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举一个最实际的例子。
1) 大学毕业后,如果有机会进入大公司的研发机构,精英毕业生是否会考虑留校?
2) 那些留校继续学习的,有多少是自愿这么做的?大部分的情况是这些人不适合企业工作,在企业里生存不下去
3)一个在德国企业做到技术高层或主管的中国人,这个人一定在当时读书的时候是同期的中国留学生当中最出类拔萃的。
“大公司每年投给大学研究所F&E的钱有多少嘛”
1) 大学里的人便宜啊。这和欧美企业把一些边缘的设计、开发、服务外包给印度和中国是一样的
2) 回报社会啊,就像企业每年捐钱给艺术家一样
3) 有多少企业会把核心科技交给大学里做啊?一般是边缘的科技,或者劳动力密集型的(公司人力资源太贵,一遍遍的做试验),要么zukunftsprojekte,CEO在其任期内看不到任何profit。
4)企业应该不吃亏。如果开发成功,他享有知识产权和商业开发权。
看你怎么定义人才了。
所有跟帖:
•
当然刚才的问题不能反过来看
-XoD-
♂
(112 bytes)
()
05/26/2009 postreply
05:10:28
•
不认为,如果你只盯着中国人看的话,我没有什么发言权.ZT
-老油条-
♂
(283 bytes)
()
05/26/2009 postreply
05:11:16
•
对于2)所以嘛,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XoD-
♂
(134 bytes)
()
05/26/2009 postreply
05:19:04
•
你真够幼稚的.
-老油条-
♂
(0 bytes)
()
05/26/2009 postreply
05:23:21
•
你不知道不代表没有啊
-XoD-
♂
(187 bytes)
()
05/26/2009 postreply
05:36:43
•
哈哈,你劝我跳出校园看看企业.
-老油条-
♂
(0 bytes)
()
05/26/2009 postreply
05: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