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祖孙三代女性命运

来源: 2019-07-30 20:21:31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走神》•窥探祖孙三代女性命运,口述实录

萧河南 3月前 ⋅ 219 阅读
 

笔者按:

“女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感性的动物,她们的话有时并无逻辑可言,常常是从当下一件小事就过渡到另一件陈芝烂谷,也常常能从绝望中突然回过神来,尽量把日子往红火里过。

 

我分别以女儿、外孙女的身份,采访了自己的母亲和外婆。一是为挖掘自己的来路,二是讨一个行得通的去路。结果始末缘由,竟合成因果。笔者既是故事的一部分,也试着从生活的同一横切面着手,刻画出三张命运相关、却有着不同选择的女性面孔,谱写出她们血缘与命运的不经意相似之处。

 

年已古稀的外婆,一次大病后突然开始信仰基督教,两度失夫、三次夺房产被打、后被舅舅弃养、投资被骗;而即将退休的母亲,在丈夫出车祸、数次被婚姻背叛后,于十年前一头扎进佛教——这些看起来悲剧的故事,从她们本人亲口的讲述来看,似乎又有另一种意味。

 

本文尽可能详实、忠实地还原了她们的话。但鉴于采访者与采访对象的特殊关系,口述之中的虚实真假与实际真相究竟如何,读者有权辨证听取。

 

芸芸众囡,各有各的浮沉、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救法。

扛住难过日子,允许自己在‘不值得’面前走走神,但日子还得继续。”

 

 

 

口述实录第一篇:外婆故事

倾诉人:卢秀枝(外婆化名)

年龄:75岁

坐标:河南郑州

日期:2019.3.27

 

 

1

两次婚姻自卖本身

 

至今因我所起的一切纠纷与结局,都太不值得。

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什么好也没落着。

我现在时不时都在想,做一个人真的是很难很难。

 

说起我当闺女的时候,那时候我还没嫁给你姥爷。俺大(父亲)去当兵,家里只剩三个小孩一个老太太。那时候我才12岁,一个人出去干活,辛辛苦苦养活几口人。等到要嫁给你姥爷的时候,我才17岁,你姥爷比我大16。嫁过去一看,家里穷得叮当响:破被子、破单子,连柜子都是借来的。嫁过去的彩礼是30斤粮票,我拿这30斤粮票换了30斤麦磨成面,又送回娘家去——这就算把自己打发(嫁)了。

 

后来你舅姥爷娶媳妇,到我家来要猪,杀猪办酒席。你姥爷不舍得,说你要肉我给你钱去买肉。恁舅姥爷不高兴:“我想要一套猪下水”,你姥爷又说那我给你钱你去买猪下水——反正窝窝囊囊、横竖没把猪给他。

 

你舅姥爷因为这跟我大闹一场。

办(婚)事的时候不让我管、不让我到他家里去。(我)跑前跑后给他置办娶媳妇物件,上机织布给他张罗被里儿、被表儿,结果因为这一头猪,兄弟姊妹闹了个不合。

 

后来你姥爷得病没了,没过两天、公公婆婆也都翻身(去世)了。家里剩我一个女人,下面还四五个孩子。安置完了这个安置那个。为了生存,相当于自卖本身,又嫁给了你后来这个姥爷。

 

 

2

儿子成了我最大冤家

 

生了你妈他们五个,好不容易一个个拉扯大。

到如今各自成家了,你舅说不管我的闲事,不管不问。

我今年70多岁了,你说我咋办。

我咋能不痛心。

 

他到处说我咒他让他死了。老天爷!我是信神的人,咋可能做出那样的事儿。我每次祷告,都是祈求上帝给他长命——怕他命太短。他红口白牙说我咒他,你说我冤不冤。

 

早前我跟你(新)姥爷去巩义水泥厂上班挣钱。我不在家,他当大哥的,就控制着几个闺女姊妹不让吃喝。等我回来,他又开始控制我,也不让你(新)姥爷进门。我要挖麦子磨面,你舅一下子过来全抖到地上。那个驴脾气,都是你姥爷惯的。

 

我跟着你姥爷出去上班,不是为了赚钱养活几个孩子吗,不挣钱咋往家拿钱?

