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是弱势方,主动权在美国手上。连大陆的智库现在也说美与中俄正走向新冷战

来源: 互联网 2016-08-18 17:50:2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287 bytes)
 
2016-08-19  中华元智库
 
 
        在美中关系因为南中国海等问题日趋紧张之际,美俄关系也因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及介入乌克兰东部而迅速恶化。与此同时,中国与俄罗斯则在全面加强其战略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动更是不同寻常的密切。美国的一些战略家对美中俄之间出现的这种不稳定的三角关系开始感到不安,一些人甚至担心美中俄正在走向新的冷战。在以下的报道中,我们要着重探析中俄接近的战略考量以及美中俄是否会走向新的冷战。
 
 
        美中俄这三个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几个国家,它们的总人口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41%,美国和中国分别是全球第一与第二大经济体。在军事上,它们也是极其重要的国家。
 
 
        近年来,尤其是最近两年,国际格局与形势的重大变化导致美中俄这三个大国之间复杂的关系发生微妙的改变。中国的一些学者把这种关系称为“新三国演义”。
 
 
美中俄关系现状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博士最近在该机构主持一个有关美中俄关系的研讨会时概括了这个三角关系的现状。
 
 
        他说:“美国与中国以及俄罗斯的关系看来都在恶化,与此同时,中国与俄罗斯正在加强其战略伙伴关系,一些人甚至称之为接近同盟关系。”
 
 
        自从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来,美俄关系急剧恶化。既合作也竞争的美中关系则因为两国在南中国海争端上的冲突而日益紧张。与此同时,中俄却越走越近,中国外交部把当前的两国关系称为“历史最好时期”。
 
 
中国在美中俄三角关系中占据优势地位
 
 
        在美中俄这个三角关系中,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但现在中国占据了这一位置。
 
 
中国崛起改变天平的平衡?
 
 
        中国的崛起,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元危机背景下的经济崛起,改变了每个人的盘算。这不仅涉及俄罗斯在俄中关系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它与美国的关系,而且也涉及美国、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如何处理他们自己与中国非常复杂的关系并找到如何向亚洲以及中国转向的途径。
 
 
中俄接近的原因
 
 
        目前的中俄关系可能是现代史上最好的,原因在于它们有很好的理由进行战略合作。双方都觉得受到美国的单边主义、干预主义以及美国对颜色革命的支持的威胁,都怀疑美国一直意在改变他们的政治制度。它们的经济是互补的。俄罗斯是一个军事产品、能源与原材料供应方,而中国是资本、消费品与设备的提供者。在让中亚不成为滋生恐怖主义温床的问题上,它们有共同的利益。这些共同的因素足以让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导致它失去大国地位之际对迅速崛起的中国所感到的战略不安全感放到一边,而中俄之间的共同战略利益也使得中国在中亚、南亚和中东潜在的野心受到遏制。
 
 
中俄共同对付美国?
 
 
        中俄走近看来有一个共同的针对目标。在表面上看起来,一个冒险主义的俄罗斯与日益强势的中国正在把阻挠美国的国际安全政策以及削弱美国在一些被他们看来是其势力范围的地区的盟友关系作为他们的共同事业。
 
 
与美国相比,中俄都处于战略不利地位?
 
 
        在所有国家中,俄罗斯与中国有最多的共同战略利益,这两个国家都有国内政治问题以及外交政策上的企图心,使得它们成为美国针对的目标。习近平和普京似乎通过类似的镜头来看待这个世界,并对他们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得出类似的结论。他们都认为,与美国相比,他们处于一个战略不利地位。
 
 
        普京认为,俄罗斯的大国雄心受到西方的扑打和损害,而他却试图再次捍卫俄罗斯的利益。在另一方面,中国认为,美国向亚太的再平衡往好里说是不让中国在亚太地区拥有战略空间以及获得西太平洋的通道,往坏里说是企图遏制中国。中俄两国在国际组织中也有着相似的战略目标。它们都利用了金砖组织,并把它们看成是这一组织以及20国集团等新组织中两个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还有一个中国与俄罗斯共同创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希望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习近平上台后,中俄关系更近
 
