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55%!傲慢的百年中华老字号,出事了

来源: 2022-07-16 00:02:28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一把菜刀,引发了一场舆论危机。

又一家百年中华老字号陷入危机。7 月 14 日,张小泉客服回应消费者使用菜刀拍蒜时断裂,冲上微博热搜,引发消费者热议,相关热搜话题的阅读量一度高达 1.3 亿。

张小泉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截至 7 月 14 日收盘,张小泉股价仅剩 17 元,相比最高点累计跌幅达 55%,最新总市值仅剩 26.5 亿元,累计蒸发超 32.4 亿元。以至于,有股民评论称:" 不能拍蒜,割起韭菜来,却是一把好刀 "。

其实,张小泉的菜刀遭遇这一轮舆论风波,是早就埋下的 " 地雷 "。不禁让人反思,400 年的中华老字号,怎么了?

张小泉 " 断 " 了

万万没想到,这家 400 年的中华老字号,竟以这种方式 " 火出圈 "。

7 月 14 日,张小泉突然冲上微博热搜,与其相关的热搜话题有 # 张小泉客服称菜刀不能拍蒜 #、# 张小泉回应断刀 #,阅读量分别为 1.3 亿、3200 万。

事件起因是,一位消费者用刚买不久的张小泉菜刀拍蒜,蒜没拍碎,菜刀居然先断了。对此,张小泉的客服给出的回应竟是:" 张小泉菜刀不能拍蒜 ",瞬间引发热议。



有网友评论称,菜刀连蒜都不能拍,还能干嘛?不能拍蒜的菜刀不是好菜刀;用菜刀拍蒜拍黄瓜都是传辈儿的方法;张小泉完全无视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

另外,还有网友质疑,硬度再高也有抗性,一拍就断,不是工艺就是材质问题;面对消费者的诉求,态度未免太过于傲慢。

舆论发酵后,张小泉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也沦陷了。7 月 14 日午间,张小泉直播间正在售卖一款 738 元的菜刀,几乎所有消费者都在弹幕中询问:" 能拍蒜吗?"。



面对沸腾的舆论,张小泉紧急回应称,经内部查询得知,这位消费者是 2020 年 9 月份购买的,虽然已经超过 3 个月的售后期限,但为了对消费者表示歉意,公司会无条件退款,并给出适合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刀具挑选小建议。

同时,张小泉解释称,该消费者购买的菜刀材质属于硬度较高、锋利度较高的产品,这种产品韧度会差一点,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力过猛,比如横拍等,刀具受力不均匀的时候,容易断裂。

400 年的中华老字号,怎么了?

突然引发舆论风暴,主要是张小泉的名气太大,张小泉品牌最早创建于 1628 年,至今已经有 394 年的历史,已经称得上是一家 400 年品牌中华老字号,常年蝉联中国刀剪行业的驰名商标,一度被称为 " 国货之光 "。

2021 年 9 月 7 日,张小泉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了 A 股的 " 刀剪第一股 "。上市当天备受资金追捧,股价盘中一度冲涨至 37.77 元,相比 6.9 元的发行价,最大涨幅超 447%,巅峰时期市值一度达到 58.9 亿元。

在此之后,上市首日的高光时刻便成为了历史,张小泉的股价一路跌跌不休。截至 7 月 14 日收盘,张小泉股价仅剩 17 元,相比最高点累计跌幅达 55%,最新总市值仅剩 26.5 亿元,累计蒸发超 32.4 亿元。



对于张小泉菜刀拍蒜断裂,有股民评论称:" 不能拍蒜,割起韭菜来,却是一把好刀 "。

据 Wind 数据显示,张小泉的主营业务是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现代生活五金用品,主要产品包括剪具、刀具、套刀剪组合和其他生活家居用品。

从业绩来看,这家中华老字号的成长性已经式微。据其披露财报显示,2021 年,张小泉实现营收 7.6 亿元,同比增长 32.81%,但净利润仅为 0.79 亿元,同比增长仅为 1.96%。

今年第一季度,张小泉的营收为 2.1 亿元,同比增长 28.1%,但再度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其净利润为 1246 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46%,这已经是其连续 3 个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将时间周期拉长,其在上市之前,净利润增速一度高达 65%,但上市之后,净利润增速便一路下行,已经跌至 -46%。

从营收贡献纬度来看,卖刀、剪是张小泉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达到 70%。因此,菜刀陷入舆论风暴,对张小泉的影响较大。

张小泉的风险点

其实,张小泉的菜刀遭遇这一轮舆论风波,是早就埋下的 " 地雷 "。

早在其冲刺 IPO 过程中,张小泉经历了三轮问询,其经销模式、销售返利是监管层关注的 2 大重点。

首先来看,张小泉的销售模式,其生产的大部分刀、剪都是直接出售给各大经销商,经销商再通过各自的渠道,销售给下游的商超、零售门店以及消费者。



侃见财经翻看了张小泉的 IPO 招股书、财报发现,公司 2020 年上半年通过经销实现的营业收入占比达 69.52%,而且经销模式占比在三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2021 年张小泉的经销、代销及其他占比已接近 70%。

因此,张小泉的大部分产品销售,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与终端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在处理消费者的投诉时,也或许会存在一定的疏漏。

如此看来,张小泉的 " 断刀 " 风波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风险事件。

其实,经销模式与直销模式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经销模式的优点在于,无需自建渠道就能在短期内扩充销售网络,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经销商不仅会分掉部分利润,而且品牌对于终端市场的把控度较低。

从张小泉的财报不难发现,经销模式的毛利率一直都是最低的。2020 年上半年,公司经销模式毛利率为 35.75%,较直销模式低了 19.64 个百分点;到了 2021 年,其经销模式的毛利率已降至 33%,这也从侧面说明,经销商已经逐渐控制了定价权。

另外一个风险点是,经销模式是一次性买断商品、一次性确认收入,所以不少公司通过这种模式去调节收入,向经销商压库存,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张小泉的经销模式一直伴随着高昂的返利。据其招股书显示,2020 年上半年,张小泉经销返利金额达到 517 万元,占经销金额的比例为 5.3%,且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2020 年上半年,张小泉对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即京东平台)的销售返利比例高达 10.63%。由于引发投资者关注,其在上市后,张小泉已经不在其年报中披露返利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