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经济学套路解决情感问题?

来源: 2017-07-18 19:15:31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同居、约会、表白、求婚、脱单…

 

怎么用经济学套路解决情感问题?

2017-07-10 推荐好书的 书单

 

 

今天,书单君和“书米”们推荐一套有点奇葩的烧脑书。

 

下图这个长相有点逗比的哥们

名叫蒂姆·哈福德

他曾在牛津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还曾在世界银行工作,不过他最著名的身份,其实是“卧底经济学家”

他主笔的“亲爱的经济学家”专栏,是英国《金融时报》有史以来关注度最高的专栏之一。

 

从为什么咖啡店常设在街道一角,到如何避免在超市花太多钱,面对读者发来的五花八门的疑问和牢骚,

他都能用经济学理论予以轻松诙谐的解读。

 

这些天马行空的专栏文字,也结集成了一套经济学启蒙畅销书——《卧底经济学》

 

 

 

经过蒂姆·哈福德的指引,我们会明白,原来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或现象,

都隐藏着经济原理或经济学模型,这无疑对我们洞察生活表象背后的本质,提供了新奇的思路。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就摘自《卧底经济学》其中的一本分册:《卧底经济学2: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世界》。

 

如何选择约会对象、什么时候该向女朋友求婚、该不该向暗恋的好朋友表白……这些看似只和心理学相关的婚恋情感问题,在哈福德脑洞大开的分析下,都从经济学视角找到了答案,“书米”们不妨看看,没准就对你有启发。

 

?

 

我和我的男朋友建立恋爱关系已经有一阵子了。就在上个月,他搬来和我一起住。

看上去,我们似乎应该将他原来的房子卖掉才划算。但是,他却想过一段时间再说,以防我们相处不融洽。

您有什么建议呢?

——V·H,英国利兹

 

亲爱的 V·H:

 

现代生活让我们越来越难判断自己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母亲曾经这样教导自己的女儿:不要相信追求者对你承诺的“明早依旧爱你”的誓言。

要做出这种承诺,就得以求婚的方式表达。但是后来,美国法庭不再允许女性以“违背诺言”的名义起诉——

一种形容负心汉向女方求婚,与其发生性关系,随之又变心的婉约说法。

 

于是,用钻石来支撑这种誓言就变成了一种传统。钻石被认为是女性最好的朋友。

时光荏苒,现在的男男女女越来越难猜测彼此的内心。但是,

如果你在这些家庭问题上稍微运用一下筛选理论,你就会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把握全局。

 

如果你的男朋友正在享受和你同居的幸福,但又不对你们的关系给予任何实质性承诺,那么,

他那个可以随时搬回去住的房子就有了较高的选择价值。

尽管他很爱你,但他同时对这份爱情的持久性持怀疑态度,情况才会如此。

 

 

 

另一方面,如果他认为你们的爱情会天长地久,那么,保留一间单身公寓的选择价值将是最小的,

而他保留房子的唯一理由就是把它看作一项有利的金融投资。

尽管专家们认为投资是有益的,但其潜在的回报与错失终身伴侣相比,显得太微乎其微了。

 

为了筛选出你的男朋友的类型,你必须要求他立刻卖掉房子——如果你愿意的话,

可以声称《金融时报》预测房价将下跌。成功筛选的艺术在于设置一个某类人不愿做到的要求。

既然你不想和那类人同居,那就要坚定立场。

——值得信任的卧底经济学家

 

?

 

关于约会博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他们跟我说其中一个“规则”是,

我不应该接受周三以后才发出的周六约会邀请。这种想法显然是为了营造“我很忙”的印象。

不用说,我因此错过了最近的 3 次约会。这个规则真的有用吗?

——布丽奇特,英国伦敦

 

亲爱的布丽奇特:

 

规则是对的,但是你的理解错了。

 

你认为这个规则是为了告诉别人你没有空。然而,任何一位博弈理论家都会告诉你,

伪造一个可信信号的代价是非常高昂的。这适用于的确很忙的女孩用于拒绝最后一分钟发出的约会邀请。

如果信号可以轻易伪造,也就不算什么信号了。任何一个在舞会上害羞的女孩都可以装做很忙,

而这种假装信号的价值为零,因为没有男人会在意她。

 

这条规则的真正作用并不是发出信号,而是用于筛选。

 

“不要最后一分钟发出约会邀请”的规则可以自动剔除那些不体谅别人、目光短浅,或者并不十分中意你的男人。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筛选理论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

不借助某种万无一失的系统,女人将无法分辨出马克· 达西和丹尼尔·克里夫

(马克· 达西和丹尼尔· 克里夫是英国女作家海伦· 菲尔丁创作的小说《BJ 单身日记》中的人物)

 

 

 

不得不承认,由于你将所有不适合自己的男人的约会邀请都屏蔽了,

你的第一次约会的数量会减少——可能是急剧减少,主要取决于你周围花花公子的比例。

但是,你所拥有的约会质量能得到保障。你将剔除约会结束时所有不必要的调情、乔装打扮和车内亲吻,

取而代之的是和一些值得信赖的人发展长期稳定的恋爱关系。

这正是你所需要的,不是吗?

