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

来源: 2020-05-30 21:20:08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盖据我多年杂览的经验,从书里看出来的结论只是这两句话:

好思想写在书本上,一点儿都未实现过。坏事情在人世间全已做了,书本上只记着一小部分。

——周作人
 

 

    @高会民
    

  @安豐邑  
#歷史片段# 1967年8月8日,重慶不同派别的造反派發生武鬥,其中一派以土造三艘“炮艇”組成艦隊,沿長江溯江而上,與另一派交火激戰,致24人死亡,傷上百人,擊沉“長江207”拖輪等船只3艘,打壞12艘,長江航運為之中斷。此事件史稱重慶八八海戰。#以史為鑒知興替#

 



 

“大学不能产生思想,则大学无用。”——厦门大学教授谢泳

 

 

 @史统令
这张摄于曹禺先生晚年的照片,极为传神,曹禺后半生内心的苦闷、纠结、不甘和痛苦,以及他处境的尴尬,都令人惊叹地表现出来了。

 

 

 

 @军武菌
关于一战堑的壕战,想必大家多少都有点了解,但是具体关于堑壕战你们又知道多少呢,堑壕战时,士兵吃住拉撒都在一块地方,堪称活生生的地狱~~ #军武百科全书#

 

 @安豐邑  
楊朔(1913年4月28日-1968年8月3日)山東蓬萊人,原名楊毓晉 著名文學家。歷任中國作協外國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副秘書長,亞非團結委員會副主席等職。文革開始後受迫害,1968年7月底上書毛澤東遭拒絕。不堪折磨,絕望中於1968年8月3日服大劑量安眠藥自殺。#以史為鑒知興替#  

 

 

  @押沙龙
梁惠王的事儿再说两句。我特别厌恶“吃饭砸锅”这一说法。知识分子靠专业能力任职,水平不够可以解职,但不是靠谁赏的饭,要守谁的家法。高校是国家公器,目的是为了培育人才、研究知识,不是任何人任何机构的私产。用养狗的眼光来看待教授,这个国家能产生什么顶级大学?能产生什么一流知识?如果体制裹挟了大学,我们应该反对的这种裹挟,而不是反过来说你这么不满意咋还不滚?

 

 
 
 
 

  


【不拿一针一线,只借8根金条5000大洋】

江门市市民梁启超称,在修葺老屋时发现一张68年前的老借条,借条证明游击队从梁家借了8根金条、

5000大洋,还有38石零70斤大米。梁启超将此事反映到蓬江区民政局,

该局称没有政策无法兑现,建议他将借条捐给国家。*****/RvkQ6o2 @俗人海洋
    

我們不能选择从哪裡來,但可以选择往哪里去。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