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奥运会西方世界各国排华浪潮达到历史高峰期,然后反华气氛逐渐回落,各国对华的报道和态度都日趋客观中性,尤其是美英媒体多次以中国为封面题头,不能完全说是正面,但大多改变了固有思维,开始深度报道中国的巨变和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令人不解的是,在德国本身经济衰退和销售市场日益依赖中国的时候,在VW、Mercedes Benz、Audi、Porsch等各类车型在全世界各个市场衰退、在中国却飞速增长的时候,德国媒体反华浪潮却逆势创造出一个个新高峰,不知为什么德国媒体反华上了瘾,利用新疆事件,中国国庆阅兵和法兰克福书展掀起了一次次反华新高潮,大有为了反华而永不停歇的劲头。
日前代表德国国家的电视二台为了炮制反华新闻,公然造假,结果被在德国的中国公众抓个正着,中国新华社也罕见地高调报道该事件,其实中国早就应该放弃沉默、忍让和退让的低调策略,勇敢地利用一切场合,特别是利用法兰克福书展高水平地阐述自己的立场,坚定地同德国反华媒体展开针锋相对和有高质量、高水准的斗争。
以前西方媒体报道新加坡时也多有诬蔑之词,新加坡政府抓住一些西方媒体的造假和恶意造谣展开了对西方媒体的告诉,以国家之力与西方的私人媒体打官司,在司法胜诉以后私营媒体被迫付出沉重的代价,打那以后,西方媒体报道新加坡就小心谨慎了很多,不敢再乱开黄腔。今天的中国也应该勇敢地展开国家形象的国际维权活动,以国家力量来控诉,而不应该仅仅在出了事后将一切轻描淡写地推给海外华人去作。国家的力量才是真正巨大和持续的,可以打官司打到一些私营媒体承受不了为止。
无论如何,德国媒体反华成性,国家二台的记者如Johannes Hano等更是长期以恶意反华而生,早就丧失了新闻记者最起码的良知道德,今天又被抓住造谣,中国该维权了!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0/12/content_12217755.htm
德媒恶意歪曲报道中国国庆庆典 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 题:德媒恶意歪曲报道中国国庆庆典 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新华社记者 刘欢 任沁沁 王建华
德国国家电视二台最近恶意歪曲报道中国国庆庆典、公然丑化中国国家形象的行径触犯了中国人的众怒。这家德国知名电视台为达到不可告人目的而采取的低劣手段,也显然戕害了它作为新闻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真实性原则。
“西方所谓新闻自由就是肆意捏造新闻的自由吗?”中国网民jwq603在获知德国国家电视二台恶意造假、歪曲报道中国国庆庆典的行径后,留下这样一句质问。
10月1日,德国国家电视二台驻华记者在中国国庆阅兵之后采访了一位中年男子,在电视画面中,这名男子面带微笑,用中文说道:“我想看(阅兵队伍)。”然而,电视画面里的同声翻译竟成了“这是一个耻辱,我想看”。
这家德国电视台对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也居然“做了手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国庆庆典上说,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该电视台的新闻将其翻译成“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全然不提 “改革开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德国国家电视二台的第一个错误是明显的不准确,是故意歪曲新闻事实;第二个错误翻译虽然可能是由于不同文化环境下理解表达差异所导致的,但也显然带有一定的“文化偏见”。
部分德国及西方媒体恶意歪曲报道中国事件的案例层出不穷。去年拉萨“3·14”事件发生后,德国RTL电视台网站在报道中将尼泊尔警察驱散“藏独”示威者的照片说成发生在西藏,德国N24电视频道用合成图片污蔑“中国警察在北京监视喇嘛”……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这是国际新闻界公认的准则,是新闻记者必须遵循的铁律。德国国家电视二台在“新闻自由”的华丽外衣下发出的抹黑之声,引发中国网民的不满和抗议,成千上万条网上评论严厉指责德媒的做法,并要求其道歉。
德国媒体歪曲翻译采访内容 篡改阅兵报道惹恼华人
据10月10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让中国人骄傲的国庆阅兵又成了某些德国媒体诋毁中国、追求轰动效果的工具。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他们甚至故意歪曲翻译对中国人的采访以及领导人的讲话。这一做法引起了在德华人的愤怒,他们纷纷在网上发帖揭露德媒对德国观众的误导。
8 日,《环球时报》记者接到柏林华人学者林先生的电话。他向记者讲述称, 10月1日,德国国家电视二台驻华记者在阅兵之后采访了一位中国中年男性。这名男子面带微笑,用中文高兴地说:“我想看(阅兵队伍)。”没想到,林先生从电视里听到的同声翻译竟成了“这是一个耻辱,我想看”。
不仅如此,甚至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也被“做了手脚”。胡锦涛在国庆阅兵大典上发表讲话称,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该台新闻将其翻译成“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全然不提“改革开放”。
德国国家电视二台的节目在华人中激起强烈不满。《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在德国热线华人论坛上,有关这个错误的跟帖超过10页。目前,德国华人已经表示,将搜集各种错误或不当翻译反馈给电视台。
德国学者:西方批评中国已经到“无教养”地步
中国作为“主宾国”的法兰克福书展将在10月13日正式拉开序幕。与书展气氛不相称的是,一些德国媒体和组织借机对中国发起攻击,不仅力挺异见人士出席书展,甚至辱骂中国为“恶魔国”。对于这些偏激的言行,一些德国学者忍不住撰文对德媒发出批评。
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馆馆长马丁·罗特日前在德国《世界报》上撰文,称批评中国的人是“一帮小气鬼”,“一帮喜欢自吹自擂的民主首席教师”。罗特写道, “难道因为中国产品物美价廉,就必须在公开场合对中方代表进行公开指责?难道因为欧洲有启蒙运动就高傲自大?中国的文明比德国的更为古老,德国人没有资格对中国指手画脚。”
德国汉学家施密特□革林泽在《法兰克福汇报》撰文写道,德国人不应“总想捍卫全世界的人权”。“中国从最遥远的地方千里迢迢朝我们走来,而且中国对德国抱有好感,对德国有部分的认同。德国偏偏给这样一个国家来个当头一棒,这样做是错误的”。革林泽认为,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德国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德国也要学习跟中国打交道。这一学习过程虽然是艰难的,但它会给双方带来好处。
德国学者贝克认为,德国既然把中国当客人请来了,就应该以相应礼遇来迎客。他指责西方的批评者粗野、缺乏教养,认为中国人“更懂得和谐相处,更善于通过委婉的批评来接近对方”。罗特认为,对一些德国批评者来说,恰恰是他们自己需要反思,比如在公民权利上的缺乏和限制,缺少对少数派的保护等。“德国不应只顾着自我表演”。
然而,对于这些学者的善意劝说,德国媒体似乎不愿采纳。《南德意志报》轻描淡写地说,“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当然存在片面性问题。但我们也应捍卫书展定下的游戏规则。”
德国国家电视台恶意造谣再次被捉,中国人不应该继续沉默
本帖于 2010-08-25 09:31:49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