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涨3倍,为什么这个储能公司还有空间?

来源: 2025-11-13 01:29:19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阳光电源周K线走势图,截至11月13日

价值线导读

近日,美国AI被电力卡了脖子的新闻频繁出现,AI算力中心的爆发性增长对稳定供电提出极高要求,配套储能被视为必需,有望成为新的快速增长应用场景。在此背景下,储能行业的高景气度有望维持,行业龙头阳光电源虽有3个风险,但可能仍有进一步向上拓展的空间。

储能行业景气可以持续吗?

2024 年,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储能成本持续下降等因素驱动下,全球储能需求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根据第三方机构数据,2024 年全球锂电储能装机容量达到182GWh,同比增长72%。今年上半年,全球锂电储能装机容量达到 109GWh,同比增长68%。

那么,储能的高景气度预计能持续多久?根据近日广发证券的研报,基于三季报,储能(电池/系统)属于强扩张期&强回升期(供需两旺,景气最高)的行业之一。广发预计,国内储能明年预计仍处于向上周期。

政策层面,2025年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提出2030年基本建立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满足全国每年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2035年基本建成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在新能源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

考虑到特高压等外送通道建设需要较长的周期,储能对于促进消纳的作用愈发显著。总之,对于后续国内储能装机增长的可持续性可以保持乐观。

海外方面,硅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资热潮短期内不会放缓。近期,Meta、微软、亚马逊、苹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都表示,他们将在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的租赁和设备等资本支出方面投入更多资金。

据了解,谷歌预计 2025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910亿至930亿美元,高于此前预测的850亿美元。微软预计今年的支出将增长74%,达到349亿美元,与此前预测的季度支出超过300亿美元基本一致。Meta的支出为193.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92亿美元,也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84亿美元。近期微软CEO公开表示,美国电力短缺成AI发展最大瓶颈。而AI数据中心巨大的电力缺口,催生数百GWh的储能需求。

行业龙头:储能收入6年增长64倍

光有好的赛道还是不够的,毕竟,这不是垄断行业,而是竞争性行业,好赛道还得有好赛手。

在储能这个赛道,竞争者众多,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阳光电源、阿特斯、锦浪科技、上能电气、盛弘股份、科陆电子等。其中,阳光电源是龙头之一,最近6个多月,这家公司股价涨了3倍,成为储能板块最耀眼的明星股之一。

疑问随之浮现:3倍涨幅后,阳光电源是强者恒强还是已经透支了未来?

先看看公司的发展脉络和经营数据:

从 1997 年公司成立起,阳光电源就致力于以光伏逆变器为核心的光伏系统设备研发和生产,目前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备、水面光伏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

阳光电源是国内最早涉足储能领域的企业之一,专注于锂电池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从收入结构看,储能行业收入及占比快速提升,改变了公司过度依赖光伏行业的格局。2018年到2024年,公司光伏行业收入从96.50亿元跃升至479.04亿元,6年增长了3.96倍,与此同时,阳光电源储能行业的收入从3.83亿元飞跃至249.59亿元,6年增长了超过64倍。

正是储能行业的爆发,让阳光电源去年在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公司来自光伏行业收入下降逾5%的情况下,整体上还能勉强保持总收入增长的态势。

(数据来源:公司定期报告;单位:亿元)

到了今年,阳光电源储能的势头依然很猛:由于三季报未披露相关数据,从今年半年报可知,公司储能行业实现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1.28倍;占营业收入比重从去年上半年25.20%快速升至40.89%,储能行业的收入从数年前的几不可见到目前已经快追平光伏行业。

从行业地位看,据权威数据咨询机构标普全球2024年发布的储能系统全球累计装机量排名,阳光电源位列全球第一。从InfoLink 2025 上半年度全球储能系统出货排名来看,阳光电源第一。

有什么风险因素?

即便好赛道中的好赛手,也不可能没有任何风险。目前来看:阳光电源至少有三方面的风险:

一是近期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涨价或一定程度上削弱储能的成本优势及未来需求预期。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为例,已从6月下旬5.85万元涨至目前接近9万元/吨。碳酸锂的涨价,甚至带动了锂资源股的股价快速上涨。

二是阳光电源自今年4月9日(当时贸易战)从最低价起算,到11月6日不到7个月的时间最高涨了3倍左右,而当前市场正好处于高位股有调整迹象的时段。

三是出于网络安全方面的担忧,欧洲议会议员敦促欧盟委员会限制中国太阳能逆变器制造商进入欧盟能源基础设施。欧洲逆变器市场近期一直由中国供应商主导;相关数据显示,华为、阳光电源、固德威和德业均位列组串式和混合式逆变器供应商前五名。

2024年,阳光电源来自海外地区(包括中国港澳台)的销售占比为46.62%,今年上半年这一占比快速攀升至58.30%。对于外销占比过半的阳光电源来说,国际贸易摩擦风险不可忽视。

 

为什么还有空间?

正如前文所述,行业高景气尚未到拐点,过往的业绩及市场地位又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阳光电源的成长基因。因此,阳光电源业绩随着行业继续增长的可能性是较大的。

摩根大通最新研究认为,尽管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情绪持续存在,但由AI驱动的半导体上升周期远未见顶,其持续时间将超出典型周期规律并延长至2027年。

瑞银证券近日表示,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推动下,未来5年储能行业将进入“繁荣周期”,因为届时市场对于电力的需求将急速飙升,对于储能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瑞银电力及新能源分析师预测,到2026年,全球储能需求可能同比增长40%。

“反‘内卷’后,光伏到平稳增长了,储能到快速增长期了。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带来新的增长前景,将成阳光电源第二增长曲线。国内走量、海外赚利润,市场巨大。”一位光伏行业的研究员近日分析阳光电源时这样说。

此外,从下表可以看出,阳光电源在一众储能公司中明显具有估值较低、收入增速较高的特点,到11月13日,公司市盈率约26倍,而前三季度收入增速达到33%,仅次于今年刚上市的科创板公司海博思创,后者收入增速更高,所以估值更高、涨幅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