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二白

来源: 2019-12-17 21:11:18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29岁,恋爱经历0次,处女——(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一、你找男朋友没问题

 

  1. 你要找个什么样的伴侣”
  2. “灵魂伴侣”。

我是90后,生活在新时代。还有4个月就是我29岁的生日。这个数字,意味着我研究生毕业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已经一年了,意味着距离30岁还有一年,意味着我孤独了29年,意味着单身了29年。

 毕业工作的这一年,我被催婚了。爸爸妈妈有三个很明确的观点:第一,在漂亮优秀的女人过了30岁,都是走下坡路,贬值了。第二,离婚比一辈子孤独终老强,离婚至少孩子是自己的。第三,早知道我们该多生一个,你不听话,还有个其他盼头。

爸爸说:“你叔叔有个亲戚,是个女医生,工作很好长得也好,35岁了还单身。”

妈妈说:“那个当服务员的女生,没怎么读书,都找到条件很好的男朋友了,你说你读这么多书,怎么就是找不到呢?”

闺蜜:“你长的很网红,又有董卿的知性气质,不缺男娃儿追你,你就是太挑了”

朋友:“你工作这么体面,穿衣风格多元化,性格活跃,多才多艺的,又喜欢参加相亲活动,你这种情况好找男朋友。”

                               (这是我)

大千世界两个人相遇有概率,两个人彼此相爱有概率,有人说爱情是个概率问题。为了扩大我的概率,爸爸直接花了7000块钱报名珍爱网线下相亲平台,起初没敢告诉妈妈,妈妈一度接受不了,找个男朋友,还要专门花钱。

这一年,红娘老师介绍的,朋友介绍的,约见的人至少有15个。

有相亲对象说:“你是挺漂亮的,但是爱情的话还是差点感觉”。

有相亲对象说:“感觉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

有相亲对象说:“我挺喜欢你的,和你在一起会很开心吧”。

………….

最后的结局是:没成,一个也没成功。爸爸说:没有完美的男人,婚姻有70到80分满意就很不错了。妈妈说:“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爸爸妈妈的担心,让我心烦意乱。我告诉他们:我不是不找,我是没有遇到双方情投意合的。

我身边有很多适婚人单身,有女老师有房有车单着,有长的好看条件好的男生单着,似乎“流行”单身。

    有一天下午我和妈妈并排坐在沙发上。“你这样不觉得孤单吗?”妈妈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内心百感交集无法言说,这个每天看着我的妈妈都觉得我孤单,我到底是有多孤单。

从全国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平均的离婚率是37.60%, 2017年全国单身人群已达2.2亿人,占到总人口 15%左右。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的“问题”,老师说婚姻是一个契约关系,以后的时代婚姻会解体,虽然我现在的认知还没想明白这个问题。

二、爱的说明书

 

   有一天妈妈回家告诉我,她和我读初中的表妹(已有男朋友)走在路上,表妹:“姐姐,交男朋友了吗?”  “还没有”。15岁的表妹:“姐姐,就是太老实了。”

   年少懵懂。小学阶段的我,对于爱情一无所知。当时我和异性相处的方式是打闹。我经常和前排一个小帅小帅的爱踢足球的男生打闹,喜欢拿着书本打他的脸,打他的头。他没有带课本,我主动把自己的课本借给他看。有一天下午上体育课,我2个好朋友跑到我的耳边说:“你喜欢某某(他的名字)。”我红着脸心里很慌张,叫她们别乱说。

   小学快毕业的那一年,前排坐着一个喜欢写诗的小男生,他的作文一直被老师夸奖写的好。他经常找我说话,快毕业的时候,他送我了一张卡片(正面是一个戴红色帽子的美女,那个时候最流行的就是这种卡片),背面是他写的一首诗,诗的具体内容我忘记了,但我记得那首诗的温柔和爱慕。

   爱即是罪。进入初中,我去了尖子班,那个写诗的小男生他去了差班。我家就在学校附近,从我家到学校的路上会经过一个小桥。放学后,时不时会听到他和他的兄弟们站在桥上吹口哨,叫我的名字,我不敢看他们,总是跑着离开。

    初二的时候前排坐了一个长的挺可爱的男生,他留着一个西瓜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之间的话越来越多。一下课我们就去教室外追打,跑来跑去的,他说最喜欢吃话梅,我就悄悄买了话梅,放在他课桌的抽屉里。他会把他小纸条内容与爱情无关,他会把他的复读机(很宝贝的东西)借我听音乐,渐渐的我俩会写一些小纸条。时间久了两个人的友谊似乎有点不对劲了,我内心很惶恐、很害怕,谈恋爱在老师和家长眼中就如打游戏、去网吧一样是大忌,不可饶恕,班级里没人谈恋爱。在我当时的心智里,爱情是一件罪恶深重的事情。

    在这种心态的笼罩之下,我主动疏远了他,不理他,请他以后别写纸条给我。当时我俩的成绩在班级里20名左右属于中等水平,这个成绩考不上重庆市的重点中学。进入初三他成绩提高了许多,进入了班级前10名,这个成绩能够上重点中学,我隐约感觉到他成绩的提升与我对他的疏远有关。有一天中午他一个女生好朋友给了我一个纸条,对我说:“他挺好的,叫我考虑一下”。