 
        分析人士注意到,自从习近平2013年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中俄关系就处于一个非常积极的发展轨道。习近平打破惯例,把俄罗斯作为他上任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此后他还四次访问俄罗斯。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见面最多的外国元首,两人在双边和多边场合会面了17次之多。普京今年6月结束了自习近平2013年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对中国的第四次访问。访问期间,双方发表了三份联合声明,签署了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将近60个交易。2014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与中石油(CNPC)在北京签署了历史性的价值4千亿美元的合同。
 
        继去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阅兵式上成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最尊贵的客人之后,普京将再次成为杭州20国集团这个世界上最有影响而且最大经济体的领导人峰会上的座上宾。这与他2014年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出席20国集团峰会时因为乌克兰危机遭到西方国家的炮轰与孤立而提前离开峰会以及他2015年在土耳其的安塔利亚峰会上被边缘化形成鲜明对照。
 
 
        在海牙国际仲裁庭7月12日裁定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九段线宣称没有法律依据后不久,中国与俄罗斯宣布今年9月将在南中国海相关海域举行军事演习,以“巩固和发展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乌克兰危机成为中俄关系的转折点
 
 
        乌克兰危机是俄中关系中的一个转折点,尽管中国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持有强烈的保留态度,但是这一危机迫使俄罗斯向中国靠拢。在乌克兰危机之后,俄中关系被描述成友好、紧密但不健康,因为由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与北约之间的冲突,它被迫与中国走到近得不舒服的程度。乌克兰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美俄关系恶化为北京与莫斯科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提供了额外的推动力。对于中国来说,乌克兰危机迫使美国把一些注意力从亚太重新转向欧洲,这使得北京享有更大的呼吸空间,而俄罗斯的痛点与孤立的加大也使得北京对俄罗斯有更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也加强了中国在能源交易中与俄罗斯的谈判地位,使俄罗斯更加愿意在以前设有限制的一些领域与中国进行合作。普京最近访华期间与中国签署的一系列能源交易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美中关系因为南中国海等问题日趋紧张之际,美俄关系也因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而迅速恶化。与此同时,中国与俄罗斯则在全面加强其战略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动更是不同寻常的密切。美国的一些战略家对美中俄之间出现的这种不稳定的三角关系开始感到不安,一些人甚至担心美中俄正在走向新的冷战。尽管分析人士并不认为一定会出现中俄结盟来对抗美国的新冷战,但是他们认为,现在是思考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了。
 
 
        随着最近几年中俄政治关系的日益密切,两国之间的贸易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尤其是在美国与欧盟因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而对其实施了广泛的经济制裁之后,中国成为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的主要市场。2011年,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2014年,中俄贸易额接近1千亿美元。在北京看来,中俄双边关系以及区域地缘环境的新态势使俄罗斯的思想更加开放,并对中国提出的横跨中亚的一带一路经济倡议采取接受的态度。
 
 
        尽管如此,在莫斯科常驻过的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J. Stapleton Roy)指出,中美之间的经贸联系要远超过中俄之间的经贸关系。他说:“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对中国来说在根本上要比它与俄罗斯的关系更为重要。”中国在2015年取代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接近6千亿美元,是中俄贸易的六倍。
 
 
经济问题是中俄关系的软肋
 
 
        经济方面的问题其实是中俄关系中的一大软肋。中俄关系中的一个主要弱点是它们的经济关系,这个关系是脆弱的,而且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它滞后于两国之间的政治亲密。中国作为能源进口国以及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国之间有着内在的利益冲突,因为中国希望能源资源保持低价格而且有意在俄罗斯的石油与天然气资产中拥有股份,这显然与莫斯科作为一个能源出口国的利益存在根本上的不同。
 
 
中俄历史问题
 
        两国之间的问题还不局限于经济问题。中国国内对俄罗斯存有关切以及俄罗斯对中国的关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这是中俄地理位置接近带来的危险以及两国历史中的问题。中国人知道,尽管他们不喜欢美国,但是,是俄罗斯侵占了中国失去的领土中的大部分,而俄罗斯人则对中国通过移民重新拿回那部分领土的企图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而且提出了警告。
 
 
如何定位当前的中俄关系?
 
