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依赖外贸的纺织行业

来源: 2021-05-21 16:57:28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蛮族勇士:高度依赖外贸的纺织行业

 

中国纺织行业已经是非常稳定的行业,没有什么太大的起落,核心数据都是很稳的。经查阅国家统计局和纺织协会的年报数据,我将下面这些数据总结出来,供各位建立一些整体认知:

1、我国每年的棉花产量约650万吨(约八成产于新疆),进口量约200万吨,合计约850万吨。

 

2、这八百多万吨棉花用来纺成纱线,如果是纯棉纱的话,转化率大致是96%,基本上就是一吨棉花纺出来一吨纱。不过现在的纯棉制品已经很少了,一般都是加入各种化纤原料或者毛料,添加比例还很大。在大规模添加之后,每年我国的纱线产量大致在3000万吨左右。此外我国还会进口200万吨左右的各种高等级纱线。

3、看到这里,我国在棉和纱这种原材料领域,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还不算高。不过接下来,在成品领域,就开始呈现出鲜明的外贸依赖症状。这些原材料将会主要用于三个领域:服装以及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我们分开来看。

4、服装领域,每年国内的零售额大致维持在1万亿人民币左右,出口额大致维持在1200亿美元左右,折约8400亿人民币。出口占服装总产量的比值,达到46%。家用纺织品领域,每年国内的零售额约2000亿人民币,出口额约420亿美元,折约3千亿人民币,家用纺织品的出口占比高达60%。产业用纺织品,国内的零售额约800亿人民币,出口约270亿美元,折1900亿人民币,出口占比达到70%

5、三大纺织成品行业合起来算,总出口规模接近1900亿美元,出口占总产量的比值约为50%

看明白了没有:这意味着我国织出来的纱,纺出来的布,最终会有一半,必须要卖到国外去,国内市场只能消化一半。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我国庞大的基础制造业产能,在服装和各类纺织品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了压倒性的优势。立志承接我国纺织产能转移的东南亚各国,目前也还没有真正壮大起来。

 

而且,更关键的是,我国的服装及纺织制品出口,基本上就是外资企业的出口,占比常年维持在九成左右。比如服装领域,我国的民族品牌基本上就没有出口能力。我们的本土服装生产企业虽然产能极大,但是出口的时候,必须贴上外国品牌的牌子,算成是外资企业的出口。就这一点来说,欧美的纺织品协会,拒绝新疆棉花,外资企业是一定会跟上的。这对我国的服装及纺织品出口,算是形成了直接打击。占我国棉花产量绝对优势的新疆棉被外资企业拒用,这意味着五成的终端产能必须寻找新的原材料进行替代,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继续维持现有产能不变的话,那么在原料领域,进口规模必须上升到五成。

 

在这一点上,希望工信部门能有清晰的认知,并迅速制定相关对策及指引,在这个必须坚决捍卫国家尊严的时刻,我们的纺织企业,要如何调整经营方向。比如,非出口类的纺织品企业,优先使用新疆棉;而出口类的企业,则根据不同情况,允许其使用进口棉或国内其它地区的棉花进行替代。这些需求都要马上着手进行摸底,并安排扩大进口等事宜。如此,就可以在捍卫尊严的同时,将对纺织行业的影响,降到最低。握拳!任何难关,相信我大中国都一定可以度过!

 

=================================================================

 

 

蛮族勇士(老蛮):

 

全球左倾——“极端环保型通胀”已经到来

 

 

简单讲一下近期的宏观经济形势吧。在特朗普被极端左派主持的大规模舞弊弄下台之后,整个世界必然在美国的带领下大幅左倾。而全球左倾的第一个恶果,就是极端环保主义重新回归主流,并必定带来极其沉重的附加恶果——通胀。

话说特朗普这个人没别的本事,也就是看清了欧美左派那些民主小清新的虚伪,所以他根本就不理那些虚无缥缈的环保口号,上任第一件大事就退出了巴黎环保协定,不再理睬所谓的碳排放这个扯淡到无边无际的伪概念,同时大力鼓励美国国内的石油开采。如此一来二去,美国的页岩油行业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美国居然因此在特朗普的任期内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第二大的石油输出国,对中东石油不再有任何依赖。

