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第一,面试垫底, 找不到工作的学霸。。。

来源: 2018-03-17 11:54:00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笔试第一,面试垫底, 找不到工作的学霸,他可能读了假大学

文/雾满拦江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雾满拦江”(ID:lwwuwuwu)

 

(01)

 

澎湃新闻报道:

 

有位90后学霸,打小成绩排名一二,轻松考取一本,读的是热门专业金融。

 

但这么个善良的学霸,却找不到工作。

 

努力过,尝试过,简历投递过。但是,每次都是在面试时被拍死。

 

这是为什么涅?

 

学霸生气辣,就去考公务员——笔试,轻松考个第一的好成绩。

 

……不幸的是,公务员也要面试滴。

 

笔试第一的学霸,一经面试,成绩刷的一声垫了底。

 

学霸终于认识到,寒窗苦读十数年,他只剩两样东西不行: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02)

 

屡遭挫折的学霸,对人生失去信心。

 

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打怪长级,副本私房。

 

 

如此两年。

 

妈妈天天在他耳边絮叨:别打游戏了,快点想办法找个工作。

 

终于有一天,学霸爆发了,哐的一脚,把他娘亲踹出好远。

 

学霸大吼道:怪你,怪你,都怪你!我现在所有的结果,都是你造成的!你只让我学习,不让我交盆友,再看看你自己,和谁的关系处理的好?

 

……被踹趴下的妈妈,彻底懵圈了。

 

怪我咯?

 

(03)

 

新闻说,学霸的妈妈,确实是……有点不爱和人交往。

 

这位妈妈,与学霸爸爸不说话,与身边的亲戚们关系也处不好,经常吵架。为了儿子的学习,她特意把儿子带到宁波租房住,只允许孩子苦读,不让孩子与其它孩子们儿在一块玩。

 

所以学霸才会暴踹亲妈。

 

(04)

 

人生如果遇到了麻烦,多半是认知出了问题。

 

——不同的认知,在同一个事件上,问出来的问题是不同的。

 

就拿学霸这事来说,他大学四年,毕业又玩两年游戏,这是6年时间。

 

长达6年里,他的人生事业一片空白。

 

——就是因为他问错了问题。

 

(05)

 

失落的学霸,面对笔试第一,面试垫底的现实,问出来的问题是:这事怪谁?

 

答案是:怪妈妈!

 

……不能说这个答案不对。

 

——但这个问题,却是错的!

 

问题错了,答案再对也是枉然。在考场上,这叫答非所问,扣分是必须的。

 

(06)

 

小学教育,是让你认字识数。

 

中学教育,是学知识,学会解决问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教育——是原理内化,获得思想,问出正确问题。

 

新闻中的学霸,虽然笔试成绩始终第一,但思维仍未脱离于中学教育水平。

 

(07)

 

遇到事情,先问怪谁,这是极典型的婴孩儿思维。

 

婴孩没有自由,是不断遭受惩罚而无力抗辨的人。所以婴孩儿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保护自己,避免被惩罚,所以必须要找到问题的责任人。

 

孩子们遇到问题时,就会立即向父母指证责任人:这事不怪我,都怪隔壁王叔叔……

 

 

如果父母懂事明理,挑在这个时间告诉孩子:怪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么,孩子就会从条件反射转向成熟思考,形成问对问题,再加以解决的思维。

 

如果父母的思维原本就够幼稚,遇事怨天怪地。那么,父母就会构成孩子的问题源,成为孩子人生成长的最大瓶颈。

 

——对于家庭教育不足的孩子来说,考入大学,堪称是再一次的投胎。因为你终于摆脱了父母的控制,获得了自由成长的机会。

 

但这个机会,学霸显然未能抓住。

 

学霸以为,大学乃至社会,仍跟中学课堂一样,有人给你个现成的问题,你迅速找到答案,就可以获得奖励。

 

他可能读了假大学。

 

(08)

 

如何才能问出正确的问题涅?

 

人生的问题,被两个维度划分成四种:

 

 

 

第一种:开放度高,积极性强。

 

好的问题,呈开放态势,给人以积极的思维。

 

比如说学霸的遭遇,符合这个标准的问题是:

 

有什么办法,帮助这个孩子迅速获得人际能力涅?