你舅跟你第一个妗妗搁不着(处不来)。后来你妗妗跑了,你舅6年都没再娶下。我就把你当时才两岁的媛姐带到巩义,让你舅自己在家过活不要操心。临走还花700多块给他买了个火炉(煤气灶),让他用煤气做饭,自己管住自己温饱。

 

问他中不中?他说中。

我就给你媛姐带到巩义上学了,一直供应她到大。你舅中间一分钱都没拿过,管住自己吃喝。后来你舅娶新媳妇,盖新庄子,我又给他拿了钱、还给他买了车。到现在落了个里外不是人、不受待见。

 

 

3

我要自立

 

从巩义退休回来,我跟你姥爷到矿区那个新房去住了嘛。

这个房我们老两口拿了一半(的钱),你姥爷那边的大儿子掏了一半多,用的是他们矿上职工的名额,所以房产证上写他的名——这些你姥爷记得都有实情、有账。

 

谁能料到,人一没了,说给你扫地出门就扫地出门了。

之前哪有什么苗头啊。

很孝顺,过马路还都牵着、扶着。

你姥爷没了,还没埋就开始翻脸。

 

先是把家里的门锁换了,不让我进。我带着你三姨和小姨去要东西,结果跟你那个舅妈大打出手。我去夺钥匙,她又抓住我脖子要扇我,你小姨上去就踹了她一脚,她俩抓着头发撕扯,我酒趁机拿钥匙戳你舅妈的眼,给她眼睛戳得红红的。

 

架也打了,正经官司没打成,那边赔了两万块钱了事。

你姥爷没了,我自然是回你舅那儿住。

 

但是住在一起,矛盾只增不减。

一吵架你舅就说,“去找你那个儿子吧(新姥爷那边的儿子),让他给你养老,让他伺候你。”后来矿上挖煤,挖到了你舅的庄子,把地基挖空、墙裂了大缝,赔了你舅十几万。你舅拿着钱到镇上买了一套两居的楼房,一家四口一声不坑搬走了。我就还在裂缝的老房子里住。你那几个姨看不过去,不让我在那儿(住)。后来你妈在城里给我租了这个房,算是被你舅脱离得一干二净了。

 

至今没人坐下来商量我养老的事儿。

你舅从此不出面、联系不上,闺女几个说让我轮着住,不愿意另拿生活费。但我好清净,我有儿子,去闺女们家轮着住——说出去让人笑话。

 

你奶也来住过,俺俩搁不着。

上次她来,俺俩差点因为一勺玉米面打起来。

这究竟不算我的家。

 

但我在这儿能自给自足。阳台上有我种的葱、有蒜,隔几天我就去参加商店的免费活动,听听课,领领免费礼品。你看这屋子里的鸡蛋、面条,不都是我一大早排队去领的。

我不让儿女们操心。

 

年前被骗了一万多,也是想着做点投资挣点钱,不拖累家人。

几个孩子知道了还数落我,问我手里到底存了多少钱——我哪还有钱。

谁知道他是骗子啊。

 

我现在的日子挺如意,你那几个姨没几天就来看我,买这个送那个的,不缺吃穿。

都七老八十了,还寻死觅活啥。

哎呀不说了不说了,我的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看电视吧!

 

 

 

口述实录第二篇:母亲故事

倾诉人:徐华芳(母亲化名)

年龄:53岁

坐标:河南郑州

日期:2019.4.8

 

 

1

你错了

 

我现在只关心我闺女的婚姻。

我去问(神)了,今年你的运气很好。标准就是:相貌可以、文凭相当。还说了,从5月开始追你的人会很多。我给你说的这些,你可以参考。

 

怎么跟我没关系呢?

我做母亲的关心着你的成家立业不应该吗。这是人生必走的道路。

你来世上,不就是求各种各样的经历嘛。

 

你老是认为婚姻是一件价值不大的事那就错了。

从结婚到生小孩,这里面有很多很美好的东西。你光看到不好的也不行。

 

我跟你爸当然也有幸福的时光啊。

比如刚生你的时候,再比如你第一次开口说话。那时候你爸出去打篮球,我带你去找他。还不会说话的你张嘴就来了一句“妹妹找哥”,你说稀奇不稀奇。一点点养孩子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很有成就感。

 

我26岁生你已经算晚婚晚育了。

人来世上一遭,不能光杆子一生。到老了回忆起来,都是空落落一个人不行。人与人之间要有所牵连,有来路有去路,这才叫完整。

 

你选择逃避,这哪算一个选择。

净瞎扯。

 

 

2

命数

 

当年我上高中是考到了河南省重点:郑州一中。

学校里全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啊,根本显不出我。高考前,一模、二模完,老师就让我们这些农村出身、成绩一般的学生回家了。等于我连高考都没参加就回来了——其实考了也考不上。那时候我跟闺蜜天天看大本头,什么《悲惨世界》、《人间喜剧》都看了个遍。

想想真是不务正业。

 

你姥后来托了在十九中当校长的表舅姥爷,让我去卢沟学校复读。结果背着行李去了,路上遇到小偷,把我包里学费加生活费的1000多块全偷光了,那个鳖孙,连我书包和本也拿走了。

 

钱丢了,我先去找那个老舅,跟他说我不复读了。他问咋了。我说俺妈就恁多钱,一下给我了,让我给丢光了,没法上。你舅姥爷可怜我,掏了20块钱让我坐车回家。

 

