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国家七折价抢生意:有国漫制作商靠老板抵押房子撑到现在

来源: 2021-12-31 20:42:3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自 2015 年《大圣归来》上映以来,国漫行业开始受到瞩目。此后,包括《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内等多部国漫电影上线,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B 站、腾讯视频等平台也相继上线不少国漫。一时间,国漫似乎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

行业一片繁荣的同时,其重要的生产者——动漫公司似乎也迎来了春天。近两年,不少头部动漫公司扎堆 IPO。2021 年 9 月,玄机科技拟在 A 股挂牌上市;2021 年 7 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了原力动画的创业板上市申请;2020 年 12 月,幻维数码进入上市辅导阶段。

这些头部公司,无疑都有着被市场所认可的代表作,如幻维数码的《斗破苍穹 》《武动乾坤》;原力动画的《凡人修仙传》《全职高手》;玄机科技的《秦时明月》《斗罗大陆》等。

然而行业呈两级分化态势。头部公司已摩拳擦掌要迈入资本市场,一些中小型中期制作公司却还挣扎在生死线上。

李爽所在的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她所任职的动漫公司,已在新三板上市。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家公司靠接其他公司外包的项目过活,主要工作包括动漫的中期程序式制作。而这样的公司,也被业内称为中期制作公司。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动漫行业公司可笼统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前期团队,包括导演、分镜师等,主要负责剧本、人设、分镜等创作;第二类就是中期制作公司,主要负责动漫的程序化制作;第三类则为从前期到中期都有相关团队的公司。

上述李爽所在的中期制作公司于 2011 年成立,在前 5 年,靠着接国外和国内的项目,赚了不少钱,迅速从十几人的小团队扩张为 100 余人的公司。

" 除了一些动漫制作,我们还接教育公司发过来的 FLASH 小动画、或者一些动画广告等。" 李爽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彼时公司一步一步扩大,李爽感觉到这个行业拥有前所未有的光明。

但事情的转折出现在 2015 年。李爽惊觉,他们接到的外包项目开始缩减," 我发现我们很久没接到国外订单了,国内订单也开始减少。" 据李爽所说,当时很多中期制作公司接到单子的数量较以往都有所下降," 后来我们发现,很多以往会向我们下订单的公司,开始将订单下到了成本更为便宜的邻国。"

某腰部动漫公司营销总监刘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周边邻国以更为低廉的成本,分走了很多中国得中期制作订单,其价格较中国公司便宜近三分之一," 中国的制作成本为 10000 元 / 分钟,邻国可能只要 7000 元 / 分钟左右。一集 20 分钟的动漫,价格能便宜 6 万多。"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国家已经参与了少百部动画作品的制作中,其中不乏一些广受观众喜爱的名作,如《匹诺曹》《泰塔尼克号》《一千零一夜》《庞贝城的一天》《角斗士》等。

" 不过,他们的产能毕竟有限,中国的动漫中期制作公司还是可以接到不少项目。" 刘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但订单数量的减少,还是给李爽的公司敲响了警钟,他们不能坐以待毙。" 我们公司如今的规模,已经不是工作室,光靠接其他公司分来的项目难以维持。" 于是,李爽的公司决定开发属于自己的 IP," 只有有了自己的 IP,才不会被动。" 李爽说。

IP 对于公司的加持毋庸置疑,这并不局限于国漫行业。如潮玩公司泡泡玛特遇到 Molly 之前,仅是一家发展了 5 年,且连年亏损的潮玩销售连锁店。两者合作后,泡泡玛特营收净利水涨船高,Molly 系列也成为泡泡玛特重要营收来源之一。2017 年,Molly 相关玩具产品收益达到 4.1 亿元,占公司总收益近 90%。

又如影视行业中的漫威,其《钢铁侠 1》成功后,漫威宇宙随之诞生。而动漫行业中的龙头老大迪士尼,也靠着 IP 衍生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成功的 IP 意味着这家公司拥有自主造血能力。" 某部热门动画剧导演包包说。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2014 年时,李爽所在的公司曾经开发过自有 IP,但并未投入太多精力与资金。2014 年后,该公司才开始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自有 IP 上。

截至 2019 年,李爽所在这家公司陆续开发了 5 个 IP,但均以失败告终。" 尤其是第 5 个 IP,烧了上千万,把公司的老本全都掏空了,却连个声响都没听到。" 李爽透露。

失败的 IP 尝试,令李爽的公司跌入了谷底,李爽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公司现在还欠着一屁股债,疫情前好一些,疫情后,公司的几位老板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撑到了现在。"

" 虽然现在欠了很多钱,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接项目还钱,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李爽坚定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