 

我曾经讲过这个道理讲过很多次: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消费力不足以覆盖生产,也就是消费力不足带来的危机。而要延缓经济危机的到来,补充消费力,就是最好的办法。欧美的极端左派所主张的极端环保主义,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仅仅只是所有企业的成本剧增,没有任何其它用处(对,在遏止污染方面也没有任何意义,比如电动车造成的间接污染比汽油车要高几十倍)。成本增加导致商品价格增加,于是就扼杀消费力,加速经济危机的到来。而特朗普这么一搞,美国页岩油产业拉低了全球石油价格,并进而有效遏制了通胀,老百姓的消费力居然得到了保护,所以全球在近几年的日子都不算好过,但是经济危机居然被暂时性的阻止了。哪怕是2020年整个欧美世界一起疯狂印钱给被困在家里的老百姓发补贴,通胀居然都没爆发,似乎经济学教科书完全不起作用了。其背后的原因,也只不过是页岩油这种全新的能源行业,极大的压制了油价上涨而已。

各位,你们必须清晰的意识到,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基础,第一,是粮食;第二,是石油。粮食就不说了。石油价格不仅决定了运输费用,大宗商品的价格构成里运费占了一半以上,更重要的是:石油提炼的副产品,是化工产业的原料,是塑料、服装等基础消费行业的根基。油价上涨,不仅大宗商品要涨,连最普通的服装行业都要跟随涨价,没有任何办法。

好吧,现在拜登这个极端白左通过大规模舞弊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回馈他背后的舞弊分子,他当然要变本加厉的支持左倾环保主义。所以他上任后的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取消美加之间的石油管道建设;第二道命令,则是无限期停止批准页岩油开采许可,特朗普政府已经颁发的开采许可在到期后一律不延期,而这些许可的到期日大部分集中在明后年。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拜登政府即将打着极端环保主义的旗号,摧毁美国的本土石油产业。这种愚蠢到别致的举措一定会带来可怕的连锁反应,首要后果,就是全球油价不可遏制的上升。哪怕现在全球经济并没有实际复苏,欧美各国依然处于严厉的封锁状态,但是油价依然是挡不住的上升,从11月中旬拜登刚刚胜选的40美元,一直涨到了现在超过60美元。涨幅达到了五成。并且这种上涨还只不过是起步罢了。

蛮族勇士(老蛮):全球左倾——“极端环保型通胀”已经到来

好吧,油价这么涨一波,大宗商品的价格构成里运费占了一半以上,当然也要跟着涨,于是去年11月份至今铜价涨了三成。同理,苯乙烯这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副产品,也涨了五成。在现在全球经济距离真正复苏还差十万八千里的背景之下,石油+大宗商品+化工原材料的价格普遍暴涨,这事简直就是魔幻。我大中国的工业企业老板们过了个年回来,就惊讶的发现,自己居然无法完成订单了,因为原材料太贵,按原来的订单价格来做,根本就做不了。废止订单又意味着高额的违约金,所以过完年后这半个月,我大中国的制造业老板们统统都是焦头烂额,连觉都睡不了了。

各位,请你们仔细的想清楚:石油+大宗商品+化工原料,这三样东西,构成了人类的基础消费的绝大部分。这三样东西大幅涨价了,还有什么东西能不涨价?恶性通胀还能被阻止吗?在下面放一个关于“原材料价格暴涨”的百度新闻搜索结果给各位,对这个世界在如何运行一无所知的各位,可以稍微增长一下见闻。毕竟,这个世界,不是只靠环保口号,就能运行下去的。人,还是要吃饭的。