我回家了,不敢让你姥知道,还故作轻松地哼歌唱。你姥一看见我回来,气得一屁股蹲到地上。正赶上一个安徽走街串巷补锅的到家里来要补锅钱。你姥把耙子一扔,回家解自己的小包袱给人看:大兄弟你瞧瞧,里面一分钱没有。好说歹说地讲,家里的钱全拿走给妮儿上学了,路上又给丢了。那个补锅的也是心善,才说这钱我不要了。

 

不上学了,你姥天天在家说我,我就去镇上学裁缝学了一个月。

一个月下来也没学会啥做衣服,那时候赶上小学要老师,我就去考了试,过了,就去当了民办教师。

 

教书的时候认识了你爸。他当时风光嘛,是外头民间山鹰文学社的社长,意气风发地领了一群文学爱好者,魄力十足、小有名气。我们学校当时有个老师叫……王学端,跟你爸关系不错。他跟我说,你也爱好文艺嘛,不如到我们文学社里来活动,我就加入了这个文学社。有一次周末,社里一群人约着去双溪河玩,这是个开端,后来我就跟你爸在一起了。

 

在那里教了三年书。一个跟我关系不错的大姐劝我:你不敢在这儿消磨,你现在连公办教师都不是,生活没保障,你得往上考。听了她的话,我才发奋考学,去上了大专。

 

一开始本来报的是广播电视学院,录取的时候这个学校突然说不办了。我分数还不错,就被调剂到郑州教育学院,想报中文系,结果碰见了比我大一届的裴香存,她建议我学英语,说英语吃香。结果我就很幸运地,没面试也没有再考,直接转到了英语系。

 

在教育学院上了两年大专,第二年就赶上学生运动。

我爸送我去学校,到教室才发现班上人都不见了,一问,全扒火车去北京了。那时候学校到处都是广播、游行,没人搞学习。你爸是文艺青年、积极分子,在老家也组织了一帮人,喊着要去北京闹革命。结果出发前一天一群人喝醉了,就没去。

 

到了1990年毕业我们结婚。我也因为进修的背景,顺利从民办指标考上了公办指标。你爸后来靠着在乡镇府上班的背景,托关系把我安排进了镇一初中。

 

 

3

我觉得OK

 

结婚29年以来,对于置家这方面,我自认为还是可以。

打80分吧——起码我对婚姻是忠诚的。

 

其实,没有哪个家庭是完美无缺的。就说我身边这些例子吧:小敏她爸、于贵臣你记得吧,他这个人就是绝对强势,他老婆没有任何发言权。一张嘴就骂,家里来客人了也毫不留情。你爸我俩虽说有小矛盾,但没有太大的毛病,吵啊闹啊的,谁家都有;再说咱邻居:你绍峰伯家,你阿姨这个人是要求一切以她为中心,太过自私。你伯只能忍让、很压抑。后来他出去打牌、喝酒,日子并不太好过;再比如咱们楼上的你常现伯,常年都是那一个表情,从来不跟你花铃姨沟通,所以你阿姨才常年抑郁。总而言之,夫妻俩有时候吵吵闹闹,彼此发泄发泄,不一定是坏事。你不要对这些太敏感,什么值得不值得的。

 

我当时嫁给你爸,不图他吃不图他穿,就图他人好。俩人志同道合、彼此平等,能说到一起。那时候,我真是宁愿要饭也要跟他。你爸那头一分彩礼没出,没换标记(订婚)、也没送好儿。我可怜他,对他抱有很大希望,认为俩人能建立起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钱多钱少无所谓嘛。

但结婚了,(才知道)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就是穷。

人这一辈子就是吃一堑长一智。

 

2006年你爸出车祸之前,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你爸管,没让我操过心。家里的一切,也可以说是围绕着我转。但车祸这事儿是一个分水岭。车祸后你爸不再管家里的事,逼得我没法,慢慢才开始变强大。

 

婚姻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宽容、理解。俩人一有矛盾,至少要有一个人会化解,不能冷战,你爸车祸之后变得有点自私、对各种事都怯了,一遇事儿就躲、一遇事儿就躲,没有以前那种担当了。当时医生给他做脑CT的时候不也说了:是出现了脑萎缩,所以他现在说话、脾气都不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你要理解。

 

我曾经确实恨他。但我现在都能忍让、能化解,多亏我学了佛。

人会变化很正常。每个人都会变,只是变化的速度不一样。一个人进步得慢,另一个人就得等等他。你爸在外面那些事儿(指出轨),我都看淡了。离婚了又能怎样,几十年的感情、不会说放弃就放弃……他就是有一天不那么正直了,但他还不算一个坏人,他毕竟是你们父亲。

 

 

 

口述实录第三篇:女儿故事

倾诉人:萧河南(女儿化名)

年龄:27岁

坐标:河南郑州

日期:2019.4.17

 

 

