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友如茶系列:《坐雨安居》

来源: 2021-02-18 06:44:1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奇闻怪谈,变成了一个小洞天福地。佛陀时,去闹市行乞,为触及众生;坐雨安居,为讲习佛法。后世禅宗祖师,多头陀行;即便以寺庙为中心,也多在偏远清幽之处。

求的是个什么?

就是自然清静。慧能不取广州,而在曹溪(宝林寺),道元不取镰仓,而在越前(永平寺),却将禅宗极大发扬?

为何?

 

《坐雨安居》——摘自《陶子》

正文:

————————

 

        我家附近有片池塘,掩映在树木丛中。树林的入口很小,很不起眼,外面车来车往,过客匆匆,几乎没几个人驻足,为此片刻停留。你不停下来,亲自走进去,你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风景。池塘很小,但周围和树林间,有一片灌木,形成一个外面封闭、里面却有些许开阔的洞天福地。池塘里漂浮着睡莲,夏日凉风习习,波澜兴起,伴随几许蛙声,很是写意。

        每当此时,我脑海中立即涌现四个字:坐雨安居。

        遥想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到了鹿野苑,重新找到最初追随他苦行的五人,传授四圣谛,得五比丘。又有富家子耶舍出家投奔,带来五十四人,得僧团六十。每年7月,印度雨季来临,连绵三月,一直到十月,不仅出行不便,还容易践踏庄稼草木生灵,受人诟病,于是佛陀规定,这三个月僧人不分散,不远游,不行乞,不独修,而是集中在一起,听闻和修习佛法,严守戒律,彼此监督,互相学习,和谐相处,共同精进。

        这就是坐雨安居。

        坐雨安居的地点,往往距离人群集中的城市、村落不远,闹中取静。第一次坐雨安居时,一些僧人负责行乞,其他僧人一起静修,讨回来的食物,大家共享,然后轮换。佛法传开后,国王和富商,捐赠了美丽的园林——竹林精舍和祗园精舍,信众们主动过来供奉食物,听闻佛法,渐渐地,有了寺庙的雏形。

        坐雨安居,可谓寺庙的前身。从此,僧侣每年集中三个月,有了固定的修行、布道场所。不过,在其初时,更像是一个佛学院,所有人如沐春风,如来,如去。现如今,则变成了豪华庞大的寺庙,僧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聚集在一起,一边念经,一边接受供奉,香火鼎盛。反而托钵、化缘的苦行、云游和尚,成了闲云野鹤。

        当年佛陀自己也是身体力行,除了坐雨安居三个月,也去游走村落、城市,行乞的同时,弘扬佛法,也就是一种传教行为。这既是自身的修行,也是宣传佛法。需要主动接触人群。雨季来临,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三个月,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回想过去的种种,去体悟,去验证。这是智慧的提升。可以说,是修和行的合一。从人群中脱离出来,又回到人群中去,而不是永远偏居一处,独善其身,或让信众前来,供奉香火,求神拜佛。

        坐雨安居,爱其静,爱自性,爱自然,爱大道,爱人物,爱生灵。如今,我们难以有每年三个月的坐雨安居,但在喧嚣嘈杂中,静下心来,在这样的树林里、小池塘边,即使待三分钟,也可以找到那古老的坐雨安居:

        抚今追昔,一刹那即永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