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涨不动了?28亿资金已然撤离

来源: 2025-11-13 01:27:29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在经历了10月的重挫后,比特币的反弹步履维艰,而这次最大的问题是:机构大户们不玩了。

比特币正艰难前行,而曾一度推动其飙升的力量正在消退。在经历了惨淡的10月后,这一数字货币只实现了步履蹒跚的复苏,在略高于10万美元的水平上攀升、下跌、然后停滞。

然而这一次,比特币的行情缺少了定义其2025年大部分走势的强劲东风:机构的坚定信心

在过去一个月,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配置者到各大公司的财务部门,许多大买家都已悄然退场,这使得市场失去了那种曾帮助该代币在今年早些时候创下历史新高的资金流驱动型支撑。他们的撤退并未引发全行业的恐慌,但却彻底颠覆了市场的预期。

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机构投资者都是比特币合法性和价格的支柱。彭博社数据显示,现货比特币ETF整体吸引了超过25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将其总资产推高至约1690亿美元。它们稳定的资金配置,帮助将比特币重新塑造为一种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工具——一种对冲通胀、货币贬值和政治混乱的工具。

然而,这个向来有些站不住脚的说法如今再次变得不堪一击,让市场暴露在一个更隐蔽、但同样具有破坏性的风险之下:大户的离场观望

10X Research的首席执行官、前Millennium Management LLC投资组合经理Markus Thielen认为,市场疲态的迹象日益增多。他指出,在比特币今年仅录得不尽人意的10%涨幅(远逊于黄金或科技股的表现)之后,一些专业投资者正在失去耐心。Thielen认为,如果价格再次开始下跌,风险顾问很可能会建议机构客户在年底前减仓

他表示:“到了某个节点,风险经理可能会介入说,‘你需要清仓或减仓’。比特币存在继续表现不佳的风险,因为人们需要重新平衡他们的投资组合。当你给投资者发送报表时,你的持仓里可能需要更多的英伟达股票,而不是比特币。”

彭博社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现货比特币ETF已净流出约28亿美元。Thielen表示,如果价格上涨势头进一步停滞,那么在12月美联储会议之前,可能还会有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被撤出。

这种风险并非只是假设。链上信号表明,长期持有者一直在逢高抛售。尽管大部分投机性杠杆已在10月10日的市场暴跌中被清除,但Thielen警告称,如果该代币价格跌破93000美元的关键技术支撑位,更多的持有者可能会被迫离场。他说:“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一旦跌破,很多人会迅速陷入亏损。那些资产负债表较弱的玩家可能将被迫清算他们的头寸。”

花旗集团也看到了类似的危险信号。花旗研究的量化宏观主管Alex Saunders表示:“我的感觉是,新资金入场谨慎,并没有太大的紧迫感或急于投资。也许人们已经失去了热情。”

他指出了钱包行为的变化。花旗的分析显示,所谓的比特币“巨鲸”,即持有超过1000枚比特币的钱包——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相比之下,持有少于一枚比特币的散户群体数量却有所增加。

花旗指出,通常每周1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会给价格带来约4%的提振,这意味着当前的资金流入停滞正在抑制价格上涨。

“巨鲸”一词可以指代广泛的持有者,包括从比特币仅值几美元时就买入的早期采用者,到机构账户和交易所。此外,钱包的动态并不总是意味着直接的卖出,大型持有者经常出于流动性或托管目的在不同钱包之间转移代币。

在数字资产领域,买盘罢工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来自Michael Saylor的Strategy公司,这家从软件公司转型为比特币囤积大户的企业。它曾是企业财务部门投资加密货币的标杆,但如今,其股价已跌至与其持有的比特币价值几乎持平的水平,这表明投资者已不再愿意为Saylor那种高信念的杠杆模式支付溢价。

尽管如此,虽然加密市场的势头有所减弱,但几乎没有恐慌的迹象。在过去18个月里,比特币的价格仍大幅上涨,而且各类市场的投机需求依然旺盛。

加密货币交易所Bitfinex的分析师告诫称,不要将近期数据解读为恐慌性抛售或市场见顶。其研究显示,持有超过10000枚比特币的钱包在10月份的余额仅减少了1.5%,这很难称得上是“大甩卖”。他们还表示,ETF的资金外流是“暂时的疲软,而非结构性风险”。

Bitfinex的分析师写道:“结论是,巨鲸并非在恐慌性抛售,而是在ETF需求疲软的环境下逐步获利了结——这种模式在之前的周期中已反复出现。一旦资金流入和流动性状况改善,这些重新平衡的时期通常会为下一轮上涨重置市场仓位和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