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逸事

来源: 2016-10-30 07:20:18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刚才《经济与法》讲了个案子。北京阜外医院给一个男孩做心脏手术,手术倒是成功了,
但孩子声门狭窄,爹妈说是医院插肺管造成的,把孩子留在医院就走了。

孩子从11个月大就一直住在阜外医院,住到4岁多!住了三年多院啊苍天!

医院没办法,只好把父母告上法庭。法 院判两人把孩子接走,履行父母义务。
这两人说接回内蒙太干燥,万一感冒生病没医院收,出于对儿子好只能留在医院!

法 院再三警告,两人拒不执行,只好把两人拘留了。
拘留了几天,两人终于同意上医院接孩子了。
那孩子住在医院里,每天在病房走廊跑来跑去,爱说爱笑,见了他妈先叫了声阿姨。。。



  
这是三星订货会现场的一幕。
 
带娃习惯不同起矛盾 江苏一老妇杀死亲家带孙女自首
 
    
    扬子晚报10月30日消息,日前,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一起带孩子的奶奶和外婆,因为生活习惯和带孩子的方式不同,产生了种种摩擦,孩子的奶奶一怒之下,竟将孩子的外婆杀害在家里。
    
 

    法庭上,检察官直呼此案为“人间悲剧”,并认为类似的情况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社会问题。检察官提醒年轻人要吸取教训,对这种因为带孩子而临时组合起来的老人家庭,要特别留心,要多关心老人的生活状态,不能把孩子甩给老人就不管了。
    
    带孙女起矛盾 一怒杀死亲家母
    
    近日,这起故意杀人案在南京中院第二法庭开庭。当被告人王秀英被带入法庭时,记者感到非常意外。眼前的王秀英满头白发,脸色憔悴步伐缓慢,看上去虚弱不堪,实在无法让人将这样一个衰弱的老妇和故意杀人的嫌犯联系到一起。
    
    庭审开始后,王秀英的表现则让人崩溃。对于法官的问话,无论是问出生年月,还是问住址、文化程度、户籍所在地,她要么木然没有反应,要么用苏北老家话嘟囔一些谁都听不懂的东西,要么就只是摇头。
    
    审判长被她这样三番五次地折腾,不得不宣布休庭,命令法警将王秀英带下去,
并喊上辩护人和公诉人,当场核实王秀英的身体状况。
    
    约十几分钟后,庭审恢复。审判长表示,经核实,王秀英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存在一定问题,
但基本能够应对庭审。随后,公诉人宣读了起诉书。
起诉书称,2014年年底,时年53岁的王秀英来到位于南京某区的儿子儿媳家中帮忙带孙女,
和亲家母吴乐萍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了矛盾。
    
    2015年12月29日上午10:30左右,王秀英用家里的木凳袭击了吴乐萍,将吴乐萍砸倒在地后,
又用菜刀砍头部、水果刀捅颈部的方式,将吴乐萍杀害。
经法医鉴定,吴乐萍的致命伤都在颈部,在水果刀的刺戳下,其颈部多处动脉和静脉离断,
最终因失血过多而死。
 
 


@linyujing:转:老师分别给了四位学生五块钱,让他们各自去买一样东西来填满教室。
第一位学生买回一车稻草,然而教室远远未被填满。
第二位学生买回一堆泡沫,依然无法填满。
第三位学生买回一根蜡烛,烛光闪亮,却总有阴影。
第四位学生买回一本《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顿时,党的光辉填满了整个教室。

 
 
 
撞人后逃逸 司机竟用女性内裤遮挡号牌
 

    
    撞人后逃逸 司机竟用女性内裤遮挡号牌
    事故发生在10月18日晚上,位于沿江公路夹江大桥西侧的事故现场,一辆电动车倒在路边。

一男子受伤严重,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警方称事故发生后 电动车被拖拽了50多米,
并在现场发现了白色汽车碎片,但周边监控损坏,没法确定车辆号牌。
在扩大了调查范围之后,终于在几公里外的路口,发现了一些线索。
    
    从监控上看,另一辆SUV是悬挂徐州牌照的白色雷克萨斯。
但事故现场的碎片表明肇事车辆是比亚迪,线索再次中断。
警方只好根据肇事车辆逃逸方向调取沿途监控,追查到泰州境内时发现了一辆遮挡号牌的白色SUV,
由一女子驾驶。
    
