坤城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这一次声势更加浩大,那么清军显然不能再靠吹牛皮了,他们还有其他办法,能守得住巴里坤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