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元旦假期,整个朋友圈都去滑雪了

来源: 2022-01-17 01:06:59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 每到雪季,只要有时间,我不是在雪场,就是在去往雪场的路上。" 作为一名资深雪友,乔一对滑雪的执着已经刻到了骨子里。

乔一告诉燃财经,在他看来,滑雪是一项容易上瘾的运动,现在滑雪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他和身边很多年轻朋友的一种生活方式。除了上瘾,乔一刚开始喜欢滑雪的另一原因则是相较于其它运动,雪场的人更少。

然而,在 2021 年的冬季和 2022 年元旦假期,乔一在雪场感受到的只有人满为患。" 感觉滑雪已从小众变成大众运动了,以前滑雪的大部分都是专业的滑手,现在的小白年轻玩家特别多。"

乔一的感受也得到了数据的佐证。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 统计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5 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为 24.56%,冰雪运动的参与人数为 3.46 亿人,实现了 "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 的总体目标。

《报告》显示,冰雪运动参与率和参与人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18-30 岁青年群体是参与冰雪运动 " 主力军 ",占总参与人数的 37.27%。

其实早在《报告》发布之前,关于 "2022 年元旦假期整个朋友圈都去滑雪了 " 的讨论已经持续半个月之久。截至发稿,微博话题 # 整个朋友圈都去滑雪了 # 已经拥有 3 亿的阅读和 47.2 万的讨论。



图 / 微博 燃财经截图

乔一告诉燃财经,十年前国内的雪场屈指可数,但现在雪场的数量明显增多,就连自己这种滑雪重度玩家都很难逐一打卡。除了在雪场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打卡,社交媒体上,也随处可见和滑雪相关的帖子和短视频。

" 刷个抖音,十条里面差不多就有一条是关于滑雪的。" 铭铭是一位小白滑雪玩家,在看了诸如 " 四岁萌娃三周学会单双板滑雪 "、"7 岁男童单板滑雪完成空中转体 540 度 "、" 从 a2 一跃而下的感觉太爽了 " 以及各种滑雪教学视频后,便报了个单板滑雪学习班,努力成为滑雪大军中的一员。

在铭铭看来,似乎一夜之间所有社交平台的小伙伴就都成了滑雪爱好者。如铭铭所说,在小红书搜索 # 滑雪 #,相关笔记超过 39 万篇;知乎 # 滑雪 # 这一话题下,有 90831 网友关注,4366 个问题以及 45910 条讨论。在抖音参与 # 全民冰雪季 #、# 三亿人上冰雪 # 等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更是累计近 40 亿次。

互联网社交的联动,摧热了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总局制定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显示,2025 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 1 万亿元,届时将带动 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而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21-2022 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将带动冰雪特色小镇、冰雪文创、冰雪运动、度假地产等相关产业的产值达到 2.92 万亿元。

不过,仍处于起步阶段的滑雪产业远没有看上去的这么热闹。目前,滑雪产业大部分尚处于 " 赔钱赚吆喝 " 的阶段,市场的培育,仍需要耐心。

滑雪不再小众

乔一是有着近十年滑雪经验的高难度单板玩家,速度感是乔一痴迷滑雪的主要原因。

" 滑雪是一项目极具速度感的运动,能让人充分感受到速度带来的最原始的快乐。" 乔一告诉燃财经,相较于同样可以感受这种乐趣的、高门槛的赛车和翼装飞行来说,滑雪的门槛低了很多,这也是滑雪吸引他的另一原因。

" 人少、雪好、雪道专业、趣味性强。" 乔一表示,疫情之前,他基本上都会选择去国外滑雪," 我经常会去瑞士和日本滑雪,这些国家的滑雪产业发展较早也较为成熟,坡度和雪道长度选择性也更多。"

疫情影响下,乔一开始逐一打卡国内的滑雪场。彼时,乔一最大的感受就是,虽然国内滑雪场的质量与国外存在一些差距,但 " 地广人稀 ",尤其是中高级道,根本没人,滑起来可以称得上是完全的放飞自己。



图 / 乔一带着自已两岁孩子体验滑雪

来源 / 乔一供图

在国内滑过了两个雪季之后,乔一告诉燃财经,国内的滑雪场不仅越来越多并且做得越来越专业了。" 如新疆可可托海滑雪场,凭借雪质好、落差高和雪道长,满足了很多高水平雪友的需求。崇礼的万龙雪场有 22 条雪道,虽然比国外动辄 60 条以上的滑雪道少了点,但已经比只有‘三个选择’的滑雪场好多了。"