本来2020年整个欧美世界就在无底限的印钱,直升机式撒钱,通胀本来就是一触即发。现在好了,阻止通胀爆发的最后一根筹码,也被白左得意洋洋的撤了下来,还恬不知耻的声称这是为了保护人类的未来,为了人类的环保大业,我们这一代人就算是集体饿死也没关系,只要零元购的黑命贵能够美美的活下去就好。而黑命贵们唯一需要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是支持男女同厕罢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资金当然会抛售美国国债这种依靠美元信用度的资产,转而拥抱大宗商品类资产。债券被抛售之后其实际成交价格下降,账面利息不变,利息÷债券成交价就是债券收益率,所以美债收益率在近期暴增,这两天已经尝试过击破了一次1.5%的公认的美债收益率风险关口。因为一旦有效突破的话,事实上就拉高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底线收益率。买美债都有1.5%的收益率的话,那别的投资就需要更高的收益率,才能留得住资金。而收益率提升意味着风险提升。于是全球资金被迫大洗牌,这就是俗称的美元收割全世界。其实并不是美元收割,只不过是金融风险在迅速提升,资金在寻找更安全的避风港罢了。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动)

对这件事,我个人没啥想多抨击的。话说欧美固然已经被极左思潮洗了脑,不环保毋宁死,我大中国国民在这方面也好不到哪里去,特斯拉在国内一样卖得如火如荼。在脑残程度上,欧美与中国,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

只不过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欧美在繁荣状态上维持了40年,并且从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就没有了真正的对手,所以养出了整整两代人的脑残。而我大中国明明从2001年加入世贸之后慢慢承接了全球基础制造业转移,才开始有好日子过,撑死了还不到20年时间,按道理说,第一代脑残都还没被洗彻底,第二代甚至都还没走出社会。往前数20年,大多数家庭都是长年见不到荤腥,偶尔出去吃个宴席,上了一道红烧肉,所有人都要拼了老命去抢一块肥肉藏在袖子里拿回家舔一周,现在怎么就敢舔着脸跟着欧美一起扯极端环保的淡呢?这背后的社会学原理,到底是什么呢?

 

 

=============================================================

 

蛮族勇士(老蛮):当中国人不再愿意结婚

 

 

在讨论中国的婚育数据之前,我先给出两组数据,分别是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在2013和2020年的婚育数据。

蛮族勇士(老蛮):当中国人不再愿意结婚

 

老实说,韩国人的日子比日本要难过得多。虽然日本的年轻一代在大东京地区面临买房困难的局面,甚至发明了弹丸型公寓这种奇葩住所,不过日本的社会福利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医疗养老体系都挺不错,而且其实东京地区的房价已经近25年没怎么涨过了,年涨幅连通胀率都跟不上。并且只要离开东京地区,日本其它地区的房价都堪称低廉,普通中产阶层5-7年的年收入,一定可以在日本的非东京核心地区买一座带院子的独立屋。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人对婚姻还算保持着热情,2013-20年的结婚人数降幅12.6%,也不算离谱。

至于韩国人那边,年轻一代真的已经是绝望了。韩国式的财阀体制跟日本式的巨型财团体制还不一样。日本式的财团其实并没有完全堵死普通年轻人的上升通道,就普通人来说,年资够了,贡献度也够了,职位自然也就有了。在韩国那边,稍微像样一点的工作机会,都是财阀内部人士高度把控。同时韩国的房价跟中国一样,持续暴涨,首尔的房价近三年普遍涨了5成以上,现在的价格已经普遍都在人民币10万/㎡以上,就跟我大中国北上广深的年轻人一样,靠自己想买房基本上就是瞎扯淡,手里好不容易存个几千块钱,不如炒鞋和炒盲盒就好。至于非首尔地区,普通中产阶层需要10-15年的年收入,才能买得起一间普通公寓房。就这种情况,韩国的年轻一代拒绝结婚,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无非就是职业上升通道匮乏+房价泡沫的双重作用罢了。所以,2013-20年,韩国的结婚人数降幅达到了34.4%,远远超过日本。

好吧,接下来我们来看中国的情况。为了更直观、更清晰、更具有震撼性,下表我给出的是从1985年至今的我国结婚及离婚人数的数据,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

蛮族勇士(老蛮):当中国人不再愿意结婚

说明一下,1999-2002年的结婚量下降,是因为当时的千万国企员工大下岗造成的。没有工作,当然就不会结婚。此后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基础制造业从欧美转入国内,结婚数据才开始好转。好吧,各位,接下来,令人震惊的数据就在这里了:2013年我国达到结婚人数的历史峰值1347万对之后,就开始剧烈下降,2020年下降到了813万对,累计降幅39.6%!这种降幅不要说日本,甚至大幅度超过处于婚姻坍塌边缘的韩国。对这种雪崩式的数据,我实在是不知道应该作何评价。

