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输 血
输血是将一个人(供者)的血液或血液中的某种成分输到另一个人(受者)体内。
输血用于增加血的携氧能力,恢复血容量,增加免疫功能及纠正凝血缺陷。
根据不同的输血原因,可以输全血或某种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或白细胞(见第152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输注病人所需要的成分而不是全血,输成分血比较安全并减少浪费。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50万次输血,由于血液筛选技术的提高,现在的输血比以往安全得多,但输血对受者来说仍有一些危险,比如带来过敏反应或感染。尽 管输血传播艾滋病及肝炎的可能性很小,医生对这种危险性还是很注意,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申请输血。
- 血液及成分血 |
大量出血时,需要快速输血,此时输全血可以帮助病人恢复血容量及循环。此外在不能获得所需要的成分血时,也可以输全血。 浓缩红细胞是最常用的成分血,它可以恢复血液的携氧能力,这种成分血可输给出血或严重贫血患者。冻融红细胞比浓缩红细胞贵得多,它可以长时间保存,以备稀有血型患者输血的需要。 有些患者对输血过敏,如用药物不能防止输血反应,可输注洗涤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可去除血浆内几乎所有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 血小板过低(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可能发生严重或自发性出血,输注血小板能恢复血液的凝固性。凝血因子是一些血浆蛋白,它们和血小板一起促进血液凝 固。如果血液不能凝固,受伤后会出血不止。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患者,如血友病或血管性血友病者可输注浓缩凝血因子。 血浆也是凝血因子的来源,当医生不知道出血疾病患者缺乏的是哪种凝血因子或得不到浓缩凝血因子时,新鲜冰冻血浆可以代替。肝功能衰竭患者不能产生足够的凝血因子时,也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偶尔也有输白细胞的时候,输给那些因严重白细胞减少或白细胞功能异常而发生致命性感染的患者,这种情况通常还要用抗生素。抗体(免疫球蛋白)是血液中 抵抗疾病的成分,可帮助那些接触过传染病如水痘或肝炎以及那些抗体水平低下的病人建立免疫性。 |
- 特殊采血 | |||||
传统的输血是指一个人献全血而另一人接受全血,这个概念现在正在扩展。根据不同的情况,病人可以只接受血液中的细胞、凝血因子或一些其他的成分。选择 性输注某种成分使得治疗更有针对性,减少了副作用,使一单位血中的不同成分治疗不同的病人,提高效率。另外,人们还可以输自己的血(自体输血)。
|
- 注意事项及反应 |
为把输血反应减到最少,医务工作者应注意几点:输血前应重复检查血液和受血者均无误,输血的速度要慢,一般2个多小时输一单位。大多数输血反应发生在 头15分钟内,输血开始时要严密观察受血者,以后护士每30到45分钟检查一次,如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则停止输血。 大多数输血都是安全和成功的,有时也会有轻微的反应,偶尔也有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反应。常见的反应有发热和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2%,症状包括瘙 痒、皮疹、水肿、眩晕、发热及头痛。少见的反应有呼吸困难、喘息及肌肉痉挛。过敏反应偶尔也会很严重并造成危险。已有办法对那些既往有输血过敏反应的病人 进行治疗,使他们能够输血。 尽管检查血型及交叉配血都很仔细,也不能完全避免血型不合,这会使得输入的红细胞迅速被破坏(溶血反应),发生溶血反应时,患者在输血开始后或输血过 程当中感到全身不适或烦躁,有时还出现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面部充血或严重的背部疼痛,反应有时会非常严重甚至致命。医生可以通过检查病人血或尿中有无 游离血红蛋白来证实是否发生溶血反应。 受血者可能发生液体负荷过重,心脏病人更容易发生,故心脏病患者输血时速度应更慢并严密监视。 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于因病或药物所致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原因是受血者(宿主)的组织被供者的白细胞(移植物)所攻击。症状包括发热、皮疹、血压下降、组织破坏及休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