除了感受到国内滑雪场数量和雪质质量的变化,乔一称,滑雪场越来越多且技术参差不齐的玩家,也是国内滑雪运动近年来最大的变化之一。

" 那种可以放飞滑行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乔一表示,似乎是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国内的滑雪运动就脱离了小众标签,成为了大家闲暇时娱乐的首选。

铭铭便是在最近一两年开始迷恋上滑雪这项运动的。在他看来,滑雪是一种类似朋友聚会的社交行为,只要参与就乐在其中,至于滑得专不专业,没人会计较。

" 就算摔跤也不会丢人,反正谁也不认识。" 谈起第一次滑雪的感受,铭铭还是记忆犹新。但后来,看到别人踩着单板铲起高高的雪墙,拍照或录下的视频都特别带感,铭铭便决定报个班,好好学习滑雪。

和铭铭想法一样的还有社交达人泡芙。泡芙告诉燃财经,一起找雪友、租车拼车去雪场,交流滑雪技巧和经验,分享装备等等都会让人乐在其中。尤其是在 Z 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或霸占社交平台的当下,滑雪早就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

泡芙表示,就在其组织的最近的一次滑雪局中,7 个雪友当中有 3 个是完全没有接触过滑雪的小白,她们基本上都是在各个社交平台看到了滑雪的视频、帖子,或在群聊中看到别人讨论滑雪时难有谈资,对滑雪的好奇心和不想脱离社交促使她们走进了滑雪场。

互联网处处是滑雪

如泡芙所说,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纷纷发力冰雪赛道,通过图文、短视频和直播等内容传播形式降低冰雪运动门槛、普及冰雪知识。随处可见的 " 滑雪贴 " 无疑成为了滑雪从小众走向火热的催化剂。

铭铭对燃财经表示,她已经将小红书和抖音刷成了 " 滑雪百科全书 "," 在这些社交平台上有很多大牛的教学视频,比如世界大冬会单板国家队队长李天乐,在抖音和小红书上,他出了多期连载视频,从最基础的开放站姿、平地滑行到玩转单板的入门知识等,一应俱全。"

正如铭铭所言,2021 年冬季,小红书运营了 " 冰雪季 " 活动,推出包括李天乐在内的滑雪教练团和百位运动大 V,传授滑雪、滑冰两项技能,带领用户从入门到精通进阶。除此以外,小红书与万科松花湖、万龙雪场、富龙雪场、北大湖雪场等 30 多家国内核心雪场冰场、超 10 家头部滑雪俱乐部开展合作,鼓励用户前往雪场线下参与活动。" 玩滑雪 "、" 去溜冰 "、" 晒装备 "、" 学技巧 " 应有尽有。

小红书官方数据显示,2021 年平台上关于 " 滑雪教程 " 的搜索量同比增长 100%。与此同时,雪地服装怎么挑、冰雪拍照技巧、热门雪场、冰雪装备等实用信息成为热门搜索词。在其发布的《2022 十大生活趋势》中," 冰雪正当潮 " 被认为将成为 2022 年十大生活趋势之一。

小红书之外,抖音与视频号里的冰雪氛围同样浓厚。2021 年 12 月 10 日,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在抖音发起 " 全民冰雪季活动 " ——冬奥运动员、冰雪达人、行业大咖线上大集结。近日,抖音还打造了 " 冬奥知识科普周 ",多位抖音头部知识创作人针对热门的冬奥赛事项目,用独特风格和见解为大家呈现不一样的冰雪知识。



图 / 小红书(左)、微博(右)

来源 / 燃财经截图

2021 年 12 月,微信视频号也发起 # 冰雪时刻总动员 话题活动。话题下,从丹麦冰上芭蕾到挪威雪地徒步,从芬兰冬奥训练中心到日本高山滑雪,用户打卡冬日雪景、堆雪人打雪仗,领略了多种酷炫的冬季运动,足不出户就玩遍了海外冰雪胜地。

当然,滑雪的热浪不止卷到了社交平台,就连音乐 APP 以及长视频内容平台等这些垂类内容平台也纷纷推出滑雪专区或相关主题活动。2020 年 6 月,咪咕联手亚歌文化启动「全民冰雪音乐节」;2022 年 1 月 14 日,爱奇艺自制综艺《超有趣滑雪大会》正式开播。

如今,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赋能冰雪行业加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通过内容降低冰雪运动门槛、普及冰雪知识也已成为冰雪运动发展的前提。

滑雪很热,问题很多

国内 " 滑雪热 " 的兴起可以追溯到 2015 年。彼时,北京获得 2022 年冬奥会举办权,在 " 带动 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 目标的推动下,我国滑雪产业潜力逐步释放。

