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盯上1200万业主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
作者 | 林石
网传恒驰 5 在十个小时内卖了 5 万辆?
格局小了。
这两天,许老板参与了恒大物业召开的内部会议,会议向各大区域发放了恒驰 5 销售任务,具体销售指标将根据小区业主数量决定。
按照恒大官方的信息,全国有 1200 多万恒大业主、13 万员工,仅恒大物业的员工就有好几万。
区区 17.9 万一台的恒驰 5,不随随便便卖爆?
但卖车真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吗?更何况是恒大卖车?
恒大烂尾楼业主们也好、围观群众也好,都只想知道一件事:
这恒驰 5,究竟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救恒大?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金角财经,我们将为你剖析更多社会热点,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
恒大卖车忙
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
恒大汽车的梦想很大,官网是这样写的:
" 到 2025 年实现年产销超 100 万辆,到 2035 年实现年产销超 500 万辆,力争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到了 7 月 6 日的恒驰 5 发布会上,总裁刘永灼却只定下了一个 " 小目标 ":10 月开始正式交付,2023 年一季度实现首批 1 万辆的交付。
就这?
经历了大干三个月、又延迟三个月的一再跳票,这也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了。
恒驰 5
这 10000 辆恒驰 5 要怎么卖?
刘永灼抛出的第一招,还是首购权益:
定金可享 1 万抵 2 万元、15 天退款退车、三年保值 6 折回购、免费送 H-Pilot 智能辅助驾驶包、整车以及三电终身免费质保、终身免费(每年 2 次)基础保养、赠送免费充电桩、赠送 5 年(10G/ 月)车载流量包、终身免费 24 小时道路救援 / 拖车 / 抢修等服务。
此外,还有号称" 业内绝无仅有的 "的公证处卖车模式,预售订金、大定、购车尾款均会全部支付至天津津滨公证处专户监管,用户在交车时才需付车款。
原来 " 烂尾 " 的名声,恒大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卖车,自然少不了代理商。
早在 5 月,恒驰汽车已面向全国 18 个城市招募代理商。根据恒驰的要求,代理商店面所处区域位置需要是主要汽车商圈,展厅面积为 200~300 平方米,其中展示区面积大于 150 平方米,展厅面宽大于 12 米。
为了避免渠道端矛盾频发的资金纠纷,恒驰汽车还引入了 " 政府监管第三方公证处独立账户 "。
又是这招。
上海南京西路的恒驰展示体验中心,来源:国际金融报
恒驰自己也没闲着。
按照规划,恒驰将筹建 36 个恒驰展示体验中心、1600 个恒驰销售中心、3000 个自建及授权维保修售后服务中心。
其中第一批的 4 家展示体验中心,目前分在是在北京、上海、广州和天津。
早在今年年初,恒驰就已经在搭建汽车销售团队。
根据恒驰此前发布的 " 高薪诚聘汽车销售顾问 " 海报,汽车销售顾问工作地点涵盖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郑州、杭州、成都、重庆、武汉、南京、长沙、西安、合肥和海口,共计 15 个城市。
消息称,恒驰汽车销售顾问的底薪更是高于行业 2 倍。
当然,这些都是门面活。
第一批这 10000 辆车能不能卖出去,估计还得看恒大员工和恒大业主。
根据媒体报道,有恒驰销售就表示,"北京地区主要订单来自恒大内部中高层领导,也有几位恒大楼盘业主在巡展后对该车进行下定。"
另外,上海地区目前的订单,也多数来自恒大业主。
现在看来,前几天许老板向恒大物业派发恒驰 5 销售任务,简直是神来之笔。
卖车,跟当初卖理财也没多大差别嘛。
新势力的老路子
一码归一码,这一万辆卖出去,也只能算杯水车薪。
按照豪华版 17.9 万的售价来算,一万辆都顺利卖掉,那就是:17.9 亿。
还不到目前恒大总负债的千分之一。
