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想起了。。

这些歌会让人想起很多如烟往事,岁月蹉跎,叹嘘不已

四川de面粉质量太差,一般不做面食,只在当年父母学校一搞活动的时候,他们才翻出一大个烂铁锅,舀几瓢面粉面进去,生火,让几岁的我用竹片熬到绸,冷了以后学生会来拎走,就是算一桶浆糊了.用来刷帖歌单的.

毛笔字手抄的大纸简谱歌词,报架子一卡一摞摞的,除了学校活动,那些老教师们都爱自发组织周末去公园义务教歌,支起报架一首一张的翻着教,义务的简陋乐队,挥个筷子就开始指挥,小时候跟去了多少次..长大后学校里工作,也是许多老师这样,周末又和他们她们一起去布置场地,干杂活,那些老教师都是义务的教歌教舞,还有举办小孩学习辅导,健康咨询,提着捅用拖帕沾着水在空地上教人练书法..

那些熟悉的老歌,那些亲切淳朴的笑容,那些热闹融洽的场景,永远在我心里,宁静温馨,有时候,走在路上,做在巴士上,耳朵里一下飘来那些老调,眼睛都会湿润 。

印象最深难以忘怀的是联谊会上他们纵情欢唱前苏联民歌、叙利亚、印尼民歌的时候,看他们在“莫斯科郊外”“红莓花开”“青年圆舞曲”等悠扬深情乐曲中翩翩起舞的时候。最喜欢还是周末跟着这些叔叔阿姨去公园看他们教唱毛主席红太阳的歌教跳交谊舞,几十阶的石梯上坐满了上百的热情的游客群众,和站在汽油桶上领唱的一唱一合,群情激昂。

当时《东方红》的王昆湖南的“农友歌”变成他们男声了,倒也铿锵有力、妙趣横生,一唱“粗黑的手来掌大印啊”,下面群众震天直喉“咱当家的人啊!”。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里的“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哟啊”高潮一来,下面的群众震天响的“把门开啊”就紧跟上了,

“满桌子的油糕,哎咳哎咳哟啊!”“端上桌呀!哎咳哎咳哟啊!”!

“滚滚的米酒献给亲人喝啊,哎咳哎咳哟啊”“哎咳哎咳哟啊!”

”满天的乌云,哎咳哎咳哟啊,风吹散啊,哎咳哎咳哟啊“

“知心的话儿飞出心窝窝,哎咳哎咳哟啊!”


《赞歌》》《洗衣歌》《长征组歌》里面的舞蹈,以及各种管弦乐独奏合奏振奋人心自不必说,就是1个偏冷的流沙河的《焚诗》朗诵,都曼有意思:“留你留不得, 藏你藏不住。 今宵送你进火炉, 永别了,”下面保准大喊“ 契诃夫!”“夹鼻眼镜山羊胡, 你在笑,我在哭。 灰飞烟灭光明尽, 永别了,”又是“ 契诃夫!”!

还喜欢看他们篮球赛的时候,灯光球场人声鼎沸,哨声尖利,汗莹莹的跑来跑去,用鞋带拴住眼镜腿,如果球输了,输家会自己加强练习,会常在空旷的球场训练,掷球拍球的梆梆声空闷回响。从穿开裆裤起小孩们就放在边上石头坎上观战,如果是深秋初冬,地下又凉又潮,就会被抱在汗臭衣服堆上坐,旁边是旧竹壳子暖水瓶,一根弯铁丝跨连瓶肩做提,几个掉瓷的”标兵奖品“杯子接水喝。似懂非懂的小孩看着这些生龙活虎的叔叔们,佩服不已!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