    这辆车的前号牌被一条女性短裤遮挡,车辆标志为雷克萨斯。
而它和出现在事发现场附近的徐州籍雷克萨斯高度相似。
经过比对,这辆雷克萨斯不过是换了“马甲”的比亚迪,这也和现场的比亚迪SUV碎片相吻合。
肇事司机张某终被抓获归案。
    
    在审讯中,张某承认了犯罪事实。他交代,由于车辆外形相似,自己又好面子,
就将比亚迪车标换成了雷克萨斯。意外发生后,他选择了逃逸,并换由同车女子驾车。
为了逃避追捕,他还用女性短裤遮挡了前号牌。目前,张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涉嫌肇事逃逸一般是三到七年的刑事处罚。因为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还可能被终身禁驾。
(来源:封面新闻)
 
 
 
 
山东父子两人同患"瓷娃娃"病:父亲乞讨教子读书
 

    山东父子两人同患瓷娃娃病:父亲乞讨教子读书


    封面新闻报道,2016年10月29日,山东济南一位父亲与孩子坐在冰冷的地上,父亲拿着一本破旧的书教孩子读书写字,据了解父子均患有瓷娃娃病,因患病无学校接收孩子,但孩子很渴望走进学校读书学习,常常在本子上写着“我要上学“的汉字。
    
    山东父子两人同患瓷娃娃病:父亲乞讨教子读书


    据了解父亲患有瓷娃娃病,孩子也患有瓷娃娃病。因为患病的关系,没有学校接收孩子,但孩子很渴望走进学校与同龄孩子一样读书学习,常常在本子上写着“我要上学“的汉字。一边无奈的父亲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只能一边乞讨一边教孩子读书。7岁的孩子在父亲与孩子努力下可以认识近100多个汉字。本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山东父子两人同患瓷娃娃病:父亲乞讨教子读书


    山东父子两人同患瓷娃娃病:父亲乞讨教子读书

 

 

 

 

 

美国医生在中国体检:医院像坑爹工厂
 
 

    来源:海那边 
    
    

美国医生在中国体检:医院像坑爹工厂


    
    一名美国家庭医生,在中国经历6次体检,然后他抛下这样的话:这里不像是一家医院,更像是一家工厂,一家高效的工厂。而我就像一头屠宰场里的牛,穿行在流水线上。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体检也有“套餐”,成为医院的一门生意
    
    在体检最开始时,没有医生或护士向理查德询问健康问题,做风险评估,

然后再决定他需要做哪些检查。事实上,他们都是销售人员,巴不得你多掏点钱做体检项目。
    
    一位女大学生站在咨询台前,面对一张两米长的价目表,

第一栏中从上到下写着“药业、居住证、招工体检、考研升学、家政”等类别,价格在100-300元。

由第二栏开始,体检套餐被分为由字母A-J开头的十个类别。价格从A类的355元,

一直到J类的2650元,其中并无性别、年龄段等区分提示。

 


    
    咨询人员“并不专业”,他们的目标只是体检成交
    
    当你注意到在自选项目里有个“HCV(丙型肝炎病毒)的体检项目时,

向咨询台的工作人员问道:“这是什么检查?”对方说不知道。

因为他们只在乎你能交钱体检,至于检查什么,他们不管。


    
    当你进一步又问幽门螺杆菌是什么检查“是胃里的一种东西。”体检导购会随便应付你,

又加了一句:“你要做了检查,医生会告诉你的。”

就这样你会被悻悻然被打发了,要么做要么不做。

 



    医生甚至故意误导,体检者做无谓的检查
    
    再举个例子:64岁的姚辉获得了一张“28元享受原价350元体检”的广告单,到医院检查,

大夫说他的前列腺问题“挺严重”,让他又做了进一步检查并开了多种药物共20盒,直接刷爆了他的医保卡。
    
    而随后姚辉在另一家三甲医院做复查,

却被告知他的“前列腺增生”只是一种不必太过理会的老年人常见病。

你说坑爹不坑爹,这些体检的医生想赚钱都想疯了。


    
    无论高级低级,不必要的检查项目“一箩筐”
    
    无论价格高低,不必要的检查项目全部忽悠你去体检。

很多参加体检的人事后发觉自己做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

一些在美国需要花费大价钱才能做的检查,在中国的一些体检机构,几百块钱人民币就可以全部做好。

简直不可思议。
    
    比如癌症酶检查,中医的体质分析,腹部、心脏、子宫等所有重要器官的超声波检查,

CT扫描全身和X射线照片,还有更高级的经颅多普勒检查。

在中国的体检机构,体检导购的赚钱理念是把昂贵的高级检测廉价化,并薄利多销,

说一些恐怖的疾病,让你不得不检查,还花钱花得心甘情愿。你是不是被深刻地骗过?
    