好吧,韩国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是因为职业上升通道匮乏+房价泡沫的双重打击的结果。而在我大中国,更是变本加厉。关于我大中国房价的事情就不讲了。总之无论在什么城市,年轻一代别指望能靠自己攒够首付就是了。单说这个职业上升通道的是,从2010年至今,中国的什么职业类别方向还存在就业人数上的增长呢?个体户!从2010年的4467万就业人员增加到了2019年的11692万人,翻了一个倍。其它各类职业的就业人数,无论是国企还是外企,包括规模以上民企,都没有了增长性可言。在事实上就意味着干干个体小老板,送快递开滴滴,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整体出路。这还谈什么职业上升通道?这还结什么婚?大家各自安好,不要相互打扰,也就是了。不然的话,饭店的上菜员妹纸和浑身臭汗的快递小哥坐在一起相亲,两个人相互一看对方,就恨不得往地上吐口水,回去还要各自去知乎上假装成功人士吐槽相亲时撞到了一头土八怪,也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十分影响捧着手机打王者的时间,这又何必呢。

各位,婚姻是生育的基础。在婚后三年左右生育,是中国人的普遍生育规律。体现在数据上,就是2013年达到结婚人数的峰值,而到2016年,就出现了国人在近10年的生育峰值,当年度生育1791万人。好吧,这个1791万人的阶段性峰值数据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这是2013年结婚人数峰值+2015年全面二胎政策,这两个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而伴随着此后结婚人数的坍塌式下降,以及二胎政策红利释放完毕,人口出生数据当然会剧烈下降。

于是,符合逻辑的事情出现了,到2019年,我国新生人口就下降到了1465万人,较2016年的峰值降幅18.2%。我们拿这个降幅对比2013-2016年的结婚量降幅——15.1%(1143/1347-1),其实也可以算同一个数量级,相互是可以印证的。在韩国和日本的数据表里,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点——结婚人数的降幅与出生人口的降幅,是大致相同的比例。

根据这样的逻辑,我们其实已经可以推算出2023年的我国出生人口情况了:至少要较2016年的人口出生峰值数据,下降四成。并且由于二胎政策红利的完全消失,达到5成都有可能。这就意味着,2023年,我国的出生人口将只有900万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呢?2019年我国的死亡人口998万,并且由于人口老年化的缘故,每年的死亡人口大概还要增加5-8万。

 

也就是说,如果延续目前的情况不变的话,最迟在2年内,我国将会进入人口自然减少状态

 

而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导致年轻人抗拒婚姻的局面。指望完全放开生育限制来促进人口增长,是不行的。生过二胎的妈妈们今年普遍都超过40岁了,能生会生的也没几个了。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给年轻人提供职业上升通道,并且把房价降下来。呵呵,职业上升通道这个事的难度之大,在全世界都不可能实现,这个事我们不谈它。光说这个降房价的事,各位,你们看了昨天的文章,31城财政强悍度比拼,如果降房价的话,至少24个城市的财政要崩塌,带来的后果简直难以估量。所以,唯一的结论就是:结婚量还会继续爆降,而新生人口数据,当然也还会随之下降。

 

在本文的最后,讲一下离婚的事情。关于离婚,我使用了一个新指标:将当年度离婚人数与结婚人数做对比,来考察离婚频率(不是你们通常理解的离婚率)。1985年的离婚频率只有5%,也就是当年度我国有100个人结婚,也有5个离婚。到2020年,离婚频率已经上升到了53%,也就是有100人结婚,还有53个人离婚。这种离婚频率已经高得惊人了。按这种玩法的话,只要再持续几年,基本上就是每两对夫妻就要有一对要离婚了。

 

婚姻的稳定,建立在社会经济的稳定之上。而职业上升通道匮乏+房价泡沫,恰恰就是影响社会经济稳定的最大负面因素。如果目前这种离婚频率暴增的局势持续的话,到2023年就要超过60%,也就意味着只要结婚,就有超过6成的可能性要离婚,比美国黑人家庭约四成的离婚频率还高。这还结个什么婚?不如单身一辈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