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龙姐提起汲酸菜就不得不提到妈妈。妈妈到芬兰来帮我已经快一年半了。期间回去过两次,都是有万不得已的原因。剩下的时间都是帮我带孩子,连着做饭。餐桌上跟以前比起来真的是来了个大变样。最明显的是从中西汇合变成了全套地道的中餐。而这中餐跟中餐比也不一样。我以前是有什么算什么,费时费料的不会也没耐心,大鱼大肉,喜欢什么来什么。此从妈妈来了以后,三餐都订了点儿,什么时候开饭每天都不怎么变的青椒黄瓜豆丝芹菜,也有妈妈腌的萝卜咸菜出了油的咸鸡蛋,加上买来的酱豆腐。面汤是我的最爱,西红柿加鸡蛋,冬瓜就要放海米,白菜是猪肉丝,而火鸡肉丸子就多加姜丝。。。
午餐稍微晚一点儿,是妈妈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做的。炒一两个菜,塌上米饭。如果想吃麻烦点儿的,往往是提前发好了面,剁了肉馅,包饺子包子或是烙几块肉饼。大鱼大肉也少不了。但是从三文鱼变成了小黄鱼,大。
早晨是粥,面汤,或者炒米饭,豆浆什么的。豆浆是妈妈提前泡的豆子,打好的。就粥的小菜里有现拌黄鱼,带鱼,鲈鱼,鳗鱼。有的适合红烧,有的适合炸得脆脆的,有的要清蒸才能不埋没鲜味。 如果是三文鱼旺季,一条两公斤的鱼才要十几块钱的时候妈妈也会贪多买回一条来,但是要分割好,先吃一顿,剩下尾巴炖豆腐再吃一顿。小不点儿的小鯖鱼也过过油跟发了芽的豆子加雪里蕻一起炒炒。玻璃坛子里只能腌下两棵白菜,每个月都能吃上顿酸菜白肉加粉丝。排骨由寸肋排变成了带软骨的边排。猪蹄,鸭子都要花好久去择毛,洗净,以前我是没时间整地。
晚饭妈妈自己是不吃的,但宝宝下午五点以后还要吃两顿。 所以就是多做一些适合小孩子吃的东西,给我和宝宝分来吃。味道多是从肉汤鱼汤和香油里出来的。加些菠菜叶,切成丝的白菜叶,嚓成丝的黄瓜,白萝卜,用热水煮过的豆腐,小丸子或者是择出来的干净鱼肉。加些面条或是加些米饭煮煮。要不就是蒸几个鸡蛋,放些炒熟的肉馅。
这些菜饭都是宝宝每天吃的。看来长大后他也会是个中国胃。这些饭菜都是我喜欢吃的。真不知道等妈妈回国后我还能不能常常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