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产市场真实数据
关于房产市场,不能看人民日报,那是全国性起指导意义的。我在上海有房,也不能相信新民晚报,那是文汇解放报的应声。总而言之报纸上的东西一般相信50%,维信上的东西就“微微相信”。
谈一下我最近20年在上海买房,卖房的经历,只是一个极小的样本。
2007年,因为家里老人需要电梯房,在淮海路华山路南模隔壁,买了一个二手房。如果不是对上海地域熟悉的朋友,只能抱歉了,好在有谷歌。房产证上面积95平方米,2房1 厅,带阳台,花了203 万。当时大概除了我,都说贵。我弟一脸鄙视:200 万就买个二手房?2018年老人过世后,卖掉,900 万。
老人原来住的房子,上海称为“租赁房”,在东湖电影院附近,2018 年同时卖掉,600万。附近类似的“产权房”,至少2000 万。
2018年, 住在老房子里的一个子女,在原龙华机场处买了一套有江景的2房2 厅,140 平方米,450 万。
2019 年,考虑退休回上海会住的时间多一些,老人都去世,不能老是挤在别人家,买房。不太考虑地点,要安静,要新房少维修。在离人民广场70公里的滴水湖处买了一套公寓,3 房2 厅,110 平方米,280 万。买后刚住了一次3 个星期,回美后就是疫情大爆发。一切都在变,但我犯的错误至今还在买单。2 年前就想卖掉,上海的朋友告诉我等到5 年期满就可省税。2024 想卖,买者开价都在250万左右,不卖。上月有人开价150万,一咬牙。但人家又不买了,上海人是买涨不买跌。
同时间,太太家的一套房子,很早买的,大概是90 年代中,地点在当时的市区边缘,漕河泾过去,徐汇区和上海县交界的地方。2 房1 厅,90 平方米,30余万。去年回去她想卖,邻居550 万想买,她想580 万,当然不能成交。今年5 月回去,形势不容乐观,果断450万出手。
还是老话,地点最重要,其它的谈房价,有点“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