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一个中国学生在德国的留学体会:花香人冷

来源: 哈_哈 2009-03-28 15:59:4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12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哈_哈 ] 在 2010-08-25 09:31:4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一个中国学生在德国的留学体会:花香人冷

-------------------------------------------------

佚名



我是2001年来德国留学的。2000年我大学毕业时曾应一位德国老师的邀请来欧洲旅行过,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盛放的鲜花、悠闲的生活节奏以及老师家人的热情好客等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决定要到欧洲读硕士。

我大学的专业是财税,但第二外语是德语,从大二到大四共学了三年,毕业后到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学了一年强化课程,所以刚到德国就通过了DSH,正式注册上学了。学校所在地是一个小城,但学校享有盛誉,在该校学习或者工作过的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共有四十一人,小城的街道大多以著名人士的名字命名,而每一个名字都反映了这座城市和这所大学的一段历史,也反映了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一段历史。能在这样一所学校读书,那时我颇有些踌躇满志的。但是做学生在德国生活和做游客在德国走马观花毕竟有天渊之别,而我那时却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

我开始时住在一所私人的宿舍里,宿舍有十几层楼高,每层住十来人,厨房公用。我那时想,很快就可以认识很多人了。但在那里住了两个月,我没认识什么人,甚至很少见到他们。白天上课我基本不用怎么说话,晚上回家就对着四堵墙,很是郁闷。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遇到一个邻居,她告诉我,住在我旁边的那个邻居死了,警察刚刚把他的尸体抬出去,而且,警察还说,他已经死了一个月了。我目瞪口呆,冷汗直冒。那邻居我见过一次,还跟他说了几句话,他是个德国人,看上去不算年轻,也不知道是不是学生,怎么突然就死了呢?我虽然一直觉得走廊上、房间里有异味,可是从来没想过他死了!我跟死人隔着一堵墙住了一个月!!太恶心了!!

我在国内时可没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邻里之间的关系冷漠到如此地步,邻居死了一个月我还不知道。他的亲人朋友呢?难道他整整一个月没有音讯,他的亲人朋友也漠不关心,不闻不问?抑或是他根本就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自己一个人孤伶伶,失意抑郁,终于厌世而去?原来德国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盛放的鲜花、悠闲的生活节奏……还有那样冷冰冰的人际关系,那样失落的人生。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自己的房间,呆呆地在窗前坐了几小时,想着怎样尽快搬出这个宿舍。当时是11月,正是学期中,不容易找到房子,我找了三个星期也没找到合适的。到第四个星期的时候,找到一所私人学生宿舍,一个德国女生急着搬出去,要找Nachmieter。我看过房间后觉得挺满意,就跟她约定第二天去签合同。为了保险起见,我特意问她:“我是外国人,可以住在这里吗?”她说:“没问题,这里住了不少外国学生,而且我已经告诉房东你是外国人了。”

第二天下午,我们一起到房东家里去签合同。房东是一个老太太,她打开门,德国女生先进去,我还在门外,老太太看见我,表情很意外,问:“您从哪里来?”我说我从中国来。她立刻说:“请您离开,我的房子不租给中国人!”我很震惊,反应不过来,那个德国女生大概是想问为什么,刚张开口,话还没说出来,老太太居然把她推出门外,很大声地说:“您要找Nachmieter必须征得我的同意!我说不租给中国人就是不租给中国人!”

德国女生当场就哭了起来,或许是觉得很尴尬也很委屈的缘故。我象个傻子一样站在那里,完全懵了。印象中我总以为欧洲人相对来说比较有风度,可是老太太竟对那女生推推搡搡,比骂街的泼妇还凶。紧接着门内又窜出一条狗来,我天生怕狗,赶紧拉着德国女生跑了。她还在哭,我已经够难受的了,还得安慰她说:“这也不是你的错,可能老太太以前跟中国房客有过不愉快的经历……”

原来德国不仅有冷冰冰的人际关系,失落的人生,还有委屈和尴尬,歧视与白眼。我满腹冤屈无处发泄,正巧在回宿舍的路上遇到一个中国同学,就跟她发起牢骚来,才讲了没几句,一个高大的年轻人忽然朝我们走过来,说:“Das ist nicht euer Land!”他剃光头,穿黑色皮夹克,高筒黑皮靴,我想他大概是新纳粹,我跟我的同学确实是在大街上讲中文,可是谁也没规定在德国不允许在大街上讲中文啊,他干嘛要提醒我们这里不是我们的国家?我当时已经因为老太太的蛮横无理很生气了,又被他如此一激,就大声回了一句:“Na und?”或许是当时在大街上的缘故,他也没把我怎么样,扔下一句“Ausländer sind Scheiße!”就扬长而去了。

