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友如茶系列:《阿尤花》

来源: 2021-02-25 06:43:1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本月初写的一则小文。真实记录,发生在笑坛的故事。

正文:

——————

 

有一网友,数月如一日,喜欢在坛中晒花,晒的是他家阳台上的昙花。我对此颇为好奇,见他如此爱此花,问他花瓣几何?答曰,不曾数过。我又问,若夜晚昙花仙子现身,愿以身相许,问我有几多花瓣,你却答不上来,如何是好。答曰:沉默是金。

此人名阿尤,新加坡人。适见又晒昙花,于是写了一首小偈:

 

昔有赵州茶,今有阿尤花。

一声吃茶去,一声花开了。

——《阿尤花》


大家都知,赵州禅师“吃茶去”的禅宗公案。《五灯会元》记载如下:

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

曰:“曾到。”

师曰:“吃茶去。”

又问僧,僧曰:“不曾到。”

师曰:“吃茶去。”

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什么意思呢?


就是叫你新来的和尚去喝茶。

什么是大师,就是当他随便做个什么动作,说句什么话,你都得往别处想。你不能想得太浅了,看云是云,大师会说我没看到云;也不能想太深了,看云不是云,大师会说,我看到的只有云。

不管怎么说,你都错。过去比较暴力的禅师,比如赵州禅师的师祖马祖道一,教训弟子百丈怀海,上去直接就捏鼻子,捏得鼻子酸疼。只因为师徒俩看到一只野鸭子飞过河,师父问徒弟“野鸭子何处去”,徒弟老实回答过河去。

就被捏了鼻子,疼得大叫。

所以在大师面前,要学乖。马祖道一,讲究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南泉普愿也是他的得意弟子,赵州禅师,又师从南泉普愿。 赵州禅师,更加平易近人,一生嗜茶,喜欢从茶中体味禅意。

那么他就没那么暴力,去捏徒弟的鼻子。答错了,只是叫你喝茶。

为什么是答错了呢?

当大师问你,“曾到此间么?”,就不只是问你是否到过我们寺庙,他实际上在问你,是否明心见性?

你回答曾到,和不曾到,都是错误的。你不如直接先声夺人,叫大师“吃茶去!” 院主也是不懂,很困惑,问为什么。问为什么,说明他也不懂,不是个开悟的人,所以赵州叫他,也“吃茶去!”

这里,一声吃茶去,只是温柔地代替了捏鼻子的暴力手法。也体现了赵州的平常心。既然你教人要有平常心,面对尚未开悟的弟子,自己依然应保持平常心,你不好发火,生气,动怒,甚至动手动脚啊。

一声吃茶去,尽显赵州禅师的平常心,也是对佛弟子的无分别心。不悟,吃茶去悟,悟了,忘记悟,也吃茶去。

用吃茶,将一碗水端平。但还是有个茶。

阿尤也是一样,寄情于花。虽然沉默,惜字如金,依然寄情于花。赵州亦未完全超然物外。

 

阿尤初闻“赵州茶”,戏问,是否“赵州桥的妹妹?”


这赵州茶公案,出自赵州禅师,而赵州禅师,当时的确身在赵州桥附近的观音院,而当时已有赵州桥。赵州禅师,也有提到赵州桥的禅宗语录。

这样说来,赵州桥和赵州茶,是为姊妹,也不算错。于是,再得小偈一首:

 

赵州桥头赵州茶,阿尤屋后阿尤花。

一生尘埃未除尽,尚余一茶一朵花。

——《一朵花》


不过话说回来,一茶一花,也不算执。人无癖,不可交也。人生寄世,性相同在。只要能够生无住心,再任心亦无不可。

世中诸物,不明了之前,皆是诸物;乍明了时,皆是尘埃;你不再视其为尘埃,它就不再是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