 
        中俄两国既有类似的战略考虑,也有竞争的一面。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有很多战略的因素在里面,而且有很多相同的视角,但是其中也有竞争的因素,而且这里面还有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其他参与方。尽管中国与俄罗斯都反对美国与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但是在南亚与东南亚,中国对俄罗斯与印度和越南之间的战略与军事联系就持有疑虑与对抗的心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基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利益的密切关系。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些积极的发展使得中国在双边关系中占上风的结果;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中国在作为一个患难之交的朋友对待俄罗斯,但是他们仍然认为中国的崛起对俄罗斯构成战略挑战,并对此特别感到关切。
 
 
中俄推动重塑世界秩序?
 
 
        对全世界而言,中俄关系的深入发展意味着‘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平衡局面也许已经终结。在重塑世界秩序的讨论中,一条新的‘卢比孔河’已被跨过。”在她看来,两国目前正在从一种更宽泛的意义上,推动对世界秩序进行重塑。
 
 
傅莹:中国无意与俄罗斯结成反西方联盟
 
 
       中国前副外长、目前担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傅莹去年年底在美国《外交》杂志上撰写的有关中俄结伴不结盟的文章似乎印证了这种看法。她说,中俄关系是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并非所谓的“权宜婚姻”。但是她说,中国无意与俄罗斯正式结盟,也不会结成任何形式的反美、反西方联盟。相反,北京希望稳定中俄关系,为这两大邻国实现国家发展目标提供安全的环境,通过互利互惠的合作彼此提供支持,从而为大国处理分歧和开展合作提供范例。在她看来,这有利于巩固国际体系。
 
 
美中俄走向新冷战?
 
        中俄结伴重塑世界秩序的努力是否会导致新的冷战出现?中俄之间可能有最类似的威权主义意识形态,包括坚持自己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道路、拒绝西方的颜色革命与军事干预主义等等,目前的紧张还不至于引发新的冷战。的确存在冷战思维,但是我不认为这就是冷战。我不认为它受到意识形态的驱使。尽管有关的争论与分歧非常的激烈,但对抗没有达到冷战期间的那种程度。
 
 
        现在美中两国之间存在高度的相互依存性,两国之间的冲突与冷战期间的美苏关系不可同日而语。尽管我们在南中国海以及其他方面有严重的问题,但是我们与中国的关系的基调与我们在冷战期间与苏联的关系如此不同,当人们谈论美中关系中存在新的冷战时,我会发抖。这是一个高超的外交可以引导我们避免与俄罗斯或是中国形成冷战关系的问题。而且,如果我们使自己重新回到这个三角关系中我们占据了几十年的那个有利位置,我们将受益匪浅。
 
 
        美中俄之间走向新冷战的前景是可以避免的。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这种被清晰界定的意识形态之间的争斗,但是现在的意识形态色彩在很多方面要模糊得多。其实没有太多的意识形态在起作用,而是在如何治理你的国家以及在外交政策上存在不同的视角。眼下的紧张可能不会爆发成冷战风格的冲突,仅仅是因为这个三角关系中的所有方并不处于平等的地位。但是他们告诫美国的政界人士不要把中国与俄罗斯推向美国的反面。
 
 
 
 

所有跟帖: 

这个不是能影响中央决策的机构,不过是个民间机构。 -企鹅肥肥- 给 企鹅肥肥 发送悄悄话 企鹅肥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6 postreply 00:01: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