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何其多
中國「神童」何其多?又有2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
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後,湖北武漢也傳出,當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一名三年級和五年級學生,早前也以研究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抗腫瘤效果,在中國「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中獲獎。中國網友紛紛讚嘆,中國「神童」真是何其多啊!
據北京晚報與上海澎湃新聞報導,武漢這兩名小學生的參賽項目名稱是「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該研究項目簡介附有兩張圖片,其中一張為整齊排列的20多隻小鼠實驗體,另一張為不同狀態下的不同體積的小鼠腫瘤。網友質疑,「這麽小就敢取小鼠的心肝脾肺腎?」
新華社報導,昆明市某研究所一位科研人員表示,「小鼠成果沒有幾年不可能完成。」
面對外界質疑聲浪,武漢市科協16日回應稱,已獲悉此事,並已介入調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則表示,不了解相關情況,學校現在已經放暑假。
該獲獎項目簡介中提到,「許多專家表示喝茶可以預防癌症,茶多酚是茶葉中主要的活性成分,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本項目研究主要是為了探索茶葉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的抗腫瘤效果,並研究如何在實驗動物中證明喝茶能防癌,從而去驗證喝茶可以抗癌這一說法。」
對於中國各地頻頻出現「神童」研究癌症的現象,新華社15日在一篇「莫讓孩子的『科學夢』變了味」評論中指出,通過查閱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歷年獲獎名單可以發現,類似的「高大上」中小學生研究項目不在少數。
雲南一名科研人員指出,從這些參與評審的專家專業背景、資歷來看,他們要甄別出參賽者是否作假、是獨立研究還是借他人力量,應該非常簡單。
但何以這些全國性比賽的評審專家,沒能發現一些參賽作品明顯已超出中小學生知識能力範圍?對此,目前相關單位都未正面回應。
澎湃新聞報導,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以研究直腸癌在「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日前遭到眾人質疑後,這名小學生的父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勇彬15日晚間已在科學網發布道歉信稱,「他過度參與了該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
當晚,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也發布通報,決定撤消該項目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

小姐妹科研获奖,其指导人称「是在我的指导下由孩子们亲手完成」。(取材自上游新闻)
继昆明小学生研究基因治癌症获奖后,武汉一对小学生姐妹也以「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获奖。然而,这对小学生的父亲为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研究指导人为其母的好朋友而引发热议,武汉市科协公布调查结果,称「独立完成实验」。
上游新闻报导,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一对三年级、五年级小学生参加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小学组三等奖。该项目名为「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项目简介中提到,用绿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作为受试药物,研究其在裸鼠肝脏肿瘤疾病模型中的体内药效。药物治疗后25天,发现EGCG组小鼠肿瘤体积较生理盐水组和阿霉素组小,实验表明绿茶提取物儿茶酚EGCG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
这对小姐妹的父亲、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16日表示,他没有参与女儿的实验研究,该实验由湖北省人民医院的实验技术员王茜全程指导完成,王茜是其妻子的朋友。「我个人认为这次研究、申报都是符合规范的,恳请大家不要伤害孩子。」
而研究指导人王茜则表示,「从2017年5月开始,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在我的指导下于动物房内进行了裸鼠肿瘤细胞注射和茶多酚腹腔注射,并在我的带领下观察小鼠状态和测量肿瘤大小,全部实验于2017年6月中旬完成。」「相关肿瘤细胞注射、药物注射和观察测量肿瘤大小等实验操作,都是在我的指导下由孩子们亲手完成,并做好记录。最后由我和孩子们一起做小鼠解剖,孩子们做肿瘤剥离后观察拍照。」
报导指出,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一位教授表示,他和多名同事看到新闻后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项研究的原理很简单,取出白鼠肿瘤后,滴不同试剂,观察肿瘤的变化。「这个原理通俗易懂,小学生弄明白也正常,但小学生独自取出白鼠肿瘤的可能性较小,完成这个还需要专业实验室,华科附属小学没有这个专业实验室。」
世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