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莫痛于不敢啼

来源: 2020-08-25 10:21:31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痛莫痛于不敢啼——熊庆来晚年遭遇

 

--作者:智效民

 

84.jpg

 

熊庆来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研究数学,二是教书育人。

 

在数学方面,他的函数论研究成果被誉为熊氏无穷极(即熊氏定理),并载入世界数学史册;

 

在育人方面,他培养了华罗庚、严济慈、赵忠尧、陈省身、许宝禄、庄圻泰、

 

钱三强等一大批优秀数学家,使民国年间的数理研究达到国际水平。

 

1949年以后他因为参加国际会议而客居海外,是周恩来派华罗庚把他请了回来。

 

 

熊庆来于19576月从法国返回北京以后,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工作。

 

就在他回国前夕,曾昭抡、华罗庚、钱伟长、童第周、千家驹等人因为响应毛泽东帮助党整风的号召,在民盟中央小组会上提出保护科学家、争取科研自由的意见。

 

没想到《人民日报》在76日发表署名文章,指责他们提意见的目的,是要向党夺取科学工作的领导权。

 

这篇文章让科学家们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

 

据说经过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的精心运作,华罗庚和童弟周才勉强过关,

 

但是隶属于教育系统的曾昭伦和钱伟长,却被打成右派。

 

 

反右运动后期,还有一个拔白旗、插红旗运动。曾经逃过一劫的华罗庚被当作科学界的白旗批斗。

 

在这种情况下,熊庆来的处境可想而知。

 

1958年中秋之夜,熊庆来与妻子在家中独自过节,为此他吟诗一首:

 

风雨度中秋,一家只二老。

思念远离儿,那堪回肠绞……

 

 

 

1962年,形势稍有转变,年届古稀的熊庆来招收了两个研究生,他们是来自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杨乐和张广厚。当时杨乐正在与黄万里的女儿黄且园谈恋爱,且园的弟弟黄鲁淳正读高中,是一个数学爱好者,他问这位未来的姐夫:熊先生那么大年纪了,他收你们当研究生是不是作个样子呀?杨乐回答说:初次见到熊先生时,他就说他是老马识途,愿意给我们领路。随后,他还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小册子,这本书对我们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不幸的是,1966年文革开始以后,熊庆来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斗。熊先生的孙女熊有德说:爷爷的一个学生是造反派小分队队长。奶奶陪爷爷去参加批斗会,会场上的标语是批判华熊黑线。当人们喊揪出反动权威华罗庚时,华罗庚先生站了起来。开始时爷爷坐着听人们斗华罗庚,后来他们高喊着把熊庆来揪上来,爷爷就自己颤颤抖抖地上去,站不稳,有好心人给他搬了一把椅子,他没坐。华先生就过来扶着他,但他自己也站不稳,还是奶奶上去扶着爷爷。

 

 

忽然,一个造反派上来摘掉了爷爷胸前的毛主席像章。爷爷看着周围似熟悉又不熟悉的脸,感到一阵隐痛,难道当年他不顾一切回到祖国就是为了这个?奶奶给我讲了这个经过,她也没有讲是谁这样恩将仇报,只不过告诉我:所有人都喊打倒你爷爷,只有杨乐躲在后面一声不吭,还是杨乐有良心。’”

 

熊有德还说:当时她爷爷听完奶奶的话以后,只说了学生有错,先生有责八个字。

 

196923日,熊庆来在深夜中去世,享年76岁。当时还是专政对象的华罗庚听到这个消息后,曾向革命委员会领导申请前去吊唁。等到批准以后,熊庆来的遗体已经被送到火葬场了。他匆匆赶到火葬场,才在一大堆尸体中找到了恩师熊庆来。

 

后来华罗庚对熊有德说:没想到你爷爷,那个当年赫赫有名的数学家,会死得那么惨。躺在一大堆尸体中间,没有花圈,也没有追悼会。

 

直到文革结束以后,华罗庚才在《哭迪师》中,用恶莫恶于除根计,痛莫痛于不敢啼的诗句,来表达当时的真实感受。

 

 

转自《智效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