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水晶鞋的童话故事,传播甚广,为一代代普通年轻女性励志之佳品。
不过,我最初接触灰姑娘,与美丽的欧洲童话故事毫无干连。
“请灰姑娘”是故乡旧俗,算得上一种流播甚广的民间迷信。
灰姑娘主要是指点民间迷津,给生者以出路提醒。我小时候也有耳闻,但从未观摩过。
须知,我小时候,是人民公社,那时打击封建迷信很厉害,但灰姑娘却一直没有绝迹。
这些年又在故乡兴盛了起来,而且,与当年关门偷偷请灰姑娘不同,如今请灰姑娘,要堂而皇之排长队了,还未必当天能轮到你。
我的父母对祭祖敬祖宗很虔诚,母亲对谢灶间菩萨灶间嬷嬷也很虔信,但对请灰姑娘一类,并不在意,过去多是由我祖母她们操持。
1994年,我小弟弟因患白血病病逝,其时我爷爷奶奶俱健在,所谓白发人送黑发人,父亲是一夜白头,家里人一直很伤心。
父母的朋友中,有信请灰姑娘的,便与我父母关说,说我弟弟年轻,未成家而殁,在阴间孤魂飘荡,
孤单地很,尚不能找到阴间的其他祖宗为伴,需要招引他回家,最好请请灰姑娘指点一下。
父亲文化虽不高,却只敬祖宗,不语怪力乱神。但老年丧子之痛,也让他由着母亲去请灰姑娘了。
母亲虽虔敬对待祖宗灶神,对灰姑娘之类,其实心里没底。
按照朋友的指点,母亲先去弟弟坟前上了香,请弟弟跟着母亲上路,去见“灰姑娘”。
母亲后来告诉我,她在弟弟坟前是这样说的:“学新(我小弟弟名),你快点跟我上路,早去早回,
我家里还有小孩要照顾(我侄女其时尚幼,平时都是我母亲带着)啊,要早点回家的。”
母亲说,她说完之后,挎着篾篮,一路向西,“头也不敢回,浑身毛骨悚然,都湿透了”,
因为“按他们的说法,你弟弟就跟在我身后哪,不能回头。”
赶到西边的公路上,父亲扶着自行车等着呢,母亲爬上后座,抓住父亲衣服,催父亲快骑。
到南夏墅请灰姑娘的人家,很多人排队,请灰姑娘的人,本是一家工厂的厨师,
中午还要回厂里给工人做饭,结果,上午父母没有排到。
父母到南夏墅附近我舅舅家吃了顿便饭,便去排队请灰姑娘了。结果排到了第二位。
母亲的记忆大致也有些模糊了。她只记得请灰姑娘时,用了一只大簸箕,里边装着沙灰,插着筷子,边上烧着香,
请灰姑娘的人神情庄严地端着大簸箕,嘴里念念有词地,母亲也听不懂,边上也是挤满了人。
“这簸箕端着挺沉的。”母亲说。
问题开始,筷子在米上抖动画符,灰姑娘显灵了,她神奇地告诉请的人你要问的人在了,可以回答请的人的问题了。
无神论的父亲一下子被击中了,只是站在边上哀哭,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母亲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虔诚地磕了头,然后就问我小弟弟附身显灵的灰姑娘,在冥乡可好,需要些什么东西之类。
灰姑娘一一作答。
父亲在边上听了越发哀痛。边上排队的人看我父亲伤心样都觉得难受。
母亲虽然哀痛却知道此行目的,为的是让夭殇的新亡人在冥间安宁,能找到自己祖宗,不受老亡人欺负。逝者已安,生者方宁。
灰姑娘指引着父母回家应该做的事,母亲一一记住。
“跟着你家老子回家吧,你家老子引你到哪个位置就坐哪个位置吧!”灰姑娘“叮嘱”小弟的亡魂。
母亲后来告诉我说,你弟弟跟着你爸爸回家来,到大门口,你爸爸说,这桌子上都是你的祖宗,还有空位,
你就坐门口那个位置吧,你弟弟就坐下了,成了新祖宗。以后祭祖敬祖宗时就一起受敬了。
我小弟弟在快麦收时病故,到得农历7月廿三,按照灰姑娘的说法,已经与我的祖宗一起,可以共享祭祀了。
“前桥谁谁,死了好几年,灰姑娘说还不能受享呢”。
也就是在这之后,原本不信鬼神的父亲,也对鬼神半信半疑了。
倒是母亲,跟我说起来,说后来再也没去请过灰姑娘,挺怕人的。
后来我一个当了大和尚的同学也跟我母亲说过,倒也不必过分在意,平常心对之即可。
母亲如今依然只敬祖宗,敬灶间嬷嬷灶间菩萨,其它的,还是回避着。
后来我查文献,这灰姑娘的习俗,大约是扶乩请神的一种,灰姑娘大约是旧神中的紫姑,司厕之神。
紫色在故乡近灰色,倒也相般配。不过,如今故乡之人,恐怕少有人知道,这紫姑是司厕之神。
旧时请紫姑,用的也是粪箕。这簸箕在故乡有两种,一种是扫存垃圾的,叫粪箕,一种是存取粮食的,叫簸箕。
不过,跟历史上的那些传统相接,请灰姑娘之意,也在其先知占事卜吉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