1

职场不值得

 

我又双叒叕失业了。

在这个公司兢兢业业上了8个月的班后,项目一结束,我带领的运营全组、包含实习生,全部被毫无征兆地劝退——理由含糊不清。

 

我承认:我是一个敏感的人,有些骄傲、有时也会情绪化——但这绝不是我应该被职场否定的理由。自以为在职场经历过大风大浪,早该适应得顺风顺水,可终仍逃不过名利的套路。我不敢告诉家里人,比起他们对我失业的担心,我更怕他们埋怨——说我脾气不好、吃不得苦,丢了一份好工作。

 

我的躁郁症早在他们心中成了黑历史了吧。

要说前两次失业多少还因为年少的冲动,这一份工作我真的是挫骨扬灰:我对上司尊重,对合作伙伴友好,任何分派的事情都会及时给出出色的方案及执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我做事负责,愿意吃苦,服从公司一切安排甚至主动牺牲假期配合工作。领导两次主动提拔、甚至要给我分股权。不当面跟同事起冲突,面子里子都给足别人,就算是微信沟通也时刻记得带微笑表情,半夜两点起来接老板电话更是家常便饭。在酒桌上替领导挡酒,在其他部门缺人时随时补位,不搞小团体,跟同事们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仁至义尽。

 

我当然知道情绪化没有任何好处;也知道钱能带给我足够的安全感——想要独立、就得抗住这些。谁都不想灰头土脸回家去。但职场上需要的从来不是英雄,而是绝对讨好、绝对服从、越讲效益的地方,越不把人当人看。老板们惧怕棋子们不听话、偏了轨,惧怕棋子们有着个人意志。

 

为了生存磨灭自己,跟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区别。

——我对这样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彻底的绝望和抵触。

 

 

2

情场不值得

 

因为原生家庭的缘故,我很难对别人产生信任,特别是对异性。

毕业后,第一个男朋友跟我在一起了一个月就求婚,我觉得太快了。主要的原因,是他一进我就想退,好容易等我过了慢热期,人家早没耐心了。所以他跟我分开我能理解。

 

分开后不到一星期,我就在抖音上刷到了他跟别的女人的求婚视频。所以说,现代人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情场的可替代性都太高了,及时止损、全身而退——是都怕先受伤害。

 

在亲密关系里藏着掖着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吧,爱情里也讲适者生存。

谈第二个的时候,我觉得我得勇敢一些,不能让人家男孩子那么被动,甭玩票儿。

结果遇到一个比我小4岁的男生,既当妈又当女朋友的、哄到最后哄出个白眼狼。

 

好在现在这个对象比我大三岁:成熟、不粘人,懂得什么时候腻歪,什么时候留空间。把亲密关系看得透彻,也把自己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挺利落地,就是有点不像谈恋爱。

 

我看新闻说,现在挺多女生不愿意结婚的。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自己买房给自己安全感,多好。前两天一个闺蜜还跟我们炫耀,说父母给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婚前财产。我也想要啊,但咱父母指望不上。

 

我打算多做几份兼职,找找做生意的门路。

比起什么海誓山盟的,我还是相信不动产。

 

 

3

自由相对论

 

趁现在失业,得把两年前报的驾照给考了。

驾校是两年前在老家报的——图便宜嘛,所以就得回老家一段时间住着。但因为不愿意回家给父母当调和剂,就干脆住在租给外婆的这套小居室,跟外婆待在一起。

 

严格来讲,这里不是外婆的家,也不是我的家。

我们都算寄人篱下。

 

可寄人篱下的人也讲自由啊。最次的,各自得有吃饭自由吧——可俩人吃不到一个锅里去。外婆舍不得吃喝,看我一天俩鸡蛋的忒心疼。有一次终于没忍住,说那些螺旋藻鸡蛋是稀罕物,你可别一个劲猛吃。我怕她多心,又不好意思再买鸡蛋另开小灶。

 

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人家在每一件东西上都没有安全感,我能理解。

吃不自在、穿不自在的,你说人活这一辈子图啥。

 

哪有绝对自由呢。跟家人一起,爸妈希望你做个好女儿,少折腾早结婚;跟领导一起,他们希望你做个职场超人,少拿钱多做事;跟对象一起,他希望你成为理想女友,少作妖多卖萌……在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里,我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失去自由:观念自由、选择自由、精神自由、行为自由。可放弃了这些社会角色,你又会失去金钱自由、空间自由、物质自由、出行自由等。

蛮公平的。

 

就看你要什么了——天下没有两头买好的事儿。

我现在天天想生命这个哲学问题,现在终于有点眉目了:就图一活够本儿吧。来人间一趟,开局就满血:时间、肉体、甚至于美貌、财富、地位,再甚至于空气、阳光都齐活——要是不干点够的,真枉为人间。

 

哎呀——

都能够原谅,都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