唉,原来德国不仅有委屈和尴尬,歧视与白眼,还有对外国人的侮辱和排挤。我跟另一个同学讲起这件事,她跟我说她在东德念德语的时候,曾在大街上被两个德国小孩跟着在后面叫“中国猪!中国猪!”我唯有苦笑。

几经曲折,我终于在一所教会宿舍里得到了一个房间,逃也似地搬出了那个恶梦般的宿舍。可是新宿舍离学校很远,我决定买一辆自行车。恰好有两个中国同学 (暂称为A和B)也打算买自行车,她们说AStA有修理过的旧自行车卖,我们约好了一起去买。知道AStA卖旧自行车的人可能不多,我们去的那天车库里没有别的顾客。A指着一辆车问卖车的人:“这辆多少钱?”那人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说:“这辆车你们买不起的,中国人那么穷!”我和B的脸煞时就变了颜色,想拉A走人了事,但A不甘心白来一趟,还是想买一辆车,就指了另一辆问价钱,卖车的人说:“这辆便宜,可是那么高,你骑不了的!中国人的腿太短了!只有象我们德国人那样有那么长的腿的人才能骑!”

之后我写了一封Email给我仍在上海的一位德国老师,告诉他,德国在这三个月里给我很坏的印象。他回信说,那是因为我在国内时对德国的期望太高了,在德国旅游时那点浮光略影式的印象又太好了,以为德国=歌德、席勒、海涅、托马斯8226;曼+贝多芬、巴赫、舒曼、门德尔松+马克思、康德、尼采、莱布尼茨+明媚的阳光、神秘的古堡、盛开的鲜花,与眼前的现状一比,高下立判,自然容易沮丧。其实这不能说明德国不好,每一个国家都有它阴暗的角落,但这些阴暗的角落毕竟不是主流。我带着太多美好的想法而来,没想到却先看见那些阴暗的角落。至于现状不佳的原因,归结于经济的不景气,失业的人多了,对待外国人的宽容度就降低,认为外国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而德国一直都是单一民族国家,绝大多数德国人没有“文化德国人”而只有“血缘德国人”的概念,哪怕外国人对德国文化风俗了解得再深入,德语讲得再好,学位拿得再高,工作再出色,只要长着外国人的面孔,就不会被认同为德国人。他的一位好友,尽管在德国出生,读了医学博士,还是常被人问什么时候回土尔其。

读了老师的回信之后我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那三个月象噩梦,但之后我却再也没有遇到过敌视和恶意了,或许是否极泰来,运气好转了。在学校里我渐渐地认识了一些同学,在宿舍里跟邻居的关系也还可以。但总的来说,跟德国人的接触不算多,根本谈不上“溶入德国社会”。不少中国同学跟我的情况大同小异,有些同学因为不是住在学生宿舍里,甚至来了德国几年而跟德国人完全没有接触,因为上课时同学之间交流很少,下课回家就更不用说了,把门一关就与世隔绝。我想这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来是德国同学没有主动去认识留学生的热情,他们一般有自己的社交圈子而总是跟“圈内人”一起活动;二来中国学生或多或少有一点内向,又觉得自己德语不太好,因而羞于主动接触德国同学;三来是德国大学的学制的问题,即使是同一个系同一个专业的同学,也少有选修完全相同的课而可以经常见面的。

幸运的是,学习慢慢走上轨道之后,我申请了三次实习都被接受了,因而得以了解了一些学校以外的情况。通过实习认识的同事基本上都给我良好的印象,温和有礼、认真守时、态度严谨,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同事间没有什么勾心斗角,彼此倾轧,但也少有友谊,下了班之后就各走各路了,公事和私生活界限很明显。

令我非常惊讶的是,在第一次实习的时候,我跟我的主管同一间办公室,有一天她突然大哭了起来,说她的先生变了心,爱上另一个女人,要跟她离婚,而她父母都卧病在床需要照顾,儿子还小,同时工作上的压力很大,令她难以承受等等。我手足无措地看着原本端庄淑丽的她好象崩溃一样,不知道怎么样安慰她才好。大概她也是因为我只是个实习生,很快就要离开公司,才敢这样哭的,不然的话让其他同事知道了岂非很难堪?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原来德国的职业女性很不容易,表面上看上去很坚强很能干,其实背后有很多眼泪很多痛苦。难怪我一位教授的夫人尽管是博士,毕业后也甘愿呆在家当家庭主妇。

