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

来源: 2020-06-20 09:42:35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农村夫妻用一辆三轮车养活七口人,23年后全家都在摆摊 | 正常营业

中国人的一天2020-06-19


 

1.jpeg

△2014年9月的雨夜,时发展夫妻坚持出摊。

“地摊经济”,注定将成为2020的年度关键词之一。当城市的夜晚,被地摊的点点灯光点亮,当陌生的场景,时隔多年后再次出现在街头巷尾,面对不利局面的中国人,再次展示出了极强的韧性和灵活的应对之道。

《中国人的一天》继续推出“正常营业”系列,讲述“地摊经济”背后,小摊主的出摊体验,分享他们的苦辣酸甜。今天的故事,来自河南摊贩时发展一家。

 

作为一对农村夫妻,时发展和赵爱华靠着自创的一款小吃,“单饼夹香菜”,一辆小三轮车,终于在县城站稳了脚跟。出摊23年,夫妻俩拉扯大了两个孩子,还给结婚的大儿子买了房。这辆小三轮,养活了时发展夫妻一家人,也承载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穷则思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河南长垣市乡下种田的时发展夫妻,日子并不好过。种田收入微薄,家里几间老房子,一下雨就到处漏水。

“不如去县城试试”,赵爱华和丈夫商量,树挪死人挪活,即使为了下一代,也不能再过这样的穷日子了。1997年,30岁出头的夫妻俩,带着7岁的儿子时宗杨,到县城投奔亲戚。

2.jpeg

2020年6月,收摊后的赵爱华。

时发展学过几年厨师,听说平顶山地区有道小吃叫“烙馍卷菜”,适合摆摊贩卖,但路途遥远,舍不得路费的他,在别人的描述里,开始琢磨将它“本地化”。

在水沟街十多平米的出租屋里,时发展和妻子研究起做饼卷菜的工艺,“刚开始做出的饼,不是薄了就是厚了,也不耐存放,放久了就干了,没法卷菜”。

“失败了也舍不得扔,一家人经常几顿都是吃饼”。

经过反复尝试,时发展终于做出了特色小吃“单饼夹香菜”,相对于“烙馍卷菜”,他的饼更薄,菜品也更多样,口感丰富。

3.jpeg

赵爱华正在制作单饼夹香菜。

做饼的原料小麦和花生,来自老家的地里,小麦磨面做饼,花生榨油做菜,卷上豆芽、海带、豆腐皮、土豆丝,还有自家的酱料,5毛钱一个的卷饼,很受食客欢迎。

一辆人力三轮车400多元,时发展买不起,就先借了一辆,改造一下,就成了一个流动的小摊。

“技术升级,价格翻番”

4.jpeg

2014年9月,刚刚下过雨,时发展在等着顾客光临。

“一开始没有名气,生意也一般”,时发展说,那时农忙时节,夫妻俩还要回乡下操持农活,补贴家用。

再后来生意慢慢好了,时发展就很少回家,田地也租了出去,他对未来多了一些信心,“感觉我们靠这个手艺,也能在城里立足了”。

5.jpeg

2015年1月,大雪纷纷的夜晚,时发展夫妇在摆摊。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时发展的单饼工艺也升级了,加入了豆腐串、鸡蛋等菜品,价格也是翻了几番,从5毛钱一个,涨到了3-6元。

“价格比以前贵,但吃的人也比以前多”,时发展说,模仿他的人也有,但少有成功的,“我的秘诀就是新鲜,菜从制作到卖完不超过3小时,夏天更短,即使放冰箱也不行”。

“卖不掉的,就倒了”,这点大气,是很多模仿者学不来的。

“很多人买我的饼十多年了”,单发展说,有的人几乎每天都来。

6.jpeg

街坊手中拿着单饼夹香菜。

这几年,重要街道不允许固定摆摊,时发展夫妻白天在菜市场和学校附近摆,晚上在老十字路口出摊。

“每天要卖到凌晨一两点,苦是苦一点,但收入还可以,比上班的还高一些”。

儿子的婚房

女儿出生不久,儿子也成家结婚了。“结婚后,他们小两口搬进了老房子”,看着更加破旧,下雨天依然漏雨的老屋,时发展暗下决心,要帮儿子儿媳一把。

7.jpeg

时发展夫妇的孙女(左)和儿媳(右)。

用了多年积蓄,时发展夫妇在县城买了房。

儿子买了一辆三轮车,子承父业,扩大了单饼生意的规模。时发展很满意当前的生活,“一家人都在一起,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儿子时宗杨和父母摆摊,儿媳耿莉在家带娃、操持家务,他们养育了三个孩子,老大老二上小学了,老三也将上幼儿园。

“我们都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现在最重视的,就是孩子的教育”。

8.jpeg

孙子、孙女获得的奖状。

在时发展的老家,一家人靠着当地政府危房改造的补贴,和自费出资数十万元,把漏雨的老屋拆掉,建成一座几百平方米的三层楼房。

“将来我们年纪大了,还是想回去居住的”,时发展说,这就是落叶归根。

9.jpeg

还未装修完的楼房。

最近,时发展把家里的出租的田地收了回来,今年麦子收成不错,这让他很高兴,“还是自家的麦子烙的饼好吃”,他说,“绿色生态,无污染”。

10.jpeg

父子正在收拾麦子。

时发展回家的日子里,留在县城的赵爱华依然每天出摊。凌晨快2点,其他摊陆续打烊回家,她还在街上。

她说天气热,回到家里也睡不着,在街上透透风也凉快。现在年轻人比以前睡得晚,半夜也会有人出来买吃的,能卖一个是一个。

11.jpeg

夏日深夜的赵爱华。

每年,时发展一家都会放几天假,七口人一起去旅游。

今年因为疫情没能出去,但出游的计划,已经在一家人的讨论之中了。

“每次出去旅游,多老顾客就会催我们,问为啥还不出摊,生意还做吗,啥时候回来?”时发展有些无奈,“摆个摊,摆出了上班的感觉。”

《中国人的一天》第3776期

摄影&文字 | 薄高鹏

剪辑 | 像素笔记

编辑 | 小凡 匡匡

出品 | 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