如果恒大想要圆梦,可能长期来看得靠消费者。
短期来看,还是得走新能源汽车的老路子:卖给网约车平台。
早有新能源车企给出了参考答案。
2019 年上半年,当时新能源车销量排行前四的车型,分别比亚迪元 EV、帝豪 EV、北汽 EU 系列和比亚迪 e5。
上牌量数据显示,96%的比亚迪 e5 和 57%的北汽 EU 系列进入了租赁、网约车市场,近六成的帝豪 EV 也是被出行市场消化。
滴滴和比亚迪推出的定制网约车
《2020 滴滴平台绿色出行白皮书》则显示,截至 2019 年底,滴滴平台注册纯电动车已经达到了 96.9 万辆,在全国纯电动车汽车保有量中占比超过 3 成。
这两年,广州、佛山、郑州、昆明等地也陆续出台了网约车新政,对新增网约车为纯电动车提出要求。
最新发布的第 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约车的用户规模已经增长到了 4.53 亿。
综合看来,恒驰想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一杯羹,卖给网约车司机几乎是必经之路。
恒驰心里也是有数的。
早在今年 3 月 24 日、4 月 20 日,恒驰新能源全资持股的恒驰国瑞新能源汽车销售(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有限公司先后成立,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均包括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
甚至有恒大集团员工就向未来汽车日报明确表示," 起步阶段,卖给个人用户的恒驰 5 会很少 ",计划则是 " 用网约车运营兼打广告,积累口碑后再大量卖给个人用户 "。
至于是恒大干脆进军网约车市场,还是找网约车、租赁平台合作?不得而知。
毕竟现在恒驰的最大难题,还是能否成功量产。
量产的死循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人们对恒驰 5 最大的担心,还是 " 烂尾车 "。
今年 3 月,许老板替恒大汽车立下了 " 军令状 ",说是要大干三个月,6 月 22 日一定要实现恒驰 5 量产。
结果转头就是 5 月,恒大公告说因为疫情原因,恒驰 5 的量产时间推迟到 9 月 20 日。
如今交付时间推迟到 10 月,第一批 10000 辆的交付周期则足足延后了半年。
再好的配置、再让人心动的价格,终究绕不开这个关键问题:恒驰 5 究竟能不能量产?
毕竟新能源汽车想要量产,就得烧钱。
许家印
2019 年 11 月,彼时还是财大气粗的许老板宣布,未来要投入 450 亿元造车,其中 2019 年 200 亿元,2020 年 150 亿元,2021 年 100 亿元。
但仅仅到了 2021 年 3 月,恒大汽车方面在分析 2020 年业绩时就已经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投入了 474 亿元。
其中在整车研发设计等方面的投入为 249 亿元,在车厂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为 225 亿元。如果再算上 2021 年上半年财报中的销售费用和行政费用,恒大汽车已经 " 烧 " 了超过 500 亿人民币。
20 年 9 月、21 年 1 月,恒大汽车又先后通过配售新股的方式,募资接近 150 亿港元。到了 21 年 11 月,恒大汽车折价两成,也只募到了 5 亿港元。
到了今年 3 月,恒大举行全球债权人电话会议,表示恒大汽车正在调动一切资源,确保恒驰 5 的量产和后续销售。恒大集团也在积极推动引进战略投资者对恒大汽车进行投资,并努力广泛接触潜在投资者。
恒大全球债权人电话会议,来源:第一财经
如今 2022 年已经过半,究竟有没有募资成功?恒大没说。
根据恒大汽车 2021 上半年的财报,2021 年上半年,恒大汽车净亏损 48.21 亿元,相比于上年同期的 24.56 亿元大幅上升 96.25%。
抛开增幅不谈,假设今年下半年恒大汽车还要烧将近 50 亿人民币,钱够吗?
前些天闹得沸沸扬扬的烂尾楼事件,已能看出恒大如今自身难保,无力输血。
恒大汽车也只能自力更生。
但想量产,就得搞钱;想搞钱,就得先量产卖出去。
陷入死循环的恒大汽车何去何从?
许老板总不会成为下一个贾老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