滑雪场馆数量与滑雪人次构成了滑雪产业最核心的两项指标。为了雪友们的心之所向不再只是国门之外的北海道和瑞士,国内滑雪场从河北、黑龙江、吉林开到了大江南北,从室外搬到了室内,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滑雪的魅力。

政策带动下,国内雪场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年初,全国已有 654 块标准滑雪场和 803 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 2015 年分别增长了 317% 和 41%。

滑雪热度地不断飙升也带动了冰雪旅游的快速升温 .。同程旅行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 年元旦期间,滑雪场周边酒店预订量环比增长 140%,滑雪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 110%,冰雪世界类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 220%。

京东 2021 年双 11 的消费数据显示,京东商城的滑雪服成交额同比增长 270%,滑雪单板订单量同比增长 590%,滑雪镜订单量同比增长 300%,滑雪品类自营订单量同比增长 23 倍。



基于此,不仅滑雪装备的销量一路水涨船高,也迅速吸引了一众创业者。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滑雪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迅猛增长(全部企业状态)。2019 年,我国首次全年新增超千家滑雪相关企业,年注册增速达到 20%;2020 年,我国新增超 900 余家相关企业,年注册增速达到 13%;2021 我国今年已新增 1,300 余家相关企业,同比去年增长 44%。

与此同时,资本也蜂拥而至。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 年迄今,冰雪项目相关企业领域共计发生融资事件 10 起,金额约 2 亿元。其中,2021 年 2 月,原创品牌 GOSKI 完成 A+ 轮投资;8 月,滑雪影像社交 app 滑呗完成 4000 万元人民币 A 轮融资,由高瓴创投投资。

不仅像探路者、安踏、361 等老牌运动品牌纷纷布局滑雪服市场。国产单板也涌现了零夏、Nobaday、LIGHT7 等品牌。与此同时,滑雪培训、滑雪资讯、滑雪服务等细分领域也都迎来繁荣发展。

但滑雪产业持续火热背后,也隐藏着风险。零夏创始人 Rickey 对燃财经表示,国内滑雪装备来源,主要以雪场和生产滑雪板的工厂为主,缺乏研发设计的核心人才。趁着冬奥会 " 滑雪热 ",很多原来没有涉猎过滑雪装备的企业都开始做滑雪装备,但更多是利用工厂现有的模具直接生产,不太能够在不同的阶段满足雪友对雪板性能的需求。

除此之外,滑雪场盈利模式单一,投入成本高且利润薄弱;滑雪装备市场盈利虽强,但我国滑雪装备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消费者对国外品牌认可度更高,国产品牌认可度低;培训市场尚处于起步期阶段,等等。这些都成为摆在从业者面前的难题。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则是 " 转化率低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19 年我国年人均滑雪次数不超过 2 次,且近 8 成的滑雪者是滑雪体验者,平均每年滑雪次数为 1-2 次,对比国外 5% 的转化率仍然有很大差距。

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对燃财经表示,目前滑雪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大概会持续 10-15 年的时间,之后达到成熟期。转化率与滑雪场提供的服务体验和滑雪培训现状有关,市场既要通过培训让初学者掌握滑雪的基本的技能,更要提升服务体验,使其获得滑雪的乐趣。" 未来滑雪产业发展,核心仍然在于让滑雪者在滑雪中,找到乐趣,最终一步一步转化为滑雪爱好者。"

Rickey 也表示,国内滑雪体验者众多,但很多雪友的第一件装备都还没解决,而 " 至少要有 15 件装备,才能真正去体验滑雪 "。目前国内市场还处于转化率较低的阶段,滑雪人群中很多一年就滑一次雪,很难形成购买力。

突破季节性限制,也是滑雪不得不面临的另一大问题。太舞滑雪小镇董事长齐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滑雪场属于季节性极强的项目,一贯有着 " 一季养三季 " 之说,容易造成设施高空置率,人员频繁流动等现象。据头豹研究院《2019 中国冰雪行业白皮书》显示,现阶段,国内的滑雪场夏季基本处于停业状态,仅有不足 10% 的滑雪场开展夏季经营。

Mob 研究院分析师认为,未来滑雪场将突破季节限制实现全季运营,在非雪季经营越野山地车、真人 CS 等项目,并且业态不断丰富,向集旅游、文娱、商业、地产为一体的冰雪小镇发展。

伍斌表示,室内滑雪场有可能改变整个滑雪市场的格局。

" 室内滑雪场全年 365 天都开业,每年都在源源不断地为整个滑雪市场培养新的客群。国内现有 36 家室内滑雪场,且扩张仍处于爆发阶段,未来极有可能发展到 50-60 家时达到饱和,保守估计平均滑雪人次 20 万人次的话,全年滑雪人次可能会突破 1000 万,这个量级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已经占比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