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衷心的祝贺屠呦呦教授成为第一个土生土长的科学家第一次获得了真正的获诺贝尔大奖, 她的得奖没有带一点洋味道, 完全是地道的中国造(made in China) 而且其发现的重要性也无人质疑。 下面对其发现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谈一点看法.
对于一个重要的发现主要从其科学性与实用性两方面评估。
科学性最主要的包含了新颖性 (novelty), 创造性(innovation)以及先进的研究手段(state of the art)。 屠呦呦教授的发现的新颖性为零, 因为用植物提取物治疗疟疾是一种大众知识(public knowledge ), 人类已实践了几千年。此发现创造性为零, 因为1700年前东晋葛洪 (炼丹士, 原始化学家)的《肘后备急方》就记述了用青蒿提取物治疗疟疾:“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教授也说是受了葛洪的启发才“恍然大悟”, 只是将其方法稍加改变, 改水提为乙醚提取罢了。 研究手段也绝对谈不上先进, 是高中到大学的水平。 因为用有机溶济提取有机物也有了很长的历史(中药的酊剂, 药酒,狗皮膏药),一个受过一点实验室训练的高中生即可完成。所以屠呦呦教授的发现科技含量不是她的长处。 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并不能归罪为中国科学界, 因为屠呦呦教授的发现压根就不需要博士学位,不需要 科学院院士的水平也不需要留学的背景。屠呦呦教授的发现也不会对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起到大的推动做用(如DNA 双股螺旋的发现, siRNA)。
屠呦呦教授的发现的妙处就在于它的实用性, 全球每年有几亿人饱受疟疾之苦, 100万多人死于疟疾, 而且还没有特效药, 屠呦呦教授研究的实用性是世界一流的。
对于一项研究工作除了从其科学性与实用性两方面评估外最终还要看其效果才能决定其是否重要。 屠呦呦教授的发现导致目前疟疾病疗效最好的药物, 每年能使无数的患者免受疟疾之苦, 还可已挽救十数万人的生命, 多年来,估计已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才是屠呦呦教授的发现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研究成果能够挽救人的生命, 这个发现就应该得大奖, 因为生命是无价的, 更何况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诺贝尔奖根本就容纳不下屠呦呦教授发现的重要性, 屠呦呦教授得诺贝尔奖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屠呦呦教授发现的重要性还在于其人道主义意义。 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而屠呦呦教授造的浮屠已经达到了月亮, 未来还将达到火星。
诺贝尔奖给奖近来出现了两级分化的趋势, 要不给极高科技含量的发现, 要不给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发现, 屠呦呦教授的诺贝尔奖无疑就属于后者。 同样的例子是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他们的发现科科学性也不高, 只需要一般病理医生的水平(罗宾·沃伦就是一普通病理医生)及一台显微镜就成, 与现在流行的分子生物学, 大数据库,高分辩方法不达边,但他们的发现治愈无数胃溃疡患者, 实用性超一流。
我们在念书时药理老师就很自毫的向我们介绍了青蒿素, 我当老师时又很自毫的向学生们介绍了青蒿素,几十年后和老外谈起中国还是青蒿素。 青蒿素是中华民族3-5千年文明对人类健康唯一真正的贡献, 是零的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它的重要性是诺贝尔奖所承担不起的。 感谢屠呦呦教授和她的合作者给中华民族的这分礼物。