——善于取舍的卧底经济学家

 

?

 

我和我的女朋友在一起已经 3 年了。在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一起。

我在犹豫,是在这个情人节向她求婚,还是等到明年。您有什么建议吗?

——C·乔森先生,英国布里斯托尔

 

亲爱的乔森先生:

 

很明显,你最终想和这个幸运的女孩结婚,因为你的问题已经表明,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

求婚的预期净现值都是正的。

 

正如诗人安德鲁·马维尔(Andrew Marvell)曾经说过的,价值创造的行动早做总比晚做好,

因为时间总会匆匆逼近。但是,马维尔没有预见到,实物期权理论的发展告诉我们,

推迟决定是值得的,因为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你需要权衡推迟的成本和等待获取新信息的价值,判断两者孰重孰轻。

 

如果你是个有耐心的年轻人,推迟的成本就很小。如果你们还处于热恋中,

你每天都能发现漂亮女友有新的不同,那么等待的价值就很大。

这就是为什么通常建议年轻人不要草率订婚的原因。

 

另一方面,你和女友同居已经有一阵子了,即使再交往一年可能也不会有什么重大发现。

倘若如此,你还等什么呢?对于你的问题,这种推理非常适合。

还有一点你需要慎重考虑:当你做出一项选择时,也就完全放弃了其他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价值就是零。

 

如果明年的情人节,你的女朋友开始和别人约会,那就没有必要在知道一切后再向她求婚。

在你决定要多等一年的时候,最好先确定她是否也愿意一起等。

——急性子的卧底经济学家

 

 

 

?

 

我喜欢上了我最好的朋友。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在一起,我们就很开心。

但是,因为她没有明显地表达出她的想法,所以我不确定她是否也喜欢我。

如果我告诉她我喜欢她,就有可能和她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对我来说,坦白自己的感情可能面临很大的风险。您有什么建议吗?

——F,奥地利

 

亲爱的 F:

 

经济学现在很关注有关认知的研究。

经济学家将“互动认知”(你知道你喜欢她,她知道你喜欢她,但是你不知道她已经知道了)

与“共同认知”区分开来,即你知道你喜欢她,她知道你喜欢她……

 

这种差别看上去很细微,但是在你的情况中却很重要。

 

坦白地讲,最可能的情况是,你的朋友清楚地知道你的想法,但是她选择忽视你的这种好感。

这只是互动认知,它的模糊性可以让你们依旧保持朋友关系,而一旦告白就变成了共同认知,

会毁了你们的朋友关系。

 

 

 

另外一个可能性则是你所希望的:她喜欢你,但是不知道你也喜欢她。

你需要在没有太大风险的情况下了解她的想法,比如向她的朋友求证。

 

当然,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写信给《金融时报》。

如果你的朋友假装不知道你对她的爱慕,她会假装没有看到你的来信。

样就可以避免共同认知所带来的灾难性的透明度问题,你们依旧可以维持朋友关系。

如果她也喜欢你,但是却不知道你喜欢她,你的信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祈祷后面几天会有好运降临吧!

——坦白的卧底经济学家

 

?

 

我很忙,但是我也渴望爱情。所以我把自己的信息发布在几个交友网站上。

我生活在市区,条件不错,但我有一点点胖,鼻子也很大,所以我没有在网上贴自己的照片。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收到一条回复。我哪里做错了吗?

——萨曼塔·威廉森,英国索迪治

 

亲爱的萨曼塔:

 

你可以将自己描述成比较理想的样子,然后贴一张清瘦而富有魅力的年轻模特的照片。

虽然这样的谎言可以让你收到很多留言,但约会都不会进展顺利。

最优策略在于适当的夸张。

 

根据经济学家阿里·霍达斯库(Ali Hortacsu)和冈特·希施(Gunter Hitsch)

以及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的研究,大部分人都是这么做的。

他们分析了3万条网络留言,用以研究人们是怎么描述自己,以及这些描述是否会吸引回复。

 

人们会将自己形容得比想象中更富裕、更苗条、发色更金黄、容貌更漂亮。

2/3的网上交友者的长相都“超过平均水准”,而只有1%的人承认自己“低于平均水准”。

所以,吹嘘自己的容貌高于平均水准,又有谁会驳斥你呢?

 

 

 

关于你的高收入,太坦白了可能也是错的。

女人被有钱的男人所吸引,但是出于某些原因,男人更喜欢收入一般的女人。

 

不过,你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贴出自己的照片。

 

没有照片的人很少会收到留言——这是有理由的。

任何长相高于平均水准的人都会贴出照片证明自己;

所以,那些没有贴照片的人就会被认为是相貌平庸者。

到后来,随着相貌平庸的人也开始贴照片,那些长相欠佳的人,就将自己同那些有照片的人区分开了。

你并不想将自己归为那一类,所以就对照相机展露笑颜吧。

——超过平均水准的卧底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