    我的内心依旧有着深深的罪恶感,爱情在当时的我看来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是坏女生才会做的事情。当天晚上回到家,我没看纸条的内容,而是把纸条撕成了细小的碎片,放在了笔筒里。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他对我说了些什么。后来初中毕业,我们进入高中,不在一个学校,他给我打过一次电话,也没说什么,就是祝我生日快乐。之后我们断联了,没有见过,今年在一个同学的朋友圈看到了他结婚的照片。现在去回忆他,更多的是一种感谢吧,感谢他的喜欢那么纯粹、没有杂质,喜欢着那个成天灰头土脸,穿着丑校服,笑的没心没肺的我,这种喜欢在难遇见。

   阴郁弥漫。高中三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两件,一是经历了人生第一场地震(2008年汶川),二是爸爸出轨,父母离婚。

    高中我进入主城区,就读于重庆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刚一入校,就面临着双重打击。环境不适应,第一次离家求学,非常想家。初中阶段一直有着光环,老师重视同学关爱,进入高中我变成了班里的路人甲,落差极大。加上父母离婚,我成了单亲家庭的小孩,妈妈在离婚之前一直是个家庭妇女,离婚后妈妈一边承受着精神的崩溃,一边出来找工作赚钱。疼在娘身,痛在我心,在加上高强度的学习压力,物理、化学听不太懂,作业不会做。初中的时候我被称为班级“开心果”很活跃开朗,话也很多,经常是笑声比人先到。现在的我不喜欢说话,我变得很沉默,有时看着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就突然止不住的默默流眼泪,我总是在晚自习结束以后,安静的坐在教室直到没人。整个高中三年我都沉浸在爸妈离婚的悲伤之中,极度苦闷,我感觉那时的状态像早期抑郁症。这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三年,这三年别说爱情了,就连爱情的影子也没有。

   只为优秀。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我要不一样,要改变高中的那个自己,找回以前那个活跃开心的我。军训期间自告奋勇当班长,带领大家打扫厕所。参加学校团委助理招聘,参加班委选举,参加各种社团。我拼了命的,用尽自己全部的能量,提高自己,想让自己变得优秀。时常在老师办公室加班到2-3点,时常早上6点就到活动会场。室友说:“你回来的时候我们已经睡了,你出门的时候我们还没有醒,好久都没有看到你了。”一心只为变优秀的我,将时间全部花在了我的学生干部工作中。大学四年累计获得20多张市级和校级奖状和20多次国家级、市级、校级活动经历,这些也成为了我毕业面试的敲门砖,让我在面试中所向披靡,这是我得到的,我失去的大概就是爱情吧,没有好好打扮自己,没有花点心思在爱情上,我冷了爱情,它也忘记了我。

   大学毕业后,我在区县的一所大专学校学生处当老师,由于我本科期间丰富的学生干部经历,开展工作得心应手,用我当时领导的话说就是上手快。毕业那年22岁,我成了学校最年轻的老师。自然也有同事领导听说我单身,要给我介绍对象,但是这个时候我将重心转移到了提升学历上,以便换工作,我能从区县回到主城。有了这个职业目标以后,我开始准备考研,我白天上班做行政工作,晚上和周末都在寝室看书复习。苦不苦,累不累,挺苦的,挺累的,但是心中有梦想,走路都带风。工作两年期间,也遇到过不讨厌可以试着去相处的男生,但是我把时间看的很重,去约会不如复习英语和政治,谈恋爱太浪费时间了。工作了两年,我依旧没有爱情,依然没有他,等来的是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浪子与白纸。那是研究生入学报道的第一学期,学院开展迎新晚会。研一新生要在晚会上表演节目,正式演出前我站在洗手台整理我的红军装。一个穿白色风衣黄色头发的男子,突然看着我。“你是某学院的”,“恩”。对话结束,他转身,我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久久没有挪动。

   后来我打听到,他是比我高一年级的学长,他和我们年级的男生住一个寝室。学长爷爷是俄罗斯人,学长经常标榜自己是中俄混血。不过他确实很帅(长的很像韩国偶像天团里的那种男生),人又高有183cm。我对学长是一见钟情,他这种浪子闻到我对他有好感后,很大方的约我见面吃饭。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他身上的磁场,那种磁场扎人。所谓面由心生,越了解越能明白,为什么他身上有扎人的磁场。他确实不是什么好男人,学长和女生的事可以写一本故事集叫“错爱春秋”。

                          (我为学长定制的带有他名字的杯子)

后来我总结出他的三大渣。

第一渣,借钱不还认识不久,学校放假了,他在微信上说有点急事要我转500元给他,我没犹豫(我也只是个学生)把我的生活费转给了他,他说不久之后就还我,中途我催过他还钱,但直到毕业离开学校,他依然欠着我,其实就是赖账。

