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旧事
陈全林
夜读《武林旧事》
读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华书局出版,李小龙点校评注本,前面对周密的介绍与评价,非常详细。此书极好。在阅读中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资料。
略作摘录,以表敬重。武林,是古杭州的旧称。我在少年时,在家乡县城书店关注过此书,当时习武,看到“武林”两字,还以为是武术书籍,一翻看,才知是古书,与武术无关。
在《武林旧事》序言里,周密写道:
“世故纷来,惧终于不暇纪载,因摭大概,杂然书之。青灯永夜,时一展卷,恍然类昨日事,而一时朋游沦落,如晨星霜叶,而余亦老矣。噫!盛衰无常,年运既往,后之览者,能不兴‘忾我寤叹’之悲乎!”
读来怆然。作者经历了南宋亡国的全过程,又是一个遗民,隐居不仕。其人无尽的悲叹在这文字之中。我也是写作者,有时候想到往事,如在昨日,可忽忽二三十年已经过去了,也不时有“而余亦老矣”之叹。
前天晚上,一位发小发微信问我何时回家过年,说“我们有三十年未见了”。可想起他结婚时的情景,如在昨日。而他妻子怀孕后挺这大肚子走在大街上的样子也如昨见。朋友的儿子该有三十岁了。而三十一岁时我从家乡来到了北京,如今五十岁了。
在这本记时代风物、人情、典章、习俗、文艺、建筑、轶事等等的名著里,我读到了两条,值得录之。一则与放生有关,一则,写了宋代的天水人张镃先生,对佛道颇有悟境,算是九百年前的老乡。
浴佛
四月八日为佛诞日,诸寺院各有浴佛会,僧尼辈竞以小盆贮铜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铙钹交迎,遍往邸第富室,以小杓浇灌,以求施利。是日西湖作放生会,舟楫甚盛,略如春时。小舟竞卖龟鱼螺蚌放生。
这里透露了两点信息。一,僧人在浴佛节到富贵人家求布施以牟利;一是商人以出售放生的物类牟利。
第二点,跟现在一样。如今很多学佛者,提倡放生,于是,放生就成了产业,也成了杀生与祸害。比如,北京有位居士为父母祈福,要放生五万只麻雀,南方就会有人组织人在森林里抓捕五万只麻雀运到北京供放生积德者放生。结果,会有一万只麻雀死在运输路上,会有一两万只麻雀死在放生当天。类似的放生产业,多次上过央视“焦点访谈”与《北京晚报》,地方政府还为此出台过一些禁令。
原来,一千年前的宋代就有人把放生与生意、产业结合了。
中国国民性的根子,种得很久远,很久远。
另外一则,与我天水老乡有关。周密录了《张约斋赏心乐事并序》,文章清丽,佛理精深,颇有悟境。这“张约斋”即张镃,祖籍甘肃天水,当时是世家子弟,后来舍家为寺。
张约斋赏心乐事并序
余扫轨林扃,不知衰老。节物迁变,花鸟泉石,领会无余。每适意时,相羊小园,殆觉风景与人为一。间引客携觞,或幅巾曳杖,啸歌往来,澹然忘归。因排比十有二月燕游次序,名之曰《四并集》,授小庵主人,以备遗忘,非有故,当力行之。然为具真率,毋致劳费及暴殄沉湎,则天之所以与我者,为无负无亵。
昔贤有云:“不为俗情所染,方能说法度人。”盖光明藏中,孰非游戏?若心常清净,离诸取著,于有差别境中,而能常入无差别定,则淫房酒肆,遍历道场,鼓乐音声,皆谈般若。倘情生智隔,境逐源移,如鸟黏黐,动伤躯命,又乌知所谓说法度人者哉。
圣朝中兴七十余载,故家风流,沦落几尽。有闻前辈典刑,识南湖之清狂者,必长哦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一旦相逢,不为生客。
嘉泰元年岁次辛酉十有二月,约斋居士书。
我所喜欢的,是其中这一段:昔贤有云:“不为俗情所染,方能说法度人。”盖光明藏中,孰非游戏?若心常清净,离诸取著,于有差别境中,而能常入无差别定,则淫房酒肆,遍历道场,鼓乐音声,皆谈般若。倘情生智隔,境逐源移,如鸟黏黐,动伤躯命,又乌知所谓说法度人者哉。
“不为俗情所染,方能说法度人。”这对于任何一个想弘道说法的人,是法则、格言、定律。“于有差别境中,而能常入无差别定”,是《华严》境界,能于万象差别中不生分别心而一心在定,则任何境界,皆是定境,则大千世界就都是道场。
“情生智隔,境逐源移,如鸟黏黐,动伤躯命,又乌知所谓说法度人者哉。”打了个非常妙的比喻。修道者、弘法法者被情所困,就像鸟儿为了贪求食物而被涂了胶水的黏竿所黏而伤损性命。比如2018年传出来的原中国佛教协会的某会长法师的“情事”,不仅伤害到了法师自己,也伤害到了佛教界。“又乌知所谓说法度人者哉。”又哪里知道他在说法度人啊。
修行人被情欲、名利所困而身败名裂的事情,这三十年来,我见的多了。佛道界、气功界,触目皆是此辈,究其根,是定慧不足,道力不充,情欲所动,八风所吹,染缘面前就不能立定脚跟了。
张镃能舍宅为寺,可见他对佛教的信仰很深,而他曾常年在寺院隐居,佛法熏陶,悟理颇深。即便有如此悟境,因为他参与朝政党争,未能善终。此书中介绍说:“(张镃)以祖荫官奉议郎,曾助史弥远诛韩侂胄,后复谋诛史,事泄被贬,死于贬所。”
作为一个学佛多年、舍家为寺的人,参与朝臣之间的谋杀,心动杀机,最终害人害己。可见,我这老乡,佛学并未学好,佛理固然参悟得很深,可惜只是口头禅,根本靠不住。他自己做了那只被黏竿所黏而伤损性命的笨鸟。一叹。
文人士大夫谈禅论道,悟境很高,实修颇差,所以靠不住。这是千古通病。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