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讲一个关于祭祖的故事
清明节,讲一个关于祭祖的故事
2017-04-02 丁是丁
司千月有生第一次去上坟是结婚那年。
按照鲁地习俗,婚礼后第三天,她就随刘逸轩和公婆回了趟老家。丑媳妇早就见过公婆,回老家是给爷爷奶奶上坟,顺便拜见家族里其他长辈。
到老家时已是下午。老家的叔叔大爷们早就得了信,准备好了祭祖的物品,在二大爷的带领下,浩浩荡荡一群人穿过一大片青青的麦地。司千月晕车,下了车还晕晕乎乎,感觉随着他们走了很远,还没看到坟头。
走到一块平坦的地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标志物,连棵树都没有,二大爷说:就是这里了。
烧了纸,长辈们念念叨叨说了爷爷奶奶的孙子结婚的消息,就叫司千月和刘逸轩一起磕头。司千月从来没磕过头,跪下的那刻心里有一丝的不情愿,她想:我都没给自己的亲爷爷奶奶磕过头呢?
很多年后,每到清明节,她跟刘逸轩在异地用烧纸、遥拜的方式祭祖,怎么也想不起来那天在麦地上坟,自己的头是不是磕下去了。
那天上完坟,二大爷在家里设宴招待了他们四口,家族里的人都来了。司千月晕着头,认了七大姑八大叔,还有同辈的兄弟姐妹们,喝酒、吃菜、觥筹交错,桌上正热闹,有瓶啤酒突然炸开,司千月觉得右侧眉头被什么闪了一下,下意识用手抹了抹,指上沾了鲜红的血,还有几根头发。破碎的玻璃锋利无比,头发被齐刷刷切断。
“哎呀,怎么破了!”坐在她旁边的刘逸轩看到新婚妻子的脸上,血顺着眉毛流下来,忙过来看。一时间桌上甚是慌乱,“厉不厉害?要不要紧?需不需要缝针?……”
司千月的头也没那么晕了,一下清醒起来。刘逸轩紧张得说话都打了结巴,她觉得不要紧,不需要去医院处理,跟堂哥要来了棉球和创可贴,处理伤口时发现只是划破了一层皮,并无大碍。
晚上他们一家人住在刘逸轩祖居的房子里。司千月虽然年轻,毕竟也是读过书的人,想到上坟的一幕,自己内心的不恭敬,联想到啤酒瓶爆炸这一幕,就觉得是冥冥之中有人在惩罚自己……
司千月说:从那以后,无论拜祭何人,无论参加谁的告别式,无论哪座庙哪个佛,她都拜,特别的虔诚,特别的恭敬,怀着一种“头顶三尺有神明”的敬畏心。
《论语》中多处提到祭祀之事,除了“慎终追远,则民德归厚”,还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讲的是圣人关于祭祀祖宗和祈祷时的原则——祭祖宗时,要以“如在”的诚心,犹如祖宗尚在面前一样的诚敬。假使是祭神,就当神就在眼前。
这不但告诉人们祭典要如此,同时也间接地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无论对生者死者,由明到暗,都要由衷一贯。《朱子家训》中亦有“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之说。可见古人对此极为重视。
我是怎么知道的呢?
已经年过半百的司千月眉头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她指给我看,说了这个故事给我听。
——END——
说到清明,在成为小长假变成短途旅游小热门之前,主要活动还停留在祭祖上。
就在昨天,洛阳的一家陵园内,一女子穿着戏服来到父母墓地,为二老演唱名段《大祭桩》和《穆桂英挂帅》。父母生前爱听戏,老人走后女儿为表哀思,苦练唱戏,想唱给父母听。

女子着戏服祭父母,墓地前唱起名段
用这种方式来寄托哀思,比单纯的送花磕头来的更有意义。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世间最大的悲哀,别让未完的孝心成为遗憾。
中秋与生者团圆,清明与亡者聚会。上苍以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一一生命的轮回。 ????(章诒和)一聚一散,一死一生,感恩生命,清明安康。

男子带情人扫墓,被老婆抓现形!网友:祖宗一定怒了!
马上就清明节了,祭祖扫墓是传统的习俗。然而,如果扫墓带错了人,麻烦就大了。
近日,微博有网友曝出,广西一男子带情人和情人的孩子去扫墓,被老婆抓了现形。
3月30日,广西崇左,一男子带情人和私生子祭祖扫墓,被妻子现场抓个正着。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当事男子和第三者正在墓前祭拜。妻子出现,然后妻子就质问男子:“当着你祖宗的面你敢说她是你老婆吗?”
镜头里还提及第三者和当事男子的小孩,最让网友震惊的是,这个第三者竟然是男子的女学生!
事后有记者采访到当事第三者,她表示,当时男子只是让她过去(扫墓)一下,就当去旅游。还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孩子(第三者和男子的孩子)是无辜的。
事后婚妻的女儿表示,爸妈这个事情让她夹在中间很为难。从小爸爸就比较疼她,而妈妈坚持要告爸爸,让爸爸坐牢。女儿接受不了妈妈的做法。
网友热议:
@小喇叭:尴尬死了
@俺是来观摩的: 老祖宗很高兴吧。毕竟老祖宗看到了后人人丁兴旺。
@落:无语O__O“…无语,是带着情人到祖宗前,让小三转正吗?
@意中人:先是学生后是妹最后变成小宝贝小三就是这样炼成的祖宗听了都想跳出棺材打人…一个字:特别渣
@cats_怪:居然在这个时候给我丢人,我让你明年也过这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