第二渣,坏的名目张胆。学长的亲姐姐从小学习舞蹈,有一次下雨,姐姐发着烧送他去上学,这加重了姐姐的病情,最后姐姐因病去逝。学长内心一直比较自责认为是因为他,姐姐才会离开。用他的话说,因为姐姐,他对跳舞的女孩情有独钟。他的初恋是学舞蹈的,军训时因为一碗酸梅汤邂逅,两人的爱情止于牵手和拥抱,最后女孩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学长分手,选择了去北京嫁给有钱的生意人。第二任女友对学长特别好,百依百顺,他想吃什么,女孩都会为她做。到最后学长有点腻了,刚好有个短头发女生出现,撬开了他和第二任女友,短发女生成为了他的炮友,并且这个女生怀着他的孩子嫁给了一个有着体面工作的老实公务员。接着是第三任,第四任,第五任。还有那些他撩到手并不是女朋友但是直接睡了的舞蹈系女生,他的外表加上娴熟的撩妹技巧,懂女生心思的他十拿九稳,不完全统计26岁的他至少已经睡了20个女生。关于这些故事的细节,他都会直接告诉对他有好感的我,我想是因为我是白纸,是不想欺骗我这个白纸,是想让我这张白纸接受并认可,用他的话说,睡了就会爱上你,睡了就是女朋友了。

     他每说一个他的故事,我就在心里为他减分,在我的认知世界里我接受不了,浪子颠覆了白纸的三观,但我却对这样的男人有着爱情的感觉,那段时间白天走神恍惚听不进去课,晚上不睡觉躺在寝室床上一个人流泪,没人懂我,无处可说。

第三渣,利用你的爱为自己谋利。研究生要毕业,毕业论文是硬性指标。他因为花太多时间在撩妹上,临近毕业,论文框架还没有写出来。他求我帮助他,他导师已经明确对他说,实在不行就推迟明年毕业吧。我是个重情重义,心很软的人,不忍心看到他毕不了业,于是我答应帮他写。他论文研究的是一个外国人人的思想,而这个人及其思想,并不是我的专业范围。为了要写出论文来,我放下自己还没有完成的开题报告,从零开始看书,收集资料,早上8点到图书馆,晚上11点回宿舍。我记得那时快放假了,大部分人都回家过年了,硕大的图书馆都没有几个人,坐在图书馆一眼望去只有桌子和书,学校的树林特别多,而路上没有几个行人,晚上从图书馆到寝室的路上黑黝黝的一片,我是个女生,其实我很害怕。写论文是对身心的巨大消耗,这样烧脑又寂寥的生活,我过了整整15天,整整15天,学长的论文初见眉目,1万多字的框架基本成形。我在帮他写论文,他在约着美术学院的女生一起回家,这是我后来知道的。

   学长这样的男人依旧是我目前遇到过的世界上最差劲的男人,见过最差的男人之后,你在去看其他男人,你会觉得别的男人挺好的,白纸遇见高手,这是白纸提升自我最快的方式。

      他毕业临走之前我们没有在联系,最后他把我的一切联系方式删除拉黑。

    断联一年,有一天下午我和朋友在逛街,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是学长打来了,他说他梦到我了,问我工作找的怎么样。他觉得对我有愧。我说:“我已经放下了,都过去了。”最后我删除了那个电话号码,遇到他最后的安慰大概就是这个一年后迟来的电话吧。现在回想起来,为喜欢的人写论文,这是我这辈子,为爱情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情。

三、凤凰花开的路口

    时光去不回。回到我的开场白,这29年我到底有没有爱情,我没有,我没有过一个男朋友。表面看这个问题是因为太有定力、是个奇葩、要求太高、机缘未到,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不会爱。我是我,我也是千万个中国女生、男生的缩影。有心理专家做了一个研究,对一个人寿命影响最大的是人际关系。我们的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我们的人际关系,爱情是生命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家庭里,绝大多数的父母没有告诉过我们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去爱你喜欢的人。我们看的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的爱情,电视剧里的爱情,影响我们最深的是爸爸妈妈的相处模式,爸爸妈妈彼此相亲相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绝大部分人也是靠经验和感觉摸索着处理爱情问题,绝大多数的中国父母给予不了孩子优秀的爱情模范。

   拿我来说,我爸爸妈妈离婚又复婚,他们的相处模式给予了我爱情的不安全感,但是这种不安全感,我认为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这种在爸爸妈妈那里习得的经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改变的,这是我们人的能动性。

   在学校里,没有关于爱情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一门必修课程是关于爱情的,老师没有告诉我们,我们遇到情感问题应该怎么去处理,没有教我们怎么去疏通我们的爱情。。

    爱情这个话题在我们成长的不同阶段,被家庭和学校,默认为了一个只是靠自我探索和总结完成的课题。我们在家庭里学习不到、学校学习不到,我们年龄上去了,但是爱一个人的能力却没有上去。我们的年龄里缺乏情感的智慧,缺乏两性沟通的智慧。如果稍微学习一点关于情感的理论,我们会明白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有巨大的不同,如果男性或者女性能用对方的思维,对待对方我想很多的分手和离婚都可以避免。不是我们不合适,不是缘分未到,是我们不会爱,这是我的故事,也是挣扎在爱情泥潭里,没处明白的女性的故事。

         愿你从我的故事里学会爱,每个人都值得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