 

这个回答,就容易了:

 

一是要智商升级。

 

智商是什么?智商是用抽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智商不是固定的,每学习一年,智商会上升6个点——哪怕你的智商只有70,用心学习10年,就可以与美国总统并肩而立,美国总统的平均智商,也只不过130。

 

有些人读书几十年,智商仍然居低不下,那是因为他们压根没有在为提升智力而学习,只是被动的应付考试罢了。

 

学习的方式有多种,除了读书,交友,旅游也同样有效果。

 

二是认知升级。

 

相比于智商,认知更重要。认知足够高,低智商也照样玩得风生水起。认知不够用,高智商也不过是摆设。

 

认知最大的价值,是对自我认知的认知。知道自己的不足,努力扩展自我认知,走出婴孩时代的思维惯性,就会自如应对这个世界。

 

三是时刻保持冷静,避免智力下滑。

 

有部美国电影叫《赶尽杀绝》。影片中的大反派,炒鸡厉害。有人问大反派:你从来不生气吗?大反派回答:人一旦生气,或是愤怒,大脑就会分泌色氨酸羟化酶,这种酶会让人的智商迅速降低。我需要智商抢男霸女,所以我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生气。

 

 

 

生气愤怒,怨恨之心,受害者心态,弱势心理,都会让人智商降低,这是需要我们牢记的。

 

四是阳光心态,开放式思维。

 

学霸屡屡面试垫底,或是他给人的印象太差。人喜欢让自己心情放开的人,想给人一个好印象,智商先要够用,认知也不能低。言谈举止方面,还要给人一种充满希望的回味。就是让人喜欢与你交谈,喜欢与你在一起,对你有所期待,这就是我们不能表现出阴郁阴沉的原因。

 

五是要有气场,能够摄服人。

 

气场或气质,是内在精神的外部流露。一个压根没有人生目标,表现畏缩、憋屈,只想混进某家小公司支取当月薪水的人,定然不会有什么气质气场。有气质气场的人,一定是心胸开阔,格局宏大,见之远,谋之深,思之广,虑之周。你如果愿意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就会如浩瀚的大海,让人油然而生出敬畏。

 

六是爱自己,保持整洁干净。

 

一个人给人的印象,更多的取决于服饰的整洁,与身体的气味——尤其是后者。当我们遇到不爱清洁的人时,实际上嗅不到什么异味。但是,我们的情绪会极不舒服,如果是在面试时,就会因为这种不舒服的心态,点出一个垫底的差评。所以那些不爱自己的人,也很难被别人喜欢。

 

七是训练演讲,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阅读学习,是吸收知识的过程。

 

口头及书面表达,则是考量一个人知识内化的能力。

 

人生至重要的,是语言表达力。大学苦读,你所学到的任何知识,都有个应用的局限性。唯独语言表达,几乎无日不需,无时不需,任何一个场合都要用到。入读大学的孩子,务须要把这个本领练出来。而且这项技能,还能够帮助你认知人性与社会。

 

(09)

 

第二种问题:开放度弱,积极性强。

 

这类问题表面是追责,实际是刁难。

 

比如说孩子考试没有考好,父母追问:为什么没有考好?

 

孩子:怪我一时粗心。

 

父母:你为什么粗心?

 

孩子:我……我哪知道我为什么粗心?

 

父母:你态度不端正,你思想有问题。

 

孩子:……行,行,我是垃圾,是人渣,干脆你俩宰了我好咯?

 

在这个例子中,父母之所以穷诘不休,是因为问题是积极的。而孩子被问到崩溃,是因为问题是封闭的。所以这类问题实属刁难,毫无价值可言。

 

第三种问题:封闭又消极,这属于怨恨发渲。

 

比如新闻中的学霸一脚踹飞母亲,大叫:这都要怪你……

 

这个答案不能说错,但因为问题本身封闭又消极,所以这类问题,主要是怨恨的渲泄,无助于解决问题。

 

还有第四种问题:开放程度虽高,但是消极。

 

比如母亲对孩子说:让你去找工作你不听,只知道玩游戏,看看现在后悔了吧?

 

话说得没毛病,但因为过于消极,只会引发孩子立时反弹,无足以促成孩子行动。

 

(10)

 

学习问出高开放度、富积极意义的问题。

 

不要把刁难、怨恨与牢骚,当成表达或交流。

 

更不要在时过境迁之后,再沉溺于婴孩式的追责游戏中。

 

成熟,意味着睿智的问对问题、解决问题。

 

其实每个人的能力,相差并不大。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认知。认知明晰的人,面对现实能够问对问题,及时行动起来。认知不足,就会陷入到低劣问题的泥坑中。诸如新闻中的学霸,他所掌握的知识足够多了,但却无法得心应手的应用,知行不合一,原因就是出在认知上。受限于认知,他没能做到运用所学原理、随时创建体系化解人生难题的能力。而这,才是我们在大学中最应该掌握的本领。

 

来源公号:雾满拦江(ID:lwwuwu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