第二、三次实习时间都比较长,工作也相对复杂,但同事们都相当耐心地教我,并没有因为我是实习生,又是外国人,就只给我不重要的事情做,这跟我在国内实习的经历有很大不同。我跟第二次实习时认识的一些同事到现在仍然保持联系。






.

所有跟帖: 

为什么要融入呢?什么又是融入的标准?作个在这里生活的快乐的中国人。 -明艳如我- 给 明艳如我 发送悄悄话 明艳如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02:13:17

所以说,大多数的不快乐是因为自己想太多,简简单单得多好啊 -wienermelange- 给 wienermelang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04:29:58

我觉得融入不应该是我们的目标,自我才是。赫赫。 -明艳如我- 给 明艳如我 发送悄悄话 明艳如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06:22:34

我还真没想过融不融入的问题,反正在哪儿不都是生活,以不变应万变,嘿嘿 -wienermelange- 给 wienermelang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2:05:34

多数外国人的想法无非是过太平日子 -哈_哈- 给 哈_哈 发送悄悄话 哈_哈 的博客首页 (151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2:24:28

同意!把语言交流作为目的就可以了,不同的文化如不同的血型揉在一起是要人命的。 -reader-only- 给 reader-onl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30/2009 postreply 07:50:13

歧视,没有教养的德国人放在脸上,有教养的德国人 -xtd- 给 xtd 发送悄悄话 (1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2:14:21

反正说到底就是歧视,何谈融入?哪怕wj有几个感觉到 -xtd- 给 xtd 发送悄悄话 (1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2:50:53

融入不是唯一 -哈_哈- 给 哈_哈 发送悄悄话 哈_哈 的博客首页 (111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2:59:43

这个比较客观, -xtd- 给 xtd 发送悄悄话 (40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3:28:52

所以欧洲一定衰落,欧元一定完蛋,欧盟一定解体。 -dividend_growth- 给 dividend_growth 发送悄悄话 dividend_growth 的博客首页 (157 bytes) () 03/29/2009 postreply 13:22:48

文章杜撰得太多,反而把真实的一部分也掩盖了 -卖豆浆- 给 卖豆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30/2009 postreply 12:14:27

哪里有杜撰啊? -左转海螺- 给 左转海螺 发送悄悄话 左转海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30/2009 postreply 14:32:41

同事间没有什么勾心斗角,彼此倾轧,是因为还伦不到一个实习生的头上 -并非如此- 给 并非如此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30/2009 postreply 23:26:11

其实中国人也是血缘中国人的概念,只是歧视自己人罢了 -猪头露笑脸- 给 猪头露笑脸 发送悄悄话 猪头露笑脸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2/2009 postreply 13:24:58

回复:zt: 一个中国学生在德国的留学体会:花香人冷 -红草莓黄菠萝- 给 红草莓黄菠萝 发送悄悄话 (744 bytes) () 04/04/2009 postreply 11:17:04

回复:zt: 一个中国学生在德国的留学体会:花香人冷 -尹诗逸- 给 尹诗逸 发送悄悄话 (17 bytes) () 04/04/2009 postreply 11:55:30

文化不同,还有性格关系,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你生活得,要生活在自己喜欢的地方,不是吗?抱怨有什么用。 -zhuyueren- 给 zhuyuere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6/2009 postreply 02:27:16

再说几句 -zhuyueren- 给 zhuyueren 发送悄悄话 (362 bytes) () 04/06/2009 postreply 02:35:55

一个中国学生在德国的留学体会:花香人冷 -MuYuXin- 给 MuYuXin 发送悄悄话 (72 bytes) () 04/08/2009 postreply 13:57:30

国内死了几个月才被发现的事情决不少,各例不能做常事理解的。不然跟那都过的辛苦 -中国mm- 给 中国mm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6/2009 postreply 07:15:04

回复:zt: 一个中国学生在德国的留学体会:花香人冷 -流浪斯图- 给 流浪斯图 发送悄悄话 (244 bytes) () 05/10/2009 postreply 00:16: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