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淡淡的生活

淡淡和谈谈  一个在言一个在水
水中的倒影没有什么特别  谓之淡淡  
说话的时候  常常都是很“制造”炎热,以至于摸出许多的火花--而火花未必就是活化 谓之谈谈(哈哈)

  自从流浪被父母看到而送我回来之后,我就觉得生活少了自由,少了“路是人走出来的”这种“智慧心动”。第一天回到家里时  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房间很陌生。因为我的房间没有色彩  看上去简直就像坐牢一样。那时我看着我的房子,我就明白到:外在的形,是如何捆绑住我的心灵;外在的形是,如何在每个人的心理造成一股压力。
  基本上,路是人走出来的。人只有在走路的时候  才会有路。但是现在的路却是“给”人来行走的--所以我们都失去了:路是人走出来的--这种心境,这种内心感受。由人的走来显现路的含义,称之为[自由],也代表着一种智慧。但是现在的路决定了我们走的方向,这是规则;这是命令。
  同样,当我回到房间的时候,我并不是欢天喜地地认为我终于回到家了,反而我感觉上更喜欢流浪。因为在流浪中,我必须靠着我的心来生存。不想回到家里后,父母的安排或父母的怨言  这一切都构成了我根本不需要用心去思考如何生存下去--这就导致了我和父母之间有了一道看不见的[怨恨之墙]。这种怨恨,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知道我想继续自由的时候,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折射反应。更简单地说,心灵的自由被人为破坏的时候,就会自然地产生怨恨,因为我们用规则用命令来“形化”每个自由心灵的基本行动。
  回到家后,父母又开始紧张地带我去看医生;希望能够解决我的社会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希望能够消除我脸上的青春豆。从世俗的角度而言,这是应该的,这是关怀;但是从心灵自由而言,这叫“怨恨”:一个带着世俗怨恨的人文关怀,一个包含着世俗标准的紧张兮兮。换句话说,以世俗的角度而言,如果配上心灵自由的眼光来理解这种角度,凡是对儿女产生这种“精神紧张”的身教行动,都称之为“关怀”。然而是真的关怀?还是个人的虚荣心加诸在而女的身上?--也就是将自己的个人期望等同于儿女的世俗效法!!!可见,人的妒忌是很等的深。正如我在《说话与大道之话》中提到的:当我们说某某事件不公平的时候,并不代表我们懂得公平为何物,乃是出于我们的妒忌,我们的诅咒,也就是我们的怨恨。
  记得回来的隔天,我的母亲就突然间说:我背部的暗疮好像好很多。然后他继续地说,吃药果然有用。但是我就马上跟他说:错,是因为我心里没有了怨恨。从那时候开始就明白,为什么上帝对我说:不要带着怨恨看世界看自己,凡是都要用“心灵的眼睛”来看待。所谓的[心灵的眼睛],也就是您们时常所说的“从无看有”,更是我在《说不清的“话”,不代表无法“说不了”》中所说的:

站在高山上  或高楼上
如果您只是注意楼下的人来人往  您就是像  就是迹
因为您被世俗的忙碌所感慨
但是当您从眼下  转向平行
你就会知道
所谓的无中生有  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诅咒
乃是告诉您:所有看为“有”的心境  都是因为我们近视了
对  有=近视
而无中生有  就是叫您从大地来“心看”万物之  一般的有(而不是现实领悟中的“占有”)
于是  无=放下近视后的“心雄”
从无看有  就是从个别的有  看透 覆盖整个大地的  一般之有
这一般之有  并不是说“都是一样的石灰墙”
乃是看透它们/他们的特殊  是如何融化在一般当中--正如看透他们的一般是如何熔化在 太阳底下的特殊之境中
简单地说  从无看有=不要只看眼前  向上望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知道自己的身体变化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心灵自由度。我们不可能既往自己的成就,是“依附”在人世间的各种教条化当中,包括最近我所说的“人类生活方程式”。这种方程式,实际上就是人类的怨恨和妒忌,所产生出来的“尺度”。有怎么样的心,就有怎么样的尺,以至于就有怎么样的“人世间”(看看庄子的《人间世》就能明白,虽然我在这方面并不是深入研究,哈哈)我们不是常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吗?我们所谈的并不是自己的尺度  乃是自己的心度。
  过了几天,我无缘无故地发烧;我很不耐烦。因为回来之后,心里就不断出现在很不自在的抗拒力量。那时我并不知道:我内心的渴望和外在环境的约束已经形成了两种力量在对抗着。我就很快地喝了很多水,吃银翘片。可是那时候整个身心灵很重,我就逼自己坐在电脑面前写文章,写下了《生活短篇与大道之话》。当我写完之后,一方面惊讶看到自己既然能够在最没有力量的时候写出这种“总结性的”有深度的文章,另一方面也惊讶自己的病竟然好了。那时候我就笑着自己说:原来用自己的心灵来面对疾病也是有些许好处的,因为一颗想要自由的灵必然引导我走向康庄大道。--当然:首要记住的就是,不要刻意地让自己陷入疾病当中,因为任何的刻意都是来自于自己的不满和自己的怨恨。心中没有怨恨的人,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心灵自由”。
  虽然这几天都是过着无聊的生活,但是我们不要被这种“无聊性”来迷惑我们的心灵尺度;重要的是,我们不要一直用“眼睛”看世俗,而是将自己的灵“领”在一颗无限自由的内心世界里,以便用心灵来摄取我们心灵内真正想要的“生活”--毕竟,生活的真谛在于“懂得呼吸”,而不是纯属实践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我淡淡的生活
  • 原创主题:真理的奥秘(1)
  • 我淡淡的生活
  • 前一秒 后一秒
  • 说话与大道之话
  • 所有跟帖: 

    抢个沙发先,然后再慢慢看 -jesuispaysanne- 给 jesuispaysanne 发送悄悄话 jesuispaysann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6/2009 postreply 08:38:08

    您这篇是在写“达芬奇密码”吗?开个玩笑~ -小啄木鸟- 给 小啄木鸟 发送悄悄话 小啄木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6/2009 postreply 10:09: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