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曾是那个春天学运组织者的电邮。因为这段时期过敏的网禁,我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迟迟才收到。
“都过了一个多礼拜了,还恢复不了正常。我就在这里回你吧。
每年到那一天网络上都很忙,网络管理员和发帖的人都在比着看谁发帖删帖快,完全是无声的战场。
我每到这一天都会把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反反复复地读,然后就是沉默,就是流泪。
选择沉默当然一方面是因为只能沉默,另一方面就是现在说些什么似乎也都太早。
那个事件无疑是理想主义在现实主义的铜墙铁壁前被撞得头破血流的一个回合。邓太现实了、太清醒了。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这一步也没选错。
沉默也是一种铭记。那天我除了看鲁迅,也在不停地听崔建的“最后一枪”。20年过去了,我希望那是中国人为社会变革所流的最后一滴血。
一颗流弹打中我的胸膛
刹那间往事涌在我的心上
只有泪水没有悲伤
如果这是最后一枪
我愿接受这莫大的荣光
哦哦,最后一枪
哦哦,最后一枪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话还没讲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欢乐没享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人和我一样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个最后一枪
安睡在这温暖的土地上
朝露夕阳花木自芬芳...”
————————————————————————————————————
我的回复:
“我就在这里回你,免得你收起来困难。
邓太现实了、太清醒了,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这一步也没选错。
——开枪这样的事,很多国家、很多政府都有过,但都是令人遗憾的,不得人心的。政府迟早是要承担责任的。
李熬曾在他的“李熬有话说”里,用美国政府向聚集在华盛顿的老兵开枪之事为8*8辩护,那是荒谬的。而且,身为历史学家的李熬居然也屏蔽历史:他竟然没有讲那个开枪直接导致了那届美国政府的彻底垮台。
实际上,邓在1992年已经松了口。但邓都去世12年了,从江到胡温,我没有看到任何进一步的变化。是勇气问题,还是思想意识问题还是权威问题,我不得而知。
记得有80后的说,那是20年前的事情。如果换到今天,中国政府会更有自信,相信不会开枪的。但当我看到那个时代的遗老因为一个什么馅饼而被捕,签名的人要被谈话,被行政处分的时候,我真的不是那样乐观。
我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民主的前夜,或者中国还有很曲折的路要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像中国这样的老大帝国,现代化的代价一定是高昂的。
这正是我感到非常悲哀的地方。但没有人可以改变这一点。”
一封迟到的电邮:送给昨日、今日和明日的雨果们
所有跟帖:
•
看看这次政府强迫公民装绿霸,民间就有人写出“绿霸专杀”共享软件
-uke-
♀
(211 bytes)
()
06/14/2009 postreply
01:13:40
•
这个不难,
-Aleph-
♂
(78 bytes)
()
06/14/2009 postreply
11:29:30
•
传说中的一字之师啊 :))
-uke-
♀
(337 bytes)
()
06/14/2009 postreply
13:10:34
•
我在思考的问题是:同样作为典型的海外中文网站,“文学城”与“华夏文摘”的“宏”走向为何大不相同?
-今日雨果-
♂
(707 bytes)
()
06/14/2009 postreply
07:35:26
•
有一个是商业站,宗旨是唯利是图。所以比也难。
-Aleph-
♂
(0 bytes)
()
06/14/2009 postreply
11:37:17
•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全集》第7卷第419页) 小雨所指
-今日雨果-
♂
(191 bytes)
()
06/14/2009 postreply
12: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