    其中最奇怪的,一个是全身热扫描,以前我从未在美国的医院见过。

一位美国医生说。体检者坐在一个机器面前,操作人员按下按钮,不到1分钟就结束了。

但是收费还要好几百,谁也不知道能检查出什么效果?反正交了钱,就心安了。


    
    有美国医生抱怨,像颈部的超声波,60岁以上或是有心脏问题时才需要做。

为什么中国的体检要给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做呢?那是为筛选中风病人而做的检查。

这种检查的泛滥是在浪费公共卫生的投入。这种例子举不胜举!


    
    另外,对于健康的年轻人,CT是有害的,一个年轻人如果每年都做一次CT,

把自己暴露在辐射中,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可是,这个居然是很多单位每年必须参加体检的项目,太可怕了?

    检查报告不严谨,几乎是天书,看不到的全是专业术语
    
    根据这个检测,体检中心得出一份长达4页的报告,涵盖其身体中各种重金属水平,比如汞含量的高低等。

这是一份让人印象深刻的,巨长的报告。

但这份检测也是非常不严谨的——例如要检测身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应该做血液检查或头发检查。
    
    随着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提高,有钱人都怕死,于是喜欢做一个防癌防肿瘤的体检。

但是中国针对健康人的癌症标记物检查是非常不准确的,检查重大疾病,

绝不是一个小小的体检能够搞定的。所以不必太过于迷信。
    
    在美国,肿瘤标记物体检是用于已患有癌症的病人,或是用于检测癌症病人是否有复发的迹象。

而中国人并不清楚这一点,他们看到表示正常的检查结果,或者异常的检查结果时,

错误地安心或者被错误地惊吓,其实这项检查对健康的人是非常不准确的。

 

 



    中美两国体检的区别:相信仪器还是相信医生
    
    这个问题就好比问你,你是相信中医还是西医。
    
    中国:中国人对于体检的热情,时常令美国医生感到惊讶。

在中国,体检就像流水线一样,分门别类地进入各种B超室、CT室,也就是说,体检大多是由仪器来完成的。
    
    在家庭医生盛行的西方国家,中国人没有真正的家庭医生,而中国的医生被训练来治疗疾病,

而不是帮助人们如何预防疾病。在西方,大家是通过锻炼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来预防疾病;

而中国人是健康时不注意预防,生病了就拼命往医院砸钱。
    
    美国:美国人也会有年度体检,但他们没有像中国那样的一个巨大体检套餐。

美国人先去找自己的家庭医生聊一聊,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检查项目,通常是一些胆固醇、

血压、血糖的检查,没有人每年必须要做心电图、CT、超声波。这是对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国外,体检通常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并要求提供体检者的个人资料,

包括基本情况、病史、用药史等。国外的体检时不会让你乱花冤枉银子的。
    
    预约之后,体检中心会给体检者一份详细的回执,包括为其量身定制的体检项目、

精确到每一个体检项目时间的体检时间表,以及饮食、穿着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等。

服务十分贴心,完全不存在医院体检中心四处乱窜的体检导购,消费明明白白。
    
    体检结束后,医生不仅会告诉体检者身体存在哪些问题,还会详细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以及日后应该如何调整生活方式等。

国外的体检更多的是注重预防疾病。
    
    中美两国的体检最大的不同是,在中国的体检文化中,中国体检者更愿意做一项项的体检项目,

来测试自己的身体状况。而不愿意花时间和医生交流,这是非常悲哀的,中国人不相信他们的医生。
    
    而医学专家介绍,其实体检数据的价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设备的检查只是一种“横断面的检查”,包括抽血、做彩超、心电图都只能反映身体那一瞬间的状态,

不能说明之后的问题。重要的是平时多看家庭医生,预防胜于砸钱给医院。

_(网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